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得了,跟个娘们似的磨叽个啥呀。”关天佑迈开小腿就往外走,“你们都给我待在炕上别动。”


第423章 再甩锅,还来不来得及?
  心事重重的关天佑回来了。
  不用他在外喊,黑子已经提前发出吠声,还是特有节奏的两长一短。
  叶秀荷连忙开了院门,朝关天佑的身后瞧了又瞧,“你姨呢?他们咋没跟你一块过来?”
  “一屋子的人。”关天佑蹿了进来,反手合上院门,“我姨就是想走都走不了,我就先回来了。”
  院子里,亮着一盏马提灯。
  前两天关有寿和马振中结伴去小树林,朝雪地上野物留下脚印的地方下了足足几十个套子。
  不料想今晚一时兴起去时,还真发现有颗树下正有一团毛茸茸的东西正围着树一个劲儿的挣扎不停。
  走近一瞧,可把哥俩乐坏了。
  原来在这相距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头奄奄一息的傻狍子,这一下子得两头狍子,战果委实不小。
  野物得趁着有热气才好收拾,冻成块就不好剥皮。
  这不一回来,俩人也不怕冷,正兴致勃勃地动工。
  在灯光照耀下,关有寿一手拿着匕首,顺着豁开的口子下滑,一手抓住狍子脖子上的皮往下拽。
  马振中也是干着同样的活,听到动静头都不抬一下,因为很快到了最后一步拽下就是一张完整的狍子皮。
  小天佑蹲到他们身边,“大爷,你今晚是没法睡了,一屋子的烟。”
  “没事,还有西屋。”
  “我瞅着你应该把烟叶子都给卖了,你说你跟我姨又不抽烟,干啥种呢,还不如种毛嗑来得实在。”
  终于停了手,马振中换了一把小木刀,斜倪着他,调侃地笑道,“小爷们,不错呀,都会打小算盘呢。”
  “嘿嘿……还行。”关天佑将盛草木灰的簸箕往他跟前推了推,“这皮够我和明海哥他们做大衣吧?”
  “不行,能值不少钱。”
  “卖啥啊,我妹妹第一个不答应。前两天她还说要是有啥皮毛啥的,给我们哥几个做件大衣。这有两张皮呢,不够了就做短点呗,回头我哥几个出去咋玩都不怕冻着。”
  关有寿赞许地笑了笑。他压根就没考虑卖了皮毛,这些可比棉袄更实在,都没必要特意打上补丁。
  “大爷,我凤姨今晚说要磨面。”
  “是不多了。”
  然后呢?
  “城里有专门的碾米厂,用电的,可快了。你想啊,咱们虽然在队里可以自己磨面,但时间宝贵啊。”
  马振中好笑地瞟了眼他,“不怕,你大爷我有的就是时间。”
  “多费劲呀,还得排队。”
  跑出来的关平安连连点头,“就是嘛,有这时间还不如搓麻绳,三天两头地去磨面怪麻烦的。”
  关有寿没好气地瞪了眼闺女。
  “爹爹,我过来端肉。”心虚的关平安朝他讨好笑笑,心里暗暗叫苦,她又出不去,该咋办呀?
  关平安是端着一盘肉溜了,但关天佑在呢,他可是答应妹妹去趟县城,只有马大爷他们都去,禁足令才无效不是?
  “大爷,你发现了没,我凤姨最近老是胳膊酸?都是累的。我凤姨不容易啊,一年就没停过手。”
  关有寿顿时笑喷,手上的小木刀差点戳破狍子皮。这个兔崽子,你懂你凤姨为何会胳膊酸?
  马振中没有好气地用胳膊肘往他身上一撞,“行了,你就说你想去城里干啥?”
  “没干啥呀,我们就是怕你们大人累了。”
  “听见没?你儿子担心你累着!”马振中加重累这个字的语气,调侃地看着哥们,“你说咋整?”
  “爹,答应呗。”
  “行啊,回头我跟你大爷俩人去一趟。”
  “带上我呗,我还没见识过用电咋磨面呢。”
  小兔崽子,跟你老子斗?关有寿眼里闪过笑意,低头继续忙着手上活,“急啥?总会有机会涨见识。”
  “真不带我去啊?爹你不是说啥都要懂点,将来才不会被人给蒙了?”
  “天冷,等明年夏天。”关有寿停了一下,“你要走,你妹妹肯定也会想走,为了以示公平,爹只好一视同仁。”
  完了~
  关天佑垂下双肩,“爹你故意的。”
  “哈哈……傻小子!快去告诉你妹,计划失败。孩子们,再接再厉哈。”
  外屋地烧火的关平安摸了摸鼻梁,就知道她爹最后这句话是故意对自己说的,这心里郁闷得嘞。
  哼~不让我出门,我就霍霍东西。
  我娘问了,我就说你让我干的,看不掐你。
  时隔一日,关平安欲哭无泪地看着她爹真架起牛车跑了不说,还朝自己比了一个二,我才不二呢。
  气得关平安跺了跺小脚,一等她娘被叶小凤拉去串门,她速度倒回外屋地。
  舀面,和面,剁馅。
  再跑去挂在一侧墙上的椴树叶子。
  这叶子别瞧着不起眼,确实是好东西。
  既能当蒸布,蒸熟的干粮还能有叶子清香,又能包干粮,还能烤叫花子鸡,寻常过日子还离不开它。
  如今被困在家,哪也走不了,好气的。
  那她就掌勺试菜得了。
  让你们不准我出门。
  叶秀荷从前院归来,高抬起胳膊,巴掌轻轻落下。
  “嘿,嘿……娘~你回来啦。”哎哟,这世上咋就有她这么好的闺女哟,都舍不得让她爹背黑锅呢。
  叶秀荷头疼地看着一大木盘内醒好的面团和案板上的馅料,“想吃饺子咋不早点跟娘说啊?”
  “娘,还有包子!要不然我不会加白面。”全用苞米面儿的话,太脆,压根包不成圆圆的胖包子。
  “妹妹是想多包些冻起来,想吃了就拿出来,不用你天天忙乎。”抱着搪瓷杯进来的关天佑赶紧解释。
  叶秀荷看着杯子内混杂的黑芝麻绿豆黄豆,好笑不已,原来还知道做记号啊,“这又是想干啥?”
  “哥哥怕忘了里头都是啥馅。”
  “拿都拿了,咋不多拿些?”叶秀荷实在装不下去,忍俊不禁地笑出声,“你爹还说你今天准会整事,让娘看着点你们俩。”
  关平安:“……”
  现在再甩锅,还来不来得及啊?
  “这不是挺好的嘛,娘还担心今晚不在家,你们饿了咋整呢。说是两小时,谁知道会不会又耽误到啥时。”
  这锅不能甩了,再换一锅!“娘,我爹可说了他今晚会陪你上识字班。”不去的话,你掐他!
  “你爹尽会哄人,他今晚有正事,不去都不行。”
  关平安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第424章 识字班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关有寿用一根冰糖葫芦战胜了邪恶。
  “爹爹,你下次再欺负我,我让我娘掐你哦。”
  学坏了。
  他的小棉袄真学坏了!
  “嘶,你不说爹还没觉得疼。”关有寿紧皱眉头,慢腾腾地掀起右侧衣角,“估摸肿了一大块。”
  关平安吓得连忙窜到他右侧,不停地嚷着,“咋样?扭一下疼,还是一抽一抽地疼?是不是破皮了啊?”
  关有寿一手捞起闺女,乐得放声大笑。
  “爹爹,你耍赖~”
  “儿子,告诉你妹妹这叫啥?”
  乐得咯咯直笑的关天佑脱口而出,“苦肉计破借刀杀人。”
  关有寿:“……”
  这下子轮到关平安放声大笑。
  三十六计还有一招走为上计。
  兄妹俩人强扭曲此意。
  哪怕外面天寒地冻,闲得蛋疼的兄妹俩人一等天黑,陪同他们老子,忒隆重地护送叶秀荷“出征”。
  马家祠堂。
  刚临时架起木板充当课桌的新教室,已经人声鼎沸,不止有整个屯里四十岁以下的人员陆陆续续来临。
  院子内点燃的一堆篝火还围着一群老大爷在腾云驾雾地唠嗑,清扫而堆的积雪也有不少小孩儿在嬉闹。
  而面面相对的厢房内,更是不输于外面。
  说是来读书识字的,可咋看咋都象往常在队院大炕上工干活,尤其老少娘们还各个手里都干着针线活。
  见状,叶秀荷懊恼地瞪了眼爷仨,非不让自己带针线笸箩,瞅瞅……大家伙可都带了东西。
  闹笑话了吧?!
  “快来,我们在这儿。”
  叶小凤的大嗓门终于解救了关有寿爷仨。
  “安安~”马五丫从她几位姐姐身后钻出脑袋,挥舞着小胳膊连连招手,“我在这,快来啊~”
  “五丫姐,你也来啦~”
  “还有我呢~”梁志红从一旁也站起来,扯亮小嗓门,动静有些大,被她娘拍一下,屁颠地跑出。
  关有寿失笑地拍了拍闺女帽子,“去玩儿吧。”
  关平安一跑走,关天佑更是小伙伴多多,关有寿还没来得及转身,已经被马振中连拉带扯地拖走。
  这一对哥俩交头接耳的,倒是让关有寿适时避开了篝火前的关大爷,还有正想上前的关有福哥仨。
  叶秀荷就没这么幸运。
  叶小凤她们几位是按照约好的,先来一步抢了墙角落的好位置,却阻挡不了自来熟的刘春花。
  所幸,还没来得及多说几句。很快的,老会计喊起要上课,还特来事地敲几下不知哪来的破桶。
  与她们猜测的一致,赵传元的妻子王巧娟果然站到一块黑板前面,双手搭在一张大桌子的讲台上。
  她虽也姓王,娘家却不是王家庄的人,寻常也不往屯里串门,但丝毫影响不了大家对她的熟悉。
  身任妇女主任的苗翠花先进来解释,“这就是你们老师,往后在课堂上就喊王老师。有啥不会的,尽管问你们王老师。”
  说着她拍了拍手,“来,大家喊王老师好。”
  结果底下老少娘们乐成一片,七嘴八舌地喊着王老师好,被苗翠花呵斥一声才稍稍安静下来。
  但小媳妇还是有些面薄,镇不了场子。
  这不,苗翠花一转身离开。
  又有大婶问她来了,孩子谁带?王巧娟见状更是不敢多说言外话,直接开门见山教起生字。
  而对面排排坐的老少爷们可就讲究多了。
  一来小孩儿到天黑喜欢跟当娘的身边;二来有人瞎扯有一套。这不,他一站到前面就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大大的“马”。
  “知道这是啥不?”
  哥们一问,马振中一答。
  “马!”
  “对!咱们的小同学不错,马都认识,不简单啊。”
  这哼哈二将惹得大家哄然大笑。
  关有寿抬了抬双手,“咱们今天第一堂课呢,就先认识大家的姓名。一千五百个字,咱们就从这开始。”
  在座的老少爷们绝大部分都已年过三十岁,记忆力肯定不如小孩儿,加上一个个的都忙,他还真没指望短期内各个学会一千五百个字。
  但咋说呢?
  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与对面女同志只有一位王巧娟负责讲课不同,队里有文化能胜任的男人可不少,不说初中毕业的老四。
  就和他年龄接近的赵传元,马振中、还有队长支书家的儿子,他们各个可是真正上过私塾的文化人。
  之所以第一天就推荐他上来,关有寿心里有数。归根结底,在马赵两家之间,他是润滑油。
  有那么一些,他代表了几家外来户的意思。
  但是不管今晚以后换成谁谁来讲课,关有寿还是希望他敲一天钟,这些人都能记住木鱼声。
  不再是仅仅为了应付队里任务,而是真正能写出自己姓名,甚至能写出一家大小彼此姓名。
  世人都说识字不如会识人。
  可你说说,你连自个大名儿都不认识,随便干些啥事都去按个手印,回头被人卖了可咋整?
  长夜漫漫,大风开始卷着雪花呼啸而来,带着哨响,刮得人人缩着脖子,也刮得篝火晚会结束。
  渐渐的,屋外闲杂人员也三五成群的结伴离开。
  关大爷站起身跺了跺冻僵的双脚,再次瞟了眼讲台上既熟悉又陌生的儿子,转身跟着梁大爷走出院子。
  曾几时,那么一个小小的人儿站在他前面,背着双手,一脸认真地对他说,爹,我要上学……
  当初自己为何一口拒绝?
  或许就是因为儿子的理所当然吧。
  假如孩子说爹,我想上学,或许又是一回事。
  小人却主意正。
  按理自己当老子的不是该高兴?可却真是无法从心里喜欢。孩子越能干,不就显得他就有多蠢?
  假如他三岁就能懂看人眼色,何至于家破人亡;假如他五岁就能为自己安排后路,何至于沦落成奴才。
  明知不该怪在这个儿子身上,可为何次次迁怒?对了,都是那些人冒出一句句的赞美之言,再对比长相肖似他的老大,他越发的怕了。
  怕这个儿子随了老刘家的根,怕这个儿子强过老大太多,更怕这个儿子偶尔瞟过自己时的眼神。
  那是啥眼神?
  没有老大见到自己时的亲昵,也没有老二见到自己时的敬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