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尽管不知晓将来会发生何事,可未来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这一方面,李天生自信,就是三清道祖这等混元大能都不及自己敏锐。
就在万道宫天骄争锋,大道轰鸣,三界大能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的时候。
西牛贺洲。
一座人迹罕至,怪石嶙峋的荒山上,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溪自山中石缝间开山断石,流淌而过。
发出哗啦声响。
只是此刻,悦耳的流水声被恐怖的笑声掩盖。
清澈的溪水里浮现出一个光着脑袋,脸上绘有三瓣巨大的黑莲花瓣印记的狰狞面孔。
对着溪水旁的如来佛祖肆意嘲讽。
“如来,这一局是我赢了!这万妖城还真是与别处不同,是这三界内难得对魔族敞开,一视同仁的地方!”
“这金身被毁的滋味如何?别着急,当初你们封印本座,可曾想过本尊有朝一日会脱困而出,修为大进,练成元神黑莲,今日本座注定会成为你的心魔!
佛门大兴过后,必将是魔族崛起之日!”
看着原本跟自己相争的如来佛祖,突然心神受损,口喷鲜血。
魔罗幸灾乐祸地大笑,他知道自己谋划成功了,当下就心神一动,自水中飞出,直奔如来佛祖心口。
想要在如来心中留下一道印记。
结果金光一闪,隐匿在一旁的燃灯古佛出手,及时阻止了魔罗噬心,一朵漆黑无比的黑色莲花顿时显露而出。
随着一股妖风刮起,一头大罗巅峰级数的孔雀忽然出现,将如来与黑莲一股脑儿地尽数吞入腹中。
趁着燃灯古佛愣神的功夫,施展出飞禽类的天赋神通,立刻张开翅膀,远遁离去。
“孽畜,哪里走!”
燃灯古佛大急,身化流光,紧忙追了上去。
要知道,平时倒还罢了!
哪怕有魔罗在场,更被妖孽吞吃入腹,依照如来的法力与神通,要脱困也是轻而易举。
可眼下如来刚被毁了金身,遭受反噬,法力受损,又遭遇这场变故。
哪怕对如来有信心,燃灯古佛也是心犹不已,就怕又出现难以预料的变故。
若是在这个佛门即将大兴的节骨眼上,堂堂的佛门领袖出了大问题,恐怕三界瞬间便会波谲云诡,暗流涌动。
诸般算计接踵而至。
对于这一切,李天生不知,三界佛门之外的大能不知。
都在等着佛门大兴真正开局。
第六十三章 轰轰烈烈大幕开
漆黑血海
万道宫发生的一切,很快就传播三界。
无论是玄妙至极的悟道图,还是九层道台,又或是由大罗强者亲手刻下的大道符文,终日大道环绕,得天独厚的悟道环境。
都令无数生灵心驰神往。
尤其是听说不少生灵在万道宫内突破修为,境界更上层楼以后,万道宫更是被吹得天花乱坠,仿佛成了三界内唯一的修行圣地。
生灵只要进去就能一步登天,脱胎换骨的绝世宝地。
无数生灵开始为之疯狂,纷纷动身,朝万妖城而来。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万道宫的神奇足以引得生灵疯狂,至少太乙金仙坐不住,大罗金仙不淡定,其余金仙以下的生灵更是即刻动身。
生怕晚上一步,错失大道。
至于混元大能,都不愿意在这个妖教气势如虹的时候与其对上。
固然有对李天生的忌惮,但更多是因为万道宫对他们徒子徒孙的道途同样大有裨益。
暂时作壁上观,既不插手又不阻止,顺其自然,待时而定,是最好的结果。
至于关于佛门大兴的两颗重要棋子,三藏与孙悟空,三界大能本期盼他们这次的接触,看究竟会发生什么有趣故事。
哪知被寄予厚望的一人一猴,没有发生一丝一毫的交集。
都老老实实的讲道、听道。
令原本期待不已的三界大能大失所望。
……………………………………………………
斗转星移,光阴流转。
百年时间,转眼而过。
东胜神洲,仙山林立,古洞丛生,阎浮洞天争放光辉。
道观如星,繁多密布,不时有道门仙神呼朋引伴,往来遨游。
朝有苍梧暮沧海。
自在逍遥,不受天规束,不遵地府规。
地府依旧如常,秩序井然,阴阳分割,审判生前福与债,赏善罚恶,轮回有度。
四海之地,依旧烟波浩渺,水中生灵一如既往,修行觅食,享乐杀戮。
西牛贺洲,依旧佛光普照,大雷音寺依旧矗立在西方佛门圣境。
北俱芦洲因为万妖城和万道宫的存在越发热闹,繁华似锦,生灵汇聚。
只是,一个婴儿的降生,打破了三界短暂的宁静,将诸天大能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盖因这个孩童不凡,乃是当朝状元陈光蕊之子,却自小遭遇生死危机,被为保护他的亲母遗弃。
盖因这个孩童顺江而下,湍急大流难覆,俗名为江流儿。
更因这个孩童与佛有缘,被佛门高僧所救,自小在佛门长大,精通佛法,佛骨天成,正是佛子第十世转世身,名为三藏。
牵扯佛门大运。
因而,备受瞩目。
匆匆十几年,眨眼即逝。
北俱芦洲,一道流光自万妖城外而起,划破虚空,在三界大能的注视下,朝南瞻部洲而去。
“那猴子动了”
“大幕终于要开局了”
“这一日终究还是来了”
……
看着离开万妖城,腾云驾雾的金毛猴子,三界大能无不感概,与此同时,一股股隐晦的暗流涌动而起。
各方势力纷纷行动起来。
佛门。
有大罗巅峰级数的菩萨,带着弟子,离开大雷音寺,出灵山胜境,在两三个地方停留后,朝南瞻部洲而去。
道门。
玄都大法师遵从三清道祖之命,朝着九天之下一挥袖袍,一道流光闪过,传音玉符直朝下界而去,落入莽莽群山,直落福陵山云栈洞。
片刻后,一股妖风腾起,直朝山下的高老庄而去。
天庭。
玉皇大帝眉毛一动,朝西方灵山的方向深深看了一眼。
九龙帝袍一甩,同样射出一道流光,直朝下界而去。
没入波涛汹涌的八百里流沙当中。
血海。
一头大罗级数的阿修罗借助地府通道,在酆都大帝的相助下,瞒过地藏王菩萨的感知,又转道北俱芦洲,几经辗转,潜入西牛贺洲。
隐匿在翠屏山芭蕉洞内。
五庄观。
镇元子自打坐中醒来,一甩手中天地拂尘,起身迈步,走入后院百草园内,袖袍一甩,祭出一方蕴含浓郁大地法则,形状似一本古朴书册的宝鉴,对着盘踞中央,一棵耸立云天,挂满状似三朝婴儿果实的巨树一照。
土黄色的黄光笼罩巨树,随着镇元子掐诀,单手一引,巨树慢慢被连根拔起,散发浓郁的乙木气息,氤氲生机。
渐渐被收入宝鉴当中。
“去”
紧接着,镇元子随手朝宝鉴一抹,巨树上的枝丫被他折下一支。
随手一抛,树枝落入刚才巨树生长之地,随着他吹出一口仙气。
原本只有一尺长的枝丫瞬间落地生根,迎风见长,转瞬间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随后,镇元子又拿出几个人参果,朝着刚长出的巨树一抛,顿时几颗果子挂枝头,其中三个果子老实挂在树上,第四个果子随着镇元子拂尘一扫,顿时化作三十几个果子挂满枝头。
表面看上去与原先三个并无差别,可镇元子明白,无论是从功效上,还是从内涵的造化上,这一分为多的人参果,也就对修为在真仙境的生灵有些用处。
只是表面看着唬人罢了
不过不到大罗境,根本就看不出其中差别,遇到那将来的取经人,倒也能拿得出手。
……………………………………………………
东土,大唐。
大唐虽是初立,然唐皇李世民雄才大略,励精图治,自登基以后,夙兴夜寐,夜以继日地处理政务,勤政爱民,又有能臣贤相辅佐,整个大唐蒸蒸日上。
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逐渐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况。
按理说有这样的成就,李世民应该很是满足与欣慰才是,可他现在并不快乐。
盖因早年的玄武门事变,早就成了这位有天可汗之称的唐皇心病,而不知从何时起,这种执念开始化作梦魇,日日夜夜缠绕着他。
令他食不知味,夜不安寝。
午夜梦回时,常常会梦见惨死在自己手上的两个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更为恐怖的是,他后来竟然鬼使神差地到了地府,见到了三界诸多被困地府,不得超脱的恶鬼。
更见到了数不清的罪孽之人被困十八层地府。
其中甚至有几个杀父戮兄的皇帝。
最后,李世民浑浑噩噩,继续游荡地府,见到了更多恶鬼被训斥、惩罚的画面。
刀斩油炸,周而复始,从不间断。
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一步步离开地府的,只知道自己后来一闭眼就是这样的场景。
于是,他号令全国,开始寻找解脱之法。
他想摆脱亡死兄弟的纠缠。
更不想死后遭受惩罚。
开始寻求大功德之策。
于是,佛门入了他的眼。
三藏的大名也逐渐传入人的耳中。
……………………………………………
大家六一快乐哈求一求月票与收藏哈哈哈
第六十四章 霸气十足美猴王
于是,三藏法师的名头就传入了唐皇李世民的耳中。
不仅因为对方是佛门水陆法会近十年来的冠首,以少年之身起,就盖压大唐一众高僧,佛法修为深厚无比,
更因为经过九世积累,三藏法师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
而佛门每一代都会出一位三藏佛子。
每一代三藏法师都有着别于其他高僧的本事,或是神通盖世,或是慈悲无量。
每一个都令人钦佩。
尤其是第九代三藏,更是论道三界,名扬四海,以凡人之躯踏遍大半个广袤的地仙界,一鼓作气,花费短短数十年时间,就从肉体凡胎一跃成为太乙金仙级数的强大生灵,证就菩萨金身。
如果说每一代三藏都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那第九代三藏,就是传奇中的传奇。
因此,这一代的三藏被李世民传召而来,踏入长安,为唐皇消灾解难。
………………………………………………………
长安。
大明宫。
在见到这第十代三藏的刹那,李世民就瞬间认定,能解他困厄之人,非第十代三藏莫属。
盖因他太非凡了
相貌太过俊美,浑身上下,有内到外,更是透着一股令人忍不住想要亲近的气质。
哪怕是见惯了绝色,甚至在这个仙神显化的世界,连神仙都见过的李世民都不得不承认,第十代三藏的面容是他生平仅见的出色。
这种美超脱了种族局限,超脱了生命本质的层次,超凡脱俗,仿佛世间集美大成。
而李世民很早就听过一段话:
颜值,即正义
颜值,即无敌
据说,这是亿万里之外的圣城万妖城流传的至理名言,被返回南瞻部洲的商队带回,在世间流传千年。
这世上长得好看的人,总会得到优待。
一如这天地万灵随着修为的提升总是想往好看的地方长。
一如他身为帝王总喜欢睡…………漂亮的女人
因为她们赏心悦目,让人感觉眼睛受到洗礼,眼前一亮。
令他情不自禁地心情舒畅。
所以,李世民信这段话,因为这代三藏的神通就是美
据传,他曾一笑,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百花失颜色,太阴敛芳华。
便是九天仙神也曾为他下凡,送上仙果灵药。
据说,这是一门大神通,可以号令鬼神。
因此,李世民将自己的烦恼道出,这种感觉很是奇怪,明明两人是第一次相见,明明他作为帝王,对任何人都心生警惕,连他相濡以沫,恩爱有加的长孙皇后都不例外。
可却对眼前的和尚情不自觉地卸下心防,对他推心置腹,将心中的烦恼一股脑儿倾倒出来。
连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伤疤都不自觉地说了出来,玄武门之变被他原原本本,说得一清二楚。
随后就目光灼灼地盯着三藏,想知道对方有何办法,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阿弥陀佛”
在李世民迫人目光的逼视下,三藏伸出白皙如玉的修长手指,双手合十,低声诵念一声佛号。
就唐皇提出的请求想了想,他这才开口说道:“陛下,贫僧虽能解陛下一时之困,但难解陛下心中病根,追末逐本,终究难以令陛下真正放下。
而想要超脱万民,导人先善,成就无量功德,仅凭贫僧一人之力,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