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说话呢,季书站在一楼楼梯口,兴奋的喊,“哥,师父,咱们快走吧。”
“嗳,走。”季礼拍了下怔忡的沈灼,“师父,别发愣了,咱们快去吧。我早就听我姑说食堂饭菜好吃呢,今天可算是要吃上了。”
“呵。”沈灼苦笑着叹息了一声,跟着这两人一起,骑着车子来到了毛巾厂。
季雪今天打的饭菜多,一个人端不回来,还叫小李帮忙送到办公室的。
沈灼三人一来,看到季雪办公桌摆的满满当当的。
“都来了?快洗手吃饭吧。”季雪招呼着,感觉她这办公室又变成家里餐厅了。
好在,也快高考了,就算在这次也吃不了多久。
沈灼三人到院子里的水池边,洗了手,然后,开心的过来吃饭。
季雪今天打的荤菜较多,食堂里五个荤菜全要了一份,再要了两个素的,还盛了一大搪瓷缸的免费海带汤。
“姑,这么多的菜,太丰盛了。”季礼高兴坏了。
季雪看他啃着小排骨,笑道,“给你们多补补啊,每天念书也挺辛苦。”
“谢谢姑。”季礼说。
季书也跟着说,“谢谢姑。”
沈灼,只略带幽怨的看了一眼季雪。然后,默不吭声的吃着饭。
“沈灼,吃鱼啊。”见他今天吃饭热情不高,季雪客气的招呼了一声。
沈灼「嗯」了一声,夹了片鱼肉。
看他神色淡淡,一副无奈落寞的样子,季雪抿唇偷笑。
家里两个小子不回来吃午饭,徐红梅轻松多了。
这个周日,邀请了陈大有钱金凤一家子过来吃饭。
一大早,一家三口就来了。
徐红梅没见到陈老太太,就问,“婶子咋没一起来呢?”
“我娘她坐不了车,就没来了。”陈大有笑说。
钱金凤将一小罐酸菜拿给徐红梅,“姐,这是我娘自己腌的,特别好吃,拿来给你们尝尝。”
“哎呀,酸菜,我最近正馋这口呢,改天我就做些酸菜馅的包子。”徐红梅喜滋滋的接过酸菜,放到厨房。
童爱玲几个,忙招呼他们一家三口坐。
陈燕腼腆,从头到尾就跟在爸妈身后。
季书绕到她身后,轻轻用手指点点她的肩,对她使眼色,小声道,“上楼去,我有好东西给你看。”
陈燕脸绯红,点点头,然后,跟钱金凤说了一声,再跟着季书上了阁楼。
客厅这边,大家坐在一起闲聊。
季雪也拿了个苹果,坐在一旁小凳子上边啃着边听大家伙说家常。
她不必参与,听个热闹。
“金凤啊,怎么样?在小雪那还能做的下来吗?”徐红梅关心的问,她主要还是担心钱金凤的身体。
钱金凤满脸笑容,“做的下来,食堂那边六个人呢,我每天也就负责炒菜,偶尔帮着给职工打打饭,其他洗菜切菜刷锅洗碗全不用我,比之前自己开饭馆,要轻松的多呢。”
自己开饭馆,哪天生意差了,这心里就急的跟火烧火燎似的难受,生意忙了吧,又忙不过来,累。
总之,难的很。
现在在食堂这边,每月都是拿工资的,心里不累,关键跟同事们相处的也融洽,每天大家说说笑笑把活干了,整个人都轻松多了,也没时间去愁去烦,之前身体上各种乱七八糟的病症,竟不知不觉的好了。
陈大有看着媳妇红光满面,也是一脸笑意。
他们两口子现在都在厂里上班,两人工资加起来也不少了。
他们私下里算了一下,在厂里干上一年,再节省一点,差不多就能将这一两年欠下的债还清了。
以后这日子就过的真的轻松了。
听这两口子的话,一旁,童爱玲有些羡慕起来。
第308章 制衣厂
吃过午饭,陈大有一家就回去了。
季雪无事,就回卧室打算休息一会,听听广播看看书。
童爱玲跟了过来,“姑,我能跟你说点事吗?”
“什么事?”季雪走到书桌边,将桌上凌乱的稿纸整理了一番。
童爱玲就坐到一旁的椅子上,小心翼翼的问,“姑,我,那个,我想问一下,你厂里还招人吗?”
“怎么了?谁找工作吗?”季雪扭头看她一眼。
童爱玲微微垂首,迟疑着道,“姑,是,是我,我想换个工作。”
“嗯?”季雪靠着书桌,双手环抱,疑惑的看着她,“你不是挺喜欢制衣厂的工作吗?怎么要换?”
童爱玲一声长叹,“姑,那个厂,你也知道,是个小厂,以前还成。这次我回去上班,发现厂里效益越来越差了。就我产假的这段时间,厂里好几个人都辞职了。我现在每天去,活也少。”
不然,她哪有功夫,一天回家几趟喂孩子?
厂里活少,工人们心也就散了,考勤也没过去那么严了,许多人也开始活动门路想找下家了。
童爱玲也有那个心思,不过,她除了会做衣裳,其他的也不会啊。
今天,听钱金凤说在食堂那边做事挺轻松愉快,她也就动了心。
童爱玲眼巴巴的看着季雪。
然而,季雪心思却想到了别处。
“爱玲,你是说制衣厂那边做不下去了?”
“嗯。”童爱玲落寞的点点头,她十几岁就进这个厂上班的啊,一上七八年了,对那个厂子其实比对她童家还有感情呢。
可是,架不住现实残酷啊。
她和季刚现在住在姑买的房子里,还带着孩子,心里已经很过意不去了。
虽然,她和季刚的工资,每月都会上交一部分给家里做生活费。
可是,一家三口,吃的住的用的,童爱玲心里很清楚,那都是公婆和姑姑在贴补他们呢。不然,他们的日子哪有这样轻松自在?
但是,人要往长远想啊。
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总不能一直住在姑的房子里。而且,将来,孩子上学那都要花钱。
他们总不能一直靠着家里。
她和季刚得攒钱,得趁着公婆还未年迈,娃还年幼,狠狠的拼一把,多攒钱,等将来要用的时候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姑?”看季雪陷入思索,童爱玲以为她为难,忙道,“要是毛巾厂现在不招人,那我就再等等。其实,我也想过,要不在街边支个摊子,给人缝缝补补的,听说这个也能挣钱。”
“不是。”季雪道,“爱玲,你这事先不急。这样,我明天下午有空,我去你厂子里看看。”
“去我厂子里?”童爱玲讶异,不解。
季雪微微一笑,“是啊,你不是说你们厂子都办了十多年了,以前一直效益好的,怎么突然就不行了呢?我很好奇,想过去瞧瞧,顺便拜访一下你们厂长。”
她们厂长有啥好拜访的?童爱玲心里越发不解,不过,姑姑做事向来如此,有时候就算问了,她说了,你也不懂。
所以,童爱玲就没追问,只道,“那好,明天我上班的时候跟厂长说一声,最近,她都在厂里,晚上好像也不回家。”
“嗯,好。”季雪记下。
第二天,上午上班,中午,给沈灼季礼季书打好饭菜,跟三个少年一起吃了顿饭。
饭后,等他们几个将饭盒碗筷洗干净。
季雪便带上办公室的门,跟助理小李说了一声要出去办点事。然后,就骑着车子直接去了制衣厂。
跟门卫说了声。
门卫大爷很热情,亲自带她去了厂长的办公室。
说是办公室,其实,也就是一间低矮的房子。
而整个制衣厂,其实,也就是一个围墙围出来的一个大院子,院子里连排的几间房子,规模确实不大,跟之前的毛巾厂那是没法比。
按季雪的感觉,这厂叫个私人作坊更合适。
厂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梳着齐耳的短发,戴着个黑框老花镜,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的朴实,不大像厂长,倒更像某个乡村小学里勤勤恳恳的老教师。
听说季雪找,刘厂长推了下眼睛,细细打量了下,好奇的问,“我好像不认识你,你找我有什么事?”
“季雪,雪儿毛巾厂的厂长,我侄媳妇在您厂里上班。”季雪上前,主动伸出手。
“哦。”刘厂长也伸出手来,与季雪握了手,一面好奇的问……”您侄媳妇叫什么名字?“
“童爱玲。”季雪落座,大方回道。
刘厂长满面笑意,“爱玲啊,这孩子我知道,她刚进厂那会,好像十四还是十五,还是我亲自带她的呢。说起来时间真快啊,她现在孩子都有了。”
说着说着,刘厂长好像想到什么,看着季雪的眼神激动起来。
“对了,爱玲常在我们跟前提起她姑,说她姑多聪明能干,接手了以前的红星毛巾厂,还将厂子做大做强,就是你吧?”
季雪微微一笑,“是我。”
“哎呀,失敬失敬。”刘厂子又站起来,重新又跟季雪握了握手,“其实,不用爱玲说,我也知道,那电视上报纸上都报道过的,我也一直很佩服季厂长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魄力和能力。”
“刘厂长,过奖了。”季雪打断她的话,怕她再继续夸下去,耽误时间。
刘厂长也及时刹住,问,“季厂长今天来找我,是为爱玲的事吧?不瞒你说,我这些日子也是为她们的安置问题愁的睡不着觉呢。
我厂里的许多职工,那都是从一开始就跟我干的。
那时候,从三台缝纫机开始,到现在,三十多台……
哎,不说那些了。
季厂长放心,就算厂子不干了,我也不会亏待她们。
我打算把厂子和机器卖了,攒下的钱都给工人们分了。
另外,我也用我一切的关系,为她们找门路,看能不能另换个……“
工作……
最后两个字没说完,刘厂长一激灵,目光怔怔的看着季雪。
脑海里突然闪过一行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雪儿毛巾厂如今是开平县最红火的企业,在别的国营厂纷纷没落之际,唯有雪儿毛巾厂一支独秀,听说比以前扩大了一倍。
那么,要是可以,让雪儿毛巾厂接收自己的几个员工?
甭管几个,能有一个是一个。
刘厂长不担心厂子倒闭,她最担心的是那些跟随她多年的姐妹,因为厂子倒闭之后而没有更好的营生。
像童爱玲这样年轻的职工还好些,容易重头再来。
可有些上了年纪的,比如她自己都五十二了,厂里还有一个快六十了,而多数都三四十岁的,这样的年纪不好找活干啊。
此刻,她看着季雪的眼神,就跟看个大财主,傍上了她,那她那些职工,起码能多条活路啊。
“季厂长,您喝茶吗?我给您倒茶,哦,没热水了,您等会,我马上烧点热水……”
第309章 报警
看刘厂长突然热情且忙乱起来,季雪有些懵,“刘厂长,我不渴,您不用忙。”
“不不不,一定要的。”刘厂长拿了水壶,在外头墙角那接了水,然后放到走廊外的炉子上。
季雪跟着走出来,看见走廊外不仅有炉子,还有一只张长桌,桌上有锅碗瓢盆。
才来时,她没留意,此刻,她十分诧异。
“刘厂长自己做饭吃?”
“是啊,我经常住厂里,自己做饭方便。”炉子火上来了,水壶烧的滋滋响。
刘厂长又请季雪办公室里坐。
两人回到办公室,季雪也不兜圈子,直接道,“我昨天听爱玲说,厂子里遇到了一些难处。所以,我今天特地过来一趟,就想问问,有什么需要我做的,若是刘厂长愿意,我可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刘厂长闻言,突然就愣住了。旋即,一股酸涩从眼中涌出。
她低下头来,摘了眼睛,默默的用指腹揉了揉眼睛。
“刘厂长?”季雪骇了一跳,忙道,“是不是我来的太唐突了?要是刘厂长不需要,那我……”
“不不不,需要,太需要了。”刘厂长急的抬起头来,“季厂长,说真的,自从厂子出事以来,三天两头过来要钱的、找茬的。就连我那儿子媳妇,都来闹过。
而你,却是唯一一个,一个主动过来找我,说要提供帮助的。“
说着,她又垂下头来,手指微颤的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方手帕,轻轻的擦了下眼角。
“刘厂长,你没事吧?”季雪突然不知如何安慰,她其实是以前听童爱玲说过这个厂以及刘厂长的一些事,就觉得,一个人吧,想真正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太不容易了。
尤其刘厂长还是从乡下过来的,当初还是靠着给人缝补衣裳,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的。
要是就这么毁了,真是太可惜了。
季雪从接手毛巾厂以来,深有感触,要想办好一个厂子,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太多了。
而且,光靠她一个人也不行,就毛巾厂能走到今天,其实也多亏了政府以及同行们的支持。
她很感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