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是催你交费,”她停了停,“是最近有个新药在招募临床志愿者——就是让你妻子参与治疗癌症新药的二期临床试验,这药已经在健康人身上通过测试了,所以才找病人志愿者,这药不用钱,还有额外的补助。”
中年汉子很意外的愣了愣:“治病还给俺们钱的?”
“这是还没有上市的新药,”王医生耐心解释道,“治疗效果和后遗症都是不确定的,可能有用,也可能反而有反作用——不过原来的治疗不会停,只是多加一种新药。”
她知道这一家人来自西北农村,家里情况很一般,为了治病,几乎倾家荡产了——很可惜,病人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化疗放疗的效果又都不太好,倒不如试试新药。
她之前已经跟病人家属沟通过,意思是以如今的情况,还不如回家保守治疗,但是这个汉子只会愣愣的盯着地上,用很低的声音哀求:“再治治吧医生,再治治吧,俺手里还有钱呢,治坏了也不怪医院,只怪俺们命苦呢。”
于是,这个年轻的医生便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如今参与实验新药,对这家人来说,说不定反而是解脱。
王医生对新药的期待并不大——新药是国内一个完全没有听过名字的私人药企申报的,如今刚进入第二轮测试,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没什么毒副作用,看起来更像某种,温和而无用的化合物——就跟绝大多数无声无息失败的化合物差不多。
但是,这种志愿者是有补助的,这家药企给的补助还是最高那档,为了保证效果的准确性,甚至能够报销一部分原本的药费——对这样一个家庭来说,几乎就是活命钱。
“你先跟你妻子商量一下再说吧,”王医生说,“这个测试的名额也不多,要是愿意的话尽快跟我说一声,我好帮你们报上去。”
中年汉子看上去还没回过神,一下一下点着头,倒退着走出了办公室。
王医生又叹一口气。
她边上一个老医生劝:“看开一点,咱们就是跟生老病死打交道的,你怎么还没习惯呢,像那种病人,还是应该早点劝回去,对他们对咱们,都是件好事。”
癌症,尤其晚期癌症,就是一个永远都填不满的销金窟,便是条件不错,还有单位医保的城里家庭都经常被活活拖垮,更何况一个来自黄土地的农村家庭呢。
王医生解释道:“我跟他们说了……但是病人治疗的态度太坚决了,我也劝不动。”
那医生也无奈摇头:“当新药志愿者倒也是一条路,万一呢……”
说到最后几个字,他似乎觉得很好笑一样,无奈的摇摇头。
“那个慕清实验室究竟是什么来头,我以前怎么从来都没听说过?”另一个医生奇怪的问。
“慕清我倒是知道,这人搞基因检测很厉害,不是跟咱们医院还有合作的项目嘛,”中年医生说,“这个人最出名的还是推广亲子鉴定打拐,听说是因为她自己的孩子也被拐了,也不知道找回来了没有,不过这倒是个造福子孙的好事情,我听说前一阵子她们实验室还推出了新一代的仪器,做一次检测的成本比之前又低了不少。”
虽然把注意力放在了肿瘤上,慕清也并没有放弃原来的优势项目,甚至因为在自家的实验室里而更加如鱼得水,研究进度反而加快了不少。
“那她怎么又突然搞起肿瘤新药了?”王医生好奇的问。
“谁知道呢,”中年医生摇摇头,“搞这个可要不老少钱,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筹来的。”
国内的大药厂也不敢随便开这种项目,甚至还有更极端的说法:原研药就不是发展中国家有资格玩的,而是只属于发达国家大型医药集团才有资格涉足的领域。
简直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
“但愿有点效果吧。”王医生也只能摇头叹气,“这家药企给的补助很高,也许他们对这款药的期望也很大吧。”
但是期望再大,也需要时间。
不说前期那些准备,光是顺利通过一到三期临床试验,常规就需要七到八年时间——这也是一款新药成本高上市慢的主要原因。
当然,也有一种例外——当病情过于紧迫,而药效又特别明显的时候,临床试验时间有可能被开放特殊通道,缩短观察期,从而挽救更多生命。
但是,王医生摇摇头,这种几率实在是太低了,她觉得自己或许一生都遇不到一次。
李杏芳和她的家人,最终还是同意参加这次新药测试——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或许,也是她们家最后,而且唯一一根救命稻草。
正式参加实验的第二天,她就开始服用一种装在密封瓶子里的棕色液体药剂。
“这味道还甜甜的,跟糖水一样呢。”李杏芳笑得像个孩子。
作者有话说:
临时要出门,今天就这章了,抱歉~
感谢在2022…06…13 23:24:35~2022…06…14 21:58: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今天气场两米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今天气场两米八 28瓶;37131664、Yuyu128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9章 踟蹰
高中数学联赛京城赛区; 进省队的名额终于确定,慕之云的名字赫然在列。
薛旭然的名字也在其中,不过排位相当靠后; 算是运气好混上去的。
他盯着自己的名字看了一会儿,盯着那个初中女生的名字又看了一阵; 最终只能摇摇头,无奈一笑。
又过了没多久;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的相关通知终于正式下达; 这次比赛由京城数学学会和A大联合承办; 时间在下个月月底,为期五天。
然后就是注册报名,填写详细的申请表,确定各省代表队的入营名单——比如营员; 领队; 以及随队的老师之类; 还有预缴报名费等等琐事。
因为本来就在A大举办; 所以京城这边的手续已经算是最简单的了; 不过确定名单以后; 省队还是召集选手简单见了一面,聊聊天,也算是先熟悉一下队友; 同时跟营员讲解注意事项。
严格来说,CMO的比赛主要是还是靠自己争金牌,前六十名能够入选国家集训队; 竞争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也就是IMO的资格。
所以; 京城省队的这群参赛者; 既是队友,也是自己的竞争者。
大会议室里,基本上来自同一学校的参赛者都坐在一起,也有几个交游特别广阔的,转着圈子在会议室里聊天。
附中这边冷冷清清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薛旭然,另一个就是慕之云了。
偏偏这两人都是不爱说话的,互相对望一眼,点点头,就各自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发呆的发呆,看书的看书。
宋元,这届奥数竞赛生的三座大山之一,人称社交小王子,自称就没有他侃不下的大山,交不到的朋友。
他对慕之云早就好奇很久了,一看到附中的人进场,先跟薛旭然打了一个招呼,就很大方的朝薛旭然旁边那个看起来娇娇小小的女生打招呼:“你好,你是慕之云吧?我是宋元,就是名次跟你差不多那个。”
慕之云看他一眼,点点头,然后……就冷场了。
要是没有什么事——比如被人欺负到头上,或者是抢位子——慕之云一般不乐意跟陌生人说话,尤其她真没听过这个名字。
是的,她现在还没去看过进省队的大名单呢,对她来说,那套试题难度太低,分数之类的,参考价值不高。
宋元挠挠头,继续说:“听说你才初二?那真是挺厉害的,这套试卷这么难都能得满分。”
按照社交小王子的套路,对方正常的回话应该是:“哪里哪里,你不也是满分嘛。”
然后再交流几道题,吐槽一下出题老师,两个人这不就熟了嘛。
问题是,慕之云就不是一个正常人。
她冷冷淡淡嗯了一声:“那套题挺简单的,拿满分不是正常。”
宋元:天不是这么聊的老妹!
他把求助的目光转向薛旭然——两人在以前的竞赛里就碰过面,按照宋元的做派,自然也算朋友之一。
只可惜,薛旭然很没有朋友义气的耸肩,表示自己跟这个女生也不熟,帮不上忙。
再说了,他一个吊车尾的,可没兴趣跟两个满分聊成绩,那不是自找难受嘛。
于是,第一座大山,仓皇败退。
接下来过来的是莫蝉。
这个女生个子高挑,梳着短发,看上去活力十足的,还透着一股假小子气。
一看见慕之云她就笑:“你好,我叫莫蝉,今年跟你一样的分数,等到了决赛,咱们再好好较量较量,看看谁厉害。”
慕之云明显还是更喜欢这种单刀直入的风格,微微笑了笑:“好,到时候再较量。”
然后两人握握手,莫蝉就走了——跟她来的时候一样突然。
薛旭然尴尬的动了动,想:“这些天才可真是古古怪怪,难怪自己成不了天才——因为性格实在是太普通了。”
终于没人打搅了,被悄悄画上古怪天才标记的慕之云重新低下头开始看书,薛旭然好奇的看了一眼,想知道这些满分大神看的书跟他们有什么区别。
然后,他就沉默了。
慕之云手里拿的是一本《量子物理基础》。
薛旭然不住咳嗽一声:“你就开始看大学的物理教材啦?以后是准备往这个方向发展?”
慕之云抬头看他一眼,摇摇头:“不是,这边不好刷题,就是打发下时间换换脑子。”
薛旭然:好嘛,他打发时间换脑子是看小说,人家是看量子物理,也难怪分数差距那么大了。
就突然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
又过了一会儿,带队老师终于上台开始讲话,主要还是介绍一下冬令营的情况,勉励一下省队的队员,又发了一点资料,还有冬令营的报名证,就完事了。
不过散会以后,又有个老师主动过来找慕之云,和她聊了两句,除了欣赏和鼓励以外,最关键的还是打探她之后的打算。
“进少年班还是跳级上高中?”慕之云想了想,摇头,“我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先把比赛比完再说吧。”
那老师点点头:“也是,现在还不急,不过你要是有兴趣跳级读高中,可以考虑一下我们航中,我们的竞赛实力比附中要强的多,数理化奥赛都出过国家队成员,相信对你以后的发展,肯定是很有帮助的。”
这女孩要是直接读少年班,那就暂且不提,可要是她想先跳到高中再进大学,那在高中里至少还能参加一届比赛,这种省一等奖满分的苗子,哪个高中不想要?
慕之云没有正面给回复,那人继续劝到:“你那个王老师水平是可以的,但到底没有带过高中竞赛队,附中高中部那边水平又很一般,你没必要过去耽误时间。”
“谢谢老师,我再考虑考虑。”慕之云还是这个回答。
要说她对王老虎有特别深的感情——那肯定不至于。
她对这个老师的评价,顶多就是水平还行,不怎么烦人——这已经是她在所有老师中给出的最高评价了。
慕之云并不觉得她是一个很需要老师教导的人——或者说,她觉得课堂上口头传授的效率实在是太慢了,远不如看书自学来得简单直接。
看那个老师还想再劝,慕之云忽然问:“老师,那要是我去了航中,能有充分的自由时间吗?”
这老师一愣:“当然有的,读书又不是坐牢,你把该完成的进度完成,其他时间不都是你自己的。”
很显然,他并没有理解慕之云的问题。
“我是问我可不可以只自学不上课?”慕之云问。
这个老师笑起来:“你现在在附中,基本都是自学?那主要还是因为老师的水平跟不上,你放心,在航中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我们的老师都有很丰富的竞赛经验,不会让你像在附中一样浪费时间的。”
……这就是她一点都不想去高中的主要原因。
慕之云笑笑,终于还是把这位热情的老师应付过去了。
刚才那段对话,大概就是最形象的鸡同鸭讲,不过那个老师不清楚慕之云的诉求,慕之云却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终究是错付了。
回到学校,王老虎紧张兮兮的问慕之云有没有人挖角,又问她,以后究竟是怎么打算的。
进少年班其实是最简单的选择,但也不是每一个天才都愿意走这条捷径——少年班的成才率是高,但是心理压力大,出问题的也有不少,经过前几年的火热之后,这些年教育界也出现了很多反思。
至于跳高中再保送大学,这对天才学生来说也是一条很不错的路——以慕之云竞赛成绩,A大B大的保送资格是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