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面目去见自己的丈夫。
燕太后的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一瞬不瞬望着自己的兄长,希望钟行晓能给她一个肯定的回答让她放心。
钟行晓想了想之后说:“咱们燕国推行的是姬后当初的新政,且当初在我们燕国推行,的确是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这是咱们实践过行而有效的。”
“至于大周……”钟行晓想了想接着道,“大周推行的新政,咱们的密探接连不断送到燕都,微臣虽然不感兴趣但是也瞧了一眼,倒是觉得……大周新政看起来花团锦簇,热热闹闹的进行着,可短时间内能不能见效,谁也不敢保证!就拿一条女子科举为官的新政,太后细想,当年姬后主政的时候不是没有尝试推行过,成了吗?并没有……”
“所以你的意思是,大周多半也不会成功?”燕太后忙问。
钟行晓点了点头:“微臣是这么觉得的!而且我瞧着大周的新政之中有很多,也都是效仿当年姬后想要推行的新政,只不过稍加改动罢了。”
燕太后点了点头,其实大周的新政她也粗略的看了看,也发现了其中有许多是曾经姬后想要在燕国推行,但最后都失败的国策。
第1291章 名留千古
“而且,微臣以为,太后也应该对陛下有信心才是!”钟行晓的语声柔和下来,连带着对慕容沥的称呼也改变了,“阿沥自小便不是一个没有分寸的孩子,早慧且睿智,胆大心细,这些都是我们知道的!再说自打大周开始推行新政,大周的新政策略每天都有人往阿沥这里送,我听阿沥身边伺候的太监说,阿沥每一册都会仔细阅览。”
燕太后颔首:“这个我也知道。”
当初太后瞧着慕容沥太辛苦,还去劝过,说大周不过是拾人牙慧,让慕容沥不必那么用心的去研究大周的国策,只要燕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但慕容沥每每都是嘴上答应,回头还是会仔仔细细研究大周的国策。
“所以啊,阿沥应当是研究过大周的国策必然是比不上我们燕国的,所以才敢遣使入周,想要与大周皇帝定下这样的赌约,来救我们燕国。”钟行晓眉目间染上笑意,“不过是阿沥年纪小,又在朝堂之上被摄政王压着,加上为了护卫太后这位母亲,有些话不能明说,一着急就更说不明白了。”
燕太后手心收紧,心里又是无限感动,虽然说自从他们母子上一次吵翻了之后阿沥就再也没有同她说过话,可阿沥到底是她十月怀胎差点儿丢了命生下来的,阿沥的心里还是有他这个母亲的。
阿沥想出这样的法子,也是为了维护自己。
燕太后将眼泪吞回去,转而看向自己的兄长道:“我知道了,我回头就去见阿衍,劝说阿衍接受阿沥……以两国国策定输赢,合并一国的国策。说不准……阿沥这一次能为我们燕国,不战而得到大周广袤富饶的土地,兵不血刃重新为我们燕国夺回大都城!这……也算是能名留千古之事了!”
“即便是有可能不战而得大周,但……我们燕国还是要做两手准备!”钟行晓缓缓开口,“微臣在九王爷那里说不上话,若是九王爷答应同意了陛下的法子,还请太后一定要劝着九王爷为了陛下,为了燕国,在兵力上早做准备。”
燕太后瞧着钟行晓一脸真诚忠心的模样,心中感怀,低声道:“让哥哥受委屈了!阿衍和阿沥都年纪轻,总是信不过哥哥,但我知道……哥哥是真心为了大燕好!”
钟行晓听到妹妹这话,只当妹妹是因为先帝慕容彧的缘故,单纯的还相信九王爷慕容衍是当初在慕容彧面前的那个慕容衍,他也不好过多和妹妹做争辩怕引起妹妹的反感,便将自己的姿态做足,连忙后退三步,长揖朝燕太后一拜,装作语声哽咽的模样开口……
“能为燕国尽忠是微臣的本分!只要太后能相信微臣……微臣就死而无憾了!”
“哥哥长快快请起!”燕太后忙将自己的兄长扶了起来,“我知道哥哥的忠心和无奈,也知道阿沥和阿衍对哥哥的防备,日后我一定会多多劝劝阿衍和阿沥,让他们知道哥哥是好人!”
钟行晓连连摆手:“忠心哪有总这样说给别人听的,微臣只盼着若是有朝一日,微臣被人污蔑陷害,一人死不要紧,还请太后援手,救救咱们钟家满门。”
“太后,还有一事……”不等太后开口再说什么,钟行晓便忙直起身,同太后道,“劝说九王爷同意陛下策略之事,太后宜早不宜迟,否则……追随九王爷的那些朝臣,若是有了什么旁的心思,背着九王爷做出鼓动朝臣扶九王爷登位的事情来,怕伤了陛下和九王爷的情分啊!”
钟行晓最是了解他这位太后妹妹,太后心底是愿意维护慕容衍的,所以他即便是要挑拨也不能明着挑拨说慕容衍的不好,毕竟慕容衍是先皇的亲弟弟,太后对先皇可谓是用情至深,自然会对慕容衍爱屋及乌。
所以,钟行晓一向的策略就是,不在太后面前说九王爷的不是,如此……太后才会觉得他并非想要挑拨九王爷和太后的关系,事事都听她的。
“哥哥你总是这样替阿沥和阿衍着想,可这两个孩子……却处处防备着哥哥。”燕太后满目心疼瞧着自己的兄长,“哥哥放心,我明日便亲自去见阿衍,劝说阿衍同意阿沥的对周策略。”
钟行晓笑着点头:“如此,微臣就放心了!”
·
萧容衍一回摄政王府,便派人四处传扬说……今日慕容沥已经遣使入周,打算向大周提议,两国以谁家国政能够使百姓富强为赌,合并一国,哪国赢了输的那一国便并入赢得一国,结果惹得摄政王大怒。
而后,燕帝慕容沥更是扬言说,他不过是通知摄政王和朝臣们,他已经遣使入周与大周皇帝详谈此事,即便是摄政王和朝臣们不同意也来不及了,除非废了他这个皇帝,昭告天下……他慕容沥这个燕帝说话已经不算数了。
气得摄政王拂袖离去。
萧容衍之所以让人将慕容衍扬言不同意便将他这个皇帝废了的消息传出去,为的不过是逼“太后党”和太后一把,让太后坐不住前来找他,劝服他。
如此,太后才能打消对萧容衍的疑虑,不会怀疑萧容衍会为了将燕国的江山送到自己两个孩子手中,从中作梗。
自然了,萧容衍还要坚持不同意一些日子,他越是不松口,他的嫂嫂才越不会怀疑他。
果真如萧容衍所料,太后听说慕容衍扬言不同意便让他们废了他这个皇帝另立新皇之事,立时就坐不住了。
再加上钟行晓又派人将“摄政王党”几位重要官员背着摄政王凑在了一起,怕是要商量扶摄政王上位之事,太后终于沉不住气,轻装简行出宫,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进了摄政王府。
消息接连不断的送到白锦桐的手中,白锦桐将所有消息整理好,得知慕容沥竟然要以两国国策来定两国国运,心中虽然震撼,却也觉得这也算是燕国死中求活……最后一博的机会。
第1292章 奉陪
对燕国而言,现在大周军压境,燕军主力又被困在西凉,燕国又不能为了平息大周的怒火将他们燕国太后交出去,那燕帝慕容沥必定会被百姓的唾沫星子淹死!
毕竟,大周吞并天下之心人尽皆知,这又是大周一个绝佳灭燕的机会,大周又怎么会放过。
只有慕容沥将以国策定两国输赢,合并两国为一国,来避免百姓遭受战火的法子宣扬出去,逼得长姐顾忌人言可畏,不能不答应,才能给他们燕国争取到一线生机。
但,慕容沥什么时候竟然派王寒冰出使大周了,她竟然一点儿消息都没有收到。
燕廷的每一个朝臣,白锦桐都知道,不但知道他们的名字家世,知道他们的妻妾有哪些,甚至有些隐秘。
但这个王寒冰,寒庶出身……是燕国上一届科举殿试的二甲头名,因为性子不大好,又恃才傲物,所以被排挤的厉害,在礼部也是全然没有施展的余地,白锦桐当初根本就没有将此人放在心上,谁知道……这人明面儿上辞官了,竟然是去大周了。
这是她的失误,竟然没有详查王寒冰辞官的原因,先入为主的以为王寒冰是郁郁不得志,所以选择辞官。
白锦桐的人,在短短不到两个时辰,便将这个王寒冰的生平个性,还有家世……甚至是喜好都查了个一清二楚。
正在沐浴的白锦桐听完下面人回禀,没有敢耽搁,起身亲自写了封密信,打算将消息给长姐传回去。
古韵雅致的书房内,白锦桐未干的长发披散在肩头,坐在临窗软榻上,倚着姜黄色西番莲花缎面的隐囊,举着密信凑近轻微摇曳的烛火,最后检查了一遍给自家长姐的信,确定没有什么问题,这才装在信桶里,吩咐暗卫送出去,这才重新翻开账本对账。
院子里的青石地板被从窗户中透出的烛光,映得黄澄澄的,就连墙角的青苔都染上了暖色,不多时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青砖碧瓦之上,滋润着飞檐屋瓦之下摆放着的兰花细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已经是一身贵妇人装扮的丹芝让下人将廊庑下的兰花都挪入暖阁,回头便瞧见窗棂上映出白锦桐纤细的剪影,她转身问贴身侍婢:“夫君的燕窝炖好了吗?”
“夫人放心,小厨房早就备好了,一直炖着呢。”丹芝的贴身侍婢道。
“好,让他们送来吧!”丹芝道。
不多时,身着石榴红绣白兰月华裙的丹芝端着燕窝进来,将燕窝放在白锦桐面前放着算盘,摊开着账本的黑漆桌几上,道:“夫君,先用盏燕窝吧,大晚上的对账伤眼睛,不如今日先歇息,明日再看吧。”
这一次白锦桐来燕国,带上了自己的贴身婢女丹芝,让丹芝装作崔凤年的爱妾。
白锦桐对外称,崔凤年与丹芝自幼一同长大,家中蒙难之时丹芝也对崔凤年不离不弃,他们一同吃过苦,所以情谊非比寻常,崔凤年此生不论如何也不愿意辜负了丹芝,但是因为丹芝身份的关系,只能抬举丹芝为爱妾,但在崔凤年的心里丹芝就是他此生的妻。
白锦桐之所以对外编造了崔凤年和丹芝这么一段感情,一来是为了在外应酬时……好解释她为何不碰旁的女人,也从不在烟花柳巷之地留宿。
二来……虽然商人身份低贱,可之前白锦桐在西凉之时,西凉八大家族的翟家便看中了白锦桐做生意的能力,有意招白锦桐入赘为婿。
此次,为了以防万一要是有燕国朝臣想要招她为婿,她故意给崔凤年安排了一个有过患难之情的爱妾,且还为了这个爱妾从不碰其他女人,那想要招崔凤年为婿之人便要为自己家的女儿想清楚,一个未娶妻便先有妾,这个妾在崔凤年的心里还如同正妻一般,他们的女儿嫁给崔凤年,位置该有多尴尬。
为了避免被人瞧出什么破绽,丹芝不管人前人后都会称呼白锦桐夫君,每夜都会同白锦桐歇在一处。
“燕窝先搁着吧!”崔凤年低着头,一手翻着账本,一手噼里啪啦打着算,“还有一点就算完了。”
白锦桐手上的速度极快,她坐在灯下,单手打着算盘,让人只能看到她纤细手指的残影,只有清脆的算盘响才能让人感觉到这算盘到底打有多快。
丹芝在白锦桐的对面坐下,低声同白锦桐说:“夫君,那位孟夫人今日派人送来帖子,说这个月十五他们家老太君生辰,因着咱们崔府眼下除了妾身也没有其他女眷,所以让妾身那日过去,妾身觉得妾身的身份过去怕是不合适,不如夫君去?”
白锦桐看账本打算盘的动作未停,一心二用开口道:“帖子是给你下的,我本就是商人出身,去了反倒先得在刻意巴结孟府,且孟夫人给你下帖子也并不是真心希望你去,无非是希望能从你的嘴里打听到孟昭容的消息。”
白锦桐翻了一页账本,接着说:“你在库房挑拣些贵重的东西,明日让管家亲自去送去,先致歉便说你身份低微怕去了孟府不知礼数闹出什么笑话来,等孟老太君生辰之后,若是孟夫人什么时候得空想要找人说说话,你一定奉陪。”
“是,妾身记下了!”丹芝抬眸瞧着自家三姑娘打算盘的模样,打从心底里替自家三姑娘高兴,三姑娘最终还是活成了曾经最想活成的模样。
她还记得,三姑娘曾经生辰许愿的时候,说想要成为富可敌国的商人,如今还真成了商人。
“你先去睡吧,不必等我!”白锦桐道。
“没事的,妾身就想在这里陪着夫君!”丹芝笑着道。
瞧见白锦桐的账本已经算完,丹芝忙摆了一个热帕子递给白锦桐擦手,白锦桐擦了手,丹芝就立刻将热茶送到她手边,将白锦桐伺候的无一处不妥帖。
“可算是将账本看完了,这下……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