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说,此次晋国派镇国公主出山,为的……是要灭了我梁国?”赵胜故意做出一副戏谑的表情,却十分没有底气,越是提高声量,越是在掩盖心虚。
  大梁的第一雄关青西山关口失守,再往前梁国若无强悍的兵将抵挡,若是晋国上下一心,用不了几年……大梁就要亡。
  白卿言唇角带着浅浅的笑意,这笑容没有任何杀气,淡然从容,竟让人不自觉有种放下戒心之感,她道:“赵将军,我等武将……杀伐征战到底是为了什么,你可有想过?”
  不等赵胜回答,白卿言便道:“为的……是护国安民,是为国取利,然否?”
  赵胜紧紧抿着唇。
  “可就为了抢夺一座城池,抢夺一片沃土,又有死多少战士?哪个兵卒不是他人子嗣,哪个兵卒又不是他人父亲?十几年才长成的好儿郎,却征召进军队里,或因一国之利,舍生忘死,或因护卫自家百姓,死拼沙场!看着自己手下的将士一个一个拼杀死去……赵将军不心疼吗?”白卿言端起手边茶杯,语声里带着叹息,“就拿玉山关来说,一个玉山关,晋国和梁国打了百年?那里埋有多少梁军将士的骨骸,赵将军不会不知道,埋了多少晋军将士鲜活的生命,我也十分清楚。”
  他心疼死去的将士吗?无疑……赵胜是心疼的!
  他还记得年幼时头一次同祖父征战沙场对上的便是白家军,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叔叔为了救他,被白岐山的羽箭洞穿喉头,一箭毙命!
  幼时……在跋涉征战那一路陪着他蹴鞠嬉闹,年岁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少年郎,后来都一个一个倒在血泊之中,在没有能回家,赵胜也是心疼的!
  可是心疼之余,他又觉得这是将士的使命,将士最好的归宿……就是沙场!
  但今日镇国公主这一番话,让他生出了极强的矛盾!
  数百年前天下一统的时候,他们同是一国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就连节气过的都是一样的,到底在打什么?挣什么?
  是在保家卫国,还是在……为君王为皇室争地夺利?
  “若是天下重新归为一家,不再是列国各自为政,不再是将军百战……只为母国取利,是否天下便不会再有战事,举国安泰,四海太平,不再有骨肉分离,不再有老无所依,更不再有家破人亡,不再有十室九空!”白卿言凝视瞳仁轻颤的赵胜,接着道,“百姓忙于农耕,商人专心买卖,士子安心读书,天下一国,天下万民皆一国之民,海晏河清,天下太平……这样的日子,赵将军不想看到吗?”


第784章 他山之石
  赵胜听完此言,心头大撼,他极力克制着自己颤抖的身体,让自己坐得笔直。
  他心中的撼动来源于……白卿言所说的那个一家天下,更是因为……没有想到,白卿言一个女子竟有如此心志,这样的年纪竟有这样的气魄!
  赵胜想到了晋国那个如今沉迷于炼丹的皇帝,再想起那个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太子,那个时候……太子还是齐王,至少赵胜的记忆里那个齐王,绝没有这样的胆魄,意图一统天下!
  赵胜的心突突直跳,他想起威震列国的镇国公府白家……
  他记得祖父曾说过,白家历代都以能辅佐君王王霸天下,一统山河为己任。
  赵胜咬紧了牙关,凡是武将……哪一个不想立这万世之功业?
  奈何君王无此大志,他一个做臣下……且如今还是不受重用的臣下,又能如何?
  赵胜如炬的目光陡然看向眼前毫不遮掩,分明不是羸弱之人的白卿言。
  什么几次病危,什么缠绵病榻,什么活不过今年……
  全都是这位镇国公主的有意为之,她为的便是减轻大晋皇室的疑心,避免如今的白家落得上一辈人那样的命运!
  可她即便身逢那样的境地,竟依旧不忘白家的志向!
  赵胜大胆猜测,不是晋国皇帝要一统天下,更不是晋国太子想要一统天下,而是眼前这个用兵如神,心智堪称神鬼的女子!
  她……要一统这天下!
  赵胜强压下心中的震荡,克制着情绪开口:“镇国公主……口才是好,但还不足以让赵胜为镇国公主卖命!赵某人……没有镇国公主这样宏大的志向,只想守护梁国边民无忧无惧。”
  “赵家没有这样的雄心?赵将军没有这样的壮志吗?”白卿言抬手点了点那份列国舆图,又将舆图展开,“赵将军若没有,又怎么会有这样一份舆图?”
  赵胜看着那舆图之上,他亲笔写下认真又干净的笔迹,拳头收紧,低声道:“就算是天下一统了,难道就没有战争了吗?若是一统之后便无征伐,又何来今日这诸国?”
  “赵将军此言说的……是一统之后,如何治理这偌大一国。”白卿言语声从容,“可如今……一统的雏形都没有看到,拿什么去谈治理?赵将军说的是不错,一统之后或许还会有征伐,还会分列成诸国,难道因为如此我们便不去做这一统之事吗?没有人去做……世人便永远看不到海晏河清这一天!”
  “如何治国,这是一门学问,乱世有乱世安民的手段,太平有太平的治世律法,如何制定利国利民之策略,是需在历史推进的同时,依照国力,逐步完善修正。就如同后世学者鸿儒……意图在古之圣贤所遗残章断简之中重塑完本全章流传后世,但学识渊博如闵千秋老先生,也不敢说他所梳理编纂之文,便最合圣贤精神,闵老先生每每与崔岩石老先生探讨辩驳之后,重改之文章不在少数。”
  “甚至……就连当今文坛鸿儒所著之书,或许也会在将来乱世之中遗失,难道因此便要停止著书,停止重塑圣贤所遗的残章断简了吗?”
  赵胜拳头紧紧攥着。
  白卿言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平缓开口:“治国治世亦当如此,当以史为鉴,有错则改,即便不成……也能成为后来者的他山之石,赵将军以为……白卿言所言,然否?”
  立在门外的白锦稚,听着长姐将赵胜辩得哑口无言得话,拳头紧紧攥着,心中激荡难抑……
  白家数代人都在说天下一统,可白锦稚……只在她长姐这里看到了希望。
  并非从前白家人不如长姐心智,而是曾经……白家太愚忠林氏皇权。
  从一开始,白卿言的语声便温雅得体,音韵平仄缓和,可每一个字都像是潺潺流水,流到了赵胜的心坎儿上。
  至少现在,赵胜拿不出任何话来反驳白卿言所言。
  甚至……连他的意志都不坚定,感性的一面正迫不及待想要倒戈白卿言。
  没有人去做这天下一统之事,便不会有天下一统这一天,这话不假!
  治国治世,安民利民之策,也应当是在历史推进之时,不断修正。
  赵胜闭了闭眼,再睁眼又问:“敢问镇国公主,晋国这位太子……能成为治国治世之君吗?”
  白卿言摇了摇头,语声铿锵坚定:“但,定有人能!”
  如此,赵胜便明白了……
  白卿言和历代忠于晋国的白家人不一样,她不忠于任何人,只志在一统!
  晋国的皇帝和太子都不行,或许……白卿言真的会成为那个人。
  祖父曾言……胸怀天下之人,必定有经天纬地之才,拨乱反正之力。
  赵胜观白卿言,撇开她是女子不谈,她的胸怀和才智毋庸置疑。
  摇曳烛火之下,赵胜沉默着。
  可有些话就像是火星子,一旦跌落在心尖儿上,便会以燎原之势……火速蔓延。
  注意到外面探头探脑得白锦稚,白卿言收回视线,继续同赵胜道:“如今燕国攻魏的架势,赵将军真的以为……是因为魏国拉扯梁国意图灭燕分燕,迫不得已自保吗?大燕如今打得魏国毫无招架之力,连夺魏国三十几座城池,直逼魏国都城……这是要灭魏!燕灭魏是为何?”
  赵胜抬头望着白卿言,被白卿言这么一点,便明白了,明白之后亦是非常震惊。
  曾经在姬后手中的大燕,是强燕……所以燕国有一统天下的志向这不足为奇,后来的燕国僻处一隅自保都难,好不容易收回了南燕之地,现在又要灭魏,难不成一统天下的心志还未曾灭?
  赵胜仔细盘算燕国和魏国的此次战役,他陡然脊背生寒,就连燕国这样民弱国贫之国,都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反观他们大梁皇帝……只为私仇,连大梁百姓都不顾了。
  他还在为如何守国而发愁,别国……却已经开始为一统行动,为实现这一统大业而拼搏。


第785章 富贵闲散人
  是他的胸怀格局小了,居然问白卿言一统之后便能没有战争这样的愚蠢之语。
  “燕只有灭了魏国,整个西面和南面才能无后顾之忧,而灭了魏国之后的燕国……下一个要灭的必定是西凉!”白卿言声音徐徐,“所以晋国……此次必须灭了梁,占据北方,北面无后顾之忧,才能再谈一统大业。”
  言尽于此,白卿言未将赵胜逼得太紧,只将赵胜的舆图推到赵胜面前:“赵将军看着着舆图,好好想想我的话,今夜边在这里好生歇息,若是愿意的话……便去劝一劝不肯喝药的梁卒,毕竟这治疗疫病的药,对晋国来说也珍贵得很,梁卒一而再再而三打翻汤药不肯服用,刘将军或许……便会下令不许再给梁卒提供汤药了。”
  说完,白卿言站起身,朝外走去。
  睡饱了立在门外的白锦稚,见自家长姐出来迎上前,朝着屋内的赵胜看了眼,挽住白卿言的手臂,故意扯着嗓子道:“梁卒不愿意服用汤药拉倒,还不如给我们晋国将士一人一碗强身健体防治疫病!”
  白卿言和白锦稚的脚步声渐行渐远,赵胜双手按在舆图之上,死死咬着牙,双眸发红……
  他越是不想去想刚才白卿言那些话,那些话就一遍又一遍在脑子里回荡。
  ——
  白卿言同白锦稚回到大帐之中,纪琅华端来了两碗热腾腾的面。
  简单的清汤白水,上面卧着个鸡蛋,洒了一点点清白相间的葱花,又被热油稍微淋了一下,葱香味扑鼻。
  纪琅华将两碗面搁在白卿言和白锦稚面前:“大姑娘和四姑娘先凑合凑合用一点!”
  刘宏是在军中下了令的,全军上下上到主帅下到兵卒,每日所用餐食都是一样的,时间也是一样的,过了时辰,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许伙头兵给开小灶。
  纪琅华这还是同火头军说了白锦稚和白卿言到现在还没顾上吃东西,火头军才让纪琅华偷偷用了炊具。
  热乎乎的汤面狼吞虎咽下肚,白锦稚舌头烫得发麻,心满意足地呼了一口气,用帕子擦了擦嘴:“琅华这做面的手艺,当真是一绝啊!”
  白卿言端着面碗,小口小口喝着热汤,还未放下碗,赵冉就来了,手里拿着大都城方向白锦绣送来的信。
  白卿言放下面碗,用帕子擦了擦嘴:“赵冉进来吧!”
  赵冉疾步走至白卿言面前,行礼后将信交给白卿言:“大姑娘,是二姑娘的信!”
  纪琅华贴心地拿了盏灯过来,放在白卿言面前的案几上。
  白卿言将信展开……
  白锦绣在信中先说了些家常,说董葶芳和符家长房的婚约总算是取消了。
  之前白卿言还在大都之时,白锦绣的母亲刘氏便亲自同白卿言的大舅母宋氏转达了白卿言的意思,大舅母宋氏的意思是取消婚约之事,等到符家长房那孩子参加完春闱之后再说。
  后来,春闱之后符家长房那孩子没有在榜上,符家长房大夫人便去董府想要定日子操办两个孩子的婚事,宋氏顺嘴便提了取消婚约之事,谁知符家长房大夫人拒不同意,还说可以将婚期延迟……
  宋氏怕旁人以为董家嫌弃符家长房那孩子没考好,便准备再过一段时间再提解除婚约之事,董葶芳跪求宋氏同意她与符家长房嫡子见一面,将事情说清楚。
  这两家断断续续都有事,拖到了九月初,董葶芳终于同符家长房的嫡子见了一面,那符家长房嫡子回去后便跪求符家长房大夫人取消婚约,说要安心读书考取功名,虽然符家长房大夫人不同意,可符若兮夫人罗氏这边儿得到了消息,便找机会告诉了白锦绣。
  于是,白卿言的大舅母宋氏知道火候到了,正大光明登门取消婚约,称强扭的瓜不甜,他们董家的女儿想来不愁嫁,既然符家长房的子嗣不愿意娶,董家就是让女儿落发为尼也不会嫁,所以为着两家人的体面还是把婚退了的好。
  婚约解除之后,董家就一辆马车将董葶芳送去了登州,放在董老太君膝下管教。
  这也算是董葶芳求仁得仁,她临走前特意前往秦府,请白锦绣一定帮忙向白卿言道谢。
  白锦绣信中第二件事,便是符若兮发现范余淮最近同巡防营旧部的人走得有些近,倒不是符若兮如今是巡防营统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