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数据修仙-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道士犹豫了一下,人家说得也有道理啊。
    就在这时,庄昊云搀扶着儿子,从山路上走了过来。
    庄泽生现在能架着双拐走路了,关键是下肢力量严重不足,想走得快点,最好是有人搀扶着。
    小道士一见庄昊云,眼睛顿时就红了,咬牙切齿地发话,“你……你还有胆子来?”
    这厮可是上了茅山的悬赏榜单的,虽然前不久被撤下了,但是几乎所有的道士都知道,这厮曾经派人夜入茅山,盗走了茅山的祖牌。
    小道士认出了他,能有好态度才怪了。
    “我为什么没胆子来?”庄昊云看他一眼,不以为然地回答,他着了急,连自家祖地也敢下手,何况是对外人?
    不过他也懒得跟这些小道士解释太多,只是正色发话,“是文姬小天师安排我的。”
    看守的道士跟他纠缠上了,冯君和杨玉欣等人正好借机离开。
    金坛华阳之天,其实跟山下那个山洞极为相似,也是在山岩上开辟了若干个洞穴。
    不过在距离山璧很远的地方,就出现了大片的竹林,而且靠近山璧之处,有白色的烟雾流动着,越靠近山璧,白雾就越浓密。
    因为白雾缭绕,山璧上的洞穴看得都不是很分明,但是粗粗一看,就能感觉到一种古怪——很多名胜古迹的石窟里,佛像都是这么雕刻的,一排排的,每个人占据个小洞。
    冯君看到这一幕,却是有一种明悟:原来这才是聚灵阵的正确使用方式。
    这倒不是说,洛华庄园的聚灵阵,使用的方式就不对,说到底还是茅山修炼的人太多,上下左右这样分布着,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聚灵阵的使用效率。
    当然,这也是指以前鼎盛时期的茅山,现在的茅山还是要差一点。
    不过冯君终究还是有所得,起码他知道了,原来很多石窟里,那些雕像造型非出无因。
    他一直以为,那样的雕刻,主要是要展示,佛门在听经的时候,每个人都做好了打长久战的准备——传说中的讲经,一讲就是好几十年,大家得有个洞穴挡风遮雨。
    不成想,这种布局,本身就是为了修炼,在公共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布局方式。
    在距离山璧约莫百米之处,有一道长廊,将众人和山璧隔离开来。
    长廊内部,还有竹林,蔓延至白雾深处,长廊之外,有三座亭子。
    唐王孙在十余名道士的簇拥之下,进入了一座亭子,然后转身面向跟来的千余人。
    “诸位道友和施主,”他的声音异常地洪亮,“这便是我茅山的金坛华阳之天,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山下那个洞天,是对凡俗人的,当然那个也不假,但只是洞天的延伸……”
    “毕竟我辈修道之人,要有个清净的场所修行,要远离红尘。”
    这讲话依旧很接地气,不少人鼓起掌来。
    唐王孙等了一等,继续发话,“大家可以四下走动,感受一下,不过我必须声明一点,长廊内部,非请莫入……毕竟你家的洞天,也不会让我茅山随便参观!”


第602章 群情鼎沸
    一排长廊,圈住的是大名鼎鼎的金坛华阳之天,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寻常的地方。
    事实上,第八洞天从来也就不是一个险峻的场所,整个茅山的高度,也才海拔三百多米。
    举个栗子,上世纪外敌入寇,就曾经来过这里,四下看了看,最后不屑地表示:什么狗屁洞天,其实就是一群野人住的地方。
    然而就是那句话,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而洞天也是如此,有仙有灵气,才是洞天。
    洞天之中,还有比茅山更低的山,比如说“大有空明之天”所在的委羽山,海拔还不足百米,但人家是排名第二的委羽洞府。
    简而言之,茅山重开了句曲洞府,众人也感受到了其中的灵气,但是区区一道长廊,想要隔离开洞天和凡俗,恐怕还是不太够。
    不过怎么说呢?十大洞天终究是名声在外,茅山也是从来没有中断过的上古传承,谁也不知道,他们手上还有什么强大的底牌没有。
    所以来的这一千多名贵宾,也就是在长廊之外游弋,有人聚集在一起聊天,也有人打坐感受灵气的变化,更有不少人拿出相机来拍摄。
    茅山是禁止别人拍摄的,也准备了一些干扰摄影的设备,为了防止大家太过抵触,于是又有弟子走上前,组织大家结队进入长廊内部参观。
    不过就算进入长廊内部,也不可能太深入,差不多让来人知道,这洞天里确实有玄奥,不是我们自吹自赞的就够了。
    这些人里,能感受到灵气的,可不止三五个人,怕不有三五十人,甚至有人当场就想打坐修炼,却被茅山弟子制止了。
    当大家确定,句曲洞府果然是重开了,而不是宣传的噱头之后,很多人再次围到了唐王孙旁边,问茅山到底是得了什么机缘——毕竟大家都知道,此刻是末法时代了。
    唐天师当然会说,这是我茅山的祖师爷遗泽,眼下升平日久,国泰民安,我们觉得,重开洞天的条件成熟了。
    这种扯淡的话,肯定不能让大家满意,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王屋小有清虚之天的郑经主直接表示,“这是聚灵阵,没问题吧?我只想问一句,唐天师的灵石从何而来?”
    唐王孙欺负王屋洞府的名声不好,索性直接顶了回去,“是不是用到灵石,那是我茅山的秘密,你王屋数百年来阵法一直在维系,我茅山问过你灵石来自哪里吗?”
    “唐天师你这是哪里话,”郑经主黑着脸发话,“我王屋阵法失传已经近千年,你纯粹是以讹传讹!”
    当然,他的话也没什么人信,毕竟王屋哭穷都几百年了,但是时不时就能蹦出一个水准之上的修者来。
    然后又有一个白眉道长发话了,“唐天师,据说茅山是打开了先人的储物法宝,才得了聚灵阵,又有灵石无数……所以你们才重启了洞天?”
    泥煤的灵石无数!唐王孙很想狠狠地给这货一耳光,你丫实在是用心恶毒。
    政府都说了,信谣传谣要负法律责任,你凭什么就敢来这么信口开河?
    不过看清楚对方面容之后,他只能将动手的心思压下,因为……这是终南山的秋道长,好像跟太白山的玄德洞天还有些关碍。
    玄德洞天只是三十六小洞天之一,按说比不上十大洞天,但是终南一系的修道者太多了,影响力巨大,相互之间关联也很多。
    虽然这些支派,未必会同心协力,也有可能是“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恶”,但是不可否认,终南山在修道者中的名气实在太大了。
    所以唐天师强压怒火,冷冷一笑,“哪里来的灵石无数?你重阳宫子孙众多,桃李满天下,不知有多少灵石?”
    “贫道可不是全真门下,”秋道长笑嘻嘻地回答,“全真重师徒,我这孤魂野鬼,他们不收,我就是想知道,从哪里能获得灵石。”
    唐天师冲他微微一笑,“我们这个聚灵阵啊,是使用核动力的……西屋公司,你知道不?”
    “唐天师你这么说话就没意思了,”一个中年道士出声了,“谁不知道,你们重开了储物法宝,得了最少四块灵石?”
    唐王孙一看这货,心里就是一凉,这是龙凤山的传人啊。
    龙凤山的张天师这次没有来,人家虽然道统时间不算长,但终究是多次被朝廷册封的天师,逼格比较高,笑傲这些孤魂野鬼。
    不过,只要张天师没来,唐王孙就不惧,但现在的问题是,人家知道了,他得了最少四块灵石——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其实吧,这种事也是难免的,茅山虽然落魄,依旧称得上是家大业大,弟子里出现一些不肖之徒,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所幸的是,还没有人说“三十块灵石”的事情,要不然,唐王孙就真的想杀人了。
    反正这个时候,否认是很没有必要的,他可以想像得到,只要自己否认,对方就能拿出证据——因为天师的称号,茅山和龙凤山不对眼,已经很多年了。
    才一否认,就被对方打脸,唐王孙不喜欢这样的待遇——茅山不愿像王屋一样,自绝于大众。
    事实上,他这一次高调重开句曲洞府,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在重塑茅山形象的同时,要通过坦诚的交流,解决茅山可能面临的后患。
    所以他淡淡地表示,“茅山是否重开了储物法宝或者法器,是否有灵石,有多少块灵石,都是我茅山自己的事,你既然说了重开,那自是我茅山祖师的遗泽,与你并无关系。”
    龙凤山的道士却是冷冷一笑,“末法时代,灵气凋敝道法不兴,你茅山的机缘,却也是普天下修道者的喜事,唐掌脉如此敝帚自珍,只知道向道友们炫耀,岂不是令同道齿冷?”
    这一次,他连“天师”都不叫了,直接称呼对方为“掌脉”。
    “呵呵,”旁边传来一声冷笑,却是一名年轻的道姑,原来是一向非主流的小天师唐文姬,在这种重大庆典上,居然穿上了道袍。
    她看着对方,不以为意地发话,“我茅山祖师为后人留下的馈赠,茅山弟子知道即可,张天师留下遗泽无数,龙凤山向其他道友通报了吗?”
    这话差点没把中年道士噎死,龙凤山的道统现在确实牛叉,但那是无形资产上比较牛,好吧,历代祖师也确实留下了不少好东西,但那都是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积攒下的。
    像茅山这样,猛地得到了一大笔财富,却是没有的。
    甚至在上世纪“破四旧”的过程中,龙凤山损失惨重,差点断绝了道统,现在能接续上道统,也耗费了不少资源。
    这是事实真相,但是要让龙凤山的人承认,历代祖师没有留下多少东西,他们也丢不起这人——尤其是在茅山道士的面前。
    要不说唐文姬在茅山,能肆无忌惮地标新立异,还被人称为小天师,那真是有原因的,各项战斗指标都很高。
    中年道士怔了好半天,才恼怒地一甩袖子,“我只是看茅山重开金坛华阳之天,才替其他洞天的道友问一声,龙凤山不靠洞天,道统也一样延续,你既然这么说,倒是我多事了。”
    他原本也没指望,能用话激住茅山的家伙,两家关系原本就不和谐,他只是冲出来打个头阵,现在对方小女娃娃的话说得不好听,他就顺势退出。
    ——我已经成功地引出了话题,你们要是没人跟上,我龙凤山恕不奉陪!
    唐文姬见他缩得快,正要猛打落水狗,不成想又有人出声了,“唐天师,请恕我冒昧,茅山此次开启祖师传承,真的有众多灵石吗?”
    问话的这位,身份也不简单,赫然是武当的一名长老。
    相较龙凤山天师一脉,武当才是时下道家的大热门,不过他们的口碑更多是在武术上,道术上面没有太多说法,反而是跟茅山的关系还不错。
    不过武当掌教跟茅山天师有点类似,业务非常繁忙,两人还是前一阵研修班的同学。
    只可惜掌教甚至没有上完研修班,就被一个国际间的文化合作项目叫走了,研修班的老师对此也无可奈何。
    所以这一次来参加句曲洞府重开大典的,是武当的一个姓郭的长老。
    “众多那是谈不上,”唐王孙见是他发话,终于不再打马虎眼,正色回答,“总共只有四块灵石,而且灵气也都所剩无几。”
    这个消息,符合大家的情报,郭长老也不再说话,只是微微颔首。
    他问灵石,肯定是有想法的,只不过现在人多眼杂,不能表示出什么,只能等到没人的时候,双方私下沟通。
    王屋洞府的郑经主轻笑一声,“只有四块灵石吗?我看未必,茅山舍得重开灵泉,泽及众生……这手笔不是一般的大呢。”
    王屋的名声已经不行了,他们拉别人下水,自然也会不遗余力——在这个比烂的世界里,王屋烂一点无所谓,只要有人比我们更烂,那就OK了。
    唐王孙不以为意地笑一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第603章 戏精唐天师
    王屋郑经主所问的问题,其实是茅山上下仔细考虑过的。
    是否放出灵泉惠及众生,在茅山内部,都存在极大的争议。
    舍不得这点灵气,只是一个方面,最关键的是,大家也想到了,我们这么放出去灵泉,别人肯定要想:只有四块灵石的话,你们不可能这么浪费啊。
    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世俗界里,做慈善的人被别人盯上钱包,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反而是有成为常态的趋势。
    但是唐天师有自己的考量,他认为对于茅山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向道之人肯定会越来越多——起码在免税政策结束之前,应该是这样。
    而且从战略的延续性上讲,也是这样,他不敢保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