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幕活生生地就出现在眼前,无有任何掺假的嫌疑,更是令他们心头震动。
越是养尊处优的人物,越是希望自己活得更久。
这些人虽不至于一下子昏了头脑,但心中的震撼,不比普通人来的少,反而更加强烈。
想到的更多,想得到的也更多。
他们当中,有些人听说过李天生的名头,有些还曾在北伐军中混迹,对于这位青山仙君的大名如雷贯耳,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曾与其有所一面之缘。
但如今看到李天生青春依旧的面孔,心中的震撼,前所未有的强烈。
认定这位仙君,得了长生,怀疑其是真正的仙君转世。
在众人当中,杨康和洪七公等人,心中的震惊最为强烈。
他们都是武林高手,尤其是后者,更是盖压当世的高手,一身武功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尤其是在最突飞猛进的年纪,提前修习了《九阴真经》,资质进一步改善,武学见识拓宽,经过二十余年的潜修,又经白驼山那一战中,禽蛇相斗,师法自然的机缘启示。
一身武功相较起原著,更是高明数倍,已是当世的绝世高手。
因此,对于李天生踏空而立的举动,才越发吃惊,他们比场中任何人都知晓其中的难度。
“仙君!是仙君!”
“可是那位曾经助力北伐的仙君?”
“没错!就是此人!”
“踏空而行,虚空凌度,当真是不可思议。”
……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场中百官、杨太后等人面色复杂,杨康、洪七公等人心情激动的时候,李天生的声音,悠悠在众人耳边响起。
空间虽大,然而听在诸人耳中,却异常清晰。
“宋宁宗和皇帝在世时,曾与本座立下约定,待外敌平定,皇帝崩逝,为百姓计,将禅让皇位于有德之人,并与本座做个见证。”
说着,李天生自袖袍中,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明黄色绸缎,将其摊开,继续说道:“杨康,抵御外敌,屡建奇功,护百姓安危,于苦寒边关,苦熬六年,劳苦功高,心怀百姓,为天下苍生计,是担当重任的不二人选。
为此,本座在皇帝崩逝之前,曾特意入宫,与皇帝商议,特地完善了这道禅位旨意,如今特交予你,望你能承继大统,建立新朝,开辟出一个明朗乾坤的繁荣盛世。”
话毕,李天生运转真元,托举这锦帛,将其平稳地送到杨康手中。
一旁,听得此言的杨太后,面色一黑,看着面不改色的李天生,对他这冠冕堂皇,睁眼说瞎话的本事,也是钦佩不已。
这道禅位旨意,早就写好,名字也早就被对方填上,这五年,他更没有出入皇宫,与皇帝交谈。
但如今说出,加上李天生这身神鬼莫测的功夫,即使没有,也不得不让人怀疑,毕竟,这样一个人,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皇宫,再瞒过众人,发生点什么实在太过简单。
尤其是圣旨的出现,场中的文武百官除了为首的几个宰辅,象征性地快速看过意外,就恭敬地交还杨康,再无言语。
对方对杨康的态度,也让场中众人看得明白,这圣旨货真价实,不存在捏造的可能。
不过,为首几个位高权重的重臣,态度转变的速度,也令众人称奇。
“太后……这……?”
大宗正和禁军统领见此一幕,纷纷看向杨太后,希望她能表态。
不过,前者是心中不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希望能在临死前,再膈应对方一番。后者是心有不甘,不愿臣服在杨康脚下,将杨太后当作最后一根稻草。
渴望其能压过杨康一头。
第五十二章 蝴蝶煽动的小龙女
只是,禁军统领在政治上的灵觉,未免差了些。
依旧看不清当下的形势。
“将军,如今大局已定,这杨康上位,是有皇帝旨意,名正言顺,又谈何阻止。”
杨太后的话,浇灭了禁军统领的希望,也将他瞬间点醒,同时,也让大宗正真正心死,心灰意冷。
“那这大宋朝……”
“为保住这片腐朽的江山,已经拼过、搏过,流了太多血,牺牲不少人,而今,已经无憾,又何必再多添一层杀戮。”
杨太后神色疲惫,脸上蓦然多了几分倦容,仿佛瞬间衰老十岁,一头保养得宜的乌黑头发,多出不少再难掩藏的白发。
“朝代更替,日月轮转,本就是历史演进的过程。如今,你我不过是时运不济,不幸生在了这王朝末世,当了一回剧中人。”
随即,杨太后扭头看向杨康,说道:“既然你被选中,想来定有过人之处,哀家虽无力阻拦你,但也不会当作何事也没发生过一般原谅你,不过,估计,你也不稀罕。
但哀家最后还是要告诉你,那个位置得来不易,看似高高在上,坐观天下,但想要坐稳、坐得长久,却是难上加难,其中滋味,唯有你自己体会,只希望你能以天下百姓为重,凡事三思而行。
望你好自为之!”
见杨太后没有出言反对,杨康心中意外的同时,紧绷的心弦也终于放松,知晓这最后一关已经过去。
至于她最后的谆谆嘱托,杨康面色一肃,恭敬施了一礼,“杨康多谢太后教诲,必不负所托。”
对于杨康的承诺,杨太后无心再听,她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正如此刻的她,正抬首望着半空中那道飘然而立的身影,看着那仿若不染世间尘埃的男人,嘴唇无声翕动,淡淡地吐出几个字后,就黯然转身,搭着随侍老太监的手,带着大宗正几个老人。
缓缓沿着来时的道路走去,逐渐走进停放皇帝灵柩的大殿。
这期间,唯有一句满是沧桑与疲累的声音响起,传入众人耳朵,“走吧,哀家已经累了,如今不用再辛苦地撑下去,也该好生的歇息了。”
………
九天长空,碧蓝苍穹上,李天生盯着身影缓缓被殿中阴影吞没的杨太后等人,目光微闪。
方才她的那句话,虽然开口无声,但却难不倒李天生,他听得清清楚楚,杨太后的话是:“哀家已经做了该做的,也请你信守承诺。”
在心中无声地道了句“放心后”,看着文武百官、场中兵将跪迎杨康,李天生知晓事情的重头戏已经完结。
虽然他只是出场几分钟,就已经绝对碾压身为主角的杨康,但此刻的他,有些意兴阑珊,嘴唇微不可查地动了几下后。
在见到杨康郑重地对自己点头应允后,完成与杨太后约定的李天生,朝着洪七公、黄药师和一灯大师颔首,打过招呼后。
就一声长啸,唤来白鹤,在众目睽睽之下,翩然离去。
场中众人目光满是敬畏与艳羡。
被拥簇的杨康,终于要登上梦寐以求的宝座,实现心中抱负,俯瞰天下,但此刻的他望着那道远去的背影。
满腹的激动中忽然夹杂一丝一闪而逝的羡慕,没来由地想起,曾经在大青山时,李天生低声吟哼的古怪诗歌:
我轻轻地来,正如我轻轻地去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数日后,临安城外
一座人迹罕至的山峰上,今日破天荒地聚集了一大批的人,这些人一个个都身罩黑衣,黑布遮面,装扮跟夜行游侠有的一比。
此刻,都汇聚在山峰一块相对平整的土地上,仿佛某个不知名的地下组织集会一般。
前方一块巨大的青石上,一道青衣身影不知何时,消无声息的出现。
周围的黑衣人都心中一凛,看着来人,激动、恐惧的同时,下意识地连呼吸声都小了不少。
“这次人倒是挺齐的,放心,本座自会信守承诺。现在把面罩摘下来,一个一个来吧。”
李天生目视全场,突然一笑,旋即,坐在青石上,调息运气。
黑衣人身子一僵,仿佛能透过身体的反应,看到他们呆愣的神情。
“打坐练气,采药品茶,本座忙得很,时间有限,若是再犹豫不决下去,时辰一过,想要再解开生死符,就要看你们与本座是否有再会的缘分,快的也许是十年,慢的话……”
黑布下,众人嘴角忍不住抽搐,这话也就眼前这位敢说,敢如此调侃、威胁他们,换了另外一个人来,只怕早就被大卸八块,曝尸荒野,喂了野狗。
但现在他们小命捏在别人手中,那种生不如死的痛苦折磨,还是早些结束为妙。
故而,也顾不得暴露身份!
再说,待会大家一起揭面,具体是哪个都会一清二楚,都有把柄在手,不止自己一个人倒霉。
这样一想,罩在黑衣中的众人,明显庆幸不少,郁闷憋屈的心情也得到抒解。
对于揭面的举动,少了几分反感,隐隐还有一分诡异的期待。
而等到众人接二连三地扯下黑巾,露出真容后,四周一观望,瞬间都露出错愕的神色。
“没想到竟然是他(他们)……!”
除了一些不常打交道的“点头人”,其他都是老熟人,有文武百官,也有军中将领,还有后宫嫔妃。
不过,片刻后,众人就将目光投注在最前方的几人身上。
那是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和一个姿容非凡的女人。
也是朝中百官之首的几位宰辅和宠冠后宫的阎贵妃。
旋即,几人侧头,相互对视一眼,百感交集。
除却阎贵妃外,他们都被李天生胁迫,种下生死符,否则,也不会老老实实地配合,即便是明面上不敢反对,私下里,也会小动作不断。
而李天生的插手,显然为杨康扫平了不少障碍。
“好了,现在一个接着一个来,开始吧!”
对李天生的话,众人自然不会反驳,他们巴不得早点结束这该死的生死符。
因此,一个个乖乖排队上前,让李天生进行化解。
这期间,李天生的动作快到不可思议,场中上百号人,每一个他都只是在身上的穴道上,随意地点两下,再按馍似的揉搓两下,就完事。
尽管体内随之而来的热流,令他们的身体一阵舒爽,但李天生的动作实在是太过敷衍,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将人打发完,这种事情,明显让众人有些难以接受。
毕竟,关系到他们的安危与幸福。
“仙君,这……!”
有人大着胆子开口,可话刚出口,就被堵了回去,李天生似乎猜出众人的怀疑,开口说道:“你们身上的生死符已经解了大半,本座还不屑于糊弄你们。
不过,要想彻底消除,解决隐患,百日后,你们去找杨康便是,他哪里有本座特意配制的药丸,服下之后,自会完全恢复如初。”
场中众人被李天生说的一怔,看着对方那张风轻云淡,嘴角微扬的脸,顿时觉得异常可恶,心中不住地破口大骂。
“坑爹啊!”
可也只敢在心里吐槽,表面上还是做出一副恭敬模样,毕竟人家要杀自己,太过轻松,就跟摘朵花似的。
刚不过,只能苟起来。
不过,一些明眼人也知晓,李天生这是还防着他们,怕他们在杨康未上位前生事。
但偏偏这位又“履行诺言”,确实“解了生死符”,只能暗骂对方狡猾的同时,在这位挥手中,急匆匆地离去。
没有丝毫留恋,甚至有些慌张失措,像是背后是洪水猛兽般的存在。
唯有一个留了下来。
看着眼前这位一脸神伤的“阎”贵妃,李天生眉头微蹙,开口问道:“你决定了?”
“是!既然事情已经了结,自然也没有留在这里的必要。”
“新朝要建立了,你不考虑一下,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宋朝已经完了,我已经为父亲报了仇,但我也是赵氏宗族子弟,虽然你给我易了容,让我顶替那位阎姑娘进宫,但假的就是假的,又何必继续下去,自欺欺人。”
盯着眼前这位赵竑之女,李天生心绪复杂,当初他爹造反失败,自己也是出了力,五年前,又利用她报仇的心思,助其入宫。
最后,也是她亲手将避雷针藏在皇帝的华盖上。
如此才有了天雷劈死皇帝的事情。
如今,她报了仇,要离去,态度坚决,李天生自不会阻拦,如此也好。
“你打算前往何处?”
“不知道,也许会去终南山等地看一看,游览一下这大好河山。”
李天生沉默半响,从怀中掏出两本书籍,递给对方,才悠悠说道:“江湖险恶,你孤身一人在外,又怀有身孕,为免你受人欺凌,这《九阴真经》就送给你了,如此,你离开吧。”
没错,这位阎贵妃小腹微隆,终究是怀了那位皇帝的孩子。
阎贵妃面色复杂,揉了揉自己的肚子,似是想起了往事,一脸怅然地自言自语:“他对我是真的好,曾说自己是真龙天子,还说希望我生一个跟我一样漂亮的女儿,还给她起了一个小龙女的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