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背景。”
  郝桂华毫无形象瘫在沙发上,
  “太好了,早知道你是这样的家庭背景我们还怕什么葛晴,生怕你被穿小鞋。”
  宋时夏端来茶壶给大家倒水,
  “这是我自己做的果茶,果茶没有任何功效,只是单纯的好喝,你们尝尝看。”
  郑玲玲捧着漂亮的玻璃茶杯忍不住叹气:“葛晴真讨厌,大海那么宽她怎么不去管?你是药学生为什么不能配药啊,又不给别人用。”
  宋时夏坐在她们对面:“不要因为她生气,免得气坏自己身体。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晒伤膏通过了成分检测,年底就能出现在供销社,它的正式名字叫防晒润肤膏。”
  还没坐完月子的胡瑜闹着让母亲去隔壁买点枣糕回来,红枣的香味实在太浓了。
  张婉清拗不过女儿,自己闺女可怜兮兮就为了一口吃的,她说什么都要厚着脸皮去隔壁买点。
  韩蓉把红枣奶糕端上桌,又端着托盘去院子的面包窑里把刚烤好的红枣奶糕拿出来。
  “你们聊,我给隔壁送去,估摸着她家到饭点了。”
  宋时夏猜到婆婆要送给张书记,点头表示了解。
  不过婆婆还没出门,张书记就已经来到了客厅。
  “老韩,哎呦,你家怎么来了这么多小客人?”
  丁佳佳立马站起身:“张书记,您好!”
  寝室其余几位女生立马跟着站起来打招呼,张婉清吓了一跳。
  随即她笑呵呵:“你们几个姑娘真懂礼貌,都快坐下,你们是小夏同志的舍友吧?你们聊,老韩你跟我去院里一趟。”
  韩蓉跟张婉清去了院子里。
  宋时夏伸手揉了揉太阳穴,
  “你们吓我一跳。”
  丁佳佳拍着胸脯:“张书记突然进来才吓我好吗?你都不知道我们几个交材料遇到过张书记,坐在办公室的张书记可严肃了。”
  谁想到在小夏家里见到了张书记的另一面,平易近人。
  宋时夏没有过多解释:“快趁热吃吧,张书记跟我婆婆认识,两人应该是有私事。”
  大家捧着红枣奶糕,刚刚离得老远就闻到了味道,吃在嘴里又香又甜还有一股奶香味,嘴巴不能说话但眼睛却扑闪扑闪看着宋时夏。
  宋时夏无奈:“喜欢就多吃点,别噎着了。”
  自从带舍友回家吃过饭,宋时夏发现寝室关系更融洽了。
  实际是因为几个女孩子发现小夏的性格太好了,不是虚伪,是她身上散发着神奇魅力,不论是谁跟她接触都会不自觉喜欢她。家庭背景很好但从不显摆,低调又有实力,平时很照顾她们把她们当成妹妹。
  寝室有这样的舍友几乎免除了百分之九十的矛盾,其余的小摩擦都算不上什么,吵架转眼就和好了。
  宋时夏无意间得知她们对她的形容哭笑不得,她只是习惯把她们当成小姑娘,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可不就是小姑娘吗。至于神奇魅力大概是她积极向上的心态影响她们,人都会不自觉的向往阳光。
  宋秋生陪着季伯父回家里,本想在家里把猪杀掉,但是想着猪肉新鲜的最好吃,于是就给妹妹打电话让学校食堂派车把猪拉走。
  燕京大学食堂后勤早就磨刀霍霍等着宋家养的猪。自从小宋同志家里办了养殖场,学校的鸡鸭除非供不应求才去市场上采购,其余都是从宋家订购。
  可惜宋家的养殖场太小,每隔三个月才能买一批鸡鸭。三个月的鸡鸭从菜市场购买可能才两三斤,被宋家喂养三个月的鸡鸭已经是六七斤正常大小。
  学校那位特别喜欢吃小鸡炖蘑菇的领导每次都要问一句是从哪进来的小鸡,如果是菜市场买的小鸡就不会点这道菜。
  幸好小鸡好买,一个月就能从宋家进一次货。
  学校食堂后勤等宋家的猪肉等了大半年,听说特别好吃,这次终于能派车去接猪了。
  冯婶靠在门口恭喜宋时夏,
  “可别说,我也等着尝尝你家养出来的猪呢。”
  “之前不是吃过吗?我觉得味道还行吧,不要有太高期待。”
  冯婶瞪大眼睛:“那个味道叫还行啊?!我就吃过一次煲仔饭,就是你做出来的那顿,我感觉这辈子都忘不了那个味道,舌头都香掉了。”
  宋时夏莞尔一笑:“我爸妈特地给我婆婆家里养了一头,这次一并接到城里找杀猪匠帮忙杀了,到时候来我家吃饭。”
  冯婶平时不爱来蹭饭,总是过来吃饭都不好意思了。但是一听到是小宋家里的养出来的猪,说什么都得尝一尝。
  “成,这回我厚脸皮上门再吃一顿,然后去食堂买几斤。”
  随着哥哥跟公公一起回来,还带回来另一个消息。
  宋秋生抹了把脸,
  “我忘了跟你说,冬冬在学校踢足球不小心把同学踢伤了,这事我跟人赔礼道歉揭过了。他们学校体育考试老师说冬冬身体素质好,问他有没有意愿考军校。”
  宋时夏摸不着头脑:“什么考试?怎么就说冬冬适合考军校了?”
  宋秋生尴尬道:“被冬冬用足球不小心砸倒的是个小胖子,他们体育老师说冬冬能跑能跳。脚上力气不小,说不定能通过军校考核。”


第132章 燕窝
  学校领导和代课老师都知道宋冬冬是宋时夏的亲弟弟; 平日里对他格外关照。
  也因此在体育老师发现宋冬冬比同龄人体质更好后,就向学校推荐让宋冬冬报考军校。
  宋冬冬对未来没有规划,他喜欢踢足球; 想当一名足球运动员,如果能进入军校保家卫国他十分愿意。
  宋时夏由衷替弟弟感到高兴; 没有哪个男孩子不喜欢军装; 尤其弟弟的性格很适合这种职业。
  目前弟弟只是身体素质好; 青少年发育的阶段营养得跟上; 个子还能再往上窜一截。她让哥哥每周给宋冬冬多发点生活费,男孩子这个年龄体能消耗大容易饿。
  家里要出一名军人; 乡下的父母别提有多高兴。
  韩蓉替儿媳妇感到高兴;
  “咱们家要出个军人了!”说完她眼神暗淡了几分,她想起自己出任务牺牲的儿子尸骨无存。
  宋时夏敏感地察觉到婆婆情绪失落,随即联想到了季惟清的哥哥。
  在原本的剧情里; 季惟清的哥哥几年后会回来。他并没有牺牲; 只是完成一项伟大艰难的任务假死,必须得隐姓埋名查无此人,任务的保密程度连她公公都不知道。
  宋时夏揽着婆婆的肩膀;
  “妈; 我从同仁堂买到人家刚收的燕窝,给您煮一份尝尝。”
  韩蓉强颜欢笑:“你吃吧,你们年轻人吃燕窝滋补; 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吃什么燕窝。”
  宋时夏对燕窝不感兴趣,其实到几十年后市面上出现人工燕窝; 普通人都能吃得起; 大家才发现燕窝并没那么珍贵。
  纯天然燕窝珍贵受限于金丝燕筑巢的产量较少,以及采集成本和加工成本等; 但也不是普通人消费不了的水平,完全是营销抬高了价格,让老百姓认为物以稀为贵。
  就像这个时代采集燕窝得在悬崖峭壁攀爬,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就上去了,普通人听到燕窝就跟古代老百姓听说满汉全席是一个概念。
  “妈,您睡眠不好,才该多吃些燕窝补补身体,我们年轻人哪用得着吃营养品呀。”
  韩蓉推迟不过,儿媳妇的一番心意实在难以拒绝。
  “这么珍贵的东西,要不还是留给你嫂子吧。”她记得宋秋生谈了个城里姑娘,家庭条件很厉害。
  宋时夏淡淡一笑:“我嫂子家里不缺燕窝,您就放心吃,要是觉得好吃我下次还买。”
  她记得自己空间货架上好像也有几盒别人送的燕窝,据说是从外国进口的纯天然燕窝,她收下后就扔在空间没管过。
  合作伙伴都是些大老板,应该不会在送礼这方面糊弄。
  小炉子上熬着燕窝,宋时夏借口去阁楼找药材,从空间里翻出来几盒别人送礼的燕窝,看生产地和原材料确实是进口货。
  宋时夏拆掉外面的包装,只留下装着燕窝的包装盒。礼盒装的干燕窝份量不少,一盒能吃三个月,目测有一百多盏。
  韩蓉对着镜子拔掉了头上肉眼可见的一根白发。说来奇怪,她这个年纪的同龄人头发白了一大半,可她头上只有一两根白发,还得是仔细挑才能挑出来。
  隔壁于芳她妈比她小一轮,头发白了一大半,俩人站在一起分不出来谁年龄大。
  韩蓉在丈夫面前转了个身,
  “你瞅瞅我有啥变化?”
  季学崖推了推老花镜,
  “没啥变化啊,你穿这么花哨的裙子去哪?”
  韩蓉瞪了眼丈夫,
  “衣服哪里花哨了,我平时不就这么穿的吗?”
  季学崖鼻子上挂着眼镜,眼珠子在妻子身上扫了一圈。
  “啧啧,都是做奶奶的年纪了还穿这么花里胡哨。”
  韩蓉没好气道:“我现在跟你走一块人家以为咱俩是兄妹,你看看咱俩像夫妻吗?你是糟老头子,我连一根白头发都没有。”
  季学崖头发白了一半,不过他不在意这些,但妻子提出来,他就有些不服气了。
  “哦,人家说你年轻你以为是好事儿啊?人家会觉得这老太太一点都不成熟稳重。”
  韩蓉被逗笑了,
  “成,你说的有道理,你就自个儿在家看报纸吧。”
  季学崖对着妻子背影喊道,
  “你啥时候回啊?”
  “不回来,我住儿子家,陪着小宋跟咱家的宝贝。”
  季学崖吹胡子瞪眼抖了抖报纸,
  “一天天都不回家,一个念大学连家都不回,一个住在儿子家里吃喝拉撒,像什么话!”
  妻子出门十分钟,季学崖把报纸拍在桌上,溜到卫生间对着墙上的镜子自言自语。
  他捏着自己下巴:“谁老了不长白头发?五六十岁的人连一根白头发都没有,说出去多吓人。”
  季学崖越看越满意,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他这一头白头发出门多有威严啊,那些新兵蛋子见了他都得给他敬礼。
  韩蓉气色越来越好,街道的邻居们反而疑惑不解。按理说韩蓉退休后帮儿媳妇带孩子,肯定是一堆鸡毛蒜皮的麻烦事,谁家婆婆跟儿媳妇能相处融洽啊?
  融洽是因为不常见面,婆媳只要不生活在一起就会很融洽,但凡一起生活铁定鸡飞狗跳。
  可反观韩蓉,一去儿子家就是十天半个月,回来两天就又去了。脸上气色越来越好,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享福了呢。
  谁不知道带孩子辛苦,还要帮着做家务做饭,比保姆都不如。
  韩蓉在巷子口被人拉着,
  “老韩啊,你这去儿媳妇家咋气色越来越好了?”
  在邻居们的印象里韩蓉上班一直都是面色苍白,倒不是吃不起饭营养不良,而是工作忙,有时候忙久了甚至脸色发黑。
  也就这两年她工作交接退休气色才好起来,但也不像现在这样面色红润,面相似乎都变得富态了,就跟电视里演的富太太似的。
  韩蓉发自内心地笑道,
  “我儿媳妇怕我睡眠不好,隔三差五就去同仁堂买燕窝,她经常跟人打交道,每隔半个月就能买回来一盏炖了吃。她不是学中医么,也不知道从哪捣鼓的阿胶,据说吃了对咱们女人身体好,天天给我吃。还别说,我每天睡得香,精神多了。”
  邻居们听完羡慕不已,这哪是去当保姆啊,这是享福去了!
  谁家儿媳妇要是能像小宋把婆婆当亲妈照顾,家里能安定不少。
  “小宋还给我请了保姆,平时做家务都是保姆分担,我不想做饭就歇着看电视,在儿媳妇家里可比在家伺候老头子强多了。”老头子一个人在家就去吃食堂或者下馆子,反正家里给他留了钱。
  有邻居表示不解:“你这也没帮到啥呀,你儿媳妇咋想的?为啥不直接请个保姆?你俩住一个屋檐底下不会吵架?”
  “吵啥架?我儿子出差,儿媳妇学习忙家里只剩我跟保姆,自家孙子当得亲自看着,总不能把啥事都交给保姆当甩手掌柜。”
  邻居们不理解,但听韩蓉这么一说又觉得有道理。
  “对啊,保姆只是帮干活,孩子不得让亲奶奶带着吗。都说娶妻娶贤,你儿子挑了个好媳妇。”
  大家深深认同,
  “之前听谁说你儿子娶了个乡下来的姑娘连学都没上过,我们还想你家怕是得鸡飞狗跳不安宁,现在我们都羡慕你的生活。”
  韩蓉捂着嘴笑:“你们的儿媳妇也不差啊。别光羡慕我,我家小宋同志总把将心比心挂在嘴上,她说都是我对她好,她感受到了心意,所以把我当成亲妈孝敬。”
  韩蓉离开后,邻居们陷入沉思,将心比心就能改善婆媳关系,她们与儿媳妇的关系是不是也可以改变一下?
  ……
  葛晴跟她父亲的事还没调查出结果,季惟清已经出差回来了。
  宋时夏急急忙忙收好文件,季教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