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佬穿成女配(快穿)-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到最后; 衡玉缓缓抬眼; 冰冷俯视下方五人; 如同在看着五具还透着热气的尸体。

    “先从贺家主你开始吧。”

    “身为容老将军的亲信; 你伪造信纸信章,背信弃义、卖主求荣。”

    “身为家族族长,你对族人毫无约束,致使他们横行乡野。为了兼并百姓家的良田,你勾通官府官员,至少有十户人家因你而家破人亡。”

    “依并州律法,当处斩立决。”

    衡玉随手捡起桌上放着的一块木板,一把甩到贺家主身前:“直接拖下去行刑吧。”

    “是。”陈虎抱拳行礼,亲自上去。

    贺家主双目圆睁,还没来得及求饶或是辱骂,就已被一团布塞住了嘴。

    小半刻钟后,陈虎提着染血大刀走回厅内。

    看着刀上的血迹,贺瑾险些晕眩过去。

    衡玉瞅他一眼,再次开口:“贺公子身为贺家少族长,总不能不知道你爹做过什么吧。”

    “你全部都知道,但你习以为常,一直漠视人命。”

    “你没有出手害过什么人,罪不至死,但活罪难逃,依并州律法,我便罚你流放南方三千里。”

    “你凭什么动用私刑。”被关押在牢房几年,贺瑾那曾经俊秀清冷的脸上布满戾气。他嘶声吼道,“什么并州律法,现在这里是洛城!是雍朝帝都!你凭什么用并州律法来审判我和我爹!”

    “凭什么?”

    衡玉将小木板摔下去。

    “就凭这雍朝帝都,目前我说了算。我说帝都要遵从什么律法,它就遵从什么律法。”

    没有再给贺瑾说话的机会,陈虎再次上前,将他如死狗般拖了下去。

    等贺瑾被拖下去后,衡玉的目光落到乐成言身上。

    “伪造书信,污蔑忠臣。”

    “性情残忍暴虐,这十几年来被你杖毙或虐杀的婢女下人至少有二十之数。”

    “依并州律法,当处斩立决。”

    这一回不需要衡玉提醒,侍卫长瞬间上前,将乐成言推了下去。

    乐成言之后,就是乐家主。

    他是导致容家覆灭的主谋之一,罪行比贺家主还要大。

    罪无可恕,那就杀!

    衡玉干脆利落进行清场,很快,殿下跪着的就只剩下雍宁帝苏琨。

    衡玉身体微微后仰,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凝视雍宁帝。

    她的右手按在桌案上,食指指尖轻轻敲击桌面,似乎是在沉思要如何处置雍宁帝。

    “你不能杀我!”苏琨那肥胖的身躯微微颤抖,他哑着嗓子说道,“一旦你开了民弑君的先河,就不怕日后你的臣子也向你学习吗?”

    衡玉凝视着他:“你的罪行比他们四个人加起来都要大,天下离乱不能全怪你,但你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方才贺瑾问我,并州律法凭什么拿来审问他,现在这是天子脚下。”

    “我想了下,虽然现在这帝都由我说了算,但用并州律法来裁决天下人的确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说到这里,衡玉的声音轻轻停顿下来。

    但不知道为什么,在场所有人的心脏都狂跳起来,隐隐猜到了她接下来的打算。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衡玉以左手支着下颚,高声说道:“帝王之位,懦夫不可居之。苏琨,写下退位诏书吧,雍朝的时代结束了。”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如惊雷般在周遭炸开。

    哪怕是宋溪等人早有心理准备,乍一听到这番话,还是觉得口干舌燥心跳加速。他们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反应,干脆又去看苏琨。

    苏琨脸色发白,紧紧盯着衡玉,脸上神色剧烈变化。

    过了许久,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般,苏琨道:“我可以写禅位诏书,作为交换,你必须留下我的性命,并且保证我余生都能锦衣玉食,一应吃食玩用全部比照诸侯的供应。”

    苏琨仰着头与衡玉对视,重新变得有恃无恐起来。

    衡玉仿佛听到什么笑话般,乐不可支笑了好一阵,方才重复道:“我要你写的是退位诏书。”

    “什么?”苏琨微懵。

    “还不明白吗?不明白也没关系。”衡玉冷笑,侧头看向垂首立在人群里的年轻内侍,声音转而温和下来,“你一直是苏琨的传旨太监,他的圣旨素来都是由你拟写的,现在再来为他拟写最后一道圣旨吧。”

    “玉玺在我这里,写好之后拿上来让我盖章。”

    只要玉玺落下,圣旨即时生效。苏琨不乐意写又如何?他居然还敢以此来拿捏她,真是笑话!

    就像苏琨刚刚说的,杀皇帝乃大逆不道之举。

    但是退位的皇帝还算是皇帝吗?

    至于禅位?当然不用。

    这天下还有谁能与她相争,她要那个位置,堂堂正正伸手去要就好,需要杀她至亲的仇人相让?

    空白的圣旨早已备好,衡玉示意春冬去取来。

    很快,年轻内侍拟写好退位诏书的内容,他双手捧着诏书送到衡玉面前,请她过目。

    衡玉接过扫了一遍,从袖间取出玉玺,轻轻松松在圣旨右下角落印。

    ——玉玺一落,圣旨即刻生效。

    她不急着立即将这道退位圣旨昭告天下,慢慢把它收了起来,重新看向跪在下面的苏琨:“退位之后,你只是一介庶民。区区庶民却犯下种种大罪,负发妻,负臣子,负尽天下黎民!”

    “乐家主、贺家主他们都死了,你这个罪魁祸首又凭什么苟活。”

    “等退位诏书昭示天下那日,就是你处以极刑之时。在这之前,你就先在牢中受着日复一日的磋|磨吧。”

    一场三司会审,天下皆知容家是受了污蔑。

    紧跟其后的审判却不为人所知,世人知道的只是那天夜里贺家主、乐家主和乐成言的人头直接落地。

    十一月,宋溪、陈虎领着两万军队赶赴青州,试图平定青州流民□□。与他同去的还有天师道众人。

    十二月,周墨、祁珞二人带着衡玉的手令前往凉州,掺和进凉州的乱斗中。

    次年一月,凉州归顺衡玉。

    次年三月,青州绝大多数流民被安抚回原籍地准备春耕,其他依旧为祸一方的流民军被陈虎率兵攻破,截杀首脑。

    次年五月,兖州顺应大势所趋,向并州表示臣服之意。

    次年七月,青州大丰收,青州安定,归顺衡玉。

    至此,北方各州全部成为衡玉的领土,百姓已经是只知容衡玉之名,不知雍宁帝这个皇帝。

    如今整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重心都集中在北方,北方一统,理论上已经可以行废立之事。

    八月十九日清晨,众臣在商讨下一步要做些什么时,衡玉突然将那道已经写好很久的退位诏书取出来。

    “将这封退位诏书拿出去昭告天下吧,自今日起,旧王朝就彻底宣告终结了。”

    迎着众人的目光,衡玉语调从容。

    ——不是在征求意见,而是在单纯告知。

    “朝代兴衰更迭,旧王朝既然覆灭,新的王朝也是时候立起来了。九月十六正是吉日,我的登基大典便定在那日。”

    众臣愕然。

    随后,春冬、祁珞等心腹臣子神情激动。

    一些出身世家的臣子也反应过来衡玉话中的含义,他们的神情慢慢变得复杂起来:以女子之身加冕称帝、结束乱世、另立新朝,这实在是太……太强大了!

    是的,强大。

    思考了许久,他们只能想到这样一个词。

    且不说结束乱世、另立新朝有多难,就说以一介女子之身加冕称帝,这便已经是在行开天辟地、亘古未有之壮举!

    感慨过后,这些臣子越发恭敬地垂下头,起身行礼后,急匆匆离开大殿去筹备登基大典。

    ——接下来那场登基大典必然是数十年难遇的盛事,他们可得参与进筹备工作去,不能缺席了这种盛事。

    当天上午,雍宁帝的退位诏书公示天下。

    同日,他病逝于牢房里,死后加封的谥号为‘灵’。

    无论是他的退位还是他的死,都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帝都众人的目光基本都集中在登基大典一事上。

    “容将军终于要称帝了吗!!!”

    “是女帝啊……以前好像从来没有过女子称帝的先例吧?”

    “从今以后就要有了。”

    “我们是要见证一段历史啊。”

    “不如说,你我是在见证一场传奇。”

    感慨之声不断,但反对衡玉称帝的声音几乎没有。

    自她入主帝都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朝中大臣和世家大族对她称帝一事都有了共识,而百姓受她恩惠极多,更不可能会不赞同。

    九月十六,登基大典。

    清晨时下了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临近吉时又晴朗下来,和煦的阳光破云而出,笼罩住整个帝都。

    衡玉穿着一身黑色冕服,在礼官高昂的赞颂声中、在朝中文臣武将的注视中、在黎民百姓安静无声的围观下,她从玄武门出发。

    冕服衣摆用金线绣着山河日月,长长拖曳在她的身后。阳光洒落在冕服衣摆,她整个人宛若披着日月华光。

    衣摆拂过玄武门,玄武门诸将穿甲胄行跪礼。

    她途径玄武巷,早早恭迎在此的数万帝都百姓跪于地,双手平举贴到地上行拜礼。

    她脚步不停,一步步来到祭坛边缘,站立在祭坛两侧的满朝文武恭敬叩拜。

    衡玉走得很慢,也很稳。

    她一步步迈上祭坛台阶。

    然后,她将叩拜的陈虎、侍卫长甩在身后,她将叩拜的春冬、祁珞甩在身后,她将并州牧甩在身后,她将跪在最前端的宋溪甩在身后,一人登临祭坛加冕之巅,缓缓转身,俯视万千臣民之余也俯瞰着万千河山。

    突然,她两手平举到身前,在这无人之巅向万千臣民、向万千河山俯下身子,回以一礼。

    愿我与诸位始终同行,共铸盛世、共享山河盛景。

 第41章 番外

    番外:

    登基大典之前; 宋溪、祁珞等人因为取什么年号、取什么国号这些细碎又重要的事情争论很久。

    大家都是文化人,你引经我据典,到最后谁也没说服谁; 干脆就将这些年号和国号拟写在公文上; 任由衡玉挑选。

    衡玉全部浏览过一遍,取国号为昭; 定年号为开元,依旧以洛城作为都城。

    昭者,彰明也。

    开元者;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也。

    都有着非常盛大非常美好的含义。

    这样的国号、这样的年号实在太过张扬骄傲,若是日后衡玉无法将这片山河治理妥当; 后世史书怕是要针对这一点对她进行嘲讽。

    “若是我亲手开创盛世,从此以后; 所有百姓都会因他们是大昭子民而骄傲。”

    衡玉正在更换冕服; 听到春冬的问题; 她语调平静; 显然早已进过深思熟虑。

    “这份骄傲会深埋于汉族子民的血脉里; 哪怕历经千万载岁月; 哪怕汉族会遭遇到各种劫难,哪怕有人要从根基里摧毁我们的民族; 汉族子民都会拥有继续站起来、继续开创新的辉煌的勇气。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先民曾经多么骄傲。”

    哪怕春冬早已通读经史子集,还是没能完全理解衡玉这句话的含义。

    但她唯独能肯定的一件事是——陛下不担心这样的高要求; 作为行此开天辟地伟业的开国女帝,陛下比任何人都更坚定。

    这就是她所效忠的帝王啊。

    为衡玉整理好冕服的衣领; 春冬落后衡玉一步; 跟着衡玉前往昭和殿上早朝。

    这是衡玉登基以来的第一个早朝; 商议的主要问题是隐田隐户问题。衡玉想要重新命人丈量青州、徐州等地的土地,重新统计这几州的人口,推行均田制。

    如今这世道,谁拥有最多的隐田隐户?毫无疑问是世家。

    衡玉此举就是要拿她治下的世家们来开刀。

    现在朝堂上绝大多数官员还是出身世家,一听到这话,不少官员纷纷对视,既想要站出来反驳又没这个勇气站出来反驳。

    ——这位陛下可是从流民里发迹的,一路走来,她几乎没怎么倚仗过世家大族。当初没受过世家的太多恩惠,如今她自然也不可能会受到世家的挟制。

    “陛下,清理隐田隐户事关重大,需要从长计议啊。”有人硬着头皮出列。

    衡玉淡淡道:“这几年,朕陆陆续续在并州、冀州和幽州之地推行均田制,再事关重大也该琢磨透了。”

    身为世家之首的王家主心下轻叹,终于下定决心,缓缓走到朝堂中间。

    他能感觉到世家官员的目光从四面八方射来,都钉在他的背后,似乎是期待他能出声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