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陵府与归德府相距何止千里,金陵府的消息传到归德府,最少也要月余时间,女子此时还不知道金陵府发生的事情,此时听李玄都如此说,却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李玄都道:“这些以后再说,我们还是先去见一见那位楚先生,说不定会有收获。”
话份上,女子却是不好拒绝了,轻轻点头,轻声道:“多谢公子。”
李玄都一摆手道:“无所谓谢不谢,不过是相互扶持而已。”
说罢,李玄都径自走在前面,此时两人正在一条长巷之中,女子只能跟在他的身后,问道:“你知道怎么去找他吗?”
李玄都回过头来,微微一笑:“我好歹行走江湖多年,总不能一直让别人找上门来而无半点反制手段。”
第八章 魔道之剑
如今李玄都不复巅峰,若是想要在那位不知先生的身上做手脚,肯定是做不到的,而且当时的李玄都不知楚云深的深浅,也不敢贸然行事,不过李玄都却是在那名玄元境护卫的身上留下了一缕微不可查的剑意,似有似无,类似符箓,又类似蛊虫。
此乃太阴十三剑中的“幽微宿命生”,修炼至大成之后,可以将剑意化作一颗种子植入他人体内,然后生根发芽,逐渐侵蚀其心志神识,最终使其化作一具行尸走肉,对于剑主唯命是从,不会生出半分反抗之念。
故而“太阴十三剑”虽然名中有剑,但实则已经近乎魔道功法,十分诡异难防,李玄都也不知自己提前修炼“太阴十三剑”到底是对是错。
如今李玄都修炼“太阴十三剑”的时日尚短,自然没有如此威力,不过仅仅是留下一线气息还是不难,此时李玄都便可循着这一线气息找到这名护卫。只要找到了这名护卫,那么楚云深也就不会远了。
李玄都循着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玄妙感应,领着女子琴师很快就来到一座宅邸之外。只见这座宅邸颇为华丽,应该是某处富户的居所,而且在大门前还立有两个守门之人,虽然身着便服,但是腰间佩刀却是瞒不过李玄都的眼睛,正是青鸾卫的文鸾刀。
原本打算光明正大登门的李玄都见到这两名青鸾卫之后,心思微沉,却是不好直接现身了,毕竟如今的他还是朝廷钦犯,更是与青鸾卫结下了不笑的梁子,在情势不明的情形下,还是最好不要与青鸾卫有什么交集。
女子也不是第一天行走江湖,见李玄都迟疑不肯上前,便知道应该是出了岔子,开口问道:“怎么了?”
李玄都坦言相告道:“是青鸾卫,我与青鸾卫素有旧怨,先前曾与一名青鸾卫头领打过照面,已经让他生疑,而且此地应是青鸾卫的隐秘落脚之地,若是贸然登门,必然会让他们猜疑更重,说不定就会猜出我的身份,到时候便得不偿失,所以还得想个万全之策才行。”
女子也是果决之人,决定了要做何事,丝毫不拖泥带水,道:“不如潜入此地,若是有合适机会,我们便现身相见,若是没有合适机会,便就此离去,此举虽然有失礼数,但如今形势所迫,也算是不得已而为之。”
李玄都略微沉吟之后,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
两人绕路来到这座宅子外的一处僻静无人处,挑选了一个死角,李玄都正要翻墙而入,却被女子一把拉住,她伸手指了指墙头上方,李玄都凝神望去,只见墙头上拉有一根根纤细长线,几乎不可见,而在长线的两端则分别悬有铃铛,若是一个不慎,牵动了长线,势必要惊动府中的护卫。
这座围墙本就极高,此时又有长线高悬其上,便是将近三丈的距离,李玄都当然可以踩踏墙体一飞而过,可不知长线之下和墙壁的另一侧还有什么层出不穷玄机,而且在未曾踏足天人境之前,若是没有“太乙云衣”这等宝物,想要在空中悬停变向也是难事,所以贸然翻墙,并不是一个合适选择。
不过这也难不住李玄都,他伸手按在墙体的青砖之上,运转“太阴十三剑”中的“九阴玄冥荡”,然后就听到响起一阵“沙沙沙沙”之声,好似春蚕啃食桑叶,极为细微,然后这处墙体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化作片片细沙,随风而去,竟无一物留下,好像这里在建墙的时候就少了一块。
女子看得惊讶,到了他们这个境界,想要以气机震碎墙壁,不算难事,可如此悄无声息地将其化作齑粉,却是几乎不可能做到。
这个洞口不高,就算是孩童也要低头才能进入其中,就像是个大一号的狗洞,李玄都也不在乎这些,一猫腰便钻入其中,女子稍微犹豫一下之后,也跟在后面钻入其中。
来到墙内,两人抬头望去,只见墙内还有好几条长线,皆是悬有铃铛,层层分布。就算有人躲过了第一条长线,在不防大意之下,也躲不过第二条、第三条。不过当初布防这座宅邸之人肯定不会想到,竟是有人直接“破墙而入”,那便无从防备了。
两人进入这座宅邸之处是一处荒僻无人所在,不远处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塘,其中有假山残荷,再远一些,则是一条条回廊。
宅邸建筑大多自有法度,有法可依,主院书房在什么方向,偏厅厢房在什么方向,大致都是相同,女子在观望一番之后,一指东南方向,道:“书房应该就在那边。”
李玄都感应自己的剑意也是隐隐指向这个方向,于是便点了点头,当先一步向那个方向飘掠过去。
此地作为青鸾卫的隐秘据点,自然防守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还夹杂有许多暗哨,就算是寻常先天境的高手潜入其中,也要处处小心,一个不慎便要被发现踪迹。不过李玄都两人却非寻常先天境可比,行走其中,犹如闲庭信步,很快便来到书房附近。
书房后面有一不大不小的花圃和水池,可供书房内的人在疲乏时推窗而望,两人便悄无声息地潜至此地,虽然时值冬日,此地的花木已经凋零枯萎,但好在还有岁寒三友,又落满了白雪,还能勉强遮掩身形。
李玄都心中不无遗憾,若是能修得“坐忘禅功”的“天耳通”,就不必冒如此风险,就算是在百丈之外,也可听得此处的细微声响。可惜“坐忘禅功”只能让人修得一种神通,他修得了“漏尽通”,体魄异于常人,周淑宁修得“天眼通”,可观旁人体内气机流转,苏云媗修得“他心通”,虽然未见她亲自用过,但想来也是玄妙无比。
既然无有“天耳通”,李玄都就只能“散势法”敛去所有气息,然后贴在墙上,凝神细听。
好在屋内并未设下隔音的禁制,声音清晰可闻。
只听得那青鸾卫头领说道:“此番地公将军唐秦之谋划,还要尽快提醒总督大人才是,否则酿成祸事,我等都是吃罪不起。”
李玄都略感惊讶,怎么又牵扯到了青阳教的地公将军?
第九章 书房之中
一个愚昧无知的群体,大致由三类人组成。
其中一类人是聪明人,准确来说,是又聪明又坏的人,他们只占了极少数的一部分,但是这些人往往占据高位,且十分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么,野心勃勃,引导众意,从中获利。
另外一类是蠢人,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也没有什么立场可言,盲从,被人牵着鼻子走,基本上就是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最后一类人是可怜人,他们不想参与其中,无奈被蠢人们裹挟,被聪明人威逼,最终也是不得不被卷入其中,没有拒绝的能力,没有反抗的勇气,只能随波逐流。
在李玄都看来,青阳教就是这样一个群体。
天公将军唐周、地公将军唐秦、人公将军唐汉,以及围绕在他们身周的一众高层教徒、将领,这些是聪明人,也是最大的得利之人。
那些狂热教徒是蠢人,蠢且贪婪之人,被青阳教的教义所迷惑。平心而论,李玄都也看过一些青阳教的教义,通篇狂言、妄言、不实之言,与三教相比,既没有圆融自恰的体系,也没有直指大道的至理,但凡是有独立思想之人,都可分辨,可偏偏有那么多人相信,为何?因为他们抓住了人性中最大的弱点,不是贪生畏死,不是好色,不是嫉妒,不是憎恨,而是贪婪。
当然,也不完全是贪婪,还有人性中的软弱,非要依靠漫天神佛不可。
再有就是被青阳教裹挟其中的普通百姓流民了,他们并不信青阳教,可是被青阳教所胁迫,被当做两脚羊,被当做攻城掠地的炮灰,这便是可怜人了。
前者该死,后者该救,唯有中间的蠢人虽然罪不当死却也无可救药。
如今齐州的一片乱象,有天灾人祸之因,其中人祸有朝廷为政不仁之故,更是拜青阳教所赐,历来天命所归之王师,所过之处,必是转乱为安,安抚百姓,故而民心所向。可青阳教所过之处,却是愈发混乱,百姓愈发困苦不堪,犹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可见青阳教立身不正,就像侥幸得势,也难以持久,注定要被世人唾骂诟病。
身为总督府幕僚的楚云深来到归德府并不奇怪,因为齐州的军粮和赈灾粮食都是依靠芦州、楚州和江南各州支援,归德府作为齐州的南大门,被齐州总督府重视也在情理之中,可听青鸾卫话语中的意思,应该是青阳教红阳总坛也派人来了归德府,似乎要在归德府中有所动作,否则他们也不必在归德府中商议此事,直接去齐州的总督就好了。
就在此时,听得屋内的楚云深说道:“此事倒也不必太过着急,归德府乃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城高池深,守军精良,凭借地公将军的人马,想要攻下归德府,那是难如登天一般。地公将军唐秦,素来狡诈,绝不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亏本买卖,据我所知,红阳总坛在归德府中虽有经营,但是时日尚短,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青鸾卫头领道:“楚先生的意思是?”
楚云深长叹一声:“就怕唐秦是行那调虎离山之计,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归德府来,他好在齐州境内再掀起什么风波,青阳教一脉惯会使用此等伎俩,却是不可不防。”
屋内顿时一静。
过了片刻,就听楚云深再开口道:“你们先去吧,让我再想想。”
然后就是窸窸窣窣的起身声,有环佩声,也有刀鞘声,屋内之人向这位楚先生告辞之后,一个个推门离去。
待到空无一人之后,就听楚云深道:“窗外的两位,听够了吗?若是听够了,那就请进来一叙。”
李玄都和女子琴师对视一眼,对于楚云深能发现自己二人,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不知先生也是黑白谱上排名靠前的高人,于是两人也不多言,直接穿窗而入。
只见得书房中占地不小,有十几把椅子靠墙摆着,只是没有太多藏书,多是佩挂了些刀剑等物,不像是是一个读书人的书房,想来是青鸾卫的书房,被这位楚先生临时征用。书房的正门开在西面,李玄都和女子琴师进来的窗户开在东面,在北面位置则是摆放着一张巨大书案,坐在书案后的中年文士,两鬓生有华发,身着青衫方巾,正是先前与李玄都有过一面之缘的楚云深。
楚云深见到李玄都后,目光一闪,道:“原来是李兄弟,不知李兄弟有何贵干。”
李玄都拱手道:“做了不速之客,先向楚先生告罪。之所以如此,也是情势所迫,不得已为之,还请楚先生见谅。”
楚云深一笑道:“这倒是奇了。”
李玄都问道:“何奇之有?”
楚云深伸出手指,一一屈起,同时说道:“李兄弟身怀高明剑气,修为精深,双眼之中又隐含杀气,显然是久经战阵之人,绝非那等空有修为却不会打架之人可以比拟,而李兄弟身后的这位姑娘,同样是修为精深,境界不俗,以你二人之力,仍要被情势所迫,可见这所谓的情势极不寻常,此为其一。既然是情势所迫,却还要来此见我,依我推测,应是希望我出手相助,不过你我只是一面之缘,就算是善缘,你又为何笃定我会出手相助?此其二。”
李玄都道:“李某行走江湖多年,见过各种形形色色之人,虽然与楚先生只是一面之缘,但觉得楚先生不是只管自家瓦上霜的明哲保身之人,若是明哲保身之人,也不会甘愿担任无官无职的幕僚,辅佐齐州总督平定匪患。再有就是,李某此时已是无法可想,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姑且一试。”
楚云深一笑道:“若是李兄弟没有这后半句话,楚某便要将你赶出门去,从此不再往来,可既然李兄弟有了这后半句还算是真心实意的话语,那楚某也不介意帮李兄弟一把,不敢说能解李兄弟危局,只能说略尽绵薄之力。”
李玄都拱手道:“谢过楚先生。”
第十章 司徒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