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胜听到白卿言这话,心里最后一丝顾虑也消失的干干净净,甚至对白卿言心生感激,眼眶隐隐发热,打从心底里感谢白卿言能以起誓的方式同他说这番话,彻底驱散了他心中……对赵家世代守护的大梁百姓的愧疚感。
  他起身,再次朝白卿言长揖一礼:“我代大梁百姓谢过镇国公主,还请镇国公主再给我些时日,我一定劝动其他将领,毕竟……我们这些将领的家眷都在韩城,心里不能没有顾忌。”
  白卿言颔首:“赵将军,尽力便是,不必勉强!”
  晋国军队有了赵胜的加入,刘宏和白卿言对柳州的情况便更清楚了。
  此时赵胜正坐在刘宏的帅帐内,将自己所知前方柳州城的情况,尽数说给各位晋国将领听。
  柳州城内的疫病不算特别严重,柳州的父母官命人将染疫的百姓隔绝在城外的道观里,派了大夫过去同道观里的仙师们一同照顾染疫百姓。
  自然了……那些染上疫病的百姓亲属怕自家人得不到妥善的照顾,有的会跟随前去,跟随老人前去城道观的子女少,跟随幼子一同前往道观的母亲多。
  林康乐听到这话,冷笑一声:“所以才说,宁跟要饭娘,不跟富贵爹。”
  林康乐是寒庶出身,对抛弃了他和母亲的父亲有着极为糟糕的记忆,所以对这种父亲不顾幼子死活之事深恶痛绝。
  赵胜朝着刘宏和白卿言拱手:“当务之急,赵胜以为应当先派兵前往道观,将药方送过去,好让更多百姓能得到及时的医治!此举正好可以让柳州城内的百姓和将士知道,晋军不会进城大肆烧杀劫掠,是反而会救治百姓。如此……赵胜或许可以劝服柳州的守城将军杨武策开城门,我们便可不费一兵一卒,直入柳州。”
  刘宏听赵胜如此说,转头朝白卿言的方向看去:“镇国公主以为,赵将军所言是否可行?”
  “就怕药方送过去,便宜了大梁,大梁又有能力集结更多将士来和我们的将士拼命!”林康乐不太赞同。
  “先让将士护送大夫先行前往道观,医治百姓要紧,此事我会亲自写信说明原委派人呈报太子殿下。”白卿言望着刘宏,“我等都是武将,知道武将拼杀为的便是护民安民,将士死守城门,为的也是护一城百姓性命无虞。柳州城的守城将军定不会愿意看着城内百姓一个接一个染疫病而亡!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白卿言以为……赵将军所言可行!”
  跪坐在桌几后的赵胜,手心紧了紧,他承认出这样一个主意的确是有私心,想要能多救一个柳州百姓就多救一个,疫病要人命……拖一天便会更多的人死去。
  “既然如此,那么就按照镇国公主所言,就请……”刘宏视线先落在林康乐身上,见林康乐眉头紧皱这才看向王喜平,想要他们派出下属前去,可王喜平垂着头似乎也不大愿意让自己的下属去,怕自己的下属也染上疫病。
  “让我身边的赵冉去吧!”白卿言开口,“赵冉在朔阳时,曾经协助管理过救治所,知道应当如何协助大夫照顾患疫者,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自己和我们的将士染上疫病。”
  赵胜又朝白卿言望去,手心攥得更紧了,他挺直腰脊朝着白卿言一拜:“赵胜替柳州城的百姓,谢过镇国公主。”
  命令从刘宏的帅帐之中传出去厚,白卿言将要押送草药前往道观的赵冉,唤到了自己跟前。
  白卿言负手而立,同赵冉往偏僻无人的地方走了几步,低声吩咐:“你去道观之后,同官府派遣去道观管理那些疫者的衙役打好关系,柳州城疫者被送至道观医治,出城之时官府必定派发了路引,以备有康复者回城!你此次去后……需设法拿到此次染疫已故者的路引,最好是留于柳州的外乡人但染了疫病被送入道观,不被衙役熟知之人!”
  “还有那些已经被救治好,但因柳州即将要起战事,不愿意再回柳州城之人,你可以设法得到他们的路引,告诉他们晋军一定会妥善安排他们,将他们接引来晋军军营。”
  赵冉点头。
  “你将跟随我来的二十个白家护卫一同带走,告诉这二十人他们的任务是直奔韩城,救出赵胜一家老小!速度一定要快!你走之前去见赵胜一趟,向赵胜要一个信物。”白卿言叮嘱,“救到人之后,兵分两路……一路扮作赵胜家眷老小往南面来同晋军汇合,一路带着赵胜家中老小往韩城北面走,找地方躲起来!一定要等到拿下韩城之后,再回韩城。”
  “另外,若是能弄到商人的路引,进城之后便已仆从死于疫病或逃散为由,重金召集柳州百姓押送货物,分散送往大梁各地,四处宣扬晋军已经将治疗疫病药方给了大梁,且……此次更是晋军救了被丢在道观中等死的百姓!”
  “柳州城内一定会有百姓或商客想着大战在即,逃出柳州,你命人快马绕行柳州城,在柳州城通往各地的官道之上劫用他人身份!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梁廷已得治疗疫病药方,和晋军救人这两件事宣扬出去。”
  赵冉便明白白卿言的意图,抱拳道:“大姑娘放心,赵冉一定办妥!”
  一个时辰后,赵冉带足了人手和大夫草药前往柳州城外的道观。
  ——
  白卿言回到大帐之中,提笔亲自向太子写信。
  她在信中,先对太子表达了感激之情,在信中称……不论如何她一定会撑到拿下大梁都城韩城,且如今大梁治疗疫病的药材短缺,尤其是黄岑,若是太子能够设法将更多的药材送来,白卿言便能兵不血刃拿下大梁更多城池,来减轻晋国负担。
  她还在信中据实写道,只要能拿下大梁……晋国便坐拥大梁平原沃土,既可充足府库,又能坐收渔盐航运之利,利在晋国千秋。


第791章 瞧不起你
  届时……梁国之地尽为晋国国土,为天下一统扫清北方阻碍,即便是晋国在当今陛下和太子当政之时无法一统,也会让晋国成为天下最富庶的强国大国,霸主地位无人再能动摇。
  否则……一旦燕国灭魏,而晋国无法将梁国城池尽占,燕便会取代晋国成为新的霸主。
  且,若晋国不趁着这一次大燕和魏国征战之机,狠下心灭梁,来日便再无灭梁的机会,因为燕国一旦强大起来,绝不会再坐视晋国壮大,威胁到大燕强权霸主的位置。
  她愿意在临死之前,替太子扫清梁国这个阻碍。
  白卿言信中言辞恳切,尽显忠心,将一个命不久矣,却愿意在死前为太子再拼尽全力做最后一事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而她之所以这么写,是因为摸透了太子并未一统雄心,但……却一直以晋国为霸主自诩的心里,太子绝不会允许曾经被晋国踩在脚下的燕国取代晋国,再次成为列国霸主。
  白卿言思虑了片刻,将信交给了张端宁,让张端宁快马送回大都城,交于太子手中。
  虽然白卿言未曾交代让张端宁亲自将信交于太子,可张端宁怕镇国公主书信紧急,安排好范玉甘回程路线,便先行带人快马急奔回大都城送信去了。
  ——
  柳州城道观之中的百姓原本人心惶惶,准备共同抵御晋军。
  谁知,道观里的道长和护民的梁卒,却见晋军带了大夫和草药来医治百姓,甚至还同大梁的大夫一同商讨药方,讨论药方中几位昂贵的药材是否能够找到替代,这让梁卒大吃一惊。
  大梁的大夫之中也有极为优秀的大夫,他们看过洪大夫最初给晋人用的药方,和之前在青西山关口梁军军医改良的药方,又将两种药方重新融合调整,新的药方竟能让患疫者恢复得更快。
  原本抱着自己的孩子来这道观等死的母亲,听说晋军带来的医治疫病的药方和草药,跪地哭谢,那些母亲无以报偿救了自己孩子命的晋军,听说药渣做成香包佩戴在身上可以防疫病,纷纷将药渣收集起来做成香包送给晋军将士们,表示感谢。
  百姓其实很简单,谁能在危急的时候救他们的命,谁能在太平的时候让他们吃饱饭,他们便会由衷的感激谁。
  所以晋国人也好,梁国人也罢,不涉及权力之争的百姓,从不介意谁会成为皇帝,百姓所求不过是有田能耕,有粮能食,衣能穿暖,片瓦遮头。
  柳州守城的将领杨武策得知此等情况,颇为意外,听说被挪至柳州城外道观治疗疫病,且已康复的百姓在城外手持路引,请开城门,杨武策便命下属开车门严查路引,放百姓入城。
  宣嘉十七年十月二十六,晋兵抵达柳州城下,柳州守城将军杨武策下令死守,已归顺镇国公主麾下的赵胜单人匹马上前,要约见杨武策一会。
  杨武策思虑再三,念及曾经同赵家军的情分,亦是单人匹马从柳州城出,在城楼之下见了未带任何武器的赵胜。
  两人坐于马上都未曾下马,杨武策看了眼远处浩浩荡荡的晋军,压低了声音问赵胜:“赵将军可是被晋军胁迫不得已,需要我协助?”
  赵胜对杨武策摇了摇头:“杨兄,你我曾经浴血同战,算得上是生死之交,今日我便直言相告,我已经决意归顺镇国公主麾下,镇国公主虽为女子……却有平定天下的志向,赵胜愿意跟随镇国公主建这不世之功!”
  杨武策听完这话,扯着缰绳的手收紧,直起腰脊望着赵胜的目光充满着冷漠和轻视:“赵胜你投降敌军,调转马头成晋国走狗……充作马前卒来攻打自家人,你对得起你祖父、父亲,和曾经守护这大梁土地的赵家列祖列宗吗?”
  “我们打仗是为了什么,杨兄可有想过?”赵胜不怒语声平静。
  “自是护国安民!”杨武策字句铿锵。
  赵胜咬紧了牙,声音不住拔高:“可如今我们的陛下,大梁的皇帝!不顾百姓死活,不顾将士死活,只一味的要为四皇子报仇!不愿意向晋国低头,不愿意为百姓的性命、为将士的性命放下仇恨,先取得救命的药方!我们的将士……我们的百姓多少死于疫病之下!这样的君王值得我们誓死效忠吗?杨兄……我们武将护的是民啊!皇帝能够救百姓于水火,我们便他听凭调遣!可他现在满心仇恨不听劝告,罔顾百姓死活,还配为一国皇帝吗?”
  远处骑马立在晋军将士之前的林康乐眉头紧皱,侧头问王喜平:“他们俩说什么呢?那个姓赵的不会耍花招吧?”
  王喜平侧头看向骑于白马之上,一身银甲,面色从容的女子,道:“镇国公主心中有数。”
  艳阳之下,杨武策座下战马来回踢踏着马蹄,他用力拉紧缰绳制住座下马匹,咬紧了槽牙。
  赵胜握着马鞭的手志向晋军的阵营:“是晋军,他们一到便为我们染疫将士治疗疫病,也是晋军前往道观帮着治疗百姓!因为在镇国公主心中不分晋国、梁国,天下列国皆是一家,天下百姓皆是百姓!”
  杨武策不否认赵胜的话,大梁皇帝如今的心思全然不在百姓身上,满心的仇恨,梁廷连给前线军队的药草都给不够,更遑论百姓,柳州城大多数百姓送去道观都是等死,也的确是晋军到了之后,救了道观里的柳州百姓,他都知道。
  可这都让杨武策怀疑,是晋军的手段。
  “说到底,你还是背叛了母国……”杨武策眼底是轻蔑越发明显,“我瞧不起你,你为赵家的忠义之名蒙羞了!”
  赵胜也不强辩:“镇国公主说……列国虽然各自为国,可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本就是一家!镇国公主此战并非为灭梁而攻梁,而是为了天下一统,让百姓再不受战火之苦,人人都能过上安生日子!杨兄……你难道就不想看到这么一天么?”


第792章 民为邦本
  说完,赵胜从胸前拿出记录在羊皮上的药方丢给杨武策。
  “这是镇国公主让我转交给杨兄的,镇国公主说这便是晋国治疗疫病的药方,还请杨兄转交给大梁朝廷,以便能够医治好更多的百姓和将士!国与国之间征战说白了都是为各自母国取利,说到底……便是为列国当权者取利,最无辜的便是百姓和将士!即便是今日杨兄不愿意背叛母国镇国公主也能理解杨兄的忠君之心,他日若攻入柳州城内,必会管束好晋军,不会烧杀抢掠,不伤百姓一人。”
  杨武策紧紧攥着手中的羊皮,望着赵胜的眼神依旧满目戒备。
  “杨兄,燕国如今攻打魏国是为了灭魏,为来日一统天下,南面无忧打基础!而今镇国公主攻打梁国,誓要让梁归于晋国,是为来日一统天下扫清北面扫清障碍!镇国公主胸襟抱负极大……必不会停手!”
  “能征善战的武将,这个世上从来不缺!缺的……是真正可以平定天下的雄主!而我等武将最难的便是能遇到可平定天下的雄主效忠!大燕已经动了,若是杨兄错过镇国公主,来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