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家里正好有葱和芫荽,用这个凉拌豆腐丝最好吃了。”
郭玲玲知道赵英子手艺好,干脆就站在一旁看她做了。
赵英子也知道下午还有不少活呢,所以中午就简单地吃一些。
“这腊肠颜色不一样,一个辣一个不辣吧?”
“对。每种都切点,到时候谁吃啥样的就吃啥样的。”
切个腊肠,再拌个豆腐丝,炒个木耳鸡蛋,最后再来一个白菜炒五花肉,今天中午的菜也就算是齐备了。
对了,还有刚出锅的肉丸子呢,这也得算是一道菜呢。
下午的活还有不少,苏建业和苏建军分成了两队,一队去苏国安家会合,然后带人去族里头的孤寡老人那里帮忙清理一下院子,修整一下门窗啥的;还有一队则是去了三奶奶家,帮着干点儿活,也顺便看看她老人家。
苏建民回来的少,所以他跟在了苏建业身后,去族里的几家老人家里头帮忙干活,说说话。
老苏家人团结,所以在红星大队乃至全公社才没人敢欺负他们。
苏奶奶一直念着当初族里人对他们一家子的好,所以自家有了条件之后,也愿意回报一下那些善良的族人。
下午苏小软和郭玲玲一起去了三奶奶家,给她带了一碗炸出来的肉丸子和几块豆腐。
对于一个老人家来说,这些够她吃好几天了。
苏向兵媳妇正好在帮老人家换被褥呢,看到她们来了,连忙请进屋里。
郭玲玲回来的少,苏家的好些个亲戚也不认识她。
苏小软想着家里的活也不多,干脆就带着郭玲玲又去了二奶奶家,顺带着让郭玲玲认认亲。
腊月三十这天,苏建军吃过早饭就走了,李丽给他准备了一个饭盒,让他中午热着吃。
“二伯,晚上你别吃食堂的饭,我和小哥给你送饭去。”
苏建军笑道:“你就算了,一个女孩子还是在家里头吧,让向阳和向安去送就行。其实不送也没事儿,我们食堂的饭菜也是不错的。”
“那总没有家里头的饭菜香。”
苏建军笑着跟他们摆摆手,骑车子走了。
今天就是彻底没有活了,都在屋里头闲了起来,睡觉的睡觉,闲聊的闲聊,几个男孩子早就坐不住了,吃完饭就跑去找同龄的人一起玩了。
三个孩子都在苏奶奶屋里的炕上睡着,苏奶奶年纪大了,也一直都午休的习惯,所以赵红梅几人干脆就去了堂屋说话。
苏小软出来的时候,心细地给关上了门。
赵英子和郭玲玲一起去了厨房,把最后一锅馒头蒸上。
至于过年期间要吃的面条,都已经准备好了,是苏奶奶和赵红梅用苏小软拿出来的轧面机做的,又快又好。
“饺子馅都调好了,咱们三点以后再开始包,现在都歇歇。”
苏小云坐在离她们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坐着,手里头还拿着一把瓜子慢慢嗑。
王小梅也不好意思让自己的儿媳妇闲着,就打发她去厨房帮着烧火。
韩娇是一百个不乐意,可是王小梅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之后,也只好扭身去了。
韩娇其实是没想到他们家能天天吃白面馒头的。
这得是啥条件,才敢这么吃呀。
来了几天,天天都有肉吃,而且不是白米饭就是白面馒头,这条件,都赶得上厂长家了。
韩娇想到这儿才记起来,苏建业可不就是个厂长嘛。
苏建业兄弟几个去了西堂屋,守着壁炉说话。
“老四,厂子的效益咋样?”苏建军还是真关心这个蘑菇加工厂,毕竟他也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老苏家九成的亲人们都在这里呢。
“还不错,现在也算是步入正轨了。惟一不好的,就是咱们厂里的工人们不能迁户口,而且以后也没有退休金。”
“这个不急,慢慢来。户口的事儿不算什么,要我说农村户口反倒是好了,还能有地种呢,最起码饿不着。”
苏建业也觉得二哥说得有理。
不过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觉得城里人体面,看不起农村人。
苏建民抽了口烟,慢悠悠道:“老四,你这个厂长不错呀!现在厂里的工人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苏建民得知不能迁户口,而且也没有养老金,顿时就又有底气了。
“这个说不准,目前工资最低的,应该就是临时工了,一个月十八块钱,车间的正式工人一个月三十块钱,技术员再高一些,对了,你还记得向磊不?”
苏建民点点头,那是苏国安家的小子,他有印象。
“向磊现在一个月能挣五十多呢,这小子脑子活,而且学东西也快,以后指定有出息。”
苏建民顿时又觉得抽到嘴里的烟不香了。
一个毛头小子,挣的快赶上他了呢!
“今年总体来说就是还不错,从大家伙的面色上也能看出来吧?”
苏建军点头:“的确,个个脸上喜气洋洋的,而且这脸上都是带红了,比以前那腊黄色的脸可好看多了。”
第558章 亲家见面
苏小云嗑着瓜子,想着自己现在因为带孩子,还没有工作的事。
她当初嫁进去的时候,可是说好了男人会给她买一份工作的。
可是没想到刚结婚没多久,她就有了,所以买工作的事情也就暂时搁置了。
现在孩子小,她又得带孩子,婆婆明明已经退体了,却也不愿意多帮帮她,还总指责她花钱大手大脚的。
苏小云没少因为这个跟婆婆吵架,反正她不怕,大不了就离婚,她向来就是这种混不吝的性子,谁让她受委屈,她就要跟谁过不去。
其实苏小云也知道很多人都是这么过的,就好像她嫂子韩娇,不也一样是自己带孩子嘛。
不一样的是,王小梅还没退休,还得工作,所以也没有时间帮着带孩子。
可是小婶子赵红梅不也一样上班呢?
那咋她就愿意帮着赵英子带孩子?
不仅仅是她,三婶子李丽不也帮着郭玲玲带孩子?
凭什么就自己这么倒楣呢!
苏小云越想,越觉得自己委屈。
特别是看到奶奶对苏小软那么好,她更觉得难受了。
都是孙女,凭什么就这么偏着苏小软呢?
就因为她是在老太太跟前长大的?
不得不说,苏小云也算是真相了一部分。
这长到十几岁了才见第一面的,跟一直长在她跟前的孙女相比,老太太肯定还是更喜欢苏小软的。
再加上苏小软还是出了名的福宝,又有‘仙法’,在老太太眼里头,所有孙子都比不上这个孙女,更何况是一个没见过几回面的孙女了。
不过明面上,老太太还是做到了不偏不倚。
如果非要说老太太偏心的话,那就是大年初一发红包的时候,老太太再次偏向了孙女和孙媳妇。
她们收到的红包正好比孙子们多一倍!
苏向安撇嘴:“我算是知道了,别人家是重男轻女,就咱们家是重女轻男。”
苏向东笑着捶了他一下:“你要是嫌少,也可以不要。”
苏向安身子一扭:“那不可能!”
苏建民一家子回来前就已经订了返城的票,正月初九离开。
正好还能赶上苏向南定婚期,也能跟李晓晓一家子见个面。
因为苏建军和李亚彬是认识的,所以今天的主要任务,基本上都在苏建军身上。
午饭的菜单是头两天就定下来的。
李晓晓和他的家人都被请去西屋里坐席,其它人则是留在东边堂屋里吃饭。
苏建民身为苏向南的伯伯,自然也被请过去陪席。
苏小软和李晓晓是同学,又是好朋友,也被安排过去陪着一起说话。
桌子很大,坐十个人还有空余,李晓晓的哥哥李长安和一个同族的婶婶也跟着一起来了。
张惠看到桌上摆着瓜子糖还有苹果梨子,就觉得亲家实在是太客气了。
“嫂子你也坐吧,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也没必要这么见外。”张惠拉住赵红梅的手,说地也是真心实意,毕竟以后闺女要嫁过来,这婆媳关系可是顶顶要紧的。
“妹子说的对,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喝水,吃糖。”
赵红梅也是有些局促,毕竟这是会亲家,虽然苏向东结婚了,但是赵英子的父母当时不做人,所以压根儿就没有这一项,到向南和李晓晓这里,还真是头一回这么正式且隆重地坐在一起说话。
“这样,老李,咱们一项一项来吧,你说呢?”
李亚彬点头:“行。”
“那咱们就先说彩礼吧,这是大事,你们家有啥要求就直接说,咱们觉得合适那就直接敲定,不合适咱们再商量。”
李亚彬和妻子王惠相视一眼,笑道:“我们的要求也挺简单的,随大溜就行。县里边是咋时兴的,咱们也就怎么弄。这三转一响呢,我们也不全要,满足其中两条就成。”
三转一响又叫四大件。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一般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就觉得是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
三转一响是现在这个时候老百姓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同时也是大部分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高县这样的小县城里,能办齐这四大件的不多,所以,李亚彬和张惠的意思是满足其中两条就成。
苏建业看了赵红梅一眼,笑道:“亲家这要求的确是不算高。这三转一响没问题。手表呢,我记得年前向南给送去了吧?”
张惠点头:“是是是,年前向南就给送过来了,那手表还怪好看的。”
“其它的也都不是问题,自行车本来也是要给向南买的,至于缝纫机和收音机,这东西家里头就有,你们看是再置办一套也行,我们没意见。”
张惠连忙道:“家里有就行了,这东西原本也是要跟着晓晓一起陪嫁过来的,没必要来回折腾。”
赵红梅想的比较多一些:“还是买吧。咱家那台有点儿旧了,回头让向东搬走,也省得英子给孩子做件衣服还得拿手缝。至于收音机,现在主要是家里头老太太喜欢听一听戏,而且以后也是要住在一起的,你们要是觉得不方便,也可以再买一台。”
张惠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不用,这东西可有可无的,再说家里有一台就成。”
“那行,再就是三十六条腿,我们这边也都置办齐,你们看够不?”
张惠脸上闪过一抹惊讶,又笑道:“都行。”
三十六条腿通常为六大件家具组成,也就是大衣柜、五斗橱、书橱、梳妆台、写字台,再外加四把木椅子。
张惠是个体面人,原本还觉得这种话不好直接说出口,没想到赵红梅自己就先提出来了。
彩礼的数额还没有确定好,虽然张惠说的是随大溜,但是也得有个具体数。
苏建军道:“咱们县里头兴的就是六十六块钱或者是六十八块钱的彩礼比较多,当然,也有个别给得再多一些的。你们的意思是?”
李亚彬也看出来了,这亲家都是实在人,“六十六就行,六六大顺嘛,也图个吉利!”
苏建军一拍大腿:“行,那就这么定了!”
第559章 定日子了(三更)
最容易起争执的几项都定下来了,大家也就都放轻松了不少。
特别是张惠,她也算是个文化人,真要是让她因为一些个钱和物上的事跟人撕扯,她也做不来。
这下好了,几乎都不用她提,人家样样都给想周全了。
一顿饭吃完,这婚期基本上也定下来了。
苏家请人看了几个吉日,其然让李家人挑。
最终,李家人选了二月二十六这个日子。
这会儿结婚正好,天也显暖和了,而且跟展销会应该也不会有冲突。
展销会在三月份,这说的是阳历,苏建业早就从日历上看过了,阴历二月二十六这天,是阳历三月份的月底了,那会儿展销会应该也结束了。
苏向南的婚事定下来了,所有人都觉得轻快了不少,少了一件需要操心的事了。
可是赵红梅又开始紧张了起来,因为这好些个东西也得置办起来了。
三十六条腿倒是不算太难办,这木头也是好几年前苏建业就开始准备的,所以不缺木料,可是找谁做又成了一个问题。
要是苏建业不忙,他可以自己慢慢鼓捣,可现在他是一厂之长了,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弄这个?
还是赵红梅拍了板,费时费力的大衣柜就直接买新的,就从县家具厂里头订,反正县里的房子也得弄新床,干脆就一块都置办上算了。
只是这么一划拉下去,赵红梅手里头的钱包就迅速地瘪了下去,她还真有些心疼了。
苏小软笑嘻嘻地给她补上一沓大团结,可是赵红梅不要。
“娘,拿着吧,哥哥嫂子挣钱也都往您这里交一份儿呢,我挣的也得往您这里交。不能区别对待,要不日子长了嫂子们就要有意见了。”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