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12章 心思复杂的许会阳
县铁路分局虽然小,但是该有的干部是一个也不少。
铁路分局这边的局长和一位副局长此时也都陪同当地领导一起慰问那些铁路老兵了。
中午,自然是要去铁路分局的食堂里解决午饭的。
现在的伙食标准并不高,而且耿部长和书记也不想太显眼了,所以就让人按平时的菜色来就行。
吃饭的时候,苏向东和其它的秘书或者是干事们做在了领导旁边的桌子上。
许会阳来打饭的时候,苏向东还看了他一眼。
许会阳并没有认出苏向东来。
两人从小到大见面的次数有限,特别是近几年,更是一回也没见到过。
可苏向东一眼就认出许会阳了。
因为之前许会阳跟着到铁路上工作的时候,苏向东见过他一次,那会儿是铁路局的人跟他做的介绍。
苏向东咬了一口馒头,没有起身和许会阳打招呼的打算。
他不喜欢苏文英,对许会阳和他妹妹则是单纯地无感,只是觉得没有来往的必要。
如果真地是当亲戚处,那也不至于这么多年都只见过几次面。
说到底,还是苏文英瞧不起他们这些穷亲戚。
苏向东虽然没有和许会阳打招呼,可是许会阳在吃饭的时候,还是知道了那位一看就很优秀的年轻同志,就是他的小舅舅苏向东。
许会阳食不知味,看着那边苏向东已经吃完了饭,正站在耿部长身边,和局长说着什么,气氛融洽。
再看看自己?
他现在也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哪里有资格和局长一起谈笑风声?
他又想起了当初姥爷对他提到的苏家四房。
所以,当初姥爷并没有骗他,而四房也的确是越来越了不起了。
许会阳后来问过苏文英关于苏建国的一些事。
苏文英只说对方是个穷当兵的,当了这么多年了,也没见给家里头孝敬什么,只是一些钱和票算个啥?
真要是有本事,咋不知道把家里头这些人的工作给解决了?
真要是有本事,咋没有把他兄弟侄子这些人的户口给迁到城里?
说到底,就是没本事!
苏文英坚信苏建国就是一个穷当兵的,兴许也混到了个排长营长之类的小官儿当当,绝对不可能当大领导的。
苏文英为啥会如此笃定?
只能说是以己度人了!
苏文英自己就是那种一旦得了啥好东西,恨不能嚷嚷得全县城的人都知道似的。
所以,她以为苏建国应该也是这样的人。
毕竟衣锦还乡嘛!
可是这么多年,也没听说过哪些领导到火车站去苏建国了。
为啥不去接?
还不是因为混地不够好?
不得不说,苏文英的短见,彻底地断了他们这一家子搭上苏建国苏建业这艘船的机会了。
等到多少年以后,苏文英眼睁睁地看着苏家人越来越好,甚至是都远离了农村的时候,才意识到她当年是有多么蠢!
许会阳经别人的口,才知道了那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是苏向东,却没有勇气说出来他是自己家的亲戚。
一直到苏向东等人离开,许会阳都没有勇气走过去打声招呼。
许会阳的心情可以说是低沉到了极致。
有对苏文英的埋怨,也有对于苏向东的嫉妒,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甘心。
明明自己是在县城里长大的,可是现在却没有一个乡下人过地好呢?
可是对苏向东,他又讨厌不起来,毕竟他们之间原本就没有多少往来,再想到了他妈这些年做过的那些事儿,莫名就有了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夏天的红星大队是热闹的。
因为从公社里升到县里的耿部长要过来红星大队视察工作了。
这还是自打他高升之后第一次来红星大队呢。
谢文身为公社书记,自然是全程陪同。
耿部长先去看了养殖场,很不错,现在的养殖规模也上来了,鸡鸭加起来已经超过一只千了,他们又刚刚引进了一百只的鹅,现在还小呢,看着毛茸茸的,倒是挺可爱。
“这些饲料里面掺了废掉的菌菇包?”
“是的,耿部长。这个配比目前是百分之十,我们计划等下个月就长到百分之十五。”
耿部长不解:“为什么要等到下个月?”
苏国安笑地既爽朗又有几分的得意:“我们蘑菇种植基地才弄起来呢,这菌菇包还没有那么多。目前已经在计划扩大生产了。”
耿部长点点头:“咱们守着大山,又有这个优势,如今还有了这方面的技术,就应该加大生产,然后多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嘛。”
“耿部长说的是,我们现在已经在扩大规模了。这个用人倒也不算多,而且大家伙的劳动积极性也都调动起来了。收购站那边也是放出话来,有多少要多少,不怕我们给的多,就怕我们给的少呢。”
谢文闻言也笑了起来:“这蘑菇可是好东西呢,比如说这香菇,就算是收购站不收,咱们也可以做成了干货,等到了冬天的时候,再加上了小鸡跟它一块儿炖上,那才叫香!”
耿部长笑着拿手指点点谢文道:“你这话说的把我的馋虫都勾起来了。”
苏国安立马道:“咱们今天中午就去我小婶子家吃饭,我小婶子的手艺耿部长也是知道的,那是我们红星大队的这个!”
看到苏国安伸出个大拇指,耿部长还真乐了。
苏向东的家人好像个个都会做饭。
“去向东同志家吃饭没问题,可是一切都得按纪律来。”
“您放心,我们都懂。主要就是用的咱们红星大队自己产的东西,绝对不会搞特殊。”
耿部长还真地是想念苏家人的手艺了。
此时的苏家,可是热闹着呢。
赵红梅指挥着苏向南烧火,苏向北则是抱了两个瓜直接放在了井里头镇着,之后又去帮着摘豆角了。
苏小软软趴趴地在屋里琢磨着秋天的服装样式呢。
虽然现在是夏天,但是服装厂的秋装样式也快该出了。
苏小软的鼻子动了动,“好香呀!”
苏奶奶掀帘子进来,笑骂了一句:“你就是个小猪仔子!”
“奶,你看这件衣裳咋样?”
第213章 先去探探口风
苏奶奶年轻的时候也是时尚过的,只是现在年纪大了,对于什么衣裳好看不好看的,时髦不时髦的,也已经不关心了。
“行了,快收起来,咱们去准备摆桌子了。”
“好嘞。”
今天的菜色丰盛,做的饭也是高粱米和白米两掺的那种。
耿部长和谢文到苏家的时候,正好这碗筷也都摆上了。
“耿部长和谢书记来了,快洗手吃饭吧。”
苏向北给打好了水,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还有县里和公社的其它四位干部,再加上苏国安肯定是要在这里陪着的,苏向东也得在这里吃,所以他们这些人单独开一桌。
一道大拌菜,里头有黄瓜、花生米以及过了水的包菜,上面还浇了油泼辣子。
一道炒杂蘑,就是他们蘑菇养殖基地自己种出来的各种蘑菇混在一起炒,不放肉,却香得很。
一道小鸡炖蘑菇,他们回来前,刚刚盛出锅来的。
一道红焖兔子肉,兔子是早上苏小软和苏建业一起上山弄的,肥得很。
一道菌菇汤,这个喝着可是特别鲜,但是别人家就做不出这个味道来,也就是苏家能把蘑菇汤做得比肉汤还要香。
一笸箩的二合面馒头,还有一大盆的高粱加白米饭。
“哟,这个小鸡炖蘑菇闻着就香呀,这都是咱们红星大队自己的?”
“是呀,这鸡是从养殖场抓的,蘑菇是蘑菇房那里摘的,兔子是山上逮的,部长就放心吃,绝对没有超标。”
四菜一汤,规规矩矩的。
耿部长是不肯白吃老百姓家的饭,哪怕他知道苏家的日子不错,也不好白吃人家的。
最后还是拿出钱和票,放在了碗底下。
赵红梅收拾的时候都收到一起,总共是六块五毛钱和几张粮票肉票。
苏奶奶让她收起来,“听着这个数,国安应该是没给的。其它人也是怕被人找茬,所以痛快地掏了钱。”
“出一块钱吃这些东西,他们可不亏。”
苏奶奶笑了笑:“是呀,不亏。咱们家这肉可都是给得足,那红焖兔子是一点肉丝都没剩呢。”
“向东呢?跟着耿部长一起走了?我还想着让他带两件衣裳走呢。”赵红梅一边收拾一边碎碎念。
苏建业连忙走到门口看了看:“去大队部了,应该还没走。”
赵红梅连忙进屋拿了一个小包袱出来。
“去,你给向东送过去,也省得我还得再往县城里跑一趟了。”
苏建业没敢有反对意见,现在他媳妇可是了不得了,全公社有哪个男人不羡慕他的?
找了个会干活又有本事的媳妇,生的孩子也是个顶个的聪明懂事,啧,用霍云雷那小子的话说,他简直就是达到了人生颠峰呀!
眼瞅着红星大队这边起来了,其它的几个大队自然也都是眼红得很。
红星大队的会计那嘴都乐得合不拢了,眼瞅着大队的帐目上钱越来越多,连糖票收购站这里都愿意换给他们了,这能不高兴?
隔壁的为民大队的大队长就坐不住了。
有人给他出主意:“咱们村老赵家的闺女不是嫁到红星大队了嘛,让她娘家人过去找找,问问能不能也教教咱们种蘑菇,就他们大队能种出多少来呀,咱们也跟着种,又不抢他们的销路。”
这话倒是真的。
七十年代,各种物资都是十分紧缺的。
那些大的东西,比如说钢材或者是电器就不说了,只是这老百姓们的吃喝用度上,也都是跟不上的。
大队长想了想,还是去了一趟老赵家。
赵红梅的爹叫赵老憨,人如其名,人比较憨厚老实,家里头孩子多,总共有四个女儿两个儿子,最小的闺女嫁的还是本村的。
“大队长的意思我也明白了,这样吧,明天我让老婆子带着几个娃去一趟红星大队,先探探口风再说,您看呢?”
大队长觉得可行,“那就麻烦叔了啊。”
“哎呀,可不敢这么说,您也是为了咱们大队好。我听说这蘑菇的种植技术还是我那个孙孙女给琢磨出来的,只是到底这技术现在是归了红星大队了还是怎么着,咱还得问仔细了。”
赵老憨这意思就是说如果是归了红星大队,那他们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犯错误,总不能为了为民大队这边,反而让闺女和外孙女在红星大队过不下去了。
大队长也明白这个道理,本来就是一个公社的,也不好把事情闹地太僵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老太就带着小闺女和几个孙子孙女去了红星大队。
反正也不远,走着去的。
赵老太一到苏家,自然是引得苏奶奶亲自出来招待了。
上了糖水,又让苏小软拿出来一些糖果花生地给小孩子们吃,赵老太脸上笑得那叫一个高兴呀。
“老姐姐特意过来一趟,是有什么事吗?”
赵老太比苏奶奶年纪大,这声老姐姐倒也是当得的。
“大妹子,我也不瞒你了。昨儿大队长去了家里一趟,就是想问问这蘑菇种植的技术,能不能让为民大队也学学。”
苏奶奶一早就料到会是这样,所以也没有太惊讶,“红梅呀,你去一趟养殖场,换两只鸡回来,挑肥一点儿的。”
“知道了,娘。”
赵老太一听,可不得了了,这哪能让亲家这么破费呢!
“不了不了,我们坐会儿就走了。”
苏奶奶拉着她的手道:“老姐姐这话是在挤兑我呢?你们来都来了,哪能饭都不吃一口?都是乡下,粗茶淡饭的,你们也别嫌弃。”
苏小软不会挑鸡,所以就拿着篮子去了一趟蘑菇房那边,正好苏建业也在那边上工呢。
不是农忙的时候,苏建业就去蘑菇房那边帮忙,美其名曰:技术指导!
不一会儿,苏建业和苏小软两人一块儿回来了,装满了蘑菇的篮子也挎到了苏建业的手上。
“岳母来了,哟,这是他小姨吧,咋这么胖了?”
赵红桃一翻白眼儿道:“姐夫你什么眼神?我哪儿胖了?”
苏小软偷笑,她也觉得小姨长地胖了,明显去去年见的时候胖了一圈。
赵红梅也进了院子,手里还逮着两只活鸡。
第214章 好吃懒做的赵红桃
晌午做了一道小鸡炖蘑菇,又拌了个黄瓜,炒了个青菜。
苏小软看着,觉得菜不多,主要是小姨和几个表哥表弟还在呢,干脆就撺掇着赵红梅又炒了个韭菜鸡蛋,韭台炒腊肉。
赵红桃是赵家最小的,嫁人后也一直过地很自在,被人宠惯了,平时也很少下地干活,要不然也不能胖了这么多。
赵红梅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