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曜初说了些什么,两人无需去额外打听,也基本能推断出来。
  “曜初,当真是很懂事的孩子。”
  圣神皇帝都不免轻轻一叹道:“做了皇帝,在储君之事上,才更能体会到为难之处。”
  她亲眼所见过的,就已经有两份失败的储君之例摆在眼前了:太宗一朝,立太子李承乾后,太宗却对嫡次子李泰太过疼爱,是让群臣都动摇的宠冠诸王、礼秩如嫡(太子),又偏巧赶上太子本人的身体出了问题。
  而高宗一朝,对太子李弘又是反过来的,先帝对另外两个嫡子,从未露出过一点对储君的培养。之前是恨不得耳提面命天天警告朝臣,‘李弘就是朕唯一看好的太子’,后来也……
  还是那句话,作为母亲,绝不会盼着自己孩子不好。
  但作为皇帝,不得不想‘继承人如果有个万一,江山又该交给谁’这件事。
  尤其是她这位前所未有的皇帝。
  “故而在令月身上,朕真是轻不得重不得。”皇帝知道幼女亦聪明,也想好好锻炼她,使之成为可堪大任之才。
  可是,皇帝也不免想着:她对两个女儿原本就是不一样的。
  这些年,她是重用和历练曜初,却偏疼纵容令月。可若是她忽然也格外重视起管教太平的理政军事之能,落在曜初眼里会如何?
  是否会觉得,自己待太平如当年太宗对魏王李泰?
  尤其是,太平确实又生的肖似圣神皇帝,旁的朝臣是否也会误解为,哪怕立女儿为皇储,皇帝也想选更像自己的女儿?
  “曜初,实在懂得为朕分忧。”
  让令月上进这件事,由曜初主动来做,就解了皇帝的为难。
  不但如此……
  姜握垂眸看着手里的茶杯:令月年纪还轻,心性未定,曜初这同样是在强化对于令月的‘长姐之威’。
  如此,哪怕将来随着年月流逝,姊妹两人的年龄差距带来的长幼之分不那么鲜明。
  哪怕令月当时已经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皇女,但在她心里,还是会记得,自己最初上进的烙印是被长姐留下来的,而一路走来也是被长姐督促的。
  这是一种栽培,亦是一种掌控。
  姜握不由感慨:情分、恩威、权衡之术都不缺,曜初在处理某些事情上,实在已经是合格的皇储,甚至有了些帝王的影子。
  **
  太平回到自己院中坐了片刻。
  还是觉得心里乱糟糟的一片。
  于是她起身,往旁边的仙妤楼走去——婉儿从前来温泉宫就住在那里,此番自然也是如此。
  仙妤楼外有一弯流水,有小鹿在水边喝水。
  因婉儿已经住过些日子了,这院中的陈设就已然被她打理过了。人的住处往往带着一个人的气质。
  太平走进仙妤楼的时候,觉得心里平静一点。
  这院落雅致而安静,如婉儿这个人一般。
  太平站在院中,从半开着的窗户望进去。
  婉儿正背对着窗户,在收拾此番回洛阳后,带回来看的书籍。太平就看着她从书箱中拿出一本书,轻轻拍了拍然后翻开来看里面的书笺,确认没有掉落后,才起身去放到架子上。
  “公主。”
  就在起身之后,婉儿亦看到了院中站着的太平。
  “院中冷。”婉儿来到窗口:“公主怎么不进来。”
  而太平却只走到窗下,隔着窗问她:“婉儿,你早就明白是不是?”
  婉儿微微一怔。
  但不过一怔后,她还当真就想透了发生了什么——
  实在是她比旁人更了解太平的情绪变化:今日她也在师父的马车上,是亲眼见着公主被镇国公主叫走的。
  若只是因为驸马事被镇国公主教导两句,公主不至于如此心事重重深有触动,顶多是垂头丧气半个时辰,然后就能自己找点乐子重新高兴起来。
  可如今这般凝重情态,再加上……婉儿想起她在马车上,因记挂公主就撩起帘子来看,就见到镇国公主的亲卫,较之往常离马车颇远。
  当时她心下就有些想到。
  果然。
  婉儿亦隔着窗子,温声道:“公主,是镇国公主开始督促公主上进了是吗?”
  太平颔首:“姐姐说,以后她会亲自监察我的功课。”
  之后便见婉儿露出几分如释重负的笑意,眉眼间笑意澈如泉水,又濯濯如春月柳般秀美:“太好了。”
  真的,太好了。
  历来皇室涉及储位,总是腥风血雨。婉儿何尝没有为太平担心过——有时候争不争,并不由人。
  就拿这座温泉宫来说,需知骊山温泉,可不是自本朝才有,据传说:这里是天下第一温泉,周天子就曾游幸于此。
  如果周朝的故事只是传说,那么接下来则是有史册记载的:‘始皇初,砌石起宇,名骊山汤,汉武加修饰焉’'1'
  隋朝更是在此大修宫室,而自唐武德年间,也重修过被隋末战火波及过的殿宇。
  可这样重要的,历代专属于皇室的温泉宫,陛下竟然就当作一次季考成绩还不错的奖励,直接给了太平公主。
  落在旁人眼里,当然是陛下对幼女的偏爱尤甚。
  婉儿隔着窗子望向太平的面庞:公主或许从不想跟镇国公主争,但人有时候只能被时势推着走。
  多的是别有用心的人,会想要利用储位之争为自己夺从龙之功。
  毕竟,若镇国公主没有对手,波澜不起的上位,他们岂不是得不到功绩?
  不知有多少人想把水搅混,从中牟利。
  故而婉儿真的很担心,公主因为陛下的偏宠,被迫陷入到血腥的储位之争中。尤其是,这种事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陷入了争斗,就成为了零和博弈。
  每当升起这种念头,婉儿就强迫自己去想师父,有师父在,不会让这件事发生。
  可……她们都是晚辈,婉儿心里明白,陛下和师父不能护住她们一辈子。
  还好,是镇国公主先做出了决断。
  婉儿是真的觉得霎时天宽地阔,一片晴朗。
  看到婉儿如此笑意,太平不但没有如从前一般跟着欢喜,反而方才那乱糟糟的心情重新翻涌上来,甚至有了些酸楚之意。
  从前,太平从未把自己放到过跟姐姐竞争储君的位置上去。
  所以有些事她根本没去细想。
  可如今,姐姐点破了,希望她能有储君之才,而且还直接提起,婉儿会帮她。
  那么……
  于是太平直接再问道:“婉儿,我问的是,你是不是早就明白——因为我的缘故,你永远也做不成姨母那样的宰相了?”
  今日,随着姐姐的嘱托,太平倏尔明白了一件事情:如果姐姐把自己当作皇储预备役来看,且觉得婉儿能为她弥补不足,那就代表着,在姐姐心里,婉儿是跟她绑定在一起的。
  是以防万一,留给她的,全心全意为了她的辅佐之臣。
  太平想明白这件事的时候,非常难过:她不介意当预备役的皇储,并且她真心希望自己是永远不上场的替补——她是眼见姐姐的辛苦的,哪里如她如今生活的恣意快活?
  可婉儿不一样。
  在太平心里,婉儿之才,是能做,是该做姨母一样的尚书左仆射,大司徒。
  可是……从一开始,她就要求婉儿做了她的长史官。
  是她错了。
  婉儿如果去做姐姐府上的长史官,将来会走的更顺吧。
  “公主。”婉儿察觉到太平原本搭在窗檐上的手,忽然用力握紧,甚至因用力过度,指尖血色都褪去了,只留下一片苍白。
  还好,太平因素习骑射,是不留纤长指甲的,否则这样用力,只怕要把指甲折断伤到自己。
  婉儿伸手轻轻按住太平的手,安慰道:“公主有些想岔了。”
  “镇国公主若是将来……必是如陛下一般用人唯才的明君。”
  “我便不是镇国公主府上出来的又如何?当今朝上几位宰相,王相、辛相他们谁又是当年的北门学士,亦或是在陛下登基前,就是心腹之人呢?”
  都不是。
  更甚至……
  “公主难道忘记了,陛下当年摄政之时,可是用过乐城郡公为尚书左仆射的。”
  “何况,我又是师父的弟子。”从小,她们在姜宅就常见。说来,她也算半个镇国公主看着长大的孩子。
  婉儿的声音很柔静,宛若潺潺溪水让令月也逐渐平静清明下来。
  “所以,只要我能做事,镇国公主又怎么会不量才而用?”
  太平抿了抿唇。
  她站在窗口处,故而是站在室内的暖意和屋外腊月的寒意之间。
  矛盾如她的心情。
  哪怕婉儿这么说。
  可,太平将心比心:假如,只是假如,她做了皇帝,哪怕婉儿和姐姐府上的长史官,英国公府的李慎修是一样的有本事,她当然会偏心婉儿。
  皇帝也是人,也会信任更亲近相处更久的人。
  于是太平固执道:“哪怕能做宰相,可是,你做不成姨母了。”
  “婉儿,我记得七八岁的时候,你就与我说过,将来想做姨母的。”
  婉儿笑道:“公主还记得呢。”
  “但公主,我当年想做师父,是因为我亲眼所见,师父真的太累了,我想,她自己一个人在朝上,一定也觉得很孤单。我想去帮帮师父。”
  可如今……
  “已经有这么多女官在朝上了。”
  “公主,其实我现在,更想做王相这般的宰相。”
  不是位极人臣,总任百司,须得时刻伴于帝王身侧的宰相。
  而是在其位谋其政,既为国为民,又能有闲暇做自己喜爱之事。譬如她跟随王相在中书省学习的这些时日,亦随王相学了许多择选、侍弄花草之事。
  “公主也知,我素最喜诗文。”
  “若将来为官之余,公主府上常举诗会宴饮,你我品评天下文人墨客诗文,岂不逍遥胜于案牍劳形?”
  婉儿悠然说完,再次道:“公主,进屋来吧,外面多冷啊。”
  这一回,太平颔首:“好。”!


第322章 温泉议事
  “陛下;这瑶池殿中的御用温泉汤池,其实自修建后,还未曾用过。”
  太平告退后,帝相二人便也从飞霜殿出来;向东边御汤走去。
  温泉宫的掌事宫女珠遐;边在前小心为陛下引路;边说起这御汤。
  姜握也不免想起:是;先帝常住洛阳那几年;虽也到过这骊山温泉宫赏玩,但先帝的风疾,是不能泡温泉的;孙神医明令禁止。
  于是先帝也只是来看了看风景,也就离开了。而帝王不入温泉;随驾的众人自然也都是跟着‘观光游’。
  说来;姜握两世为人,也从未泡过温泉。
  因心脏病跟高血压一般,都是不建议泡温泉的,很容易缺氧而出现意外情况。
  故而此番终有此闲暇来温泉宫,她亦是很期待。
  就像姜握此生;虽然酒量差;但她自己却不太承认此事,并且时不时会饮酒至微醉一样——这都是她前世的身体状况;绝对不被允许做的事情。
  *
  温泉宫大的汤泉池就有十八处,小的更是无可计数。
  且室外露天的汤池还多于室内的——
  毕竟;古人见温泉,惊异于其无樵薪煮水而自热,且冬夏恒而不变;称其为天地之元医的‘圣泉’。
  据说,当年周天子于此修建骊宫,就把汤池都修的“上无尺栋,下无环墙”,为的就是抬头可观星辰,是为感应天地。
  感应天地可以,但问题是,有时候天地间正好是寒冬。
  感应起来,比较考验人。
  真要寒冬腊月的夜晚,吹着西北风,泡着温泉数星星,能不能感应到天地之灵气不好说,但感应到风寒之症,甚至是阎王爷的呼唤,却是很有可能的。
  于是姜握随着圣神皇帝,直接绕过室外的御汤,走进瑶池殿内。
  一入汤池室,便觉得热气扑面而来,还夹杂着丝丝缕缕的药香。
  珠遐继续在旁解释道“陛下,这屋内各处放着的药包,是尚药局特意为温泉宫配的。温泉热气熏蒸,药气缓缓而散可辟百疾,更消乏解劳……”
  姜握一边闲闲听着珠遐背诵讲稿,一边走到白玉池旁,细观池底镂刻的花纹。
  只是汤池中央置一玉莲,喷以成池,如碎玉倾泄,连带着水面也总是波光粼粼,看不清池底的花纹,究竟是芙蓉花还是牡丹花。
  哪怕知道不能抹平荡漾的水波,但姜握心情很好,明知是水中捞月一样无用,还是将手伸入御汤池中,去撩开面前的水纹。
  倒是圣神皇帝一转眼,见姜握正在以手拨弄泉水,神色间还颇有期待,就开口道:“不行,现下不能泡温泉。”
  说来,姜握早就发现,陛下并不只是‘先天出场设置’顶配,身体素质极好,她本身也很重视和了解后天的各种保养之道——
  此刻,她听皇帝说起该如何泡温泉更适宜,其所知甚至不比一直在温泉宫待着的掌事宫人珠遐要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