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后娘娘早上好-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

    这可真是……李定宸的风格啊!

    早知如此,昨晚就不该随着他胡闹。越罗暗暗揉了揉腰,在心里想。

    然而李定宸还有些遗憾,“其实朕本是打算皇后前来相送时,直接把人掳上马就带走。只是怕这样一来动静太大,惹得天下人妄议,只得搁置了……”

    越罗:“……”他还真敢想。

    跟李定宸设想的那个场面一比,还记得准备车驾把她放在里面不让人发现,果真已是极为贴心了。

    越罗咬着牙道,“那还真是多谢陛下为我着想,没闹得满城风雨。”真要那样做了,只怕比御驾亲征更出格,更能惹人非议。她这个皇后,恐怕也要“青史留名”了。

    李定宸见她生气,立刻服软,“朕知道错了,这不是心里不舍得皇后吗?”他倾过身,将越罗揽在怀中,用脸颊蹭了蹭她柔顺的乌发,轻轻叹气,“朕从未跟阿罗分开过这么长时间。一朝分离,自是满心惦念。这才起了意将你也带走。”

    “你呀……”越罗被他一蹭,态度立刻软了下来,“杜先生年纪大了,陛下也该尊重些,别总吓他。”

    好在如今大军行进,也没什么要事,至少不到需要两位阁臣向她禀报的地步。所以她就算暂时离宫几日,想来也没有大碍。而且宫中李定宸请了江太后出山镇着,也无需担忧。

    这么一想,就将心事放下了。銮舆上装了半透明的琉璃窗户,越罗的注意力很快转到沿路风光上。

    她虽然在宫外生活过,但入宫将近十年,外间的这些东西都显得陌生了。如今看起来倒也津津有味。可惜大军每日有行进标准,不得停下来延误,所以就算李定宸有心带她出去玩耍一番,也只能暂且按捺了。

    等天下太平了,宫中没什么事务,到时候再抽出时间出来尽兴玩赏不迟。

    内阁首相杜卓华现在的心情非常焦虑。

    他揣着一个大秘密,却不能告诉任何人。每天都在盼着皇后赶快离开大军,回皇宫去。

    然而御驾上的帝后二人却好像忘记了对他的承诺,说好的只是出来送一送,然而送了一程又一程,一天又一天,皇后却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先头还只是待在銮舆之中不露面,到后来索性换了侍卫的铠甲,正大光明的跟在皇上身后,看得杜卓华又想晕倒了。

    好在越罗并不想挑战老先生的底线,在中军抵达青城,路程将要过半时,她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几乎没有惊动任何人。

    第二日例行前去问安的杜先生没有看到皇后,一颗吊了好几日的心终于“砰”的一下落了地。

    王兄离朝三年,杜卓华已经深刻体会到了“首相不好当”的感受。这个中滋味,他真是宁愿自己从来没有体会过。

    捋着胡须从御辇上下来时,杜卓华忍不住琢磨起了致仕的问题。虽然他被留下来了,但杜卓华很清楚,李定宸改革之心并未止息,他们这些老臣,早晚有一日会跟不上他。若是此次大战得胜,趁着劳苦功高,皇帝心里又高兴,开口乞骸骨,想来不会不允。而有了这份功劳,他这首相也就算是当得十分光彩了,也无须继续恋栈。

    打定主意之后,杜卓华心里终于觉得好过许多。

    像这种性格跳脱,冲动任性的皇帝,还是留给年轻人们去应付吧!

    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把首相吓得要辞职的李定宸正在翻看战报。虽然因为他要御驾亲征,中军延误了一段时间,但其他两路兵马,却是已经出发了,而且也调集了军队,先行赶往固原,解围城之困。

    但草原骑兵的威力名不虚传,到目前为止,战况并不算乐观。

    草原人又不傻,当然知道围了固原城,会有援兵来救。但他们打的主意,也是围点打援。——论到野外冲锋陷阵,骑兵的优势实在是太强大了,目前前去支援的小股援军,都被各个击破。虽然撤退及时,但也多少损失了一些人马,只能暂时退守各处关隘。

    李定宸略一琢磨,便下令援军放缓速度,在路上集结起来,不要给草原人可乘之机。

    这样一来,最终决战就将被留到中军赶到固原城下之时了。

    所以看完了战报,李定宸就让人将将领和参谋都宣过来商议此事。这一仗要怎么打,还需要从长计议。

    以参谋部集思广益的做法,效果的确不错。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倒是碰撞出了不少灵光,之后再整理和填充,就是现成的作战方案了。李定宸觉得这个做法似乎不错,于是这几日每天都叫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出了三份作战方案。

    “就暂且命名为甲乙丙方案。”李定宸道,“,接下来,就先试试方案甲。”

    围点打援的战略,大秦的将士们也都十分熟悉。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兵马包围城池,再加上一支或者几支机动性强的军队,这一点骑兵能够很好的满足需要。

    但即使是草原人,精锐骑兵的数目也必然不会很多。

    更重要的是,他们来自不同的部落,不可能像大秦的军队这样如臂使指。

    ——如果是某个文臣或者武将全权负责此次战役,各地调遣过来的军队或许还会阳奉阴违,但现在李定宸御驾亲征,在将他本人的声望刷得极高的同时,也保证了下面的将领会百分百的执行他的命令,不敢有所延误。

    所以方案甲第一步,就是制造一个骑兵没有优势的陷阱,先将这些威胁最大的机动部队解决。

    随着中军接近固原,各路援军也都聚集在了一起,具备解决草原骑兵的能力。于是一场精心准备的诱敌战,悄然展开。

    第124章 节节胜利

    草原地广人稀,一处水草丰美之地,就能够诞生出一支部落。

    大的栖息地是大部落,足以养活数万人。小的栖息地是小部落,有些还不如大秦一个村庄那么大。

    因为环境限制,就算是最强大的大汗,也很难将整个草原统一起来,最多就是达成部落联盟,推举自身为王。但实际上每个部落还是会保留自己的草场、兵马和财富,只不过听从大汗调度。

    但自从几十年前大可汗王被大秦世宗率兵击败,草原就一直分崩离析,黄金家族的血脉再也无法号令所有人听从。

    这一次,如果不是因为草原上的旱灾波及范围太广,大家的日子都过不下去,这联盟军也组织不起来。因为没有能够一呼百应的人,所以只能由几个大部落的领头人商量着做决定,而小部落带着自己的兵马跟在后面,期待能够捡点儿便宜。

    但是随着在固原城下驻扎的时间愈长,原本就结构松散的联盟内部,也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

    围城打援,就注定要分出不同的职能。但是固守城外什么都得不到,还要一直消耗自己的人马和粮草。在外面游荡的,却可以去搜索那些已经人去屋空的村庄——他们走得急,总会留下一些东西。而且打劫援军更是补给自身最好的方式。

    而联盟的形式又注定了他们只会“谁抢到的就是谁的”,而不是将所有获得的物资上交统一分配。

    这样一来,不免就有人心生怨言。甚至有一些部落已经开始偷偷的将一部分人马放出去,至于攻城的时候退缩在最后面,让别人打头阵,更是屡见不鲜。

    固原城久攻不下,固然是因为城池坚固,守军又早有准备,但与这种懈怠也不无关系。

    就算几位做主的首领一直强调城内就有上百万斤粮食,也很难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反正进了城,大头还是大部落分,既然如此,谁愿意倾尽全力?

    已经出来了好几个月,收获却远远比预计的还要少,联盟军中已经人心浮动。

    甚至有一种说法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认为草原人本来就不擅长攻城战,眼下这种安排丝毫没有道理,还不如解散了,大家顺着自己的心意,出去找个地方仗着骑兵之利抢劫一番,拿到足够多的收获就回去。

    他们草原人一向都是这么干的。

    讲什么兵法和攻守,那是中原那些汉人才会干的事。

    在这样的论调之下,偷跑的人越来越多。

    大军一路向前,遇到的散兵越来越多,让李定宸有些奇怪。一面派人去打听,一面抓住了俘虏审问。——步兵怕骑兵,但至少要是能够组织出一场冲锋的人数,七八个人的小队,陷入包围之中,根本就不可能冲出去。倒是让大秦的军队缴获了好些马匹。

    草原骑兵多是一人双骑,一匹马驮人,一匹马载着劫掠而来的战利品。一路走一路抓,等到要跟草原的大军对阵时,竟然给他们组装出了一队骑兵。

    李定宸写给越罗的信里是这么说的:“早知道打仗是获得马匹最快的办法,朕还开什么边贸?”

    虽然这一路很顺利,但李定宸并没有因此就认为战争很简单,也没有发号施令的意思,凡事都跟参谋部和几位将军商议,很快就选定了一块地方,作为执行计划之处。

    然后布防,设陷阱,种种安排之后,才派出一支人数不少的队伍,佯装成运送粮草的后勤部队,押运着大批粮食,前往固原。

    然后不出预料,在路上遭遇了来去如风的草原骑兵。

    一部分辎重被丢掉,但大部分士兵却都逃走了。草原骑兵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流连原地,想立刻分了东西,另一部分则追上逃兵,打算斩尽杀绝。

    大秦的军队一路跑一路丢,草原人也一路追一路捡,就这么拖拖拉拉的追了一路,等到埋伏的地方时,所谓的骑兵阵型早就乱得不成样子,根本组织不起有力的冲锋了。

    再加上各种针对马匹的陷阱让骑兵无法发挥出实力,弓箭手远程压制,步兵伺机靠近,很快就拿下了这一战。

    之后依葫芦画瓢,又干了几票,那些装作辎重队的士兵们都在骑兵追击之下练出了一套逃命的本事,演起来越发似模似样。这种打法,基本上把人都留下来了,所以直到中军距离固原近在咫尺,草原那边才终于收到消息。

    最后一战开始之前,李定宸先让下面的人将这段时间抓住的俘虏给押了出来。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几千人,排在阵前,看得草原人又是愤怒又是惊惧。

    围了那么长的时间,士气本来就不高,再来这么一个下马威,很多人心里都打起了退堂鼓。

    好在他们多少知道这个时候不能乱,越乱越不可能逃出去,所以虽然各有心思,但还算是能稳得住,开始进行起大战之前的筹备。至于各人心里的打算,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但李定宸并不急着开战。

    他们是来解固原之围的,现在到了城下,将草原人牵制住让他们不能肆意攻城,就已经成功了。

    反正他们兵马更多,粮草和武器更足,又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就是拖延一段时间影响也不大。守在这里,还可以腾出手来将散在外面乱窜的那些草原人给一个个清理了,以免波及到没有来得及撤入城中的普通百姓。

    而草原人本来就是没饭吃了才想出来打劫,自然不可能带足口粮。——他们一向的习惯都是以战养战,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又在固原城耗了那么多时间,根本不可能继续拖下去。

    于是大秦的军队固守不动,反倒是他们开始尝试突围了。

    攻守之势一变,就进入了大秦最擅长的领域。短时间内临时修筑起来的防守墙似乎并不牢固,但是在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之下,却始终不会倒下来。而且他们一开始突围,城中守军也抓住机会,打开城门放了一支军队出来,跟中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其他两路军队的战报也源源不断送到这里,总体而言,因为没有固原这样一个藏粮的地方将草原人牢牢吸引住,所以其他地方的形势比较乱。但也都在大秦的掌控之中,守军与援军配合,屡屡告捷,草原人已经有了退缩之意。

    李定宸翻完战报,微微蹙起眉头。

    跟在他身侧的李元有些不解,“全都是捷报,陛下怎么还不高兴?”

    “只怕草原人坚持不了多久了。”李定宸走到大帐门口,遥望对面的营地,看了好一会儿,才让张德去将其他人都召集过来。而等人到齐,李定宸也没有半点委婉,直截了当的道,“明日发起总攻!”

    众人闻言不由交换了一番视线,不过轮到对战场的把控,他们自然是不会输给李定宸的,自然也明白他的言下之意。

    草原人已有退意,他们最是滑头,万一打出白旗主动投降,这仗必然就打不下去了。

    但李定宸此战最大的目的,还是消耗草原人的实力。按照他之前的说法,首先是要从草原上圈一块草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