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昭可以直接将照夜玉狮子与洛神图送出去,但是他杨玄感却没有那个魄力。
洛神图被他杨家收藏近两百年,那洛神图内隐藏的秘密他再清楚不过,就这般送出去他心疼啊。
“太子大气。”杨玄感抱拳一礼。
厅中恢复了宁静,众人俱都是奋笔疾书,然后不断有士子将手中诗词送到杨昭的案几前。
看着眼前案几上快速堆积起来的诗词,杨昭眯起眼睛:“这就是投名状。站队的投名状。”
大厅中有八成士子,将文书递送到了杨昭的案几前,就连二三楼的勋贵子弟,也纷纷出手,向杨昭递上诗词。
不是大家不支持杨玄感,而是不论照夜玉狮子也好,还是那洛神赋也罢,都太过于诱人。
此时此刻,杨玄感与杨昭打擂,众人将诗词递到杨昭身前,不管是因为什么目的,代表的都是站队了。
“大公子,要不然咱们也放弃了那洛神图与照夜玉狮子?”独孤雀站在杨玄感身边,低头俯视着堂中不断向杨昭案几前递上去的文书,目光里充满了凝重。
虽然杨昭那边是因为重金利诱,使得众位士子纷纷投靠,但对于杨玄感一党来说,那就是真的站队了。
“洛神赋图是家父的最爱,我要是将洛神图送出去,只怕会被老爹打死。况且都不过是一群寒门弟子罢了,难成气候。叫你请的那书院教习,都到了吗?”杨玄感居高临下,声音里充满了笃定。
勋贵子弟,从来都瞧不起这群寒门士子。
“教习已经在暗中作词了。”独孤雀低声道了句。
杨玄感点点头:“咱们请的可是钻研了数十年的大儒,要是连一群泥腿子都比不过,干脆去找一盘豆腐撞死算了。”
既然杨昭想要与他比斗,他又怎么会没有准备?
他早就请来了洛阳城中隐居的大儒!
这些大儒乃是真正的读书万卷之辈,岂是那群一辈子只读四书五经泥腿子可以媲美的?
不论哪一位大儒,都是皓首穷经,苦读几十年的书籍,岂是读了几本书的歪瓜裂枣寒门弟子可比?
此次比斗,他有早有准备,否则又岂会将洛神赋图拿出来?
唯一的变数就是宫中教习,也不知太子东宫中的教习先生,有没有亲自下场。
时间点点流逝,一篇篇经卷呈递上去,太子杨昭品读着案几前的文书。
直至到了下午,众人方才纷纷停下手中纸笔,然后等候杨昭的召见。
那边杨玄感也早就收到了私下里大儒准备好的诗词,正在楼上品读,摇头晃脑沉浸其中,好生自在。
“太子殿下,在下已经选取了三篇文章,不知你可曾选好?”杨玄感放下经卷,一双眼睛看向杨昭。
“本王这里的诗词太多,杨兄稍后。”杨昭略带得意的拍了拍身前一人高的宣纸,眼神里满是得意。
人群中
朱拂晓一双眼睛扫过场中众人,然后心中暗道:“这些士子倒是有趣,几乎九成的寒门士子,都选择了支持杨昭。也对,这些士子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该选择支持谁。”
虽然大隋开了科举,但权贵却不将这群寒门弟子放在心中,纵使这群寒门弟子主动攀附,人家也未必看在眼中。
众人日后想要金榜题名有所建树,只能抱大隋朝廷的大腿,抱天子的大腿。
也唯有当朝天子,才会将众寒门士子有所安置,看在眼中。
众位寒门士子除了投靠天子之外,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
杨昭翻看着诗词,时不时的将一卷卷诗词选出来,然后没过多久又做替换。
半响过去,才见杨昭停下动作,身前放了三份文书。
“朱拂晓何在?”杨昭忽然抬起头问了句。
此言一出,大堂一片寂静,满堂士子俱都是齐刷刷的向角落看来,目光落在了朱拂晓的身上。
不单单是一楼寒门士子,就是二楼、三楼、四楼的众人,也俱都把一双双目光向朱拂晓汇聚。
“不知殿下召我何事?”朱拂晓站起身,走到大堂中央,对着上方的杨昭行了一礼。
二楼上
王仁则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朱拂晓,眼神里一抹杀机凝聚:“不妙啊!这厮怎么入了太子法眼?必须要尽快通知太原王氏,将此獠铲除。”
“本宫虽然久居东宫,但却也素闻阁下盛名。不论是黄梅戏也好,还是书院中一个月连升四个班也罢,都是如雷贯耳。上次院主入东宫讲学,曾经对你推崇备至,今日怎么不见你写的文章?”杨昭看向朱拂晓,目光里露出一抹好奇。
“回禀殿下,在下已经写好。之所以一直未曾呈递上去,只是不想扫了大家的兴。我若将诗词递上的早了,只怕殿下就没有机会观看堂中诸位兄台的文采,岂不是坏人机缘?”朱拂晓笑着道。
话语平和,但却有说不出的傲气,就差指着众人鼻子说:我要是把诗词写出来,就没有你等什么事了!
我要是写了诗词,这场比试就提前结束了。
这话狂傲到没边。
“呵呵!”楼上杨玄感冷冷一笑:“狂生,不知天高地厚之辈。区区戏本罢了,难登大雅之堂,竟然敢如此自负,小瞧天下人?果然是寒门士子,不曾见过世面,简直坐井说天阔。”
“就没见过这么狂的人!”
“简直狂的没边!”
“……”
众人纷纷嗤笑,露出不屑之色,整个大堂响起道道笑声。众位权贵看着朱拂晓,犹若是在看一个小丑。
莫说是众位权贵,就连各位寒门士子,此时也是面色难看的盯着朱拂晓,脸色一片铁青。
“狂妄!”
“放肆!”
“安敢小瞧天下人!”
“……”
喝骂声一片,众人纷纷怒视着朱拂晓。
朱拂晓双手插在袖子里,老神再也,对于众人的指责、嘲笑、喝骂并不在意。
至于说低调?
在书院中将权贵子弟得罪了个遍,还能低调的下去吗?
至于说得罪众位寒门弟子?
他倒是不怕。
他又不打天下,不怕寒门弟子记恨,更不用招揽众位寒门弟子。
要名声有何用?
“不可喧哗。”杨昭面色一变,冷冷一声呵斥,大堂内喧哗瞬间止歇。
此时杨昭面无表情的看着朱拂晓:“阁下倒自信,本王真好奇,究竟是何等的文采,才能叫你这般笃定自己可以压服天下人。”
“来人,将其文章呈递上来。”杨昭吩咐了句。
有内侍上前,来到朱拂晓案几前,看到了两篇写好的文章,将其小心翼翼的整理好放在托盘内,然后看向杨昭:“殿下,只有两篇文章。”
“两篇?”杨昭看向朱拂晓。
“比试不是三局两胜吗?两篇足以!何须第三篇?”朱拂晓笑眯眯的道。
狂!
简直狂到了没边!
此言一出,堂中又是嘘声一片,众人又开始叫吵起来。
楼上
李建成看着朱拂晓,不由得揉了揉额头:“未免太狂傲了,怎的如此不靠谱?他可知道,今日的比试,可不单单是众位士子,更有洛阳城中皓首白发的大儒暗中代笔。今日他要是能压下洛阳城中各大文宗那也罢了,若压不下,只会成为天下笑话。”
“此人这般无脑,怎么会和单雄信结交在一起?单雄信也不是那般无脑之人啊?”李建成心中不解。
“呵呵,果然是有趣。”杨玄感开口,将众人噪音压下:“诸位,且先安静,听我一言。”
第两百49章 打脸
杨玄感开口,大堂瞬间回归宁静,众人俱都是齐刷刷向杨玄感看去。
“这位公公止步。朱拂晓既然对自己的诗词如此自信,我看也不用呈递给太子了,你就直接念出来吧。咱们这个大堂之中,皆是学问深厚之人,听了后自然能分辨得出高下。”
杨玄感看向那公公:“劳烦公公直接念出来,叫大家看看此人大作。若当真有他说的那般惊才艳艳,本公子二话不说直接告辞离去,自动认输。”
杨玄感根本就不相信朱拂晓有那般大的才华,就连自家请来的皓首穷经大儒都能压过。
他早就查过朱拂晓资料,一个平平无奇的寒门弟子,错非有几分机缘拜入青牛观,又岂会入得他法眼?
此时他正好趁机拿住机会,叫朱拂晓丢脸,也好出了心中那口恶气。
杨昭闻言目光一动,还不待其开口,一边王仁则帮腔:“是极。既然这位朱公子有如此大才,不如直接将其佳作念诵出来。若当真如此高绝,咱们自动认输,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是极,还请太子殿下成全。”
此时众位权贵子弟开口,倒不是冲着太子杨昭去的,而是单纯看朱拂晓这般嚣张模样,十分的不顺眼。
朱拂晓眯起眼睛,双手插在袖子里,声音没有丝毫波澜:“既然尔等诚心诚意的想要聆听我的高作,那就请太子成全了他们吧。”
杨昭闻言无语,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此辈如此张扬不知收敛,断不可深交,否则定有大祸上身。”
看着大堂中蔑公卿,轻王侯的朱拂晓,杨昭顿时心中不喜,招揽的心思熄了去。
“你既然如此有信心,那就当着大家的面,直接宣读出来吧。也好叫大家聆听朱公子高作,知晓朱公子的才华。”杨昭迎着众人的目光,面无表情的道了句。
“遵旨。”
那内侍公公闻言端起书卷,然后看着第一篇诗词:
“第一篇是咏雪的。”
然后继续道: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念诵道这里,那内侍顿了顿,此时堂中一片寂静,众人俱都是露出一抹凝重之色,眼前似乎有一副栩栩如生的画卷在缓缓展开。
诗词虽好,但却并不惊艳。
文笔虽好,但场中未必没有人不能比拟。
只是接下来的诗词,却是将整首诗推升至一个叫人不可达到的巅峰: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词念诵完毕,全场鸦雀无声,众人俱都是呆呆的看着那立于大堂中的青年,目光有些呆滞。
惊愕!
不敢置信!
“好!”太子杨昭猛然一拍案几,面带潮红之色:“好诗词。”
“哗~”
大堂像是沸水,霎时间一片哗然,众人在低头窃窃私语。
楼阁上,杨玄感看着手中咏雪的诗词,低下头瞪大眼睛死死的盯着。过了一会后才猛然一把将那诗词抓住,团作一团,扔到了脚边,用力的踩在脚下:
“下一首!”
声音很轻,但却传遍整个大堂。
“还有两首诗词,朱拂晓未必做的那么惊艳,咱们还有机会。”独孤雀道了句。
杨玄感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大堂中依旧风轻云淡波澜不惊的朱拂晓,眼中一抹杀机在缓缓汇聚。
“第二篇是咏菊花的。”内侍道了句。
“速速道来”杨玄感不耐烦道。
内侍不敢多说,连忙低头去看诗文,然后开口吟诵: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话语落下,全场寂静无声,整个楼阁一片死寂。
四楼栏杆处,杨玄感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手指攥紧手中的诗稿,心中一口闷气迟迟无法抒发出来。
然后猛然将手中诗稿团成一团,扔在了垃圾桶中,然后快步向楼下走去。
他是没脸呆在这里了。
他虽然心中气恼,但却并不怪罪诸位大儒、先生,实在是朱拂晓的诗文太过于出色,叫人难以置信。
堪称是百年难遇。
“竟然有如此诗才?”太子杨昭也是愕然,眼睛里满是诧异。
此时此刻,堂中众人窃窃私语,一双双眼睛看着立在大堂风吹不惊的朱拂晓,只觉得先前令人厌恶的狂傲,此时竟然化作了别样的一种情感。
一股震撼在众人心中升起。
“杨公子且留步,这一场我是输了还是赢了?”
眼见着杨玄感要走,朱拂晓开口,打破了堂中死寂的气氛,喊住了下楼的杨玄感。
杨玄感脚步顿住,转过身来看向朱拂晓,眼神里露出一抹别样思绪:“可惜了你的才华,偏偏不懂审视时度,更不懂收敛锋芒,不知大势,不知人情往来。”
“我是输了还是赢了?”朱拂晓又问了句。
“你赢了!”杨玄感看着朱拂晓:“洛神赋稍后我便遣人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