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落下,准提接引就此踏上登天之梯!
二人一步跨过一重天,短短须臾就已站在了建木顶端之上,二十六重天之上!
在他们脚下,洪荒大道一个个都在艰难前行,都在他们的脚下,无一例外。
这一刻,他们竟然发觉,已然领先了诸道。
二人心中震惊,又归于叹息,遂转为平静。
这不是他们自己的实力,借力一时是为大道助力,接力一世那就是大道阻力!
二人开始迈步赶向天外。
但他们走的极为艰难,下方大能走数步,他们都不一定能踏出一步。
两者之间的距离走缩短。
但奈何是二十六重的差距,足够二人甩下绝大数的大能之辈。
但也有例外。
比如,已经在到十五重天的盘古三清,还要女娲伏羲二人,镇元子,红云,甚至北冥的那位老祖已经走上了二十重天,而且还在极快的速度赶往天外,远超众大能。
鲲鹏展翅,乘风架云,以众大能震惊的速度跨过一重又一重的天穹,很快赶上了准提接引二人,在二十八重天相遇。
三人都很大吃一惊。
鲲鹏震惊,洪荒还有比他更快的人,除了那些老不死,他实在想不通。
但鲲鹏冷眼到了瑟瑟发抖的准提接引一眼,就在此飞天而起,直奔天外。
准提有些发颤道:“这位也太恐怖了吧!”
接引亦是久久难以平静。
二人震惊过后,就是更加努力的拼命赶路。
在二人登上二十九重时,三清等一大批顶尖大能都登上了二十三到二十五重天之间,再往下则是蓬莱岛的九大仙老,除去福禄寿三仙。
再往下,才是一众普通的大罗金仙。
而青玄则是跟在那几位伪准圣身后,不急不缓的登上十七重天。
他无意那紫霄宫中的圣位,不是他不敢争,而是争之无用。
天道圣人,绝不是苦修可以成的。
最重要的是气运!
六圣哪一位不是气运镇压一方天地的存在?
没有足够的气运,便没有与圣位对应的天地权柄,自然无法成就圣人,那么身具圣位,就只是一张催命符!
青玄他从未想过圣人之境,只是看顾一二蛇族,顺便走过天地间,留下属于他的印痕。
圣人之位,他受不起。
受不起,却受了,那就只有死!
无尽混沌中,地风水火转动混杂,无空无岁月。
然,却有一座道宫坐镇于混沌深处,周围地风水火皆定。
宫殿古朴典雅却又威严巍峨。
宫上其刻有道纹,名:“紫霄宫”!
宫内,是一方大静石,有蒲团三千,空铺大殿。
有一高台立众前,上端坐着道祖。
道祖身旁,本我尸拿着昊的真灵,看向道祖。
道祖没有神色,只是淡然的说:“我既许下你自由之身,自当遵行!”
本我尸闻言,扬声大笑,一口吞下手中真灵,折身而走。
他张狂大笑,道人既说了他自由,那便是自由!
本我尸看着尚在天中远赴的众大能,突然低沉一笑,就在混沌中盘膝坐下,闭目养身,周围地风水火倾覆一点都沾染不到他身上。
很快,他等来了第一位大能!
一只巨大鲲鹏展翅飞入混沌,收拢光华化作一个中年道人。
“赶往道友从何而来?”
鲲鹏一惊,这里竟然还有人!
但看到对方之后,鲲鹏有些松神,道:“道祖本我尸?”
本我尸笑了一声,看向鲲鹏,:“吾名昊天,为洪荒众道指引紫霄方向。”
鲲鹏打量了这具道祖本我尸,心中念头转动,嘴上却道:“有劳昊天道友。”
昊天伸手一指,一处反应浮现在了脑海中。
鲲鹏行了个半礼,一步踏出,就要到了紫霄。
紫霄宫中的道祖看到第一位来人,丝毫不意外。
三十重天的绝顶大能,又岂会是尚弱小的众大能可比?
但,就在鲲鹏将至紫霄宫前时,他猛然停住。
鲲鹏不打算第一个进去。
他与鸿钧,近乎平辈,如今却要亲自向他求法,虽说他低的下头。
可不代表他内心毫无波澜。
若此刻去了,他与道祖相见,该如何称?
平礼道友?拜称圣人?敬呼前辈?
无论哪种,都极为怪异。
鲲鹏犹豫片刻,转变了步子,迈向混沌深处,未入紫霄。
道祖心中轻叹,天道之下,圣位有九。
九为极数,为天地极。
第九位圣人出世,也将是天地濒临毁灭之时。
甚好他只掌有八道鸿蒙道基,最后一道或遗失洪荒,或散落混沌。
八道中,他取其一成道,剩下七道,将毫无保留赠予天地众生。
即便多一道紫气,他或许能走的更高。
但在鸿钧眼里,境界高低,已不再是用实力衡量。
换句话说,实力高下,争强斗弱,在他眼中已无意义。
鲲鹏虽与他平辈,可有向道之心,甘愿放下身段,可终究没有完全放下这点。
若他走进紫霄,鸿钧绝不会保留,成道之基,必有他鲲鹏一道。
可惜……
至于天定天意,此刻的天道,是由鸿钧执掌,道祖之意,便是天意,道祖之定,便是天定!
道祖也毫无偏见,成道只有七位,先来者便先得之。
这是最简单却最公平的方法。
从洪荒,赶往三十三天外的混沌,其中可不容易。
而道祖只言,千年之期。
有向道之心者,自然不会懈待。
有实力者,自然可穿越三十三天。
有智慧者,自然懂得其中奥义。
有气运者,自有相助。
但凡先到者,便有超越平庸大能的地方。
没有什么所谓的三清成圣女娲圣人天注定,一切,都是在“争”!
无大毅力,大机缘,大气运者,不可至紫霄。
而入紫霄中者,先后顺序,则是他们三种要素的综合作用。
道祖心中淡然,没有因三清是他弟子便私心相授,而是面向苍生。
这个时代,无论蝼蚁还是大能,都有一争那圣人之位!
这是道祖力所能及的公平公正,为众生的努力。
在三清走上三十重天时,准提与接引堪堪走上三十二重天。
他们本就化形极晚,而且又造化西方生灵耗费了数十元会,又无名师指点,西方二位自然是不及东方三位实力强,更无盘古气运护持。
但他们有一颗我将无我,不负众生的大爱之心!
西方气运落在他们身上,他们必不负西方天地众生。他们求道紫霄,不仅为己,更是为众生求法。
所以,青灵送了他们二人一程。
而此时,二十八重天中的星辰宇宙中,走出四人。
太阴星二位遇上了太阳星二位。
帝俊被光阴所引,得以结缘,却也因此误了时机。得了太阴,失了圣位。
太一只是因为等候兄长,其实也在等着那个他,想与他一同行道。
只可惜,他小看了那位。
伏羲将伏羲琴递给了女娲,琴中双凤托起女娲,乘凤登天,快人一步,而伏羲只能在后凭境界艰难登天。
……
其实,命运也好,天定也罢,一切都是众生的缘分,并无对错!
(
第272章紫霄
三十三天有三十三重世界,无量众生有三千大道。
一位位大能自天中走出,一人独行,十人为众,千百人则成潮!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大能,他们将迎着大道,踏上苍穹; 走入混沌,掀起洪荒的大潮!
三十三天,三清踏入混沌,地风水火肆虐的世界中,一位威严道人在等着他们。
三清行稽首之礼,道:“见过前辈!”
道人神色淡然,也不回礼; 只道:“吾名昊天,在此为有缘客指路紫霄!”
话音落下,轻挥衣袖,三清便知紫霄所在。
三清拜别,赶往紫霄宫前,踏入道宫,便见道祖闭目端坐高台上。
三清弯腰躬身行礼:“拜见老师!”
道祖眼皮微开,伸手一指,只道:“且坐下吧。”
三清便遵其意,坐在了三千道蒲之首。
老子为长,自然第一。原始为第二,通天为第三。
三人入坐,只闭目养神。
随后,混沌中一片霓虹穿梭,女娲走入紫霄宫中,也上前道:“拜见道祖!”
道祖睁眼; 点点头; 伸手一指:“且坐下吧!”
女娲恭敬称是; 坐在了通天身旁; 为第一排首第四位。
女娲见三清先到,只微微一礼,并未轻易出声。
再接着,混沌中金光乍起,准提接引二人气喘吁吁,神色疲惫无比的赶至,恭敬行礼道:“拜见道祖!”
道祖开眼,看着二人一路风尘,伸手一指,:“且坐下好生调息。”
二人自然遵从,向先到了几人行了一礼,才落座。
没有争执,没有那后市的西方二人撒泼哭闹方才诓骗了圣位。
天道六圣,定得平淡,定得简单,应是如此。
再然后,混沌中大潮涨落,地风水火肆虐; 鲲鹏走入紫霄宫; 由于第一排首已坐满,他只能站在第二排首第一位,隔着前一排六位,向高台行了个半礼,:“见过道祖。”
道祖睁开眼,对鲲鹏淡淡点头,一字未言。
鲲鹏也不在意,自顾自的坐下,静闭双目,只是心中却想着身前的六人,感觉有什么东西就在眼前失去。
他不曾礼见前方六位,身前六位也不好回身行礼。
再往后,镇元子与红云联袂而来,恭敬行礼:“拜见道祖!”
道祖又睁开双目,看了眼二人,点点头,复闭目而去。
镇元二人见宫内庄严肃穆,也不敢多言,只安静坐下。
再往后,则是伏羲赶来,他将法宝送女娲先一步赶至,此刻伏羲也是赶来。
他向道祖见礼,道祖看了他一眼,伏羲便在女娲身后坐下。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淡笑无声。
再往后,则是太阴太阳四位、东王公、后土、冥河。
……
一位位大能逐渐赶来,紫霄宫中座位空缺的越来越少,道人越坐越多。
每一位道人走入紫霄,都向道祖行礼。
道祖每一位都睁开双目,算是还礼。
没有所谓的三千大能跪拜,只有一称道祖,一传大道。
当千年之期到来时,紫霄宫中的蒲团刚好坐满,一位不多,一位不少。
此时此刻的紫霄宫中,当真是大罗满地走,金仙不如狗。
紫霄宫中,并非所有人都是大能。
比如,其中一位青玄老祖身侧便有四个太乙蛇族端坐蒲团上。
还有冥河老祖身后的四大阿修罗王。
岐就坐在冥河身旁,无喜无忧,静待开讲。
紫霄宫的道人三千,道祖开眼三千次。
每一位大能,都映入了道祖眼中。
三千大道,对应紫霄宫中三千客!
紫霄宫中,肃穆寂静,三千大能无一行跪拜礼,无一喧哗,无一争执。
道祖面前,无人敢动。
紫霄宫们在四位大能踏入其中后,缓缓关闭,两扇大门封禁紫霄宫。
四人齐声礼道:“拜见道祖!”
道祖开眼,观了四人一眼,便又闭眼。
而前方的太一,见了这四人,心中失落,原来那人竟然未至!
因为这四人,是都广四位护界使。
青灵没有来,却未阻止部下。
东荒大罗,尽入紫霄。
洪荒大地,寂静一片。
青灵独坐建木,如西昆仑独自屹立的王母,还有北方仍旧沉睡的玄龟。
青灵周身环绕着一缕盘古遗发,盘旋绕转,逐渐繁多,渐成一茧,紫色光茧包裹住了青灵的道体,并逐渐繁盛,化为了一只紫色巨蛋。
而青灵,盘膝闭目,被封紫色巨蛋中,犹如盘古。
紫霄宫中,三千道人的一颗颗道心,在随着入紫霄宫的宁静中逐渐归于静。
道祖无言,紫霄宫便无言。
天在静,地在静,人在静。
紫霄宫里,大道三千,皆沉静中。
古朴的静,洗去了道人们得见道祖的欣喜,化去了道人疲劳的心,净了道人们躁动的神。
天地万物,众道众源,皆归于静。
道祖未曾言,道已入心间。
不知何时,道祖悠然开口。
“吾立紫霄,吾传大道三千,以渡滚滚红尘三千客,以补全天地道藏。
三千大道之后,当由尔等创立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