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建业心里头也慌,以前苏小软也有过这么一回,不过那回好像是因为苏小软用仙法过度,给脱力了,难不成这回也是?
  等霍云霆过来后也不敢隐瞒,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
  苏奶奶沉着脸,“嗯,这事儿你也别再跟别人说,我们知道就行了。”
  “奶奶,软宝没事吧?”
  “估计是吓着了,要是晚上不发烧就没啥事儿,你回吧。”
  霍云霆还想着进去看看苏小软呢,但是看到苏家人都在堂屋里头,他也不好意思主动去女孩子家的闺房,只能先回去了。
  “建业把大门栓上,今晚我和软宝一起睡,我守着她。”
  赵红梅急道:“娘,要不我跟软宝一起睡吧,您年纪大了,别再累着了。”
  “不用你,软宝这毛病我知道,你们都不用操心,真有什么事儿,我肯定会叫你们的。”
  苏向南则是迷迷糊糊的,他咋不知道软宝还有啥毛病呀?
  “娘,软宝这是咋了?咱们不用送医院吗?”
  赵红梅摇头:“没事儿,你妹妹这是老毛病了,你奶知道,不用管了,咱们先吃饭。”
  因为惦记着苏小软,这晚饭谁也没有吃多少。
  苏小软晚上没有发烧,但是她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好像是又进了空间,然后看到通往三楼手扶电梯的指示灯又亮了一半。
  苏小软记得,二楼当时能允许被上来的时候,也有过这么一回。
  难不成三楼也很快就能对她开放了?
  苏小软高兴之余,似乎是听到有人一直在叫自己,仔细听这个声音,像是奶奶在叫她,又像是娘在叫她。
  苏小软就跟看电影一样,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的,一会儿是她高兴地吃年夜饭,一会儿又是看到大伯和大伯娘回来了,还看到了霍云霆胸前戴着大红花的样子,看起来傻里傻气的。
  直到耳边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清楚,苏小软终于从梦境中出来了。
  睁开眼,苏小软就先看到了奶奶那又是紧张,又是关切的眼神。
  “奶,咋了?”
  苏奶奶见她醒过来了,顿时松了一口气,又快速地在她额头上和脸上都摸了摸,这才对一旁的人道:“没事,不发烧,人也醒过来了,估摸着就是饿了。”
  苏小软的头转动了一下,这才看到了一旁同样着急的赵红梅。
  “娘?”
  “醒了就好,有哪里不舒服吗?”
  苏小软摇头,“我睡了多久?”
  赵红梅的两只眼睛都是红的:“你都睡了一天一宿了,这都该着吃午饭了。”


第413章 发工资了
  苏小软还真有些饿了,起来吃了一大碗的热汤面,连汤都给喝干净了。
  打了外饱嗝,苏小软才笑嘻嘻地抱住奶奶的胳膊开始撒娇。
  “奶,我真不是故意的,我当时其实是可以自保的,就算是云霆哥没出现,我也不会有事。”
  苏奶奶绷着脸,显然是没有那么好糊弄的。
  “哼,你也就是这会儿拿好话来哄我。软宝呀,咱们家现在条件不差,也不缺那口吃的,你可不能再冒险了。”
  苏小软连忙点头:“我记住了,以后不会了。”
  等晚上,找个机会,就把空间里头的几头野猪给弄出来了。
  苏建业倒抽了一口凉气,好家伙的!
  两头大野猪,都得是四百斤往上的,还有五头小野猪,瞧着也得有一百斤了。
  “软宝,这都是你弄到的?”
  “啊,爹,想个法子把这几头野猪处理了呗?”
  苏建业挠挠头,这可不好弄到县里去。
  “我一会儿骑车去一趟县里,看他们能不能明天早上过来一趟。”
  大白天的,肯定是不能过来的。
  苏小软瞧了一眼外头:“会不会太晚了?”
  苏建业摇头:“才六点呢,不晚。”
  苏小软不放心:“那让二哥跟你一起去,天太黑了,手电筒一定得带着,千万不能大意了。”
  苏建业拗不过她:“行吧,把你二哥叫过来。”
  不想赵红梅过来了:“叫他干啥?倒不如直接跟大队长借了拖拉机,咱们直接拉到县城里去卖了不好吗?”
  苏小软挑眉,这个可以有。
  他们可以找那个黑子把这几头野猪给处理了。
  问题是苏建业不会开拖拉机呀,所以,这事儿还得让苏向南出马。
  等苏向南知道要去县里送东西,立马就说:“那我一会儿就去运输队,我们可以跟队里借车用,不过要补上油钱的。”
  苏建业乐了,这样正好。
  “那你一会儿直接开车回来?”
  苏向南觉得可以,而且东西也不是太多,只需要开一辆小型的货车就可以了。
  苏建业为了遮人耳目,还特意在外面放了几袋子粮食。
  要是有人问起来,只说是刚分了粮,给苏建军和苏二兰家都送些粮食过去。
  四点左右,苏向南和苏建业就出门了。
  大半夜拉着这些东西,还真是有些战战兢兢的,好在一路上很顺利,黑子那里的交易也比较快,总共七头野猪,苏建业拿到了一千一百块钱,另外还有一些票。
  这野猪出手了,苏建业心里头就已经塌实下来了,这会儿还太早,两人找了个地方在车上眯了一会儿,等到七点多,父子俩就去国营饭店里吃了顿早饭,这才去给两家送粮食。
  苏奶奶也是个不偏不倚的,两家都是一百斤的麦子,外加五十斤的稻谷。
  要是搁在以前,苏奶奶不会让他们现在送粮食的,一般都是刚入冬时送一回,等正月里他们拜完年走的时候再带上一些。
  这回是为了给野猪打掩护,不得不选在这个时候送粮食了。
  父子俩把粮食送了,又赶紧回去还了车,再骑自行车回了红星大队。
  苏建业连一刻都没歇,又一路小跑着去了厂子里。
  苏国安和苏建业商量过了,厂子里效益好,而且现在国家也提倡推动生产,所以他们厂子要一直开到腊月二十六才会放假。
  为了防止大家伙有情绪,腊月二十四会结算工资,当然,结算的是腊月二十以前的,余下的几天等到来年开工后再结算。
  明天就要发工资了,苏建业得赶紧去看看会计那里算的怎么样了,还有钱什么时候能取出来,安全不安全等等。
  苏建业也是头一回办这么大的事,激动之余,更多的还是不放心。
  现在全厂有几十号工人,大到副厂长,小到看门的两位大爷,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的。
  别看还没有把钱拿到手呢,他们可是知道这厂子里效益如何的,能不高兴?
  退一步说,就算是分到的钱少,也不可能比种地得的钱更少了。
  财务这边加班加点的,总算是在二十三下午把工资都算出来了,另外,还有奖金、补贴、年终福利等等。
  厂子使用的也是工分制,目前已经换算完毕。
  全厂工资最高的,除了苏建业这个厂长之外,就是技术人员肖然和宋有成,另外还多了一个销售科的苏向磊。
  苏向磊是苏国安的儿子,人打小就机灵,只是坐不住,从小到大没少惹祸。
  没想到这进了蘑菇厂,倒像是如鱼得水了,天天往外跑,也的确是给厂子拉回来不少的单子。
  二十四上午八点,厂子开始发工资,不过因为车间里的工作没停,现在领工资的都是上晚班的那一拨。
  至于白班的这一拨,要等到中午的时候才会过来支工资,而且苏建业特意准许他们回家一趟,省得再把钱给弄丢了。
  苏向磊拿到了工资,自己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越算越高兴。
  “爹,我这要是平均到每个月,就等于是工资有四十多块呢!我这比我哥赚的还多呢。”
  苏向磊说的是苏向成,苏向成现在的工资待遇是三十多块钱一个月,另外还有粮票等补贴。
  苏国安也高兴呀,虽然是苏向磊领了工资,但他也就是一个过路财神,回到家,这钱还是得乖乖地上交的。
  大部分人的月平均工资都在二十五钱左右,这也更是让大家伙坚定了好好干的决心。
  这才几是几个月呢,而且人家挣得多的,一个月平均下来要四十块钱了,他们得加把劲儿,争取也能拿到这么多。
  就连刚进厂子没多长时候的姚望,这回也拿到了十几块的工资。
  不少了。
  苏小软和苏奶奶两人主要就是挣的奖金,因为在她们领取工资的时候,工资基数很低,奖金占了较大份额。
  苏奶奶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是可以凭手艺挣钱的了。
  要过年了,红星大队家家户户都是喜气洋洋的,又是能分到了野猪肉,又是发了工资,这眼瞅着家里头的存款都上了三位数了,好些个男人都在家里头喝了二两!
  “厂子还说要干到二十六呢,要我说,就直接干到二十九算了,这歇一天就少挣多少钱呀!”


第414章 越来越好
  厂子这次分到钱最多的普通人,已经拿到了两百多块钱!
  这是从厂子刚开始建好,就跟着一起干杂活的人拿到的数目,而普通的等厂子正式开工后进来的,也拿到了一百多。
  总体来说,就是厂子赚钱了,大家手里头也都有了实惠!
  因为厂子是建在了红星大队,所以得利最多的,自然还是红星大队。
  厂子里八成的工人都是红星大队的,也就是后来招的这一批,因为有谢书记的叮嘱,他们才在其它大队各招了两人,要不然,红星大队自己人就够用了。
  苏小软看得很明白,以前红星大队的人都下地,毕竟他们也没有别的营生,而且也不允许他们有其它的生存方式。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中一些人进厂做了工人,还有一些人在养殖场、蘑菇屋和耳场干活,这至少分流了一大队六成的劳动力。
  可是地里的活也一样没落下!
  这就很不可思议!
  至少,谢文一开始是想不通的。
  明明还是那些地,为啥就不一样了呢?
  还是苏小软一语道破玄机。
  下地的人变少了,但是活没少干,而且因为有了拖拉机的加入,所以地里的活效率也跟着提升了。
  再就是没有那些磨洋工的了,哪怕是上头分下来的知青,现在也是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都能分到比较合适的活。
  不像是以前,光是拔个草,都能几十个人磨一天。
  现在都是用锄头了,一个人一天能解决几亩的锄草任务呢,哪里还跟以前一样让人蹲地地上慢慢拔?
  当然,这锄头也是要钱的,还是红星大队弄起了养殖场和蘑菇屋之后又再慢慢一批批的购进的。
  除了锄头之外,还有用拖拉机帮忙耕地、几头牛则是负责那些拖拉机不方便下去的边边角角的地方,这么一配合,还真地是越干越轻松!
  最牛的,还得是那种手摇式的脱粒机,也因为通了电的原故,再有几位知青一起配合着改造,弄成了电动脱粒机了。
  这项成就,还让他们上了报,也跟着光荣了一把。
  这也实际性地解决了劳动效率问题。
  以前多少人跟着一起拧玉米呀,再后来有了手摇式的脱粒机,这进度快了好些,而且也不需要非得是成年人来干这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子也能弄得了。
  现在改成了电动的,虽然脱粒速度还没有十几年后那么快,也足以让大家瞠目了。
  他们这里还是时常会停电,有时候一停可能就是三四天都来不了。
  但是蘑菇加工厂那边不会停,这让大家伙更觉得这个厂子是建对了。
  因为有了‘现代化’设备的加入,所以农活越干越快,这用人自然也就是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农民挣钱少?
  不就是因为从土里刨食不容易吗?
  那是靠天吃饭的!
  而且现在都是挣工分,农闲的时候,啥活没有,除了歇着还能干啥?
  顶多就是打打柴,或者是进山里头寻摸点儿啥好东西。
  现在好了,红星大队里有了其它的产业,全年都有活干了,那就意味着有钱拿了。
  而且有些人家是真拼呀!
  比如说苏向兵,他先前在蘑菇屋只是个普通种蘑人的时候,天天早上还不忘了去地里干上几个小时挣工分。
  这么算下来,越是勤快的人,越是挣得多,而且这样的人多了,这地里的活自然也就攒不下了。
  况且苏国安这个大队长还是很拎得清的,每到了秋收时节,所有人还是要将秋收放在第一位,哪怕是蘑菇屋那边紧张一些,忙碌一些,也得先紧着秋收来干!
  这么一来,红星大队的粮食产量没低,其它产业也都活下来了。
  不容易呀!
  其实全公社上上下下,多多少少都沾了红星大队的光。
  现在其它几个大队日子虽然没有红星大队那么好,但是也都开始有好转了。
  每个大队都有了蘑菇屋,而且蘑菇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