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领悟井中月状态的时候,徐子陵曾经问过寇仲一个问题:如果我受伤濒死,你还能维持井中月状态么?
  寇仲当时的答案是不能,现在仍旧是不能。
  正是因为看到傅君瑜的剑指点向徐子陵的咽喉,他情急之下无法维持井中月状态,这才慢了半招,使得最后一击没有挥出去。
  徐子陵同样如此。
  寇仲对于兵法有天生的敏锐,注定要带兵打仗,豪气冲天的同时,思维也更加的理性。
  徐子陵却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感觉来了,那便什么都顾不得。
  原剧情中徐子陵被师妃暄和梵清惠当成傻瓜一般忽悠,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半晌,王通叹道:“今日听闻此合奏,以后恐难再有佳音听得入耳。”
  欧阳希夷道:“青璇仙驾既临,何不进来一见,好让伯伯看你长得有多少像秀心。”
  当年慈航静斋两个传人,碧秀心,梵清惠。
  不管是武功还是江湖声望,碧秀心都强于梵清惠。
  当时的江湖人提到静斋仙子,十有八九想到的都是碧秀心。
  只可惜,碧秀心遇到的既不是龙鹰,也不是庞斑,而是石之轩这个坑货,不仅没能得到半点荣耀,反而悲哀惨死,一切胜利果实都便宜了梵清惠。
  看王通和欧阳希夷的表情状态,不用说,年轻时必然是碧秀心的追求者。
  石青璇叹道:“相见不如不见,青璇奉娘遗命,特来为两位世伯吹奏一曲,此事既了,青璇去也。”
  众人出言挽留,石青璇却没有现身。
  作为石之轩的女儿,石青璇虽然不喜练武,武功却也不俗,尤其是轻功身法,更是高深莫测,几个闪身便消失无踪。
  确认石青璇不会现身,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看向正在对峙的三人。
  吕云澄道:“松开,都松开。”
  寇仲徐子陵立刻松手,老老实实后退数步。
  傅君瑜虽然仇视中原人,但见识了吕云澄方才那一剑,也不敢稍有不敬,问道:“你要亲自出手么?”
  吕云澄道:“徒弟的事情,徒弟来解决,师父的事情,师父来解决。
  你去诉傅采林,明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我在嗯……时间我已经定了,决战地点就由他来选择吧,哪里都行。”
  “你要挑战我师父?”
  “不是挑战,傅采林没资格让我用‘挑战’这个词,论剑,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傅君瑜冷冷的看了寇仲一眼,道:“看来你们很快就要没有师父了。”
  寇仲阴阳怪气的说道:“还是先让你师父备好棺材吧。”
  徐子陵不阴不阳的补了一刀:“或者让你师父主动认输,我师父宽容大度,应该会饶你师父一命。”
  傅君瑜厉声道:“希望你们不要后悔。”
  寇仲道:“我怕到时候后悔的是你。”
  傅君瑜真气已然见底,不敢继续停留,放了两句狠话,快速离去。
  在她心目中,傅采林已经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吕云澄那一剑虽然惊艳,但她绝不认为自己的师父会输。
  双龙同样如此。
  他们却是知道,自家师父的剑匣中有六把剑,最强的一把名唤“泪痕”。
  白云剑都有这等威能,泪痕剑又该是何等惊世骇俗!
  尤其是吕云澄当初念叨的那句“泪痕出鞘,苍天落泪”,更是让两人心驰神往。
  其实吕云澄习惯于说“泪痕出鞘,观音落泪”,但此时观音信仰并未兴起,最受欢迎的菩萨是文殊菩萨。
  佛教四大名山,以五台山为首,五台山便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隋文帝杨坚曾经下诏,在五台山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专门供奉文殊菩萨。
  东台顶望海寺供奉聪明文殊,西台顶望海寺供奉狮子吼文殊,南台顶普济寺供奉智慧文殊,北台顶灵应寺供奉无垢文殊,中台顶演教寺供奉孺童文殊。
  佛门四大圣僧中的“帝心尊者”,便号称文殊菩萨一世法身。
  不过这些都是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才给的加封,就连“帝心”这个法号都是李世民取的。
  黄大师习惯于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的东西移花接木过来,吕云澄对此早已习惯。
  王通寿宴还未结束,吕云澄要和傅采林决斗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
  初始之时,众人还以为吕云澄不自量力,听闻吕云澄精通白云剑圣的天外飞仙之后,对于那一战充满了期待。
  大宗师级别的武者,相当于这个时代的核弹。
  即便偶有决斗,也是点到为止,生死战斗,无论谁输谁赢,都会引起极大的变动。
  吕云澄关乎着飞马牧场,傅采林更是关乎高句丽生死存亡。
  一旦傅采林身死,他日一统天下的势力,必然可以带领大军长驱直入,就算不能彻底征服高句丽,也能占领大片土地。
  这不仅是开疆扩土的大功绩,更可以借助高句丽的人口银钱,恢复自身的国力。
  ……
  吕云澄靠在软榻上,卫贞贞温柔的为吕云澄揉肩。
  寇仲徐子陵侍立在一旁。
  两人对视一眼,寇仲开口问道:“师父,我和小陵领悟了一种独特的心法,唤做‘井中月’。”
  “看到了,心如止水,古井无波,很厉害。”
  “但是一旦我们两个有一人陷入危险,另一人情急之下,便会从这个状态脱离,方才最后一招对拼就是如此。”
  “不是你们做不到,而是你们走错了路。”
  “请师父指点。”
  “还记得么?”
  双龙的文化课教育,大部分是请夫子代为传授,唯独有两篇是吕云澄亲自教授。
  一篇是庄子的,一篇是陶渊明的。
  “你们目前的状态,就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井中月’的状态,本是让你们心如止水,空灵无念,但你们却一直都有念想。
  存了念想,无形之心便会化为有形牢笼,一旦‘心为形役’,再厉害的心法,也会失去作用。”
  徐子陵道:“那该如何不想呢?”
  “顺其自然,井中月状态虽好,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情况。”


第259章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小仲,你方才说,如果子陵受到威胁,你便会因为心急而退出井中月,那为何不把这股焦急化为战意呢?”
  “战意?”
  “决定一场战斗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个,战意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在战意勃发、热血上涌的情况下,很难保持理智。”
  徐子陵若有所悟,道:“太玄经?”
  吕云澄笑道:“子陵的年终考试再加十分,跟我出来,我让你们看看如何在战意勃发的情况下,保持淡然和理智。”
  三人去了王通家里的后花园。
  吕云澄并指成剑,再次施展了一遍太玄经。
  这一次仍旧是教学,但演示的不是剑意,而是战意和招意。
  描述的是信陵君、侯嬴、朱亥的壮举。
  公元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
  魏安釐王派遣老将晋鄙带领十万大军营救赵国,秦昭王得知后,威胁魏安釐王,表示赵国我吃定了,谁敢出手帮忙,我吃了赵国之后就打谁。
  魏安釐王心中恐惧,便让晋鄙减缓进军速度,观望观望再说。
  信陵君心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决定出手相助。
  他依照侯嬴的计策,设法窃取了兵符,随后带领勇士朱亥至军中。
  晋鄙查验兵符无误,但是并不信任信陵君,打算先传信问问魏安釐王,信陵君一声令下,朱亥击杀晋鄙。
  信陵君成功夺取到兵权,带领大军解了赵国之围。
  赵国和魏国的关系,自然不如寇仲和徐子陵亲密。
  但只看当时的状态,却也和寇仲所说的问题颇为贴合。
  随着吕云澄施展招式,寇仲和徐子陵仿佛见到了信陵君、侯嬴、朱亥的壮举。
  朋友危难,必需解救,这是战意。
  窃符救赵,绝不盲目,这是智慧。
  猛士随行,先礼后兵,这是稳重。
  锤杀晋鄙,整合兵马,这是蓄力。
  有战意,有智慧,有稳重,更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才能击退强敌,救友人于危难之中。
  从首句“赵客缦胡缨”开始,吕云澄便鼓荡起了磅礴的战意,但直到最后一句“白首太玄经”,吕云澄却没有任何急迫慌乱。
  施展完了太玄经,吕云澄又竖掌成刀,演示了一路刀法。
  吕云澄本人并不擅长刀法,但“铁血十二式”刚猛霸道,也可作为刀法施展。
  和独孤一鹤切磋的时候,吕云澄看遍了“刀剑双杀七七四十九式”,增补一些招式,为寇仲演示招意,已经完全足够。
  铁血大旗门的武功类似于沙场绝学,独孤一鹤更是当过大将军,两门武学颇有沙场豪气。
  战意勃发、铁血霸道的同时,却又必须要时刻保持理智。
  毕竟,武者切磋,一着不慎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战场之上,绝没有人会手下留情。
  太玄经更加适合徐子陵,徐子陵若有所悟,铁血十二式和刀剑双杀七七四十九式更加适合寇仲,寇仲很快便沉浸其中。
  过不多时,吕云澄演示完了,抽身退到一旁。
  商秀珣端着一碗茶汤走了过来,好奇的问道:“云郎,听老头说,别的高手教徒弟,都是说一堆云里雾里的话,让他们自己去领悟,你怎么直接就演示出来了?”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徒弟有疑惑,就算不直接给出答案,也该引导他们的思路。
  说一些玄之又玄的东西,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悟,都能自己悟了,还需要师父做什么?”
  “云郎不是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么?”
  “那也应该先教了再说,什么都不教,算什么师父?要说玄之又玄,直接去看和不是更好?”
  “‘散人’宁道奇的‘散手八扑’,据说就是从中领悟而来。”
  “难道宁道奇从小就看么?他也是先学武功,等到有一定根基,再加上一些机缘,才能从中领悟出‘散手八扑’。
  一点武功都不会,看佛经道藏就能领悟出绝学武功,那种天赋亿万中无一,我可没资格当那种天才的师父。”
  “真的有那种天才么?”
  “有,我家乡有一个书生,一点武功都不会,而且早已过了最佳练武年龄,但通读道藏后,自行领悟了一身绝学武技。”
  商秀珣翻了个白眼,道:“云郎家乡的能人可真多。”
  “为什么我每次说实话的时候,相信的都很少呢?”
  “除非你让我看看那位能人创出的武功。”
  “我如果演示了,你怎么补偿我?”
  商秀珣嗔道:“徒弟还在这里呢,正经一点,私下里的事,我什么都由得你。”
  “那就好,正好小仲和子陵需要实战演练。”
  吕云澄弹出两道指力,引动寇仲和徐子陵的战意,随后一拳“大伏魔拳”轰了出去。
  九阴真经上记载的武技,大多不是黄裳所创,而是黄裳记下的仇家的武技。
  商秀珣自是不知,她只见到吕云澄催动迥异于长生诀的玄门正宗真气,施展出一门门各不相同的武技。
  “这是大伏魔拳!”
  “这是摧心掌!”
  “这是九阴神爪!”
  “这是手挥五弦!”
  “这是螺旋九影!”
  “这是飞絮劲!”
  九阴真经记载的绝学,吕云澄大部分只是看过,并没有练过。
  但以吕云澄如今的根基,随手挥洒,便能发挥出更上层楼的威能。
  寇仲和徐子陵听了吕云澄的讲解,看了吕云澄的演示,还处在顿悟之中,面对吕云澄层出不穷的怪招,下意识的出招抵抗。
  吕云澄则是借着教徒弟的机会,继续体味阴阳长生真气的神妙。
  除了阴阳长生真气外,吕云澄体内还有水木长生真气。
  五行之中,水生木,水木真气相互促进,变得越发浑厚,这点不必细说。
  但想要做到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凭空生出另外三种真气,还差了一些。
  若能把长生诀七种真气归于一体,再加上黄天大法、天蚕功等绝学,必能达至传鹰、令东来的境界。
  到那个时候,即便没有传送令,吕云澄也可以破碎虚空,飞仙而去。


第260章 天地有缺,影子刺客
  翌日清晨,吕云澄写了一封信,让寇仲徐子陵去飞马牧场找鲁妙子。
  鲁妙子那里有的是好东西,足够他们学一段时间。
  再过一段时间,四大寇会联合进攻飞马牧场,正好让寇仲趁机练练兵。
  吕云澄闲极无聊,便带着商秀珣和卫贞贞出门游玩。
  东平郡这处地方,似乎没什么名气,但要说东平郡周边一处地方,那可是大大有名。
  那处地方就是——梁山泊!
  从五代开始,黄河多次决口,河水汇集在梁山周围,与源于梁山东南的张泽泊连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