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面对二凤皇帝都赞的‘千日醉不醒’的翠涛酒,她只是很谨慎地抿了一口,然后将各色小菜都吃过后,才又慢慢喝了那半盏,并且就此打住。
  醇酒入腹果然有效。
  两人出了酒肆后,只见天边乌云骤起,有些起北风,但刚喝过酒,姜沃却不觉得冷,反而觉得被吹得很清爽。
  两人上了马车。
  崔朝问起去哪儿,姜沃想了想道:“喝了酒也不好去先生的医馆。”崔朝便道:“太史令的房舍修缮好了,不如去看看?”
  姜沃点头。
  行了不过一刻钟,姜沃就觉得马车里的炭炉烤的她昏昏欲睡,而且这种颠簸让她有点眼前冒圈。
  崔朝也发现她似乎有些倦怠之意,但想着这样的天儿,若在马车上睡着了,肯定会着凉的,就开口道:“说来,之前崔氏之事,我还欠太史令一个大人情。心中总是记挂着,可惜也帮不上太史令什么。”
  他说完,就见姜沃盯了他一会儿,然后才慢吞吞道:“哦,没关系。”
  “要是你的话,非要报答,可以以身相许。”
  崔朝是怔了数息,才反应过来,他抬眸仔仔细细望进姜沃的眼睛,果然,往日透彻如幽幽深泉的双眸,不知何时已如细雨霏霏。
  他试探问道:“太史令的酒量……是不是没有自己说的那么好?”
  姜沃并没听见崔朝在问什么。
  在她眼中,只见崔朝先是愣住了,然后绯红色从他衣领处一路蔓延上来,直晕开到那薄薄的垂着的眼睑上,似乎春日的海棠,将初春的绯红渐次开遍。
  接着他低垂的眉目抬起来,眼眸从睫毛后露出来,像是雾蒙蒙的山峦,忽然拨云见日,光耀明媚。
  而马车里点着的油灯,又给他面容染上了一层暖绒绒的光晕,像是——
  姜沃想了半天,像是什么呢?对了,像是烛火下的一块很精致,闪着可口饼干光泽的姜饼小人。
  虽然好像刚吃过饭,但她就是觉得有点饿了。
  于是准备伸手拿一块姜饼小人吃。
  崔朝见她眼睛里神色越发飘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脸颊被掐住了。
  “姜饼拿一块。”还很有礼貌:“谢谢。”
  崔朝:……
  他抬起手,轻轻按住眼前人准备继续掐的手,叹口气:“等你酒醒了,我们可要好好聊一聊了。”
  **
  姜沃醒过来的时候,推开窗就见外头夕阳漫天。
  房间倒是颇为陌生,她开动脑子想了一会儿,总算想了起来:对了,这是她自己的房舍,修缮好后她也没空出来看,就全都委托崔朝照看了。
  她环顾四周,发现这里被照看的很好。
  古时的宅子,不像现代的公寓楼,院落屋舍要是几月没人管,很可能就荒草丛生变成鬼片荒宅一样。更别提里面的木制家具,更可能会成为各种蛇虫鼠蚁的美丽新家园。
  但此时她呆的这间房舍被照看的很仔细,不但家具被褥俱洁净,甚至她这忽然起意过来,家中也有足够几日用的炭火,正在炭盆和熏笼里明亮地燃烧着,屋里一点都不冷。
  姜沃觉得有点渴,拿起桌上小火炉上温着的茶壶,倒出一杯茶喝了。
  这才后知后觉:等下,我是怎么过来的,又是怎么睡了一觉呢?
  一杯茶喝完后,她才逐渐清醒过来,再次惨痛地认识到自己的酒量,大概不是三杯倒,而是半杯倒。
  还好翠涛酒后劲虽然足,但醒过来后倒是一点不头疼。
  她也逐渐想起了自己是怎么过来的了——从酒肆里离开,坐马车过来,下车的时候她还有印象,也记得自己很正经的跟崔朝道别,说让他先回去就行,她有点累了,正好在这里歇一歇。
  不错,这次醉的很完美。
  她在心里给自己发了一朵表现不错的小红花。
  姜沃看外头天色,知道今日是赶不回宫了,只好在这里住一晚。
  既如此,她就出了卧房,准备去探索一下自己的屋舍,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点心可以吃,酒醒后总是觉得饿。
  才出门,就闻到一阵香气,是酸汤鱼片的香气,这让她更清醒了。
  “太史令醒了?”
  崔朝端着汤出来的时候,姜沃还有点诧异,特意侧头看了看崔朝后头的厨房,发现没有别人才道:“你会做饭?”
  “太史令尝尝看,只是可能不如李仙师。”
  姜沃喝了一碗汤后,崔朝就道:“只喝汤也不成,一会儿可以出门去吃——这坊子里有一家很好吃的小食肆。”
  在长安城内,暮鼓后所有坊门关闭,大路上是不许行车行人的,违者会被‘笞二十。’
  大路上不能去,倒是百姓在每个坊子内部,夜里转一转没有关系,只要不翻夯土墙出去,外头的巡道兵士并不会进来逮人(除非是出现呼叫求救亦或是打斗的大事)。
  因而有些想要多赚些银钱糊口,又肯操劳的人家,就会在坊子内支起小的铺子,专门做夜里的生意。
  食肆、杂货、酒泸等最多见。
  毕竟要买大宗的货物,还是会去东西市买。
  能开在坊子内的,都是小门小户自家的生意,图的就是一个简便,且因做的是街坊邻居的买卖,反而最要干净实惠,否则坏了名声,就再无人光顾了。
  姜沃也早听媚娘说过,有些小吃,倒是坊子内更地道,口味更佳。
  此时就听崔朝说起,这一座坊中,就有一家小铺做的‘棋子汤饼’做的最好吃。白日里还会有人跨坊子专门来吃,买卖到夜里才会稀一些。
  崔朝便问她愿意去外头吃,还是他去买回来在家中吃。
  姜沃自然兴致勃勃要去吃现场:“汤饼还是要吃现成的才好吃吧。”
  崔朝莞尔点头,忽然又加了一句:“正好,我还有件有趣的事情要跟太史令说。”
  姜沃满心都是汤饼,随口道:“好啊,正好边吃边说。”
  *
  所谓棋子汤饼,其实就是圆形的面片儿汤。有点像姜沃小时候吃的猫耳朵面片。
  只因这老板别出心裁,做了两种颜色的面片儿,所以叫做棋子汤饼。
  那面片就不重要了,最要紧的就是汤好喝。让她想起《红楼梦》里贾宝玉被打了之后,要喝小荷叶小莲蓬汤,凤姐儿就道,不过是拿模子印了面的花样出来,主要还是好汤。
  这汤里倒是没有荷叶的清香,但独有一种醇厚鲜美,似有鲜笋,又似放了些干海货提鲜——不过,这汤头是人家的生意之本,姜沃当然不能去问。
  姜沃喝了两口,就觉得驱散了一路走来的皮肤上浸润的微寒,也觉得胃里很舒服。
  两人就这样坐在小小的食铺内,慢慢吃完了眼前的汤饼。
  姜沃吃饱喝足,觉得这一天好生放松,就带着惬意笑意抬头问崔朝道:“你说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
  崔朝就道:“说来,之前崔氏之事,我还欠太史令一个大人情,不知如何偿还?”
  姜沃一怔:“偿还?彼此相助罢了,不算什么的。”
  “可今日在马车上,太史令可不是这么说的。”
  姜沃:?
  见崔朝只望着她不说话,眼中倒是情绪浮动,似有许多言语。
  姜沃心底忽然浮现出来很不祥的预感。
  好像,她好像有点印象……
  就在她努力找回记忆时,记忆被直接问到了脸上:“太史令说,让我以身相许,不知这话还算不算数?”
  姜沃看着眼前的空碗,下决心道:是时候戒酒了!
  酒色误人啊!
  再抬头,就见崔朝倒是很坦然继续看着她:“若是这话还算数,我是愿以此报答的。”
  月下看美人,真是更增色三分,姜沃觉得自己的底线差点变成曲线,要灵活起来。
  但还是很快醒过神来,摇头道:“抱歉,我真不记得说过这话。要是说过,也是因为酒后乱言。”
  崔朝低下眉眼,看着就令人心疼,轻声道:“太史令果然只是出言相戏。”
  姜沃再次把持了一下自己的底线,认真道:“我于婚事上并无意,只愿一世留在朝堂之上。”
  她避开不去看人,只抬头看着一轮明月道:“我有我想做的事情,亦有我想要辅佐的君王,所以我与嫁做人妇实在格格不入。”
  “何况世家,更是不可能。”
  崔朝点头:“这我一直清楚——太史令走到今天,如何会忽然离开朝堂,更别提会甘愿受制于‘世家妇’这个身份的约束了。”那岂不是一个好好的人,忽然想不开,主动去刑部大牢吗?
  他含笑:“所以我说的是,我愿意以身相许啊。”
  姜沃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不由笑道:“你这是想把你们崔氏族长,诸多耆老给直接气死吗?”
  崔朝无奈道:“从头到尾,我只是想过自己的日子。也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非要生气。”
  从小没有人管过他活的怎么样,等到长大了,忽然就有很多人要管他怎么活了。
  *
  吃过汤饼,再坐在食肆也无事,两人索性起身往外走去,就在坊中边散步边说。
  这坊中有一条河流分支穿入坊子。
  只见月色下,正有几个妇人在捣衣裳。此时还是麻布葛布的衣料多,这样的衣裳,直接穿的话太硬不舒坦,若是孩子的皮肤,都很可能被磨破。总要提前捶捣过,让布料变得松软些才好穿。
  妇人们边捣衣边在说话儿,同时还要看着身边几个顽皮稚子。
  都是几岁大的童子,显然是离不开母亲的,所以出来捣衣也得带在身边。
  妇人们时不时就要出声制止顽皮好动的小孩子们“别去水边!”“别坐在泥地里!”“别打弟弟!”
  有一个妇人见孩子不听吆喝,甚至直接拎起捣衣裳用的棒槌,抓过一个孩子来就威吓着打了两下。
  姜沃就这样看着。
  她们的眼睛哪怕在做活,也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孩子。
  姜沃看了良久,崔朝就陪她站在水边。
  就在姜沃转头看他,要开口的时候,崔朝其实已经猜到了她要说什么。
  果然眼前人很平和很认真道:“还有,我这一世,不会有自己的孩子。”
  她已经选好了自己的路,要陪在她心目中的君王身边,要做一个手握权力的人。
  如果说开始是为了健康,后来是为了陪伴朋友,那么现在……姜沃伸出手,掌心里停留着从树影中透下来的月光。
  金色的光芒,像是她曾经扔出去的一枚金色的骰子。
  重生之骰。
  这是她无可更改的道。
  可一旦有孩子呢?
  血脉就是他们最无可分割的联系,不是她说让孩子置身朝堂事外就能做到的。只要她在朝堂之中,无论将来的孩子是男是女,都少不了被扯进朝堂的漩涡。
  她站的越高,一切反而越不可控。
  如杜如晦对二凤皇帝忠心耿耿,也架不住杜荷要跟太子去谋反。
  若此事出现在她的孩子与媚娘的孩子之间,她又该如何?
  这不是下定决心,说什么好好教导孩子,就不会发生的事情。朝堂政治之间的选择,又哪有什么绝对的黑白,无非是选择和权力罢了。
  她不能保证她的孩子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将来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路,而且——
  姜沃也不想去强硬地确保孩子做出跟她一样的选择,必须走上跟她一样的路,为了她的想法而去奋斗。
  不,这是她自己的事。
  孩子不但是父母的儿女,更是一个独立的人。
  毕竟,一个婴儿从离开母亲开始,就不再是母亲身体的附属,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自己想法的人,有权力活自己想要的一生。
  就像她选择了媚娘,选择了自己的道。
  可她不能强迫孩子与她一样,永远站在媚娘这边。
  若是她都不准备让孩子做一个独立的个体,选择自己的人生,那又何苦生孩子出来。
  很不必要了。
  这些话她没有与崔朝说的太明白,只是很平静告诉他,不准备有自己的孩子。
  “好。”
  姜沃就见月色下,崔朝也转头望向她,点头道:“挺好的。”
  “我与家族闹翻的那一日,崔侍郎叫住我说,我的子子孙孙都要写在崔氏的谱牒上。”
  “没错,我的父亲是崔氏,母亲是郑氏。至今所有人还是称我‘崔郎’。”
  “难道再有一个孩子,让家族更名正言顺来操控他吗?孩子是很容易被侵染的。”
  崔朝笑意分明:“世上人要传宗接代——可我传什么宗呢,我就是我宗族的悖逆者。”
  他是因打小没有受到家族的温暖,所以走的义无反顾。
  若是他也如卢照邻一般,从小受到家族的呵护和栽培,应当也会去不自觉的维护他家族的利益。
  哪怕违背自己本性,也顶多会像他一样躲开。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站在太子这边,若是有机会,会毫不犹豫坑崔氏一把。
  两人大约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