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了。
  而方才接到的诏书里,天后也提起了此事,并且很大方地表示:只需将缴获的马匹剑戟等军备之物,交给安西都护府即可。
  至于缴获的阿史那都支等人的所有财物细软,三成直接赏给裴行俭,其余也尽数由他分配,不必报于京中。
  毕竟是‘就地劳军’,该犒劳的就要犒劳。
  裴行俭就令郭元振去清点—下阿史那都支的财物。
  说完后,就见眼前这个年轻将领憨厚—笑,甚至笑容里还带了几分羞涩—一“回裴相,已经封存清点完了。”
  裴行俭:年轻人很上道啊。
  他起身走去看封存的财产,还不忘问起波斯王子怎么样了。说起这事儿来,裴行俭也有点不好意思:虽然他奔袭了五日没什么事,但波斯王子到了碎叶川后,却是‘呱唧’就躺倒了,着实歇了好几日。
  郭元振陪同裴行俭一同去看缴获财物的路上,也不由问起:“裴相,咱们难道真送波斯王子回去继承王位?可他们哪儿还有国啊?”
  这话……倒是也没错。
  别的属国是王在当地,然后送儿子来长安做质子。但波斯的情况就很特殊了:当年到大唐的时候,是国王和王子都来了。
  没法不来,毕竟国家被大食国(阿拉伯帝国)灭了,来跟大唐搬救兵。
  裴行俭还记得当年波斯国王卑路斯,带着年纪还小的泥涅师王子到长安求援的情形。
  不过当时皇帝实在没空管这万里之外,被大食欺负的波斯一一因当时是永徽年间门,皇帝自己还在被舅舅欺负呢!朝上谋反案那是一桩接着一桩,皇帝光顾着‘哭’他家亲戚轮番上阵谋反了。
  什么波斯,先往后排排。
  于是波斯国王就把王子留下,自己回去了。
  当然,波斯是回不去了,他只能去到与大食接壤的,—样被大食欺负的吐火罗国,组织波斯旧臣故民,开始反抗大食。
  直到皇帝把舅舅送到黔州去种葡萄后好几年,这才开始料理波斯事。
  设立了波斯都督府,大唐西域的驻军,时不时会帮助一下顶不住大食国的吐火罗。
  说白了,就是把吐火罗当成吐谷浑用了(正好还都是吐字辈)。
  吐谷浑隔绝吐蕃和大唐。
  吐火罗隔绝大食和大唐。
  这两个国家,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也是倒了霉了。
  作为大国之间门的缓冲带,明明不在地震带上,过的却也是动不动就地震的日子。
  “去岁,波斯王卑路斯过世。”
  所以他们才要送波斯王子回去继任王位,继续领导波斯的残余势力。
  故而说白了,他们说的送波斯王子回国,其实也不是回他自己的国了,只是回到临近大食的吐火罗去。
  其实在波斯王子出京的时候,姜沃就感慨过:这个王子啊,过得就是慕容复的日子啊,要子承父业,日复一日坚持着希望渺茫的复国事。
  *
  裴行俭看过阿史那都支的小金库,倒是出乎他意料的富裕。
  以他的出身和见识,都得说一句称得上是‘大获瑰宝’。
  不过裴行俭对财物看的倒是很淡,尤其是打仗后缴获的财物,将士跟着出生入死,分了就是了。
  于是裴行俭便设宴邀请此次追随他千里奔袭的蕃酋将士,将阿史那都支的财产展览了—下。
  这是威慑:毕竟这些西域酋长们哪怕没有阿史那都支有钱,也必各有积蓄。让他们亲眼看看,若是反唐,案例就摆在这里,可是非常标准的‘人财两空’了。
  之后又将这些珍宝分与此次出力的蕃酋,威后施恩。
  至于天后诏书中言明归他的财物,裴行俭也没留下。这点上他还是挺像王神玉的,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
  留给他们财产多了无用。
  于是他将天后诏令属于他的‘金器皿等三千余’这等巨资,从此次随行的副使开始分起,数日便散尽。'1'
  只留了几件格外有突厥特色的文彩殊绝之物,准备带回京中送给家人和亲友做纪念品。
  毕竟是出来旅游,不,出使—趟。
  说到出使,裴行俭就见到宴上波斯王子很是郁郁寡欢。
  他不傻,从裴行俭忽然停驻安西不动,到亲眼看着裴行俭千里奔袭直取阿史那都支——波斯王子已经想明白了。
  原来大唐特意派出一位宰相护送他,不是要为他复国啊……
  甚至送他回去这件事,都是个幌子。
  是啊,一个国家保不住自己,又能指望谁真的帮你呢?
  其失落憔悴之态,看的裴行俭也颇为不忍。
  但哪怕心有不忍,裴行俭仍旧摒弃掉个人情绪。这—日宴后,他站在碎叶川的冰雪之中,让凌冽寒风把头脑吹得清醒无比。
  然后花了一个通宵,把这两篇‘论文’写了出来。
  虽然他写只花了一个晚上,但他自己知道,这两篇文章凝聚了多少心血——不只有他的,还是师父苏定方,与师父的师父李靖大将军的。
  代代传承,亦代代开拓!
  **
  长安城,紫宸宫。
  媚娘和姜沃站在—幅庞大的舆图前。
  是—张大唐与周边四夷的舆图。
  而案上,放着裴行俭飞报传回来的两份公文。
  哪怕在这朝中多有战事,忙的烧灯续昼的日子里,媚娘和姜沃还是生生空出来半日,专门商讨这件事一—
  在吐蕃,或者说整个西域。
  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未来数十年的大规划到底是什么?
  知道想做到什么程度,才不会偏离努力的方向。
  总不能完全没有规划,只低着头走路,走的也很累,走半天发现……哎?走偏了,走沟里去了。
  曜初手里拿了一支笔,把这场谈话的每一句都记了下来。
  *
  姜沃先拿起的是《自太宗皇帝设立尹州起,四十年来大唐在西域的经略总结》
  过去四十年,大唐在西域的经营,真堪称是步步为营。
  说来,二凤皇帝的一生,几乎都被战事所贯穿,从十几岁从军,一直到贞观最后几年,从未停下过南征北战的脚步。
  看起来,先帝是一会东征,一会儿西讨,一时北伐,一时镇南……但其实,若问起当年先帝所有的战事,能不能换一个顺序——
  那绝不能。
  太宗皇帝在军事上的高度,并不只在于战战克敌制胜,更在于他安排这些战事的节奏!
  裴行俭在公文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其实,大唐从开国至今,一直都在自保和防御。
  姜沃看到‘自保’和‘防御’两个词:……
  自保成天可汗,防御到疆土万里了是吧。
  问一问周边四夷同不同意这个观点吧。
  不过再往下看去,姜沃就明白了裴行俭的意思,先帝的征战很有次序——
  贞观三年,集大军之力,先打东突厥。这是必须的,因东突厥就在大唐的正北边,是真的能打到关中来,具有灭国威胁的。
  武德年间门,大唐曾连着被东突厥欺负了五年,年年都被抢到家门口,把高祖李渊整的都让人去勘察秦岭之南,准备迁都算了。
  但当时先帝请奏制止了此事。然后在登基的第三年,灭掉了东突厥。
  而东突厥灭后第二年,二凤皇帝就开始着手经营西域:从贞观四年第一次设置伊州都督府(新疆哈密),到贞观十四年最终灭高昌国,设立西州、庭州都督府。
  自此,大唐在西域拥有了第一道屏障:伊、西、庭三州。*
  此三州通归于安西都护府管辖。
  媚娘站在舆图前:“如此说来,是为了自保和防御。有此三州,才能将大唐势力嵌入了西域之地,免于受到双面夹击——毕竟若是西域和北境能勾连成片,大唐危矣。”
  而此时,媚娘和姜沃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一件事。
  那时候她们还特别年轻,哪怕亲历过,也不能完全看懂这些朝局。
  贞观十四年,她们在掖庭中听宫女们说起先帝坚持灭高昌国之事——大军浩浩荡荡行军五个月也要去打高昌,过后还非要在此地设都督府,收归大唐所有,当时朝臣们反对声很大。
  可如今看来,先帝这步棋,走的一点都没错。
  正是因为有了这三州,才有了大唐经营西域的基础。从贞观十四年到贞观末年,先帝陆续再灭焉耆、龟兹等国,起安西四镇。至此,大唐在西域构筑起了第二道防线。
  之后,皇帝登基,在西域的经营上,顺着先帝的路继续走——苏定方大将军灭西突厥,安西都护府西迁,继续扩大在西域的影响力,加固了这第二道防线。正是因为大唐这四十年的经营,裴行俭此番才能‘就地取材’,一呼万应,直接在原本西突厥的大本营,拿下突厥的可汗!
  以上,便是大唐对西域的四十年经营的大略总结。
  姜沃仰头看着舆图:是大唐有幸,曾有太宗皇帝。
  他在位虽只有二十三年,但却为大唐中原腹地不断叠甲,构筑了一道道防线——
  安西四镇所镇守的西南疆安稳,才能保卫北疆(西北疆)伊、西、庭三州的稳定;而伊、西、庭三州又作为铠甲护卫着大唐‘凉州、甘州、肃州’等地构成的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又直接守卫着关中!
  姜沃长久望着舆图:先帝走的时候,应该也是……安心的吧。
  毕竟那时候吐蕃还很乖巧,在先帝心里,他已经布置好了数道安全线,他不只是期盼‘华夏衣冠永存’,他已经把他在位时能做的事情,都做了。
  若是天与其寿,二凤皇帝应当会继续孜孜不倦布置下去,不断的为大唐的安稳加码。
  好在,亦有后来人!
  *
  媚娘与姜沃一起看起了裴行俭的第二封公文《论未来四十年大唐在西域经营和管控》。
  媚娘看过后,颔首道:“与陛下之前说的差不多。”
  裴行俭继承的是大唐前两代名将的传承,皇帝则直接受教导于先帝,皆是一脉相承。
  现在的西域,是在第二道防线西南疆这儿出了问题。吐蕃日益强盛,就像一个强势想要突破防火线的病毒。
  未来四十年的计划,最首要的当然是安定吐蕃,若真能让吐蕃安稳下来,就可以考虑建筑第三道防线了。
  那便是……送波斯王子回去的吐火罗等地了。
  要把波斯王子送回家,会途径吐蕃和突厥,反过来说,若是吐火罗安稳,便能跟大唐一起钳制西南疆。
  除此外,姜沃指着舆图:以吐火罗羁縻都督府,以及如今投奔大唐的中亚昭武九国,还可以作为缓冲,防备大食国跟大唐的战事摩擦(阿拉伯帝国)。
  姜沃再次想起了那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
  她注视媚娘:吐蕃侵扰是天后摄政后,首次面对的大战事。
  从这儿起,就是媚娘要承起的四十年了。


第257章 女政治家们的时代
  “噗通。”
  —枚鹅卵石被扔到水瓮中;从落点最中心的水花起,一圈圈波纹向外荡漾开来。
  溅起的水珠有几点落在离得最近的太平面容上。
  但太平也没顾上擦,只是聚精会神看着水面,直到水波消失。
  曜初在旁给妹妹讲道:“这就是地缘关系的衰减。”
  说来;曜初在听母后和姨母讨论过‘关于西域过去四十年的总结报告’以及‘未来四十年的发展规划’后;还听到了另一堂课。
  姨母也是从多宝阁上;随手拿了个小小的摆件,扔到了窗下养着新嫩碗莲的瓷盆中,讲给自己。
  水波从物体落入水面的中心荡漾开来;就像是一—
  大唐对周边地缘的影响力;从近到远;是不可能等同的;只能如同这水波纹,越远越薄,越远越淡。
  “如果说这投石入水的最中心,就是两京(长安和洛阳),那么由内向外,这—圈圈水波;就依次是京畿地区…关中州县…天下十道的各州县…羁縻州以及四夷。”
  从内到外;大唐的辐射力自然是逐层递减的。
  因想到最近刚刚被‘送回国’的波斯王子,曜初就顺带考了考太平和婉儿波斯那种羁縻都督府;和西州(新疆吐鲁番)这种核心边境都督府的区别。
  太平很快答道:“西州是当年祖父平定高昌后设立的。”
  “曾下诏:高昌之地;虽居塞表;编户之甿,咸出中国。”
  “故而除了改高昌国为庭州外,更置立州县,同之诸夏。并变夷俗;服习王化。”'1'
  于是从贞观十四年至今,西州庭州多年按照内地各州县的管理制度,基本已经融入了大唐序列。
  用辛侍中这种实在人的话来说:他们都得—样入户部户籍核准,都—样得到授田,也一样给大唐交税。
  但波斯都督府这种‘羁縻统治’就不同了。基本处在最外圈的水波上,大唐对这种羁縻州的管理,基本就是……维持/稳定。
  —言以蔽之:你们不要变成大唐的敌人,按照规矩朝贡就好了。
  并不将当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