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吉见李建成终于点头,也不再耽搁就要下去准备,距离李世民进京可是没几天了,其实他早就开始准备了,如今差的也不过是李建成的点头罢了。
长安城外,秦字军旗下,李世民正在命人安营扎寨。
军帐里,李世民之下,尉迟恭、程咬金、侯君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都是聚集一堂。
“主公,最迟后日我们就要到长安城下了,到时候大军不得进城,能陪主公进城的恐怕只有一些近卫了。”
李世民闻言看着长孙无忌,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主公,长孙大人应该是怕长安城里有人对主公不利吧。”
房玄龄看出李世民疑惑,解释了一句。
不利!李世民眼里闪过了一丝阴霾,是他没有过这种猜测吗?只是他不愿意如此想罢了。
“谁敢对主公不利,看我老程不一斧子砍了他。”
程咬金听到有人要对李世民不利,当即斧子一挥,恶狠狠的说道。
李世民没有在意程咬金的失礼,看着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你们有什么话就放开来说吧,这里也没有外人。”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一眼,还是长孙无忌先开了口,“主公,功高震主啊,如今恐怕已经不是太子一系在担心你了,就算是皇上也是对你不放心吧,如今大唐已经平定,回去之后,第一步恐怕就是要削主公的兵权吧,一旦没了兵权,主公恐怕就真的是任人宰割了。”
李世民闻言眼中阴霾更加浓郁,这又何尝不是他的担心之处,一路上他都在考虑这件事情,半月的路程硬是走了一个月,如今眼看就要到长安城了,终于是到了要做抉择的时候了。
“咱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主公这般人物,直接立为太子就是,那李建成有那点比得上主公,要我说,就应该直接带兵进入长安,将皇位直接取了。”
闻言,李世民还没说话,程咬金已经开始叫嚷了,李世民瞪了程咬金一眼,这家伙还真的口无遮拦,这般诛九族的话也是可以随便说的吗?也就是他知道程咬金那混不吝的性格,这要是搁了旁人还不得直接砍了程咬金啊。
奇怪的是,程咬金说完之后,长孙无忌等人竟然罕见的没有阻止程咬金继续说话,气氛一时间变得凝重起来。
“主公,现在的主要问题怕是还不在以后,眼前进入长安,恐怕就有人要坐不住了。”
侯君集冷不丁的说了一句,众人也是陷入了沉思,这种事情可不是没有可能,李世民在担心,宫里那两位又能好到哪里去,铤而走险,也不是不可能。
“你们是说大哥和元吉会在我们进城的时候动手?”
李世民有些不确定的问道,此时的他也是有些担心,李建成还好,李元吉可是太可能了。
“主公,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还要早作防备啊。”
杜如晦点了点头, 也是表示了支持。
眼见自己手下的三大谋士都是如此说话,李世民当即不淡定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死存亡竟然已经如此之近了。
“父皇应该不能同意大哥和元吉胡来吧?”
说完这话以后,就是李世民都有些不自信,自己的父皇如果能早一日决断,恐怕也不会有今日之局了。
“主公,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做两手准备为好。”
长孙无忌乃是李世民的大舅哥,说话自然也是比其他人好使些,李世民踌躇半晌,终于是点了点头,无忌,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见机行事,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能妄自行动。
能让李世民松口,长孙无忌一行人已经是很高兴了,哪敢再奢求什么,出了军帐以后,长孙无忌便开始带领尉迟恭几人做准备。
夜色降临,大唐再次恢复了平静,人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大唐已经是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了,也不知道明日之后,这火山岩浆将殃及到多少人。
第二百七十四章 秦王即位
“你们是说大哥和元吉准备派兵埋伏我?”
临近长安城,李世民却是得到了密报,李元吉行事不密,终究是将消息泄露了出来。
听着手下人的回报,李世民犹自不信,自家大哥和元吉要在自己入宫之时伏杀自己,当真是皇家无亲情吗?
仰天长叹一声; 李世民知道此时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无忌,做好准备,他不仁就别怪我不义,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告诉咬金他们坐好准备吧,是生是死就看这一次了,玄龄,我为元宰准备了一份礼物; 你一会儿先我们一步进城,将礼物送上,顺便探探元宰的态度,其他人都好说,唯有元宰那里我有些担心。”
其实这才是李世民一直如此犹豫的原因,元正的厉害他最清楚,如果不能让元正袖手旁观,就算是自己带着十万大军进城也是白搭。
“喏!”
二人闻言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急忙下去准备。
房玄龄拿到礼物之后,径直入城来到了元府门前,开门的还是孙猢。
“孙管家,我家秦王即将入城,这次特地备了一份礼物要送给元宰,还请孙管家代为通报。”
孙猢看着眼前的房玄龄,暗道一声自家主人果然料事如神。
“房大人; 我家主人料到秦王会派人前来; 特地让我在府上等待; 主人让我转告你,回去和秦王说一声,暂缓入城,诸般事由,主人已经去宫里处理了,让秦王在城外等消息就是了,至于礼物就交给我吧。”
什么,元宰知道他会来,已经入宫了,难道!
房玄龄闻言心中一惊,“有劳孙管家了,玄龄这就回去转告秦王。”
将礼物交到孙猢手上,房玄龄急忙转身向着城外而去。
秦王军账中。
“你是说元宰已经进宫了,还让我暂缓进城,等待消息?”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转告也是一惊,莫非元宰已经猜到他们兄弟会相互残杀,想了其他办法,入宫去与父皇谈了,想到这里李世民又是一阵担心; 元正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只是事涉皇位; 不知结局如何?
就在众人忐忑等待的时候,元正此时正在宫中与李渊下着棋。
“元宰难得进城一趟,恐怕不单单是陪朕下棋吧,有什么事,元宰尽管说,我李家能打下这偌大的江山,有一大半功劳都要归于元宰,朕与元宰虽不是兄弟但也胜似兄弟,元宰但可明言,朕都听着。”
看着眼前的元宰,李渊心中叹息不已,元宰最初还是在隋炀帝身边供职,那个时候隋朝便已经是千疮百孔,但是元宰入职隋朝以后,积重难返的隋朝竟然有了起死回生的迹象。
平息民怨,抵抗外贼,任用贤才,平衡世家勋贵,当时的他都要以为隋朝要再次安稳下来了,可是隋炀帝终究只是打江山的料,却没有守江山的才能。
元宰当初定下了三十年隋略,便有事外出了,只要杨广能按部就班的按照隋略来办,定能让隋朝更加强大,杨广却是心急等不了,硬是将这三十年要干的活儿,在三年里便干完了。
结果便是热锅烧油,隋朝就此沸腾了,待元宰再次出现的时候,杨广已经是被赶到了江都,看着这幅民不聊生的景象,元宰终究是放弃了杨广,隐居深山。
直到他打听到元宰的消息,三顾茅庐才将元宰请下山,从那以后,他便是对元宰言听计从,一路出晋阳而王天下,直到今日大唐盛景,他其实都是在按照元宰的计划一步步进行,其间无有错漏。
他自始至终都知道,元宰的心中没有所谓皇权富贵,他看重的只是百姓生活好坏罢了,他丝毫不怀疑,若是有一天他李家不能带领民众过上好的生活,元宰会毫不犹豫的再扶持另一个能给百姓带来美好生活的人,是以李渊从来不担心元宰会篡权,他在元宰的眼睛里,看不到对于权利的欲望。
在别人看来可望而不可即的至高权位,不过是元宰手中的工具罢了,也只有他真正知道元宰的手段,其智谋武略足以胜过古之圣贤。
“不知皇上如何看待几位皇子啊?”
闻言,李渊瞳孔一缩,这其实是他最不愿意谈论的话题,也是他最想请教元宰的问题。
犹豫片刻。
“唉,建成有智谋有武略,只是行事优柔寡断了些,但也只是小节有失,守江山绰绰有余,当太子也是很得体;元吉善断而无谋,有野心能力却有所欠缺,辅位尚可,做皇帝就差了些,若是将皇位给了他,怕又是一个杨广;元霸,可惜了。”
说完李渊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元正,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已经是垂垂老矣,而元正却还如初见时的那般年轻,岁月似乎对这位智者太偏爱了些。
他知道这都不是元正想听的答案,元正自始至终看好的都是自己的二子世民啊。
“世民,无论是智谋还是武略都要高过建成一筹,这些年里他为大唐南征北战,建功立业,说是另一小半江山是他打下来的也不过分,这太子之位其实应该是他的才对,可是建成才是嫡长子啊,朕相信,只要朕发话了,建成一定不会为难世民和元吉的。”
这才是李渊真正担心的事情,他怕李世民上位以后,会容不下李建成和李元吉,而造成那兄弟相残的结局,这可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李建成则不然,他有信心能说服李建成放过自己的两个弟弟。
元正摇了摇头,“皇上可知道,从皇上让秦王掌权那一刻起,这大唐的下一任皇帝就已经有了人选,此时此刻,皇上面临的不过是两個选择罢了,一个是下狠心杀了秦王,太子自可高枕无忧,但是大唐也将再次陷入动荡,另一个则是就此将秦王立为太子,甚至直接将皇位也一并传于他。”
什么!
杀了秦王。
这可是李渊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情,虽然相比于李世民,他更喜欢大子建成,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他怎么舍得看到有一块儿肉烂掉,况且让大唐再次陷入动荡,怕是元宰也不能同意吧。
可是将李世民立为太子,还直接传位,他也不愿意啊。
“难道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李渊从没有想过刚刚建立不久的大唐,嗣位已经如此迫不及待。
元正缓缓点头,“今日皇上如果不能下定决心,明日骨肉相残之局就将上演,到时候那般场面怕是皇上更不愿意看到,也会影响大唐以后的国祚延续,所以还请皇上早做决断。”
闻言,李渊已经是想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就要喊人,可是在看到元正那副完事尽在掌握的神情,又是强行忍下了调查一番的冲动,元正已经进宫,事情的结论其实早就定了啊。
“元宰啊,你可真是为朕出了个难题,其实朕也没有那般难以割舍这皇位,只是想让世民他们能好好的而已,恐怕元宰已经有了决断,还请元宰赐教。”
看到李渊终于想通,元正也是点头不已。
“东海之滨有国名为傲来,此国国运将近,我意让皇上迁任此国尊为,到时候太子还是太子,皇上百年之后,自可嗣位,太子宽仁,三殿下自也生命无忧,大唐就交给秦王就是,相信以秦王大才,皇上应该也能放心。”
还能这么来!
李渊还是第一次听说,皇上也能迁任的,元宰到底是什么人,竟然有影响一国更替的能力,但是又想到元正的厉害,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只是那东海距此千里之遥,我们又该怎么过去?”
话到这里,其实李渊已经是同意了,尽管对于皇位对于大唐多有不舍,但是难得有这两全其美的机会,李渊怎么能放过,更何况到了那东海傲来国,他不还是皇帝吗,也差不到哪里去。
“皇上只要愿意就好,剩下的自然由我来安排。”
见元正成竹在胸,李渊心里又好气又无可奈何,元正这哪是进宫和他商量事情啊,这明明是来送他走的啊,可怜他从始至终竟然都没有丝毫可以抵抗的心,甚至还对元正略有感激,这等人幸亏是自己人,若是为敌,怕是被元正杀了都得记着元正的好。
想起杨广,李渊又是一阵唏嘘,时也命也,隋朝果然是气数已尽,得了元正的帮助竟然都灭了,杨广当真是蠢材。
“元宰尽管安排吧,不知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我现在就去准备。”
李渊已经认命了,反正都是自家人,还白得一国,何乐而不为。
“现在。”
现在!
刚站起身子的李渊,闻言差点没一头惊倒在地,现在就走,还真是一点时间不浪费啊。
“这是不是有些着急啊,这么多人,那么多东西,也是需要时间收拾的啊。”
“正好。”
上书房的门缓缓打开,只见一男一女走了进来。
“师叔,师尊让我们来此听你吩咐。”
看着元正那酷似叶枫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