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被人从祠堂放出来的吕元鹏,才悠哉悠哉喝了杯茶,便听到爹娘被祖父叫了去。
吕元鹏担心是祖父又要出什么管教他的主意,眼睛滴溜溜一转放下茶杯就跟上,透过书房的窗缝往里看。
“混账东西!”吕相气得砸了手中的茶杯,“你们四个人是疯了不成!元庆、元宝两个孩子才学都是拔尖儿的,即便是不送礼也必能在二甲之内!那文振康是个什么东西,我堂堂相府要给那种走狗送礼?!”
“父亲,话不能这么说,旁人家都送礼了,咱们不送……原本能在二甲之内,说不定就被挤到三甲了!说不定那姓文的还会暗中搞鬼,让咱们家两个孩子连会试都过不了,往年又不是没有出过这种事!”吕相长媳幽幽开口。
“妇人之见!”吕相被气得脑仁儿疼,“我堂堂右相,他姓文的敢吗?!”
吕相的三子,吕元鹏的父亲皱眉开口:“那文振康是个什么人……旁人不清楚,父亲您还不清楚吗?圣人云宁得罪君子,莫开罪小人,如今陛下宠幸文振康,我与大哥也只是跟着风向行事,不求文振康真的帮忙,但求他不给两个孩子使绊子而已!”
“是啊父亲,况且您也说了,两个孩子必在二甲之内,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儿媳才同三弟妹商议后,派人出府采买!毕竟家里出了两个贡生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吕相长媳又道。
吕元鹏的母亲对大嫂翻了一个白眼,她这大嫂……从来都是好事想不到她,坏事儿就一定要将她也拖下水。
“是啊父亲,媳妇儿也是这样以为的,所以嫂嫂提起的时候,儿媳妇儿就赞同了嫂嫂的主意,不成想却惹了大祸,还请父亲指点应该怎么补救。”吕元鹏的母亲对吕相福身行礼,一脸愧疚道。
吕相活成人精似的人物能看不出来大儿媳妇儿和三儿媳妇儿是什么意思,火气更胜。
“出了事,不拧成一股绳想办法,反到互相推诿,能成什么事?你们可真是我们吕家的好媳妇儿!”吕相脸色沉了下来,“此事,只能是我亲自进宫一趟,早点儿找皇帝如实相告!”
“可是……两个孩子的功名怎么办?”吕元鹏的父亲大惊。
“你老子我去了,两个孩子还有机会重考,不去……两个孩子前程说不定就完了!”吕相手紧紧扣着座椅扶手,咬了咬牙,“此事皇帝必然会让大理寺卿吕晋主审,你们两个……现在就去大理寺找吕晋,将贿赂主考的事情坦白!我们家的动作越快,皇帝越是会从轻发落。”
“可父亲,如此……我们家就将其他贿赂过文振康的勋贵官宦人家,都得罪了啊!”吕相长子皱眉道,“况且那些举子已经说了,若是咱们家元庆和元宝在十名之内,他们是服气啊!”
“正是因为这些举子都服气,但我们自己却做了行贿之事,我们吕家才更要去同皇帝和大理寺坦白!”
第309章 影响
吕相视线扫过自己的两个儿子,落在两个还不情愿的儿媳妇,强压下痛斥两个儿媳妇的念头,郑重道:“只有如此,等科考舞弊案坐实,此次科考成绩作废,两个孩子还能有一次重考的机会,否则……就怕皇帝永不录用此次行贿的考生,那个时候,你们就可真的要害死两个孩子了!”
一想起两个儿媳妇做的蠢事,吕相心头怒火越烧越盛。
“元宝就不说了,元庆可是我吕家未来的希望,难道你要你儿子折在这件事上?!”吕相声音止不住的拔高,“如今举子敲了登闻鼓,你以为那些贿赂过文振康的勋贵官宦人家,还能不受牵连?!得罪人……和你们儿子的前程,全家的将来,孰重孰轻,你们自己选!”
“儿子知错!”吕相长子连忙俯首。
“不要耽误,你们即刻出发去大理寺,我进宫!”吕相一锤定音。
吕元鹏听到这话小心脏扑通扑通直跳,他爹娘胆子竟然这么大呢,居然敢贿赂考官!
想到武德门前举子敲登闻鼓,有热闹看,吕元鹏回自己院中叫了小厮,便出府看热闹去了。
反正,他们家有祖父在,且祖父已经做出了安排,便出不了什么事!
吕相家行动速度极快,吕相两个儿子去大理寺时,听说大理寺卿吕晋被皇帝招进宫里,此事正在武德门外安抚敲登闻鼓的举子们。
吕相一进宫就对着皇帝痛哭流涕,痛斥自己的两个儿子竟然对文振康行贿,他那两个儿子害了两个他精心培育的孙子,请皇帝连他那两个儿子一同处置。
皇帝看过吕相那两个孙子的策论,倒是觉得吕相的两个孙子的确是有点儿真材实料的。
再听吕相说,他的两个儿子儿媳是因为大都城但凡有应考的勋贵官宦人家都送了礼,担心不送礼文振康给两个孩子使绊子,脸色越发难看。
皇帝实在是没有想到,文振康竟然这么大的胆子,如此明目张胆在他眼皮子底下收贿赂。
难怪了……他就觉得今年贡生的水准,大不如前。
“此事,老臣闻之,痛心疾首,只觉愧对圣颜,恭请陛下降罪!老臣教子无方……亦愿一同承担罪责!”
皇帝压下心头怒火,睁开眼看着还在抹泪的吕相,知道吕相一向谨小慎微,此次怕是因为儿子和儿媳妇儿不争气,连累了两个孩子便道:“朝廷开设科举是为了为我晋国广纳人才,吕相两个孙子的策论,朕看过了……还算不错!不过吕相回去之后……可要好好的教导教导你的两个儿子。”
吕相听到这话,心里松了一口气,诚惶诚恐对皇帝叩首:“虽然陛下宽宏,可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老臣自觉羞愧难当,请陛下罢免老臣官职,以儆效尤!也好给朝中之人做个样子……让他们以老臣为戒!自此之后……朝堂必可风气清明。就当是老臣……最后能为陛下做一点事,报偿陛下多年来的照拂之恩。”
皇帝听了吕相这话,心中对吕相那点儿怒火悄无声息中消弥,皇帝叹了一口气,声音柔和下来:“高德茂,将吕相扶起来!”
“老臣愧对陛下,不敢起身啊!”吕相声音哽咽,情真意切。
“吕相,自朕登基以来,你一路匡扶,朕心中有数!此事乃科考舞弊风气所致,吕相能大义灭亲亲自到宫中来与朕举发二子,算是功过相抵!回去吧!”
“老臣叩谢陛下天恩!万死难报陛下隆恩,老臣此后必会好生教导家中子孙,让他们将来都能成为对陛下有用之人,报答陛下圣恩!”吕相感恩戴德以头叩地,哭出声来。
皇帝满意点了点头:“高德茂,送吕相出去。”
高德茂连忙恭恭敬敬请吕相往外走,吕相又是一番感恩戴德,诚惶诚恐,这才缓缓从大殿内退出去。
因秦朗也是参加殿试的贡生,白锦绣突然听闻这么大的事一下就坐不住了,严令秦府上下不许谈论此事后,让人套车回了白家。
刘氏和董氏也是坐立不安,生怕此次之事会牵连到秦朗和董长元。
听说白锦绣回来了,刘氏出来相迎。
白锦绣攥着刘氏的手,一边携手往垂花门内走,一边道:“此时大都城都乱套了,刚才秦朗的外祖家的表嫂还偷偷上门来替秦朗的舅舅询问,怕我也送了礼。如今但凡家里有参加春闱举子的,要么闹着去武德门前讨公道,要么就是惶惶不安生怕送礼的事情败露!我来之前听说吕相已经进宫面圣,吕相的长子和三子也去了大理寺!”
刘氏只是一个后宅妇人,听得胆战心惊:“那此次……会不会影响到姑爷?”
“我们家没有送礼,可若是最后查出科举舞弊,此次春闱成绩作废罢了!秦朗恐怕得再考!”白锦绣同刘氏说完之后道,“母亲你先回院中,我去找长姐商议,咱们先都别着急!”
“对对对!你去找阿宝商量商量,阿宝主意总是多些!”刘氏点头。
白锦绣扶着翠碧的手进院子时,见白卿言正在练银枪,不断重复枯燥乏味的挑、刺。
“长姐……”
“二姑娘!”春桃笑着行礼。
听到白锦绣的声音,满头是汗的白卿言收了寒光凛然的银枪,将银枪插入架子中,接过春桃递来的湿帕子擦了擦脸了手:“可是因为此次科场舞弊案回来的?”
白锦绣提着月华裙进来,点了点头:“如今大理寺卿吕晋已经前去武德门安抚举子们,文振康等一干人等还未出宫,便被禁军扣住了!只要行贿之事坐实,此次主考副主考人头不保不说,恐怕考生的成绩都要作废!”
“所以,此时你不能慌,回去让秦朗好好准备,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恐怕要再考一次了!”白卿言对白锦绣说。
“长姐?此事……”白锦绣觉得长姐太过镇定,不慌不忙的,觉得这是长姐的手笔,她低声问,“此事和我们家有关吗?”
第310章 办好
“翰林学士文振康是左相李茂的人,这你应该知道!可户部尚书楚忠兴也是李茂的人……你恐怕不知道!”白卿言示意白锦绣在石凳上坐,“既然李茂的手伸到了我的跟前来,不断他一臂,他怎么知道疼,怎么知道怕?”
她将湿帕子放在春桃手中的黑漆托盘里,接着道:“事情是他们自己做下的,旁人能耐再大,也不过是顺水推舟,推波助澜而已。”
“户部尚书楚忠兴,也是李茂的人?!”白锦绣大感意外。
“当年二皇子谋逆,死后所有的人脉尽归梁王,所以锦绣……千万不要被梁王懦弱的假象迷惑了双眼。”白卿言为白锦绣倒了一杯茶,推至白锦绣的面前,“我已经想过了,若是怕打鼠伤着玉器瓶,折不了李茂的臂膀!虽说将事情闹大了成绩要作废……可闹大也有闹大的好处,秦朗和长元表弟都是真才实学,重考也不怕!”
白锦绣垂眸细想之后点头:“长姐说的有理!”
“秦朗呢?”白卿言问。
“听说武德门落榜举子生事,被朋友叫去了武德门。”白锦绣说完,站起身来对白卿言行礼,“我去派人将秦朗唤回来,趁着这个时候,他应该在家刻苦,争取重考之时发力才是!”
她对白锦绣点头。
白锦绣刚走,卢平就来了。
卢平派出去探消息的下人回来了几个,带来了新消息。
称,吕相进宫后又出来了,不想去时那般匆匆忙忙,吕相的两个二子也都从大理寺出来回府缺了,陈太傅闻讯也已套车进宫。
吕相果然是朝中最会明哲保身的,滑不丢手跟泥鳅似的,刚闻风……便去宫中请罪,陈太傅怕是看到吕相的行动,猜到吕相进宫为何,也匆匆去向皇帝请罪了。
这两人一旦在皇帝面前请罪,皇帝就会知道,如今科举行贿之风到底有多严重,皇帝越生气……文振康就越是危险。
左相如今怕是正坐立不安呢吧!
她眯了眯眼,手指有一下没一下扣着石桌,如今外面科举舞弊消息传的如火如荼,文振康的家眷还不知道如何提心吊胆。
文振康头一次做主考,就敢这般张狂明目张胆的收礼,不知道会不会也是因为有左相李茂在后的缘故?
若是左相李茂真的搅和在其中,又有人指点指点文振康的家眷去找左相求情,左相怕是坐立不安之余怕是要惶恐,即便是李茂明锐没有搅和其中,也是要头疼一番的吧!
想到此,白卿言让春桃将佟嬷嬷唤了过来。
白卿言的意思是从内院着手,如今文振康的妻子定然关心则乱,从此处入手最为妥当。
佟嬷嬷一听就明白了:“这事儿大姑娘放心,老奴一定办好。”
此次殿试之后,原本四月初三贴金榜,可因为近百举子跪于武德门外,敲登闻鼓,求皇帝还公道,四月初三没有金榜,有的是科举舞弊案由大理寺卿与太子一同审理,限期三日内破案的圣旨。
太子头疼不已,这可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此次家中有参加春闱的勋贵官宦,哪一家没有送礼?
偏偏父皇的意思是要严惩不贷,除了吕相府上的两个孙子,和陈太傅的那个孙子,策论的确是有水准之外,其他行贿的,一概严惩,且终身不得录用。
有人求到大理寺卿吕晋门下,谁知吕晋却关门谢客,礼一概不收,风头之上吕晋除非是不要乌纱帽,否则只能一概不理。
太子没有吕晋那么硬骨,先前还应付了几家勋贵,后来也实在是扛不住,找来幕僚商议,想要商议出个不得罪人的办法。
秦尚志的意思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太子是储君,应当立身端直,国法面前不容私情,如此才能让皇帝看到太子当用的一面。
可方老却说,让太子见了后挨个训斥,哭求的也先应下来,等回头判的时候,可与吕晋一起判得重些,然后再去皇帝面前求情,那么……这些勋贵宦官人家可就是太子收揽的人心。
但秦尚志深为不耻,毕竟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