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颤抖吧昏君-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同武王是亲兄弟,朕思念安阳,他也是一样的,若有一日,朕同武王刀兵相向,也不用你冲到最前头。”
  武王躬身道:“臣弟不敢冒犯皇兄,您一日是明主,臣弟就是您最为忠诚的臣子,您手指的方向,就是臣弟刀锋所向。”
  阻止不了迎回安阳长公主,武王打算掌握北伐的主动,“臣弟愿亲自迎回皇姐,护送她回京同皇兄团聚,以告慰父皇在天之灵。”
  “不用劳动你。”隆承帝食指指着温浪,“比起朕同你,安阳更希望看到他。”
  温浪顶着朝臣们大有深意的目光发愣中,温暖轻轻踢了他一脚,正好踢在他膝盖处,温浪扑通跪倒,听到温暖小声提醒。
  温浪道:“臣愿为先锋,接回安阳长公主。”
  “好,朕期望你这次能带回安阳。”隆承帝说道:“朕就再相信你一次,出兵当日,亲自登台拜你为将。”


第二百零八章 魏王日常怼人
  “武王答应出兵,苏首辅,你呢?”
  隆承帝笑得下巴上肥肉乱颤,犹如弥勒佛一般,整个人都洋溢着喜悦兴奋,大胜啊,从未有过得的畅快!
  原来做皇帝能这么爽得吗?
  以前隆承帝想要推行自己的主张总是波折重重,阻力不小,好不容易颁布圣旨,也会被修改一些本意。
  隆承帝说服朝臣们都需要花不少的力气,同朝臣斗争,然后妥协,他一人面对六部官员,每次都是精疲力竭,还达不到他原本的目的。
  因此隆承帝一直说做皇帝苦,做皇帝累,并不是虚伪。
  今日隆承帝第一次感觉做皇帝还是很爽的。
  他怀疑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做了个假皇帝!
  苏首辅苦笑道:“臣等必为陛下前驱,为陛下征北蛮,为陛下迎回安阳长公主。”
  他还能反对?
  武王都认输了。
  隆承帝,武王,苏首辅三人才是整个朝堂的核心,苏首辅为辅宰多年,人脉遍布朝野,可他有个清醒的认知。
  在三方中,苏首辅实力最弱,毕竟他是臣!
  武王算是半臣,联合武王,或是联合隆承帝,打压另外一方,苏首辅才能坐得稳,一旦隆承帝同武王都赞同的事,苏首辅哪怕不情愿,他也无力反对。
  毕竟,武王同隆承帝都不会让他把手伸向武勋行列,武勋都很少同文臣联姻,说是文臣瞧不起武勋,其实一旦有文臣之女嫁入武勋之家,嫁给世子为夫人,很快文臣定会倒霉。
  而哪家迎娶文臣小姐的武勋也会被整个圈子抛弃。
  隆承帝明着重视苏首辅,让文臣压着武勋一头,本质上是压一压武王,分裂武勋同文官。
  这些苏首辅不是不明白,可他不敢动,根深蒂固的文武分庭抗礼,也不是苏首辅一人就可扭转的。
  即便是对苏首辅礼遇有加的武王,也不敢完全联合苏首辅,一来不信苏首辅,二来武王也怕苏首辅尾大不掉。
  文臣武将再次跪倒,齐齐高喝:“愿为陛下先驱,为陛下征讨北蛮,迎回长公主。”
  往日,需要隆承帝挨个说服的六部官员如今乖巧无比,隆承帝突然站,听着他们的呼喊,连说了三个好字。
  其余的豪言壮语似堵在了隆承帝喉咙中,他眼角有几分湿润,目光落在李湛身上。
  李湛难得严肃认真,同温暖并肩跪在一起。
  他察觉到隆承帝目光,抬眼向隆承帝挤了挤眼,父皇,做皇帝爽吧。
  隆承帝哭笑不得,也许以前他就是顾虑太多,不够任性,才做了十几年的苦逼皇帝,按照李湛这随心所欲的行事,后世史书上少不得对李湛的贬低。
  为帝王者,除了生前享受荣华富贵之外,不还求一个身后名?
  皇帝都在尽力美化自己,亡国之君还时常把亡国的责任推到红颜祸水身上,或是朝上出了佞臣小人,总之亡国的皇帝有错,也只是错信了祸水小人。
  隆承帝担心起李湛的身后名。
  李湛可以不在乎,他把重任交给李湛,万一李湛在史书上评价不高,他这个做老父亲的心疼啊。
  苏首辅叩首道:“老臣还需提醒陛下几句,户部存银不多,不足以支持陛下北伐,而各地的储粮仓库,具体是个什么状况,老臣也还没完全掌握储粮数目。
  北伐再快,也许两三年的功夫,其中耗费的粮饷以亿记,陛下,若以倾国之力去北伐,臣恐民心不稳,何况臣不知开春后,在两年之内是否还有大的天灾。”
  国师道:“我观天象,未来两年,国朝风调雨顺,不敢说没有任何天灾,不会有大规模的天灾,不过,天灾抵不过。
  天象显示得是天灾,却无法显示人心,一旦有人为祸,比天灾破坏力更大。”
  “这话爷不爱听,什么都推到天象去,那就顺天象一动不动就好了,天象能把安阳姑姑还回来?”
  李湛日常怼国师,“作出一个决定,自然有利有弊,苏首辅等朝臣的责任不就是解决弊端的?粮食不知有多少,苏首辅不会派人去查?户部没有多少存银,怎么反而成了阻止父皇的理由。
  户部官员都是干什么吃的?每年那么多税赋都用了不成?长宁之战后,父皇勤俭得做儿子看着都心疼,没用国库一文钱,修养十多年,国库还没钱?!
  你们也好意思说出口!未来不可测,可过去十年,爷能查到的天灾有几次,每年赈济出去的银子多寡。
  别不是,父皇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你们把国库的银子都用吧。”
  户部尚书连忙说道:“不敢挪用国库的银子,只是每年六部也需要银子周转,官员的俸禄等等,银子不经用……”
  “两千多年的大汉朝,你们称颂的文景之治,他们当时税赋多少?不到二十年就能支持汉武帝北击匈奴。如今国朝子民是当时两三倍,税赋也比当时高得多。
  北蛮还不是匈奴,你们说库银不足?说银子不经用?”
  户部尚书张了张嘴,深深低下脑袋。
  汉武时期,将星云集,文臣荟萃,出了不少善于赚钱的臣子,这才有了汉武帝击溃匈奴的壮举。
  如今朝廷,还真没有过于出色的文臣武将,却多了总是拖隆承帝后腿的武王。
  “哼。”
  魏王冷哼一声,“知晓你们没用筹措不出银子,爷没指望你们只会花钱,不会赚钱的庸碌之辈,方才爷答应为父皇筹备北伐的银子,就不会失言。
  不过国库必须得拿出北伐所用的银子三成,其余七成,爷来筹集,三成银子若是都拿不出的话,爷亲自带着锦衣卫挨个敲你们家大门,到时候,人头滚滚,别说爷不给你们机会!”
  户部尚书顾不得苏首辅,连忙磕头道:“若是三成银子,国库凑一凑还是能拿出来的,臣恭喜陛下,魏王殿下善于筹钱,是陛下之幸,朝廷之福。”
  隆承帝点头道:“……这兔崽子心思活泛,封王后越发跳脱,旁人说能筹措七成银子,朕是不信的,不过魏王的话,若是筹措不到,朕砍了你的脑袋。”
  “儿臣还是没娶媳妇,没给父皇添皇孙呢,儿臣刚刚寻到心上人,还是活着好。”
  李湛看了温暖一眼,笑得可温柔了。
  温暖正同看客们闲扯,被李湛看得有点慌,李湛又神经了。
  “儿臣恳请您准许儿臣便宜行事,儿臣保证不抄朝臣的家筹措银子,不做祸害百姓的事。”
  “准了。”
  隆承帝答应得很痛快,他们父子两人有过默契,对李湛信任,放权给他,而隆承帝要做得就是不怀疑儿子。
  “陛下,各地督府官员送来请封太子的折子,您看如何处置?”
  “……”
  隆承帝按了按太阳穴,“哦,还有册封太子的事,当初是朕询问你们,哪位皇子适合为太子的。”
  三叠半人高的折子放到隆承帝面前,这还是隆承帝看过一批后的结果。
  隆承帝道:“皇长子妃已伏罪,不过她的罪责当公布天下,以警其余宗室皇子再行用人血炼丹之事,皇长子虽是不知情,但他没能管好妻子,也有失察之过。”
  皇长子保持着磕头状态,“恳请父皇准许儿臣戴罪立功,为百姓,为朝廷做点事,否则儿臣心中难安。”
  隆承帝眸光复杂,“你可怕死?”
  “儿臣愿意……愿意为父皇赴汤蹈火,儿臣想不如同魏王一起为筹措银子,儿臣给为打打下手,跑跑腿。”
  皇长子最怕隆承帝罚自己闭门读书,失去皇子观政的好机会。


第二百零九章 昏君干得
  被册为太子,皇长子已是不敢想了。
  宁可去跟着魏王混一顿日子,先把隆承帝对他过于糟糕的印象扭转过来。
  “大哥同爷脾气不合,他是读圣人书的,恨不得人人都同他一样,何况大哥看不起商贾,嫌弃银子满是铜臭儿。”
  魏王慢吞吞说道:“儿臣不愿同大哥再起矛盾,父皇对大哥另外指派差事,最近儿臣身边只有赚钱,没适合的大哥的差事。”
  “小弟!”皇长子哀求道:“我听你调派,帮你打下手,而且我早已明白没有银子不成,哪敢嫌弃小弟做得都是铜臭的差事?小弟为父皇北伐筹措银子,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愚兄能参与其中,已是无比荣幸,算是愚兄为父皇尽孝,弥补她所犯下的过错。”
  “大哥真想弥补大嫂犯下的过错?”
  “是,不过,虽然父皇没有下旨,在我心中,她已不是我的妻子,你不要再称她大嫂,一起生活多年,我本不该绝情,可她……她犯下畜生不如的事,又在临死前诅咒我。”
  皇长子一脸凄然,“真没想到,她竟是个狠心的女人,她骗得我好苦啊。”
  “爷建议大哥不如请旨意去开设几间书院,教导读不起书的寒门孩童读书识字,大哥也可在京城开设女学,女子私塾,若是女童有了出席,百姓溺毙女童的事就会少上许多。”
  “……”
  “大哥不愿意?”
  “这开书院……也需要银子,我怕是拿不出太多的银子。”
  皇长子面皮僵硬,什么鬼?
  魏王这不是坑亲哥吗?
  让他去做没有任何前途的教书匠,还招收女童?
  李湛是真敢想!
  “大哥学贯古今,最适合教书了,工本费等所用银子不多,爷可帮忙解决一部分,秀才教导学生需要束修,大哥为皇子,有庄子,也有父皇赏赐,更有每月的皇子俸禄,你主要是为赎罪,为父皇尽孝心,收取少量束修即可。”
  魏王正色道:“爷常常在想,若是书院开遍州府郡县,每家都能有人读书识字,明白道理,朝廷选拔人才面会更广,百姓也会不再愚昧盲从,听风就是雨。
  底层贫苦百姓有了该换门楣的希望,他们还会为逆贼的煽动就造反生事?
  倘若人人都识字,百姓的整体素质都会提高一成,父皇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圣天子!”
  隆承帝眼睛很亮,特别亮。
  好吧,他很想做圣天子,让先帝明白,他比武王强。
  苏首辅身躯微颤,看着魏王目光带着几分不可思议,随后叹道:“魏王殿下想法是好,也是仁主之道,可王不知贫苦百姓供养一个读书人有多艰难,书本如今虽有印刷,真正的经典书籍大多掌握在书香门第之家手中。”
  “五两银子!”
  魏王翻了个白眼,轻笑:“爷混迹市井,比首辅大人看得更多,一年供养读书人需要五两银子,可是,若是爷能赚钱,多收税赋,朝廷不是不能补贴一部分。”
  温暖再次呆滞,听傻了,武王也以看妖怪的眼神看着侃侃而谈的魏王!
  他们两个只有一个念头,魏王还是他们上辈子知道自私唯我独尊的乾元帝吗?
  温暖一直知道李湛擅长赚钱,知道乾元帝时的内务府,每年的收入有国库的一半,可内务府的银子都让乾元帝挥霍了。
  遇见天灾,国库拿不出银子,乾元帝逼得官员们鸡飞狗跳的想办法筹措银子,他即便最后动用了内务府的银子,也让户部打了欠条的。
  等再收税赋后,第一个偿他的银子!
  没错,这都是昏君干的。
  当然史书上,用春秋笔法模糊李湛先借出银子,重点记载李湛将国库的银子挪到内务府,供他奢靡享受。
  昏君并不是懂得爱护百姓的人,也不会想到兴办教育事业。
  【湛湛是不是被穿了?他不对劲,还我昏君,我不想看别人附身昏君。】
  【同,我更想看昏君自己洗白,不想看别人借着昏君的躯壳做昏君永远不可能做的事。】
  【最恶心的还是占据湛湛身体,贬低湛湛,痛骂昏君。】
  【弱弱说一句,我觉得李湛做善事是被逼的,没准是被温柔,不,现在该叫齐柔,是带着金手指的人逼得昏君走上圣主的道路。】
  【对啊,齐柔被反噬,不就是因为李湛做了善事,以李湛的格局能力,他愿意做昏君就做昏君,愿意做明主,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