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部长,你可算到了,我特意找我们谢部长打听过你的喜好,知道你喜欢抽烟喝酒,来的时候特意准备了上好的土烟和白酒。”
在王部长被领导敲打后,他就安分了很多。而且北平改建的事情,王部长也是属于听命行事。
现在瞧着他一脸热情洋溢的样子,衡玉自然不会再给他摆脸色,同样热情地回应他。
“这……这多不好意思,客随主便就好。”王部长哈哈一笑。
吃饭时,大家在一起聊着北平改建的事情。衡玉承诺会在一周内拨出第一年工程的款项,王部长那边也给出了承诺,一顿饭吃得皆大欢喜。
待到北平从盛夏步入深秋,再从深秋进入慢慢冬夜时,北平城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改建。而担任北平改建项目总工程师的苗青,像是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般,精神劲十足,想要在他的手中,把他梦到的北平城实践到现实里。
仿佛只是一眨眼的时间,1953年走到了最终篇章,1954年缓缓拉开序幕。这一年里,华国遇到的高兴事实在不少,最值得载入史册的事情,是苏联领导人携苏联代表团访华。
作为外交部副部长,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衡玉早已做了充足的准备。从苏联代表团的飞机一降落,他们所受到的一系列接待都是超高规格接待。苏联领导人与华国领导人还在红毯上握手合照,彼此都是笑容真诚而热烈。
晚上,外交部和文化部共同准备的联欢晚会圆满举办,力保苏联代表团的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在这个过程中,衡玉也一直在与苏联代表团的人聊天,旁敲侧击,试探揣摩苏联此次的底线所在。暗地里把所有人都试探过后,衡玉退出会场,附到外交部长任书双耳边,把结论告诉任书双。
——苏联这一次过来,给出的诚意很可能超乎他们的想象。
任书双端着红酒杯,闻言笑道:“你想做些什么?”
衡玉也笑:“任叔,我没想做什么。”
“这次和苏联的谈判,本来也是由你来做主导。领导交代你的任务全部完成之后,别的你可以自由发挥,能争取来更多的援助,那当然是更好的。”任书双轻轻一叹,给足了衡玉发挥的自由度。
衡玉彻底放心了,卯足了劲忽悠。
她清楚国家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因为局势发生变化,现在华国和苏联的关系亲密,不代表在未来几年、十几年后也同样紧密,所以在签订贷款合约时慎之又慎,往上面添加了许多限制条件,确保苏联不能单方面撕毁合约、提前要求华国还钱。
如果苏联真的丝毫不顾及颜面,强硬要求撕毁合约、要求华国还钱,华国也可以拒绝赔付利息,只偿还本金。
如果华国选择用食品和生产的货物来偿还钱款,那么所有的东西都必须按照市场价来清算……
罗列出来的这些条条框框,看得坐在她身边喝茶的领导忍不住发笑。
领导实在觉得有趣,抬手拍了拍衡玉的肩膀,声音慈祥而温和,一点儿也没有架子。
“小姑娘,如果苏联真的打算撕破脸,这些合约上的条条框框是没办法约束他们的。”
衡玉写着字的笔尖微微停顿,她侧头去看领导,伸手夺走他手上的茶杯:“领导,现在已经不早了,如果这个点还喝茶,您晚上又该睡不着了。”
领导‘欸’了一声,有些郁闷:“我好不容易躲开了警卫员,从别人那里混来了一杯茶,这还没喝上两口呢,又被你抢走了。”
衡玉轻轻一笑,无视领导的抱怨,回答他最开始那句话:“领导,我其实并不高估一个大国的底线……但是如果我真的什么都不做,又觉得很难过。”
所以,哪怕知道有朝一日华国和苏联撕破脸后,苏联必然不会再对华国留情面。但是万一,万一苏联还顾忌着国际形象,愿意遵从合约上的条条框框呢?
就算只有一丁点的可能,她也愿意去尝试。
把她能做到的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至少问心无愧。
听到她的话,领导轻叹了一声:“说得也是啊。”
“……不过,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希望我们跟苏联翻脸的。”
衡玉很理解领导的心情。
这些年,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扶着苏联老大哥的肩膀,蹒跚起步的。无论如何,他们都受益良多。
很快,华国和苏联进入了正式的会谈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双方进行了真切而深入的交流,苏联领导人除了承诺给华国提供长期贷款外,还承诺会拨一大批专家来华国,帮助华国扩建一百多个工程。
一旦这些工程落实下去,华国的现代工业立即能够奠定初步基础。
此外,苏联领导人还邀请华国的学生们赴苏留学,学习当下最先进的知识。
在聊到国防军备力量时,衡玉真诚询问:“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都很感兴趣,不知道苏联能不能在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
苏联领导人笑道:“我们苏联,愿意永远给华国提供原|子|能庇护。只要有苏联在,华国绝对不会受到核|威|胁。”
衡玉面上微笑。
这话说得,好像当时抗美援朝时,他们华国经历的两次核|威|胁是假的一样。
而且,让别的国家保护自己,怎么会有安全感。
这种战略威慑力量,只有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才能让华国彻底立起来!
苏联这回的确抱着很大的诚意过来,在衡玉几次忽悠之下,苏联领导人松了口,愿意在几大国防尖端领域,给予华国技术上的援助。不过,苏联那边还是设防的,他们只答应帮华国去建设,但是所有的图纸、资料,都死死握在自己的手里,不会外泄给华国的人。
对此,衡玉已经相当满足。
一口气把苏联老大哥薅秃了,那就未免太过分了。
慢慢薅,一次来一部分,这才能细水流长持续发展。
对此,领导他们也都非常满意。
此次会晤,可以说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等苏联代表团离开华国时,衡玉尤其不舍,一脸感动的送走各位老大哥。
好羊……不对,好人,都是好人。
苏联目前的民风实在是太淳朴了。
苏联和华国的兄弟情谊实在是太让人感动了!
苏联的政府实在是太具备国际主义情怀了!!!
苏联代表团离开后不久,苏联答应的援助陆陆续续落实下来,衡玉在外交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接这些援助。仿佛只是一眨眼的时间,1954年也走到了最后的尾声。
除夕夜前一天,衡玉和几个部门的部员一块儿包饺子。
除夕夜当天,她又去了清华大学,陪郭弘义、席清他们包饺子跨年。
包饺子时,衡玉注意到郭弘义没有出现。她有些奇怪,问身边的席清:“郭先生怎么没来?”
席清蹭掉沾在自己颊侧的面粉,随口回答:“先生昨晚熬夜整理手稿,结果夜里不小心感染了风寒。他现在正在家休息,说是等差不多能吃饭了再过来。”
“家里就他一个人吗?”
“上午时我在,先生喝过药要去睡觉,我就过来这边帮忙了。”席清说,“现在先生应该差不多醒了。”
衡玉:“我去看看吧。”
用井水洗干净手,衡玉往郭弘义家走去。远远地,她就瞧见郭弘义穿着厚厚的大衣,正在跟一个满头华发的老人聊天。
老人穿着厚厚的军用大衣,肩膀上没有佩戴任何标志,也看不出他的品级。
只是在靠近时,他的声音隐隐约约被喧嚣的风雪送入衡玉的耳里。
“郭先生,我们军部再次收到了你的好友傅浙先生的请求信。”
“他已经被国秘密软禁了整整四年时间,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身体情况都很糟糕。”
第100章 与国诉情衷32
傅浙。
享誉世界的空气动力学家。
他在运载火箭、导弹等多个战略科研领域; 都拥有非常高的专业素养。
1950年5月,傅浙约好了要与好友郭弘义一块儿回国,毕生埋首于华国国防事业。
但是; 傅浙的科研天赋有目共睹; 国调查局察觉到傅浙的威胁之后,全然不顾及任何人的劝告; 直接将傅浙的研究笔记、专业书籍统统抄走; 并且对傅浙先生实行软禁。
就在郭弘义多方奔走; 想要营救傅浙时; 国调查局公然监控郭弘义的通话记录; 还派人来搜查郭弘义的家; 甚至试图对郭弘义也进行软禁,最后在国科研界的干预下才罢休; 但在调查局和移民局的双重坚持下; 他们却不肯放傅浙先生离开。
自郭弘义回国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五年的时光。
而这五年里; 傅浙一直处于被软禁的境地,在国际科学领域销声匿迹。
华国当局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傅浙的营救行动; 但令人震惊的是,无论华国当局怎么打听; 都查不出傅浙的消息。以至于有许多人都产生了一种阴谋论,怀疑国调查局为了阻止傅浙回国,直接暗杀了傅浙和他的妻子,所以他们才会人间蒸发。
回想起这几年有关傅浙的点点滴滴,衡玉的思绪慢慢回笼。
今天上午刚下过一场鹅毛大雪; 地上积雪积得很厚; 鞋子踩在上面; 只要不是踩中枝桠枯叶,几乎很难发出声音。
衡玉故意在身侧的枯枝上踩了一脚。
‘咔嚓’的断裂声响起。
也许是职业使然,军衣老人的听觉非常敏锐,第一时间侧头看向断裂声的来处,目光正好与衡玉撞上。
似乎是认出了衡玉,军衣老人才刚浮起的警惕又消散下去。
衡玉隐隐觉得军衣老人眼熟,她似乎是在参加一次阅兵仪式时与军衣老人打过照面。
郭弘义瞧见衡玉,连忙向军衣老人解释:“这是我的学生,她应该是来喊我去吃年夜饭的。”
军衣老人收回目光:“我认识奚副部长。”
他主动出声邀请道:“奚副部长,我们一块儿进屋里聊天吧。就算今天没碰到你,过几天我也要冒昧登门,与奚副部长见上一面。”
进了屋后,衡玉坐在沙发里侧,边倒水边听着军衣老人解释当前的情况。
慢慢地,她的眉心拧紧,目光露出几分凌厉的冷意。
军衣老人先做了自我介绍,表示自己姓鞠,这才继续道:“这些年,我们军部一直没有放弃过营救傅浙先生,但事情也就此陷入了僵局。”
“庆幸的是,在一个月前转机出现了。”
“我们查到了傅浙先生现在的居住地址,也收到了傅浙先生亲笔写的求救信。这些年,傅浙先生一直承受着巨大的死亡威胁,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尽力将他营救回国。”
听到‘死亡威胁’这四个字,郭弘义本就泛红的眼睛瞬间滚烫。
一滴泪水不受控制地从他的眼睛滑落下来。
他直接老泪纵横。
当年他受到半个月的监视,就已经觉得痛苦难耐,自己的好友却在更加可怕恶劣的处境里煎熬了整整五年时间。
“我能帮忙做些什么?”郭弘义压下心中酸楚,迭声追问。
军衣老人这回过来找郭弘义,一方面是知道郭弘义与傅浙的私交极好,想向郭弘义打听一些有关傅浙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是想利用郭弘义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影响力,请他联合其他科学家发声,利用国际舆论压力给国当局施压。
等军衣老人表明来意,衡玉主动续道:“如果军方有需要的话,营救傅浙先生的行动,我也会动用我在国布的后手协助军方。”
她这些年虽然都待在北平,但她和黑帮首领杰克的合作越来越亲密无间。
在她的出谋划策之下,杰克对国地下势力的掌控力度越来越高,甚至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政客,在国政府机构里混了个不错的官职。
借着杰克的手,她查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也在暗中做了不少布置。这些在平时只是闲来一笔的布置,在这种关键时刻,应该能发挥出不少作用。
军衣老人连连点头:“我们军方也有些筹码。这些全部算在一起,再加上傅浙先生本人的来信里有着强烈的回国意愿,我想这回肯定能够成功营救傅浙先生回国!”
说着说着,军衣老人拉着衡玉,继续讨论一些细节。
郭弘义虽然加入不了他们的话题,却一直坐得挺直,聚精会神倾听着他们的交谈。
日光逐渐西斜,刚停歇不久的鹅毛大雪再次飘落,时间慢悠悠走到下午四点。
军衣老人越讨论越兴致勃勃,等他觉得说话说得嗓子冒烟,端起搪瓷杯喝水润喉时,低头瞧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