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姓们因为皇帝的到来,而一扫之前的消沉与戾气,一扫之前的颓废与沮丧,反而群情激荡,又因为皇帝的一番话,而热血蓬勃,恨不能立时提刀杀敌,将这一腔热血洒在东夷。
白卿玦就立在自家长姐身边,看着这些百姓,终是明白……长姐要来这沿海的因由。
这里是沿海,而并非南疆,这里的百姓……认的不是白家军,而是韩城王!
除了长姐这位大周皇帝亲临沿海,他们白家其他任何一个人来,都不会激起百姓如此强烈的战意,不会如同长姐这般有力的将沿海民心与大周凝聚在一起。
民心所向的浩瀚之力,长姐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清楚,这便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吧!
白锦稚跟在白卿言身边已久,知道长姐能凝聚民心的力量,尽管如此她还是忍不住的眼眶潮红,情绪澎湃。
“我知道诸位欲迎回韩城王遗体,护国之尊严,沿海安宁的急切,与我一般无二!但……保家护国皆有分工,将士前线浴血死战,而百姓要稳住后方!”白卿言抬手朝着在场的百姓拱手,“沿海后方的安稳,依靠诸位,而前线……我等不灭东夷贼寇,誓死不还!”
这下,百姓们总算是听明白了,他们的皇帝此来……是来御驾亲征的。
“而今……国家有战!”白卿言眸色坚韧,“大周建立之初离开水师的将士们,若热血未冷,若想复仇,三日之内赶往水师应召!与我同去迎回韩城王,灭东夷贼寇之国!”
这一路,白卿言让人将这道旨意遍发,号召曾经离开水师的将士们,若愿意与她并肩灭东夷,赶在九月二十六之前,前往水师军营报到。
她刚刚抵达金莞,还未来得及让人将圣旨广发,听说这里有之前从水师离开的将士,便亲自号召。
如今跪在这里的,便有曾经离开水师的水师军,听到皇帝这一番召集水师将士们回归水师军的激荡之语,如何还能忍住?一个个恨不得现在便回水师报到,去灭东夷!去迎回他们韩城王的遗体。
白卿言弯腰先将那屠户妻室扶了起来,手中攥着血书道:“大嫂,你的血书我收了,大周不会让义士含冤屈死,此事……我必追究到底,还义士一个公道!”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屠户妻室泪流满面,又要跪下去叩首谢恩,却被白卿言扶住,她转头唤了县令一声:“县令何在?”
金莞县令连忙拎着官府下摆站起身来,小跑至白卿言面前,再次跪下:“下官在!”
第1451章 揣测
“大周并非是一个不许百姓议政之国,广开言路……这是新法之中再三强调的,你知法犯法,执法枉法,纵容下属……强抓百姓,又至人枉死牢中,可知罪?”
“求陛下明鉴,如今沿海正是人心惶惶之时,下官……下官这也是害怕这些人吃多了酒胡乱说话,会引起民众恐慌,或者民乱,这才派人去抓胡言乱语者!原本下官也只是是想着将人关一晚上,等他们酒醒之后教训教训两句就放他们出来,并没有对人用私刑!也是实在是没有想到会闹出人命来啊!”金莞县令一个劲儿的叩首,“求陛下明鉴!”
“大周广开言路,你作为父母官,既然知道百姓心中怨愤,应当及时为百姓疏解,而非抓人威慑堵住百姓口舌,不许百姓说话!这是的你的罪一!”白卿言冷眼看着跪在地上惶惶不安的金莞县令,“抓人之时闹出乱子,而后又未曾将人妥善安置,不论是私刑还是意外,人死在你的大牢之中,这都是你的失职,这是你的罪二!百姓齐聚府衙门前敲鸣冤鼓要公道,鸣冤鼓响,你作为当地父母官却躲在后堂,命衙役抓人,你藐视新法,大不敬、渎职,这是你的罪三!”
县令跪在地上不住的抖,知道自己的前程完了:“下官死罪,不敢求情,请陛下责罚!”
白卿言心里清楚,即便是这县令的罪没有那么重,也必须这么重,否则难以平息民怨民愤,尤其是在灭东夷国前,一定要收拢沿海百姓民心,她必须借这个机会,让百姓知道她这个皇帝是终是新法,重视百姓的!
魏忠转头示意随行禁军,禁军立刻上前,当着百姓的面儿摘了那县令的官帽。
“忠国王……”白卿言轻唤。
“臣在!”白卿玦上前应声。
“命你留在此地,明日之前,查清此事始末,该罢免的罢免,该下狱的下狱,该判刑的判刑,务必给百姓……给这位大嫂一个交代!”
“臣领命!”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那妇人哭着又跪了下来。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百姓们纷纷叩首,心中对这个曾经高高在上,他们从未见过的皇帝似乎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白卿言将手中的血书交给白卿玦:“这血书文字激昂,可见写这血书之人也是有一腔热血的,好好查!”
这血书不论是字体还是内容,都绝非是出自这位妇人之手的,白卿言夸赞了这血书,又叮嘱白卿玦好好查,看似好像让白卿玦好好查此案,更深一层的意思……也是好好查一查这写血书的人,或者说是这妇人背后之人。
这人……到底是真的一腔热血,还是为了搅乱大周沿海安宁,还有待商榷。
“是!陛下放心!”白卿玦会意。
——
白卿言马不停蹄一到金莞,便去了府衙,军营那边儿还不知道白卿言人已经到了消息,整个水师军营和白家军军营都是愁云惨淡,猜测着大都城那边儿会下什么命令。
白家军程远志倒是对白卿言信心十足,觉得他们小白帅绝不会让自家将士受这样的窝囊气,一定会打东夷。
但有时候再听蔡先生说起如今大周若是开始打仗,那么一旦开始搜集粮草往沿海送,为了公平,自然也要在燕国的周域一同征集粮草,如此赌国怕是要输,程远志心里也很是没底,毕竟赌国只有短短三年。
程远志也不愿意大周输了赌国,但也不愿意韩城王的遗体被东夷国糟蹋,整个人烦躁的不行。
而水师那边儿,已经认定了首先白卿言不会按照东夷国挑衅说的那样来要回韩城王的遗体,更不会为了他们牺牲的那些水师弟兄和东夷国打起来,即便是愿意……恐怕也只会派人来说服他们等到赌国大胜之后,再去复仇。
水师将领们算着时间,从军报送回大都城到大都城那边儿做了决断,派人将皇帝的最新命令送过来,最晚最晚……再有七天也应该到了。
此时,六位水师将领们聚集在一起,商议着若是大周皇帝到最后还是以赌国为重,他们应当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不论如何也不能让韩城王的遗体留在东夷国!”一位水师将领搓开手中的花生红衣,将花生丢入口中,“要是大周皇帝最后不打!或者是放着韩城王的遗体不管,我就算是偷偷潜过去,也一定要将韩城王带回来!”
“若是真的如此……”另一位水师将领转头朝着外面看了眼,确定了外面没有人,这才道,“为什么要自己偷偷去,不如我们带兵过去,将韩城王抢回来!反了大周!”
这六人连忙朝门外看了眼,确定了没有人,这才有将领压低了声音说:“这话不要乱说!我们倒是无所谓,可是手下的将士们家都在这里,咱们一声令下……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跟着执行命令,可就成了反贼,反贼的家眷下场会好?”
“是啊,不为我们自己考虑,也要为手下的兄弟们考虑考虑!我们只想救回韩城王,没有那份儿反心!”又有将领道。
“现在大都城那边儿没有消息,我们所有的揣测,也都只是揣测!”年纪最长的那位水师将领捏开一个花生,“而且,韩城王在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对大周那位皇帝忠心不二,但愿……大周皇帝对得起我们韩城王对她的忠心!”
那年长的水师将领话音刚落,就见手下的一个小将军气喘吁吁跑了进来,道:“将……将军,咱们水师军营外回来了不少曾经离开水师的同袍,说是……皇帝让他们回来,要灭东夷国!”
六位水师将军你看我我看你,一脸意外,那位年长的将军以为自己听错了,站起身来又问了一遍:“你说什么?”
那小将军还未来得及开口,就见门口又有水师的小将军跑来,那小将军一边跑一边高声喊道:“淮生将军回来了!淮生将军回来了!”
第1452章 不敢不来
听到“淮生将军”四字,那年长的将军立时瞪大了眼,满脸的不可置信,疾步朝着屋外走来,一把推开挡在门口的小将军,看着远远跑来的小将迎上前:“你说谁回来了!”
“刘将军!淮生将军回来了!”那小将对着这位年长的刘将军行礼,高兴的眼眶发红,一幅要哭出来的模样,高声道,“淮生将军说,皇帝召水师将士们回军营,要带着水师将士们去迎韩城王遗体!发兵……灭东夷!”
刘书成听到这话,眼眶顿时集聚雾气,他忙问:“真的?!他人在哪儿?”
“就在军营门口,沈将军已经前去迎淮生将军了!”那小将道。
刘书成闻言,立时朝着军营门口跑去,原本和刘书成一同聚在屋内商议对策的其他五位将军也都连忙跟在刘书成将军身后,朝着水师军营门口的方向跑去。
江淮生是刘书成的挚友,曾经是他们水师中最厉害的战将,后来因为意外断了左手,可其水战的指挥才能依旧是让人无法轻视他分毫,而在大梁投降亡国,大周接手水师之后,江淮生这个心比天高的水师将军,以自己残疾无法在留任军职为由,离开了水师回老家去了。
刘书成知道,江淮生是因为亡国而心灰意冷,没想到今日竟然应召回来!
刘书成猜测……或许江淮生是为了韩城王!
或许在消息还没有传到沿海的时候,皇帝的要打东夷国迎回韩城王的旨意已经在内陆遍发,所以得到消息的江淮生……也回来了!
老远看到沈将军正和江淮生说话,奔跑中的刘书成高声喊道:“江淮生!”
重新披上战甲的江淮生,转过头来,朝着刘书成看去,还是那般的身姿挺拔,还是那般的儒雅俊朗,冲刘书成露出笑意。
江淮生的身旁,站满了背着包袱,重新归来的水师将士们。
“江淮生!”刘书成跑到江淮生的面前,抬手用力在江淮生的胸甲上砸了一下,含泪将江淮生搂住。
他没有想到此生还能再见到江淮生。
“刘将军!”沈将军同刘将军行礼之后道,“我已经安排人,登记回来的将士们!这一次回来的还不少!”
“好!”刘书成忍着热泪松开江淮生,上下打量着江淮生笑道,“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你重新披甲!你是……为了韩城王回来的吧!”
江淮生点了点头,开口:“我是为了韩城王回来的,是为了灭东夷回来的!此次回来……也是因为陛下回来的。我原以为,陛下必然是赌国为重,遣使前往东夷求和,可陛下却说,赌国是为了让百姓不受战火之苦,便可享天下一统之后无忧无惧,再也不会被人欺凌的太平山河!如今东夷小国也趁机对大周出手,也敢杀大周水师,敢辱大周韩城王!使大周沿海百姓惊惧忧虑,故而大周皇帝亲赴沿海,御驾亲征誓灭东夷,召曾经的水师将士们同战,国有战……不敢不来!”
其实,江淮生心中清楚,这一路而来,这位大周皇帝大有做戏收拢大梁旧民民心的意思,他知道这位大周皇帝的过往,曾经与大梁一战……高义王被梁军困住,这位皇帝可是一路昼夜不歇,直到人都已经到了,那一路的官府都不知道她已经过去了。
而这一次,皇帝虽然也是一路快马,但进入大梁旧地之后,每过一处府衙,就让人下发召水师将士回水师军营,与她共灭东夷的诏书,又亲自前往各大船坞,下令加紧建造大船,为的就是告诉大梁旧民……她将大梁旧民当做自家百姓,哪怕在赌国这样的关口,都绝不会让自家百姓受委屈!
亲口告诉那些觉得她赌性大且不看好她这位皇帝的百姓们,她赌国不是因为自己赌性大,而是心疼百姓,不想让百姓受战火之苦,所以想用这种赌国的方式,令天下一统天下一家再无战事!
这瞬间,就能将这位女皇帝在百姓心目中的分量拉高!
当初本就打着为了百姓推翻晋国而登位的大周女皇帝,所思所想都是为民的高洁品行……也会越发的深入人心,不仅仅只是当初大周拥护这位皇帝的百姓,就连大梁的旧民都会被这位皇帝收服,将这位皇帝视为可以堪比尧舜的圣君明主。
可江淮生也明白,这位皇帝是帝王……每一个帝王都有他独特的御民手段,比如有的皇帝用苛税让百姓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