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青山穿越-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随着不老泉的注入,整个药园在几个呼吸间,就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李天生感受到大青山在欢喜,其内部散发出更多的灵气。
    整个山峰都在抖动,在拔高。
    草木疯长,珍禽异兽疯狂嚎叫。
    效果立竿见影。
    “这是地动了吗?”
    “我等要如何是好?”
    “难道今日我等要葬身于此?”
    ……
    武道碑林,不少江湖客面色惊恐,身子摇晃不止,勉强身形。
    他们感觉整座山脉都在暴动,似乎有天塌地陷一般的灾难即将发生。
    但很快就被一句话安抚,瞬间镇定下来。
    “敢问诸位,这是何处?”有人开口问道。
    “仙人道场,世外仙山。”有人答道。
    旋即,那人负手而立,淡笑不语。
    众人见此,为之一愣,转念一想,纷纷明白过来。
    这里是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怎么会有地动这种天灾。
    他们都是关心则乱,有些杞人忧天了。
    退一万步讲,即使真有不详,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着。
    该发愁的也应该是那位仙人,而他们只是一群凡夫俗子,看戏就行,没必要瞎操心。
    想通的众人,又心大地坐回原地,潜心武学。
    但逍遥子的心情,就不怎么美好。
    因为见识过李天生的手段,所以,他对前者的安危并不担忧。
    他猜测这次地动山摇,是李天生在演练传说中移山填海的大神通。
    他遗憾,因为自己未能亲眼目睹,见证奇迹。
    他愤怒,因为小徒弟被吓得不轻,需要安抚。
    “还是自身实力不够硬啊!”
    这一刻,逍遥子想到甚多,他觉得自己被忽略的重要原因,是自身太过弱小。
    否则,凭着他与仙人朝夕相处的情谊,若是实力尚可,总能落个旁观的权利。
    但眼下只能猜测,未能到场,恐怕仙人也是怕伤到他。
    紧接着,逍遥子想到了遮天楼,想到了慕容龙城。
    初见时,他们一个身居仙山多时,一个刚入仙山,同时才俊,但待遇天差地别,实力也是天差地别。
    再见时,逍遥子已经出山,两人在江湖上有过数次交手,彼时前者大占上风,其后慕容龙城越战越强。
    从渐渐扳回局势,到斗的旗鼓相当。
    再到最后,在大战中占据上风,行事愈发霸道。
    弄的江湖人心惶惶。
    逍遥子这次明年上回返大青山,是要成立逍遥派,征求李天生的意见,以示尊重。
    实际上,却有些避战的意味,因为只有这里,慕容龙城不会来,也不敢来。
    怕被仙人一巴掌拍死。
    但归根结底,逍遥子认为这次他回来还是实力不够。
    所以,想要寻求更高的境界。
    这一刻起,逍遥子对实力的渴望,前所未有的炙热。
    对于逍遥子心中所想,李天生并不知晓,他见到了不老泉给大青山带来的变化。
    明白了不老泉神奇的缘由。
    因此,心情极好,在逍遥子试探着询问刚才之事时,李天生一脸无所谓地摆手,“无妨,不过是本座偶有所感,灵感激发,创了一式神通罢了。”

第二十四章 众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以前,逍遥子年少,哪怕久居仙山,对这句话道家大贤庄子的话,也只是模糊认识,总是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
    成年以后,他学有所成,下了大青山,因为在仙人座下修习的缘故,一入江湖,就备受追捧,声名显赫。
    连自小长大的李府,自己的渣爹二娘,都巴着自己,求着他回去,提携自己的几个兄弟。
    哪怕有不断上门挑战的年轻俊彦、前辈宿老,也在逍遥子手里,走不过十个回合。
    即使那次,他亲上少林寺,借阅《洗髓经》时,与寺中潜藏的守经人动手,也没有感到任何吃力。
    只是,那个和尚是唯一一个,逍遥子出道以来,在他手下走过二十招的人。
    他在那一瞬间,蓦然回忆起,一次在山中与李天生谈话的场景:
    当时,李天生心情正好。
    云雾大阵的规则被更改,三个出身少林寺的和尚,顶着光明,照亮众多被阻在云雾大阵外的武林高手心底的黑暗。
    这是希望之光。
    三个和尚是规则变更后,第一批进入大青山的武林中人。
    逍遥子曾在武道碑林,与其偶遇,双方曾进行了一场短暂的交流:
    大和尚:施主既然在仙人座下侍奉,何不向仙人建议,大开方便之门,教化众生。山外的施主能千里迢迢而来,自然都是心诚之人,引他们入这仙山求道,造福天下,岂不是功德一件。
    逍遥子:和尚,道不可轻传,山外考验,是择优而录,再经由他们,传道天下,世人良莠不齐,心性不一,若都一拥而入仙山,且不说会打扰上仙,扰了仙山清净,便是这偌大的仙山,恐怕都会盛不下。
    再则,佛家不是讲究众生平等,讲究普度众生吗?怎么不见少林寺大开方便之门,将藏书阁里的武学典籍公之于众,教化世人。
    你等可真正领悟佛祖之言,还是道貌岸然的假和尚?
    话不投机半句多。
    道不同不相为谋。
    谈话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双方不欢而散。
    少林和尚心虚地进了碑林,逍遥子趾高气昂地回了竹院。
    将这事情当成一个乐子讲了出来。
    他看到仙人微微一笑,开口说出一段话:“少林寺的《洗髓经》不错,你可以看看。
    那群和尚喜欢藏拙,最厉害的人,一般隐藏的最深,有机会,你可以去藏经阁瞧一瞧,那里有有趣的人,也有老林最坚固的防御。”
    击败守经人的逍遥子想起当初的经历,觉得李天生说的果然没错,这群和尚就是喜欢藏拙。
    恐怕是想要扮猪吃虎地坑人。
    后来,一个叫遮天楼的组织横空出世,短短三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江湖武林的半壁江山。
    行事毒辣,动辄灭人满门,令江湖中人闻风丧胆。
    能止小儿啼哭。
    令江湖大派谈之色变,连被尊为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都毫无办法。
    但很快就有人发现,在遮天楼强压下,能够顶住的人,有一半都自大青山待过三个月,学到了至少一门绝技。
    于是,便有江湖同道寻找到逍遥子,请求其出手,对付遮天楼。
    前期无比顺利,一路势如破竹,即使再厉害的邪道高手,都在逍遥子面前折戟沉沙。
    但慕容龙城的出现,让逍遥子感觉到了压力。
    双方半年斗了五六场,从邪不压正,到势均力敌,再到魔高一丈。
    逍遥子尽管下山的三年也有所收获,但他修道家功夫,讲究厚积薄发,绵绵无尽,前期的速度不及更加剑走偏锋的魔道。
    因此,最后只能以闭关为名,避而不战,远走大青山。
    就是想要求上仙指点迷津。
    于是,在其回归仙山三个月后,李天生终于给他提了个办法,交给他两碗不老泉水和一枚叫做玉玲珑的宝物。
    前者,逍遥子不是没喝过,但之前对他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
    因此,在李天生送给他此物的时候,逍遥子先是一愣神,旋即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没说出什么。
    最后,逍遥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喝了一口泉水,一股清凉直入肺腑,这种感觉逍遥子以前也曾感受过,但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感受。
    仿佛是酷暑日啃了一口寒冰,舒服地要死,透心凉,心飞扬。
    对《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的修炼,更是事半功倍,突飞猛进。
    而那枚玉玲珑之于不老功的增幅,也是远远超出逍遥子的预料。
    故而,数月的时间,就在逍遥子不知不觉中,悄然度过。
    等其武功更进一步,再上一层台阶,跨入传说中的先天真元境界时,才猛然惊觉,数月时光就这样匆匆溜走。
    怪不得别人都说,专心做事的时候,人全身心投入,会感觉时间过的很快。
    ……
    功力大进的逍遥子辞别李天生,带着徒弟离开大青山,不同于原著中逍遥派作为隐世门派存在。
    因为有慕容龙城的刺激,加上逍遥子年过而立,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远不如年老的淡漠名利。
    因此,他这次出山,就是要选定山门,开宗立派,招收徒弟,培植势力,与慕容龙城好好斗上一斗。
    同时,在李天生的建议下,将逍遥派发扬光大。
    却是因为逍遥子的成就越高,名气越大,作为其引路人和教授者的李天生,才能截取更多的气运。
    就犹如道家三清和鸿钧老祖的关系,三清越是出息,鸿钧老祖收获的气运才会更多。
    同样道理,这方世界的人,在李天生的教导下越是出息,作为回报,李天生才越能截取更多的气运。
    因为出息的人越多,这方世界才越容易进化,其与李天生是互利互惠的关系。
    李天生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才会选择一些有天赋的人,给予他们机缘或者指点。
    至于其他差一点的人,则有他们进行再教导。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形成良性链条。
    因此,当得知逍遥子再次离山时,李天生非常欣慰,并以“众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激励逍遥子。

第二十五章 静待风起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距离逍遥子再次出山,已经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
    大青山依旧平静如常,青萝古树繁茂异常,药草奇花争吐芬芳。
    李天生今天一改往常守在竹院的习惯,做完早课,吞吐朝霞紫气后,就前往山腹中的一处地域静坐。
    那里四面尽是陡峭的峭壁山崖,光滑如镜,高逾百丈,任是再高的轻功,也难以攀爬上去,中间一汪直径约有十米的圆形水潭,被环抱在中间。
    谭面清澈见底,探头低首,可以直接看到十几丈外,在潭底清澈摇曳的青嫩水草。
    一条有成人手臂大小的红色鲤鱼,在其中游弋,东游游,西逛逛,没事吐个泡泡,咕咕地冒出,然后啪地一声破碎。
    再游到另一边,惬意地啃一口水草,继续悠哉悠哉地游动。
    波光粼粼中,足有榆钱大小的红色鳞片在阳光下照耀下,熠熠生辉。
    两根足有筷子长短的胡须,自嘴间冒出,在水中上下浮动,一双鱼眼更加凸出,滚目圆睁。
    鳍下四个类似于腿的尖端微微冒出。
    “违反水至清则无鱼”法则的怪异水潭
    长相略带几分怪异的红色鲤鱼
    这里,正是李天生当初划定的养龙地。
    距离水潭不远的沙石上,一座竹质的凉亭立在那里,遮挡太阳,周围一圈青翠碧绿的竹林环绕,以亭子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出三米远。
    但却离了一个通口,恰好可以让坐在亭子里的人,看清楚水潭里鲤鱼的一举一动。
    这种违反植物生长规律的事情,也只有在大青山才会司空见惯。
    见怪不怪。
    李天生惬意地躺在藤椅上,盯着水潭里,模样已经有些变化的鲤鱼,姿态闲适,满是满意。
    自从半年前,无意间发现这条鲤鱼身上的变化后,李天生就经常出没这里,目前来看,他的设想还算正确。
    鲤鱼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不知道这种变化,持续下去具体是好还是坏,但现阶段来说,算是有了起初的变化。
    养龙地初成,若是大青山出现一条龙,李天生感觉,无论是对大青山,还是对他自己,都会有难以言喻的好处。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小家伙,真希望你快点长大!”
    李天生嘴角一勾,轻抿一口茶水,将望向水潭的目光抽回,仔细思考着从出入武道碑林的江湖客中得来的消息。
    原来逍遥子离开大青山,安置好自己的几个徒弟,开门建宗,广收门徒的时候,除了邀请了江湖上武林正道,有头有脸的人物外。
    还特意给慕容龙城送了战帖,邀其在逍遥派开派当日,于山门外一战。
    他们当日一战,惊动整个江湖,黑白两道有名有姓的人物齐聚,观看这难得一见的高手之战。
    那一战虽然李天生没有亲眼见到,但从江湖中人字里行间的话里,也定然能够猜出,定然是石破天惊的一场旷世之战。
    果然,随后有一个话痨属性的江湖人,在夜晚于碑林的山洞内休憩时,主动聊起这个话题,李天生才了解具体的情况。
    当日一战,无论是《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还是《吞天魔功》都展现出了近乎于神魔的技能。
    逍遥子挥手之间,树木荣枯尽在一念,慕容龙城傲天绝立,举动间化万物于齑粉。
    一身武功绝技配合自身高深莫测的武学修为,在天下群雄面前,将先天真元境的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