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澜很是惭愧,他只知道读书,这些竟然不如媳妇对世情了解的清楚。
  不过应对的办法,人家有:“不如让庄子上的壮仆,拉上些茅草,瓦片去周围的村子上帮衬一二。救急不救穷,外面住的再好,家早晚也要收拾出来的。”
  而且这样做的话,比收容乡邻要简单许多。人多了聚在一起,会生是非的。
  姜常喜点点头,周澜的主意比自己的好,而且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自家庄子上有作坊呢,主要是秘法,惦记的人太多了。来人良莠不齐,就怕被人趁虚而入。
  姜常喜没想过用这种事情博名声,只是想着遇到难事了; 自己有条件,能帮衬一把就帮衬一把。
  所以; 周澜的做法更妥帖,关键是帮衬的实在,能够彻底解决问题。
  周澜:“周围的这些人家日子过的虽然不是多富裕,可米粮瞧着是不缺的。”
  姜常喜点头:“我让他们多带些砖头,瓦片,木料,茅草,多分出去几波人手。到底是大江南北走过的,比我的想法好,周全。”
  周澜拉着媳妇的手,心知,自己差了媳妇好远呢:“莫要觉得我心冷就好。我首先要考虑妻儿,家人的安危。”
  若是对这样的郎君心怀怪罪,那不是瞎矫情吗,她也没有心怀天下呀。
  姜常喜:“我又不是傻子,能有你为我如此周全,高兴还来不及呢。再说了救急不救穷,本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人说为善不为人知,小夫妻做这事情的时候当真是什么都没有多想,都是庄子附近的乡邻,帮衬一把而已。
  可周澜把姜常喜送回了府里,扭头就再次去了庄子上,跟着庄子上的仆人一起去给农户修房子了。
  姜常喜都被周澜这波操作给弄蒙了,怎么还身体力行了。?
  多冷的天呀,她对夫君没有这个要求。行善不用把自己搭上,她真不是那么高大上的人。
  人家周澜淡然的说了:“用你的话说,都是邻居,互相帮衬一下而已。能力所及。”
  先生扫一眼自家大弟子,这是个走仕途的,脸皮厚,目的性强。
  周澜也不能说,我就是顺便,既然做了,为什么不能给自己做个铺垫。当然了当着媳妇的面,他还是要脸,要形象的,不太敢说的明白。谁不愿意在喜欢的人眼里白璧无瑕呢。
  若是姜常喜知道周澜的想法,其实更想对他说,你心黑点没关系,太无暇了,我也吃不下去饭。
  保定府这边也有弄粥棚,施粥的大户人家,姜家就有这样的粥棚。
  姜常喜觉得这更像是摆拍,当然了也不能否定人家,也确实能帮衬到一些人。
  毕竟保定府街面上的乞儿,若是真的多到许多人家出来摆粥棚,那么保定府的官老爷怕是就要坐不稳了。
  姜常喜看的明白,不过姜二娘子过来同她商量要弄粥棚的时候,姜常喜还是点点头应下了,随大流呗。
  不过虽然说是随大流,自家出的粮食一点不少的。不能让人说弄虚作假。
  当然了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庄子那边。
  所以大雪过后,各家吹捧各自善举的时候,姜常喜不显山不漏水的,同别人做的差不多。
  可在庄子那边周大爷做的那是实打实的事情,特别的接地气。
  哪个村落上没有几户被周大爷帮衬过的呀,这名声虽然来的比保定府这边的善举慢上许多,可到底还是有的。而且持续又凶猛。
  可以说不声不响之间,周大爷周澜在保定府开始扬名了,还是默默无闻做好事不炫耀那波的。
  连保定府的知府老爷都知道周澜的名声了。消息来源还相当的确切。
  官差在调查灾情的时候,挨着周大爷庄子上的庄子,修缮的最快最好。对于知府来说这是政绩。
  听闻都是周大爷带着庄子上的仆人过来帮衬的,而且周大爷不拘小节,同他们一起修屋顶。亲力亲为。
  庄户人家嘴里没有多余的吹捧,实实在在的把周大爷给夸了一通,周大爷还能听他们说说地里的产量,这样的读书人太少了。
  (本章完)
 


第451章 一个比一个黑
  知府老爷打听了,根本就没有在保定府这边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周大爷这些善举都是在村庄,农户些偏僻之地。
  人家周大爷不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没有在保定府为自己扬名,踏实做事的人太难得了。
  这样的人物,自家州府能出一个,对于知州来说那是政绩; 他替周澜就宣传了。
  学问什么的先不说,人家周大爷做实事先走一波宣传,然后才是周大爷竟然还是个有文采的,还有一笔好字,就同接面纱一样,周大爷一点一点的就在众人的视野中了。
  一场大雪之后,保定府突然就有了周澜这号人物。学识; 人品; 家世,具是不俗。
  先生就看着老实巴交闷头读书的大弟子,外面一波波的声明远扬了,而且人家在知府那边有了名号。
  这对于乡试来说,那是很占便宜的。
  先生瞧着一波波的事,扯扯嘴角,对着姜常喜询问:“学到了没有。”
  姜常喜摇摇头,关键是学不会,做了对比之后,也很感叹:“其实我这人还是很低调的。”
  如同周澜这般宣传自己,姜常喜还是脸皮薄了些。
  先生斜眼看着女弟子:“这却也不算什么,你们诚心为邻里做事,宣传也是应该的。”
  脸皮不够厚,可走不了仕途,所以女弟子也就是小打小闹,放放嘴炮,做大事还得自家男弟子呀。
  瞧瞧; 人家关键时候出手,老虎、兔子一起逮。
  姜常喜脸色臊得慌; 虽然事情真的做了,可周大爷得到的好处一点没少呢。名声有了,实惠其实也没少得。还说什么不张扬,当真听不得。
  没看到吗,自家庄子门口的雪都被扫的干干净净的,人家农人说了,周大爷带着人,带着东西过来帮衬他们度过难关,他们也没什么能报答的。
  知道周大奶奶来往于保定府同庄子之间,他们就把路给扫出来了,让马车能好走一些。
  听的姜常喜都想要为村里人修路了,这要是不做点什么都觉得对不起人。
  先生对于姜常喜这番表现,忍不住感叹:“我倒是没想到,你竟然三个徒弟里面脸皮最薄的。”
  毕竟当初还是这个女弟子提出来的脸皮厚度问题呢。谁知道短短几年,尽然被反超了。
  可见还是自家男弟子资质更好一些。
  姜常喜看着先生鄙夷自己,扯开嘴角:“谁让弟子是半个呢,肯定是资质差呗。”
  然后昂着脖子就走了; 心说,我好处难道得的少吗?算了,难得先生觉得自己厚道呢。
  姜二娘子这次表现的很好; 很积极,因为这件事情还结识了好几位保定府的夫人、女娘呢。
  这事做的好,县尊夫人那边还特意写信,夸奖过这个儿媳妇。
  姜二娘子为此骄傲又开心,结果年前的时候,听闻姜常喜夫妇做的事情,姜二娘子心情就不太美妙,我折腾了半天,还是不如姜三,被人比下去了。
  姜二娘子幽怨的瞧着姜常喜:“你怎么就不同我说一声呢。”
  难道我能比姜常喜做的差了,就是心眼短,没想到还可以这么做。
  姜常喜扫一眼姜二娘子:“即便是我同你说了,你府上有茅草还是有砖头,或者瓦片。”
  姜二娘子的庄子上哪来的这些,自家庄子上的下人,大多还是住着地窝子呢。
  所以一句话就被姜常喜给噎了回去,同姜三比不起。
  这也是姜二娘子,看了姜常喜的庄子之后,才注意到的。还没来的及给自家庄子上的下人改善呢。
  可不是,姜常喜说的这些东西都没有吗。她拿什么去如此帮助乡邻。
  姜常喜瞧着姜二脸色尴尬,倒也不好再继续挤兑她:“我这也不过就是刚好自家有这些东西,真的是凑巧而已。”
  谁让人家姜常喜庄子上自己有砖瓦作坊呢。这不像是安慰,更像是得瑟。
  就这么一句话,把姜二娘子给憋屈的呀:“你就是在挤兑我,自家的庄子还没有顾的过来,还去外面折腾。”
  姜常喜真没有这个意思,难得姜二还能想到这,姜二这也算是长心了吧。
  姜常喜:“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我可什么都没说,再说了你自己的庄子,我干嘛要想这些,我自己的还忙不过来呢。”
  姜二娘子心气不顺:“你就是那么想的。”
  本来就是那么回事,可不能说,姜常喜:“你这人,非得赖我这个做什么?”怎么看着这人像个碰瓷的。
  姜二娘子:“咳咳,也不是赖你什么,就是我也不好意思同你要烧砖瓦的师傅,那什么,不然回头我让人去你庄子上弄一些砖头瓦片的回来,在我的庄子里面随便修一修。”
  姜常喜盯着姜三娘子,原来是个找便宜的,还好意思过来就挑刺:“脸呢,你的脸呢,你怎么好意思说出口。”
  姜二娘子那个理所应当呀:“我同你要砖瓦师傅,那不是同你要财路吗,这样的事情我自然是不好意思开口的,这不是才要一些现成的砖瓦吗。”
  人家一脸的我这也就是体贴你的神情,让姜常喜恨不得把人给踹出去。
  姜常喜就没见过这么算账的,集不要脸之大成,突然就发现厚脸皮这门学问自己竟然是被落下的,看来要奋起直追了。
  身边这群不要脸的衬托,感觉自己找个质朴无华。
  姜二这个不要脸的还不耐烦了:“成不成,你给个话。”
  姜常喜冷哼,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我又不是你娘,我该你的还是欠你的?
  姜二娘子狠狠心,咬咬牙:“银子我是没有的,都给我家大姐儿存着准备嫁妆呢,这样吧,我把大姐儿送给你玩两天。”
  姜常喜气的鼻子都歪了,心疼自家外甥女:“有你这么当娘的吗”
  姜二娘子:“那怎么办,谁让你这么小气,不过是砖头瓦片而已。”
  姜常喜指着姜二娘子的鼻子,气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姜二娘子顺手就把奶娘手里的小娘子抱过来,再顺手塞到姜常喜怀里,然后:“说定了,我过两天来接我家大姐儿,你可小心的照看,莫要……”
  若不是姜常喜瞧着姜二娘子抱孩子的姿势不对,若不是姜常喜怕抱孩子力道控制不好,伤了自家外甥女,姜常喜肯定不能让姜二娘子的奸计得逞。
  (本章完)
 


第452章 震慑
  还没有人能从她姜常喜身上扒皮,拔毛呢。
  可不得不说,外甥女把她拿捏了,送上一个傻呵呵,留着口水的亲吻,姜常喜就被拿下了。
  把小姑娘留下两天也不是不可以。软乎乎的小脸蛋,让人挪不开眼。
  至于说庄子上的砖头瓦片,姜常喜安慰自己,谁让我有呢?谁让姜二生了这么好的小娘子呢。
  周澜最近名声正盛,成日里面邀约不断,不是书会就是酒会,还有什么学兄学弟,同窗好友的邀约,反正不闲着,用先生的话说,有名声总比没有名声要好。不过要稳住了、别飘。
  姜常喜也安慰自己,总比去青楼楚馆,扬才子名声好。
  所以等周澜半醺回府,就看到自家床榻上粉雕玉琢的小娃娃。
  周澜的一颗心呀,瞬间就融化了,赶紧去洗漱,唯恐自己身上的酒气熏到了外甥女。
  收拾的精神抖擞才过去逗弄小娃娃,人家还跟着感叹:“二姐姐、二姐夫怎么就能生出来如此玉雪可爱的娃娃,长得也好看,这娃娃可真是好,挑着二姐姐、二姐夫的优点长的。”
  瞧着人家杜家大姐儿,但凡出口的全是赞誉,眼里全都是羡慕。
  姜常喜是认同这话的,跟着点点头:“咱们家小娘子确实好,主要是性子好,不随二姐姐,可知道讨好人了。”
  周澜笑眯眯的看着媳妇,嘴角全是笑意,然后出口安慰姜常喜:“你莫要着急,咱们很快也会有自己的小娘子。”
  当然了最好是生小郎君,省的小舅子回头同自己抢,周澜心里盘算的可精明了。
  姜常喜心说,这话从哪来的,回了一句:“我不着急呀。”
  周澜就觉得自家媳妇不实在,他们夫妻之间,有什么不能说的:“咱们夫妻,你还不好意思做什么,想要娃娃就想要呗。”这点,周澜自认还是能够满足媳妇这点心思的。
  周澜字里行间透漏着对这件事情的笃定,姜常喜:“不是,你从哪看出来的,我真没有那么着急。”
  周澜觉得媳妇嘴硬,可能是最近压力大了,还特意安慰姜常喜:“我也真不是在安慰你,别听外人乱说,该有的时候咱们自然就有了。”
  听话听音,姜常喜自认不傻,所以还有人因为自己没有怀上孩子乱说了,这可真是的,她才同周澜在一起三月而已,没有太正常了,用得着催生吗?谁整天操闲心到这份上?
  姜常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