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澜摇摇头:“既然已经下场,那就该按着计划走完,且,我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为夫,为子,以后他还要为父,他要的是保障,不是噱头,他肩膀上扛的是责任。
  姜常喜想到的是婆母林氏。没有个身份,怕是脸母亲都不好护住,十几岁的年纪,周澜的心气,能稳下心读书,已经是不容易了。
  最近舅舅那边没有来信,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就怕是因为有情况,因为不好说,林舅舅才没能及时的送过来书信。
  姜常喜就怕周澜多想:“京城距离这边路途遥远,这个季节雨水颇多,书信来往不方便,早几日晚几日都是正常的。”
  周澜耷拉下眼皮,明显这个话题根本就不想提,影响读书的情绪。
  姜常喜也有些尴尬,这个问题呀,其实还真不是能回避的。
  
 


第120章 努力才是王道
  有时候姜常喜特别想要问一句,若是婆母真的再嫁的话,你可是有什么打算。
  可这话怎么问的出口呀,对于周澜来说,这太尴尬,可这事早晚要面对,还真不是能够含糊过去的。
  姜常喜瞧着婆婆性子软;  怕是早晚要嫁的。
  若是姜常喜是按着人的性子分析出来的这个结果,那么周澜应该就是知道些什么的,所以心情比姜常喜要纠结,何况那是亲娘。
  周澜半天才开口:“舅舅会照顾好娘的,你莫要忧心。”
  说完低头就继续看书,瞧着模样,怕是要继续努力了。
  头一次周澜在姜常喜还在身边的时候,就把心思投入到书本里面了。
  可见婆婆林氏,给周澜带来的情绪波动有多大。
  姜常喜轻手轻脚的出来;  站在门边看着屋里的灯火好久。
  周澜在屋里,就那么一个姿势,好半天都没有翻动过书页,可见心情还是被影响了的。
  到底是亲娘,哪有不惦记的。何况在小媳妇面前,说道林氏的问题,周澜心里有几分不自在的。
  大福:“大奶奶回屋吧,夜凉了。”
  姜常喜:“明日去同顺风,算了,还是去同随风或者管家那边打听打听,周家就是夫人那边,是不是有什么咱们不太清楚的事情。”
  不然周澜对带林氏的事情不会如此纠结。
  嫁不嫁人而已,母子之间沟通应该没有这么困难。
  同周澜相处日久,看得出来,这不是一个迂腐;  愚孝之人;  若是愿意护着林氏;  即便是祖父祖母在,那也能做到的。
  大福:“要打听哪方面的。”
  姜常喜就扫了一眼大福。
  大福低头:“奴婢会让人办好的。”能说的,就不用含糊了,既然大奶奶说的不清楚,那就是要打听那些不好开口打听的事情。
  好吧,主仆二人的默契那是不用言语沟通的。
  越是心情压抑的时候,周澜越是逼着自己读书。
  原因很简单,压抑的根本还是在身份能力上,只有提高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能解决了自己烦恼,才能让自己以后不会这么压抑,有脾气都不知道对着谁发火。
  别看庄子上经营的风风火火,可周澜心里很明白,那是自家小媳妇撑起来的家业。
  作为夫君,他该做的事情,如今是先生在帮他扛着。
  所以他有什么权利在这里悲秋伤春,他要做的事情,没有身份;  没有功名一样都做不了。
  周澜深呼吸,用茶水打湿了绢帕;  擦了眼睛又继续读书。读起来就是大半夜。
  姜常乐竟然也没有起来尿尿;  更没有尿床。
  周澜心说,小舅子这算是长大了,不尿床了。
  第二日一大早报喜的就过来了,恭喜周大爷县试上榜。
  姜常喜欢欢喜喜的给人封了红包。跟着族人也过来贺喜,就是先生的友人们也三三两两的过来贺喜。
  姜常喜特意让大福,去族里请了叔婆,族婶,过来帮衬招待客人。
  这对于周氏族人来说,那是相当高看的。
  人家周大奶奶,大爷以后就是童生了,还能把他们这些族亲看在眼里,请他们帮着招呼客人,周大奶奶就是把他们族人当回事了。
  姜二姐夫同姜二娘子也一早就过来帮着招待客人,姜二姐夫心情激动,不愧是文斋先生,身边的友人都是大儒。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险些没有高兴的扑过去,好不容易才让自己稳住,陪着妹夫当半个主人招待这些大先生。
  要说这席面,就要夸奖一下内宅女眷安排的好。
  文斋先生都没有想到,今日能来这么多的人。
  可看着席面竟然准备的相当妥当,府上下人不见慌乱,不见匆忙。
  而且族人,邻居,同他这些友人之间,竟然是分开落坐的。隐约之间还能见到不同身份之人的坐席。
  瞧着各自都很满意。
  文斋先生招待这群友人。看着那边族人们都高兴坏了。
  友人们自然是看不上一个小小童生的,就笑:“你这弟子,何必这么急切的下场。”
  文斋先生:“你们过来讨酒喝,好歹也说一声恭喜。”态度实在太轻慢了,眼巴巴的跑来,奚落自己的不成?
  友人们就笑:“恭喜什么,等到你弟子中了进士,我们在恭喜也不晚。”
  所以这群人真的是来这里蹭吃蹭喝的。
  瞧着一个个,喝酒的喝酒,吃肉的吃肉,文斋先生心说:“不至于如此吧,你们这是专门过来讨酒喝的……。”
  竟然是字面上喝酒的意思?
  友人就笑:“哎,你这弟子当真是收的好,我们虽然狂放不羁,可也不能厚着脸皮总来叨扰。这不是机会难得吗。”
  文斋先生失笑,为了一口吃的,难为他们竟然还能想这么多。
  在族里坐馆的先生就说:“您在庄子里面带弟子,读圣贤书,自然是不知道,外面周大奶奶庄子上的烤鸡,烤鸭,在县城等闲那是买不到的。”
  老先生那是真的不知道:“那需要去哪买?”
  友人们:“保定府呀。不是最大的酒楼都不会有这玩意,而且人家不卖,只送,上等的席面才有,不是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吃不上呢。”
  诸位大儒们:“我们就是嘴馋,也不好总是过来叨扰。”
  先生算是知道,自家弟子这宣传到底是怎么回事了。物以稀为贵。
  明明庄子上的烤鸡,烤鸭时常能吃到的吗。
  说是只送不卖,可那些大户人家席面上的烤鸡烤鸭,都是送的不成?还不是买的吗。
  不过有这么一个宣传效果在,就特别显得这玩意有面子。所以价钱上谁还会嫌弃多花银子呀。
  先生想明白了,砸吧砸吧嘴,不得不说,女弟子生财有道。
  再瞧瞧那边花厅单独招待的一桌掌柜,难怪了呢。
  身边人脉不错的先生也有这个眼力,就指着远处花厅一角:“看到没有,那边的一桌子,都是保定府有名的大掌柜。你这弟子好本事”
  族里坐馆的先生就说了:“弟子确实耕读之家,可大掌柜的们非得绕着他转悠,奈何,奈何呀。”
  人家也是先生,回护弟子的心,比文斋先生半点不差。
  
 


第121章 钱来了,钱来了
  文斋先生很自然就替弟子推出去了:“内宅妇人经营之道。”
  说这话的时候,眼里全是得意,毕竟这内宅妇人也是文斋先生弟子。
  族里的座馆的先生瞧着文斋先生摇摇头,人家这弟子收的好。
  好几个文士感叹:“若是内宅妇人有此本事?……”
  这妇人生的相貌如何,他们都乐意娶的。
  因为同文斋先生是好友,而这家妇人是文斋先生弟子的内眷,这话确是不能说出来的。玩笑也得有度。
  看着远处的两处宾客;  同内院隐隐传来的声音,任谁也得说今日的宴席,准备的非常好。
  几个小花厅就把不同喜好,身份的人分开落座,席面是一样的,酒水也是一样的。
  隐隐绰绰间还能听到花厅之间的声响,可若是细听;  倒也听不到说话的具体内容;  很是给客人们创造了说话,吃席的条件。
  文斋先生留心了,下意识的打量花厅之间,竟然是流水声在花厅之间阻断了嘈杂的声音。这心思相当巧妙。
  庄子上有活水,可这院子里面是没有的,不知道这水如何引过来的,还能制造出哗哗流水的声响。
  吃酒席的几个家伙就看到文斋先生走神了:“莫不是小气了不成,怎么吃席还能跑神。”
  文斋先生:“哪能,我这弟子年岁还小,府上没有长辈帮着周全,成亲以后头一次操办这样的宴席,着实不太放心。”
  几位先生失笑:“你这先生当的未免太过操心。瞧着府上仆妇,进退有度,有什么可操心的。”
  还有人说:“你莫不是在显摆。”
  文斋先生心说,我倒是想显摆呢,可我这女弟子也不好拿出来说嘴呀。不过得意那是难免的;  能让这群人如此说上一句;  可见确实不错。
  身边的两个弟子,一个太小,一个着急仕途,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显摆的。
  先生叹口气,就坐在那边独自美丽了。偏偏炫耀不得。
  听着这些人夸赞内宅,先生唇角都偷偷的勾起来了。
  周澜带着姜常乐,在几个小花厅之间走动,招待了族亲,招待了那些慕名而来,想要发展长期合作关系的掌柜,然后到读书人这边,把小舅子放在师傅身边。
  周澜作为男主人,去找女主人了。
  姜常喜招待的大多是族亲,掌柜的们没有携带夫人,先生的友人更是自己蹭吃蹭喝,不好意思带内眷的。
  知道人家弟子府上没有长辈,哪好意思叨扰。
  反倒是姜常喜自己在县城认识的一群夫人,秀才娘子过来了。
  还携带着一家之主,颇为热闹。
  周澜就是过来陪着媳妇;  招待媳妇的友人的。
  这些人带着家眷;  他陪着夫人过去,不会显得突兀。
  县城的这群举人;  秀才们也终于见识到了周大爷。
  不得不说,别看人家是童生,可人家年轻呀,年轻到年纪还有点小,未来无限可期。
  哪能不客气些,何况人家周大爷小夫妻身边陪着的是县尊老爷府上的郎君。
  一时间周大爷被一群老举人,老秀才齐齐打量,然后颇为和气的就融入了小群体。
  周澜得说,自己要同小媳妇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毕竟年龄差距在这里摆着,自己同这群老学究们,不是很能说上话。
  可那边小媳妇同老学究的老夫人们说的却颇为投机,都不知道小媳妇是怎么办到的。
  若是自己应付不来,显得特别的无能。
  周澜打起精神,认真听着老学究们谈话,还把平时小媳妇记在纸张上的那些闲谈联系起来,谁家是谁家的,谁家有过什么样的闲话。
  然后周澜就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好像这些人都是半熟悉的状态,搭话什么的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至于学问方面,周澜还是没有问题的,记性好,看的书多,这些难不住他。
  实在不行,自己抄写过三年的佛经,孝经,偶尔说出来两句,特别的有深度。
  一时间在这群老举人,老秀才面前,半点不显逊色,还游刃有余。
  举人老爷们看到的就是周大爷的前途,难怪人家能拜得名师。
  姜二姐夫都没想到,妹夫竟然还有这样的本事,前半场略显生涩,后半场就能应付自如了。
  因为有女眷在,这边的宴席没有持续多久,陆陆续续的就告辞了。
  中间老举人们热情的邀约一个童生,没事可以去找他们一起聚聚。
  哈哈,姜二姐夫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个热情的也有点太过了。
  偷偷询问自己的友人:“什么意思。”
  友人:“内眷三不五时的聚一聚,咱们就不能聚一聚吗,周大爷合该同夫人学学。”
  学什么呀,学着往外送东西吗。所以这不是冲着学问,冲着交友来的,这是冲着庄子上的出产来的。
  姜二姐夫心说,人心不古,老学究们都这么不讲究了吗。
  可也不得不说,若是看不上周大爷的学识,为人,人家也不会在意这么一口吃的。
  举人老爷的家资,在保定府这地方,还是不差一顿烤鸡,烤鸭的银子。
  就同文斋先生的友人们一样。不是有交情,谁还能差了一桌席面上送的鸭子。
  然后族亲那边陆陆续续的告辞,知道周大爷周大奶奶这边要招待的客人都很重要,他们怎么好意思打扰。
  过来一趟,主要是联系感情的。
  周大爷周大奶奶为人厚道,他们愿意过来锦上添花,多留一份香火情分。
  谁知道以后什么事情就求到了人家头上。
  族人们心里门清,二郎两口子就不会留在镇上。
  用先生的话说,那就不是池中之物。
  老掌柜们倒是舍不得走,不过这些商贾之事,同人家周大爷也说不上。
  没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