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颤抖吧昏君-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王嘴角不自然的抽了抽,顾娴是不是把他看错成了别人?
  武王重新捡起话道:“皇姐若是一直在北蛮,皇兄为愧疚也好,为感激她的牺牲也罢,时时想念她,可她带着这么多人马财富回京,以皇姐的脾气,少不了插足政务,她依旧想对皇兄好,然而这份情分,她可以对太子时的皇兄,当了皇帝多年的皇兄未必领她的情。”
  “对啊,还有皇长子等人。”顾娴抚掌大笑,整个人几乎挂在武王身上,亲了亲舅舅的嘴角,小笑逐言开,“就算皇上容忍蛮横无理的长公主,皇子们对和亲多年的姑姑可没任何情分,相反,长公主怕是会支持魏王李湛,天生就是皇子们的仇敌!”
  武王点了点头,同顾娴四目相对,心有灵犀一般的笑道:“本王到时候自然会让皇兄明白一碗端平到底有多难,皇兄信任皇姐,也不会放任皇姐残害他的亲生儿子。
  皇姐带回来不少的人马同财富能不能属于她,还在两说,本王早对北蛮铁骑做了一些安排,等他们回京,投靠本王的勋贵先去拉拢一番,本王就不信,皇姐的人都是温浪那样的榆木脑袋,水火不进。”
  “蛮子脑子笨,贪花好色,他们很快就会被京城的富贵迷花了眼儿。”
  顾娴笃定说道,“舅舅英挺稳重,威望甚高,蛮子自然愿意听您的吩咐,安阳长公主陪睡北蛮大汗同贵族,睡不起所有的蛮子。”
  武王面上赞同顾娴,内心深处略带几分不爽。
  顾娴又说道,“舅舅别忘了靖南侯夫人,她当初能从安阳长公主手中抢走温浪,京城不少未嫁的闺秀对温浪颇有情分,都想做温暖的继母。这次大胜,定宁伯的爵位应该能世袭,温浪少不得做个世子,皇上一向偏心他,封个世袭侯爵也有可能。”
  “温浪应该不敢再娶妻。”武王摇头道:“皇姐也不会答应,不过尹氏倒是一步好棋,许是能有意外的收获。”
  随着安阳长公主回京日子临近,京城各大高门大户,勋贵重臣都在秘密协商,如何应对强势归来于国有功的安阳长公主。
  苏首辅等人记得安阳长公主的厉害,如同武王一般,对安阳长公主又敬又怕。
  靖南侯一身酒气,脚步虚玄闯进后宅正院,尹氏挺着即将临盆的肚子起身相迎,浓重的酒气冲鼻,尹氏有了恶心,“侯爷怎么喝这么多?”
  “高兴,爷高兴啊。”靖南侯醉醺醺道:“温浪他赢了,哈哈哈,他竟然真的接回了长公主。”


第三百一十六章 挑拨
  靖南侯紧紧抓住尹氏的胳膊,紧得让尹氏感到疼痛,一点都不似平时温文尔雅,体贴她的好丈夫了。
  他没轻没重的,看起来喝了不少的酒,喝闷酒更容易醉,尹氏对靖南侯的郁闷,感同身受。
  倘若不是她大着肚子不能过量饮酒,她恨不得大醉一场。
  毕竟听到温浪得胜接回安阳长公主的消息后,尹氏气得身体都在打哆嗦,怎么就让温浪赢了呢。
  “侯爷,我的肚子,我……”
  尹氏被靖南侯扯着胳膊去床榻,踉踉跄跄的,“我不能伺候侯爷,眼下还不成,太医说过了,让我多注意孩子,这胎,我怀得很是辛苦。”
  靖南侯努力睁开醉眼,喷着酒气,“你拒绝我?你也敢拒绝我?!”
  “侯爷!”尹氏放柔语调,腼腆将靖南侯按到床榻上,缓缓说道:“我知侯爷难受,要不,我用手同口……伺候侯爷?”
  男人喝醉容易乱性,情欲高涨,发泄不出来,尹氏怕憋坏靖南侯。
  “侯爷自从我有孕后,没纳通房伺候,老夫人安排的人也都被侯爷打发了,妾身一直很感激侯爷的体贴,您对妾身专一,妾身怀孕再辛苦也觉得甘甜。”
  尹氏温婉可人,双眸含情,肌肤吹弹可破,即便有孕也是美得惊人。
  靖南侯手指按住尹氏嘴唇,“为何,为何你不在了,又来一个?!”
  尹氏看出靖南侯很痛苦,“侯爷?”她从未见过的难受痛苦。
  靖南侯嘴一张一合,喃喃自语,尹氏凑近去听,靖南侯嗅到香粉气息一下子推开尹氏,脚步踉跄又急促走出房门。
  尹氏只听到一句,为何回京的话。
  今日,靖南侯不对劲,非常不对劲,尹氏望着窗外迎风飘动的灯笼,心头隐隐不安,她真的了解过靖南侯吗?!
  难道靖南侯是安阳长公主的裙下臣?
  书房中,靖南侯手臂颤抖抚摸着一副画作,凝视画上的人——英俊骄傲的温浪一身戎装,正骑在马上唇边含笑,他看着他。
  靖南侯眼眶湿润,“为什么?为什么你就不懂呢。”
  他该高兴的,毕竟温浪又恢复了以前的英俊挺拔,成了傲视一切的少爷,不再是颓废的酒鬼,不再被尹氏践踏在脚下。
  可温浪身边又有安阳长公主,他怕是再无机会同温浪坐在一起饮酒,畅谈兵法了。
  靖南侯盖住自己双眼,泪水顺着指缝滚落,男人不是没有眼泪,而是没到伤心处。
  他为家族传承,娶妻生子,见不得温浪身边有妻有女,对尹氏示好。
  他本意是想让温浪看明白女人都是爱慕虚荣的贱货,尹氏不配温浪。
  温浪看明白尹氏,却也再不把他看作兄弟了。
  长宁之战时温浪宁可受伤也要带着他一起逃命,那一段从北蛮逃亡京城的日子,他们日夜都在一起,温浪怕他冷,晚上一直抱着他,还说过,要死一起死!
  那段日子危机四伏,前有追兵,后有武王派来阻止温浪回京的人,整日里他们东躲西藏,要吃没吃,要喝没喝,却是靖南侯最开心的日子。
  他以为等回京后,温浪能明白且回应他的感情,可现实很残酷,温浪依旧在意尹氏,依旧只把他当作下属,甚至是兄弟。
  母亲逼他为家族复兴考虑,他只能顺从武王,帮武王抹黑温浪。
  当初,温浪若是肯回应他,他宁可不要齐家,不要爵位,也会帮着温浪的。
  “我能把尹慧从你身边抢走,对安阳长公主却是无能为力……我们此生无缘了。”
  靖南侯从未喜欢过颓废的温浪,当温浪被人践踏时,他不曾想着帮温浪重新崛起,反而联合他人一起贬低温浪,无能颓废的温浪不配活着。
  “报,陛下,魏王领兵征服漠北,已将安阳长公主的封地彻底掌握在手中,魏王殿下恳请陛下派官员去接管漠北一带,调百姓去漠北。”
  “魏王殿下说,漠北不仅联通了西域,还有几座珍贵的铁矿,另外有可能藏有煤矿。”
  隆承帝很高兴,垂头询问跪在金銮殿上的人,“铁矿同煤矿,魏王不曾看错?”
  “王爷说,煤矿埋得浅显,容易开采,漠北有大面的草原,在安阳长公主经营下可畜养大批的羊群,百姓迁移去漠北都可得到草原,羊群,日子过得没准比中原好。”
  “朕等魏王回京后再商议。”
  隆承帝看向苏首辅,“魏王算是为朕开疆拓土,战功卓著,他打下来的漠北需要官员治理,朕指望你们文官能为朕治理好漠北,你们一向口中喊着为国为民,如今国家同百姓需要你们去治理漠北。”
  苏首辅躬身道:“老臣选派年富力强的官员去漠北赴任,不过,老臣多选一些人给陛下预览,陛下同安阳长公主商量后再定下出去漠北的官员,由此好向安阳长公主交代,毕竟漠北等地……并非是魏王完全打下来的,其中大部份曾是安阳长公主的封地。”
  隆承帝眯起眼眸,高兴之色淡了不少。
  武王出列说道:“安阳皇姐带回来的兵马是不是也要仔细甄别一番?万一混入了北蛮的刺客,行刺杀扰乱京城的事,京城必然生乱,而且臣弟最怕您去迎安阳皇姐时,突然冒出刺客行刺,万一伤了皇兄可就好事祸事了。魏王到时又得诬陷臣弟包藏祸心,臣弟建议皇兄最好将几万铁骑打散,派往江南或是西蜀等地。”
  “当然,这些事也需要皇姐点头,毕竟铁骑都是皇姐在北蛮辛苦带回来的,只听从皇姐的命令。”
  武王垂下眼睑,抬高声音:“京城的防御多半由臣弟指挥,皇兄的安危胜于一切,臣弟恳请皇兄准许臣弟接待北蛮骑兵。”
  朝堂诸臣沉默,悄悄瞄着龙椅上的隆承帝。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等朕同安阳商量过后再做安排,朕听安阳的建议,毕竟她才是又有封地,又有五万铁骑的人,她为国,为朕牺牲付出许多,她的要求,朕不忍心拒绝。”
  隆承帝脸上肥肉因笑而轻颤,腆着富态的肚子,“皇弟尽管去同皇妹商量。”


第三百一十七章 得加钱
  武王抬起头正好对上坐在龙椅上的隆承帝戏虐的目光,武王的心思一下子被隆承帝看破了。
  想挑拨他同皇妹的关系?
  武王想屁吃呢。
  皇妹的野心,隆承帝不是不明白,可皇妹再大的野心都不舍得伤害他这个唯一的嫡亲兄长。
  若他死后,李湛敌不过皇妹,那让皇妹篡位又如何?
  横竖皇妹总不会要了他儿子的性命。
  不过,生为皇子,没有野心的皇子自然能安享一辈子富贵。
  有了夺位的野心,又亲自下场参与夺嫡,输给皇妹,就算没了性命,只能怪自己无能,玩不过皇妹。
  隆承帝声音洪亮,“最近朕头有点疼,受不得劳累,朕的皇子们都已入朝观政,苏首辅同朕说过,皇长子他们表现得不差,想来他们很愿意为朕分忧,也算是锻炼锻炼他们。”
  几个皇子出列大表忠心,皇长子底气实足开口,愿意承担更多的重担,隆承帝只要把握大方向即可。
  “儿臣同魏王一母同胞,父皇给儿臣机会,栽培儿臣,儿臣即便无法为父皇领兵出征,也可在治国安民上为父皇分忧,治国同百姓安稳才是根本。”
  皇长子侃侃而谈,最近,他同顾娴越走越近,受到顾娴的一些点拨,顾娴吃肉,他跟在后面喝了一口汤,武王对他的支持力度比以前大了一些。
  他明白武王看中自己的就是皇长子的身份,能阻止魏王登上太子之位的人非皇长子莫属。
  在中宫没有嫡子情况下,册立长子比立战功卓著的李湛更能让文武百官们接受,皇长子又风光了起来。
  “朕埋怨过先帝偏心武王,埋怨过先帝不过朕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如今在册立太子的当口,朕不能学先帝偏心武王,处处为武王开后门,朕敢让魏王领兵出征,欣慰他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朕给你们证明自己的机会。”
  隆承帝笑着鼓励,“你们尽可使出本事来,朕给予李湛多少信任,对你们只多不少。”
  “多谢父皇。”
  皇子们动心了,野心上扬。
  哪怕最没机会的皇子都想着再拼搏一把,万一逆风翻盘了呢?
  当初李湛封王时,谁都没想到李湛还能成为离着太子东宫最近的一个。
  朝野上下都以为魏王早就被隆承帝彻底放弃了,能做个王爷就该偷笑了。
  隆承帝满意点头,“苏首辅。”
  “臣在。”
  “你虽不是太傅,到底教导过朕的儿子们,他们都得叫你一声老师,武王……就更不用说了,比朕还要疼皇长子一些。”
  隆承帝满怀期望看着苏首辅同武王,“朕将他们交给你们两人,他们有不懂的,或是做错的事,你们多帮衬一些,指点他们。朕这身子骨,操劳不得,本想着立个太子,好名正言顺的辅政,可你们都不同意立湛儿,说湛儿能征善战,在处理政务上尚无法证明自己配得上储君之位。”
  朝臣们心头却如同听到两只靴子落地的感觉,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了,皇上果然最想让魏王做太子!
  “等湛儿回来之后,朕会给所有成年皇子封王。”隆承帝站起身,扶着田太监的手走下丹壁,挨个拍了拍皇子们的肩膀,“做出点成绩给朕看看,封王除了是朕血脉外,封王诏书上的溢美之词,朕希望你们都能自己去争取。”
  皇子们大受鼓舞,隆承帝步履蹒跚离开金銮殿,朝臣只来得及喊一声恭送万岁。
  武王眯了眯眼眸,单看隆承帝的步伐,隆承帝很像身体不大好,可隆承帝最近汤药都用得少了,平时不是去逛花园,就是让戏班子入宫唱戏,时不时去皇后宫里面坐一坐,只是偶尔才临幸年轻的妃嫔。
  隆承帝很注重养生,也不似武王前世那般紧紧抓住朝政不放手,呕心沥血同武王争斗,手把手指点太子李湛。
  今生,隆承帝把皇子分散在六部,考验皇子能力,同样武王耗费更多的气力同跃跃欲试的皇子们交锋。
  为阻止魏王李湛为太子,武王不能随心所欲给观政的皇子们添乱,还要分一些真正的权柄同功劳给皇长子。
  毕竟,皇子们都是扶不起的阿斗,处理不好政务,又如何同李湛争?
  随后再加上一个更难缠的安阳长公主,武王想一想头就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