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空间在七零养崽崽-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美玲见江卫民又将责任推到自己头上,顿时来气了,“我能掐会算啊?我要是早知道会有这一天,还用得着你在这废话?”
  “你咋不讲道理呢?你说我头头是道,我说你几句就不行!
  真够倒霉的,娶了你这样一个不讲理的女人!”
  “江卫民,你说谁不讲理呢?”刘美玲顿时暴躁了起来。


第429章 做羽绒服
  “说你呢!整天就知道在我身上找事,从来都不知道反思自己的问题。”
  “好啊你,江卫民,你一个大男人,没出息,我还不能说你几句了……”
  “……”
  “……”
  大房两口子吵着吵着,差点干架。
  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旁人哪能不知道。
  李翠菊小声的冲江卫党问了句,“要不咱们去劝劝大哥大嫂吧?
  都一把年纪了,家和万事兴,有啥好吵的!”
  江卫党赶紧拦着李翠菊,道,“咱们现在是最不能去的。
  大哥大嫂八成是因为咱们二房盖房子的事吵起来的。
  现在咱们过去,不是劝架,纯粹是火上浇油,给人添堵的。”
  李翠菊听了江卫党这话,觉得江卫党说的有道理。
  平时大房两口子还算和睦,很少吵架。
  今天突然吵起来,应该是和他们二房盖房子有关系。
  这么想着,李翠菊道,“那算了,还是别去了。”
  ……
  乔染下午和江卫国带着孩子们回了县城。
  过了中秋,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凉了。
  不知不觉,就入了冬。
  不过初冬的天气,还不算特别冷。
  等到了深冬,那才叫冻得厉害。
  这会儿,还没什么全球变暖,所以气温不高,冬天比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要冷很多。
  这年代的建筑也不是很密集,基本上都是低矮的房屋,不避风,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非常低,所以冬天就更冷的厉害了。
  到了深冬,会经常下雪,要是没有御寒的被褥和衣物,日子是极其难熬的。
  要不是乔染带着空间穿越而来,家里的日子肯定也不好过。
  在此之前,家里的几个孩子一到冬天,手脚还有脸上都要生冻疮。
  几个孩子年纪虽然小,可也都记得小时候的苦日子。
  也正因为如此,会加倍珍惜现在的好日子。小时候那会,是最怕冬天来临的。
  乔染见天气越来越冷了,打算给家里的孩子大人都添置点棉衣。
  其实乔染觉得,真到了特别冷的时候,裹着厚实的棉衣都不管用,得羽绒服才顶用。
  羽绒服的保暖效果比棉衣好多了。
  可惜,这年代还不流行羽绒服,想买都买不着。
  别说羽绒服,很多人连棉衣都不一定穿的起。
  主要是条件有限。
  城里头还好一点,在乡下,很多人大冬天的也就穿着一件单褂。
  买不了羽绒服,乔染觉得,如果能收点鹅毛回来,自己做几件羽绒服,也是一样的。
  她不会做衣服,但是能花钱请人做。
  几件衣服,给人家点手工费就行。
  这么想着,乔染去了一趟副食品店。
  副食品店的人见乔染过来,问了句,“同志,你想买什么?
  今天的肉已经供应完了,还剩一些排骨,还有猪杂。”
  乔染道,“我想问问,你们这儿有没有鹅毛卖?我想买一点鹅毛。”
  工作人员被乔染这么一问,顿时愣了愣。
  “啥?你要买鹅毛?”
  只听过有想买鹅的买鸭的,从来没听过,有想买鹅毛的。
  工作人员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所以又重复着问了一遍。
  乔染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是的,你们这儿有卖的吗?”
  “有是有,不过一般情况,鹅毛都是直接扔了的。
  这样吧,你如果要,直接送你吧。”
  乔染道,“怎么好意思白拿呢……”
  “没事儿,反正不给你,我们也是扔了,这东西要着又没有用。”
  乔染心里默默的吐槽了一句,“不识货!”
  不过人家既然不要钱,乔染自然也不会硬赶着给对方送钱。
  便道,“那好,同志,你这儿有多少鹅毛,都拿给我吧。”
  “有好几袋,我去给你拿。”
  说着,工作人员去给乔染把鹅毛拿了过来。
  乔染看了下,确实不少。
  不过这鹅毛也不是拿过来就能用的,得筛选鹅的绒毛才行。
  这么多鹅毛,挑出来的鹅绒,顶多能做两件羽绒服。
  一家那么多口人,两件肯定是不够的。
  于是乔染又同工作人员道,“同志,你这儿以后要是还有鹅毛的话,能不能全部给我留着,现在这点不够我用。”
  工作人员刚想问乔染好好的要那么多鹅毛干嘛,便见乔染悄悄塞了一把大白兔奶糖过来,“这事麻烦你了,这几个糖果,你拿去吃,甜甜嘴,当做我的一点谢意。”
  看着乔染递过来的大白兔奶糖,工作人员当然知道这是好东西。
  这年头,普通的水果糖大家吃得起,但是大白兔奶糖,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吃得起的。
  这要是拿回家给孩子们吃,孩子们肯定高兴坏了。
  这位女同志,还真是个懂人情世故的。
  工作人员当然不会客气,接过了大白兔奶糖,低声道,“好,回头要是再有鹅毛,我都给你留着。”
  “成,麻烦你啦。”
  “客气了,客气了,”
  乔染拎着鹅毛离开。
  等回到家以后,把鹅绒挑了出来。
  剩下的,用不上的鹅毛,就直接给扔了。
  看着乔染收集鹅毛,江卫国好奇的问了句,“媳妇儿,你弄这么多鹅毛干什么?”
  乔染解释道,“回头给咱们家一人做一身衣服穿。”
  江卫国满脸的诧异,“这东西还能做衣服穿?”
  “那当然了,不仅能做衣服,而且做出来的衣服,穿起来比棉服还要暖和。”
  虽然江卫国从来没听说过,不过小媳妇儿说的应该不会有错。
  等回头做出衣服来,他穿着试试看,是不是真的暖和。
  又过了几天,乔染去供销社那边,工作人员真帮她攒了好几袋子鹅毛。
  这样一来,攒出来的鹅绒,就足够家里人做衣服穿了
  乔染不会做衣服,便去问了一下王慧。
  看到乔染又来找她,王慧热情的招呼道,“乔厂长,你今天来找我有什么事呀?”
  乔染问道,“嫂子,我想问一下,你会不会做衣服?”
  王慧连连点头,道,“当然会了,咱们乡下人,没几个女人不会做衣服的。
  乔厂长,怎么啦?”
  乔染也不绕弯子,直接道,“嫂子,我想拜托你给我做几套衣服。
  一套衣服我给你三块钱的工钱,你看怎么样?”
  冬天的衣服比夏天的衣服难做,做一件衣服至少得花好几天时间。


第430章 吃进屋酒
  一件衣服以三块钱的工钱算,她还算是占了便宜,比直接买成衣来的省钱。
  王慧也有赚头,可以为家里添笔进项。
  双方合作共赢。
  王慧听到乔染拜托自己做衣服,赶忙道,“乔厂长,衣服我帮你做就是了,这工钱就算了,我在家也没什么太多的活儿干,闲着也是闲着,顺便帮你做几件衣服,不收工钱。”
  乔染可不想占别人便宜。
  有时候越是不要钱的东西,反而越贵。
  你不给人家钱,却让人帮忙,回头这个人情欠下了,是得还的。
  还不如一开始就给钱,免得以后人情债难还。
  “那不行,嫂子,我不能让你白帮忙,这工钱你必须收下,要不然我可不好意思麻烦你。”
  王慧皱了皱眉头,犹豫了一番,道,“可是乔厂长,一件衣服三块钱的工钱,也太多了,要不这样吧,我收你两块钱一件。”
  “嫂子,三块钱一件,这工钱不高,让你做的衣服,我是有要求的。”
  王慧赶忙询问了一下乔染的要求。
  乔染将做羽绒服大概要注意的事项,交代了一下。
  其实就是比平常的衣服多一点针脚,防止跑绒。
  王慧觉得,难度倒也不是很大,多缝几针罢了,就是稍稍麻烦点,不过也麻烦不了太多。
  “好,乔厂长,我会按照你的要求做好的。”王慧拍胸脯保证。
  乔染点头,“那行,嫂子,这几套衣服就麻烦你了。
  现在天气还没有完全冷下来,我也不急着穿,你慢慢做,不用赶时间。”
  王慧应了声,“好的,乔厂长,我知道了!”
  乔染将这事儿安排好,哼着小曲回了家。
  第二天,去了厂里,江卫党找上了乔染。
  看到江卫党找过来,乔染问了句,“二哥,有事吗?”
  江卫党看着心情不错,喜笑颜开冲乔染道,“三弟妹,明天不是放假吗?你和三弟如果有时间,回乡下一趟。
  我家新房子盖好了,要办进屋酒。”
  乔染感慨着,“这么快就盖好了呀?”
  算算时间,也才过去了不到两个月。
  倒不是盖房子花的时间短,而是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竟然已经过了两个月了。
  也难怪江卫党今天这么高兴。
  新房盖好,就能搬进去住了,一家人能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能不高兴吗?
  江卫党点头,“是啊,盖的房子不大,就几间屋,所以盖的快。”
  乔染道,“那行,这么大的事儿,明天我们二房肯定要回去一趟,吃你家的酒席。”
  见乔染答应会去,江卫党满心欢喜,应了一声,回到家,乔染和江卫国提了一下这事。
  得知二房也能住上大房子了,江卫国作为兄弟,真心替自己二哥高兴。
  “咱们明天,是不是得买点贺礼带过去?”江卫国问道。
  “那当然了,买点水果糖吧,肉送两斤,白酒送两瓶。”
  两口子商量好,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一早,乔染和江卫国带着孩子们一道,先去了一趟供销社,买好东西以后,便骑着自行车回了生产队。
  江卫党家进新房,也没有请太多的人过来吃酒,都是一些家里比较亲近的亲戚,一共也才三桌酒席。
  二房的条件到底不如三房,办的酒席上也没太多好菜。
  不过能开点荤,已经算很不错了。
  这年头,很多人家连饭都吃不饱,对酒席没什么高的要求,能吃饱喝足就行。
  江卫党攒了点肉票,买了三斤肉回来。
  三斤肉,节省一点,也能做几碗肉菜。
  除了肉,江卫党还买了几条鱼。
  家里有鸡蛋,就不用再另外买了。
  进屋酒的酒席,不用按结婚的规格来,就是亲朋好友在一块儿聚一聚,吃一顿饭庆贺一下。
  不过绕是如此,江卫党也打算尽量准备的丰盛一点。
  毕竟是办喜事,也想图个体面。
  尤其是他们家的日子现在好起来了,请吃饭办事的,不能搞得太寒酸。
  按照乡下酒席的规格,每桌都准备了八大碗。
  一碗猪肉炖粉条,一碗梅菜扣肉,一碗鱼丸汤,一碗红烧鱼块。
  再就是木耳炒鸡蛋,烧豆腐,炒花生米,还有炒韭菜。
  有荤有素,荤菜也有好几道,这样的酒席拿出手,在乡下已经算是有排面了。
  过来吃酒席的宾客们,无一不羡慕江卫党。
  当然,大家对乔染和江卫国的吹捧更是滔滔不绝。
  大家都知道,江卫党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主要还是靠乔染两口子的帮衬。
  乔染和江卫国如今混的好,巴结他们的人自然多。
  对于过来巴结的,乔染也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和气,浅笑着应付应付,可没打算和他们深交。
  饭桌上,江水生和蔡金花也过来吃酒席,当然也包括大房一家子。
  对于江卫党家现在越过越好这件事,大房心里不痛快,但江水生看到儿子有出息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不管怎么说,江卫党是他亲儿子,儿子有出息,老子也有面子。
  他一共四个儿子,三个儿子都混的风生水起,生产队不知道多少人夸他有福气呢。
  江水生现在走出去,都是趾高气昂的。
  吃完二房的酒席,乔染和江卫国便打算回去。
  回去之前,刘美玲捅了一下江卫民的胳膊,最后给了江卫民一个眼神暗示。
  江卫民收到刘美玲的暗号,磨磨唧唧的蹭到江卫国跟前,支支吾吾道,“那个,三弟,大哥有事和你说。”
  江卫国问了句,“有什么事,你说。”
  “三弟啊,你看,二弟家现在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咱们一大家子,就剩我们大房日子过的最差。
  这兄弟之间,就是应该互相多帮衬一点,你说是不是?
  你们的日子都过好了,于情于理,也得拉大哥一把吧?
  要不你给大哥也弄个城里的工作名额呗?
  等回头大哥的日子过好了,肯定会记着你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