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城市大脑穿越古代-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没有见过城静枫一面,但是在城静枫在他心里,已经有了非常高的地位。
  这个时候,他一点也不愿意城静枫被远处的百姓误解。
  耐心解释道:“陛下所有的举措,都是有她的安排在里面的,你们看看这个。”
  他举起手中的册子,内里对外展开给大家看。
  “这个里面是各项数据,有各村的土地情况,人员情况,往年产量,今年是不是被强制喷洒过杀虫剂。”
  “我们也不是随便瞎选的,这些被选中的村子,都要能保证认真执行陛下的命令,保证收获之后,明年送给全天下的,都是最好的良种。”
  官差本就是个好脾气,最近这段时间办差多了,才硬气了点,不过本性是没有变的。
  这样真诚又耐心的讲解,安抚了所有百姓的心。
  慢慢的,长长的队伍中,陆续走出来一些人,有的年老,有的年少,面上虽然还是有些遗憾,但是情绪不至于太激动。
  不少离开长队的人,都看向还没有离去的王村长。
  有的已经白发苍苍的老爷子,更是开口说道:“你们可要好好种,别浪费了这良种,也别辜负陛下的苦心。”
  不仅是王村长和王家村的村民,还在排队的村长们,见到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还有略带遗憾离去的背影,心里都感触颇多。
  他们以前只想着,要是领到了这个良种,就能有五百多斤的粮食。
  但是现在看来,他们领的,可不仅仅是秋收时的丰收,还有全天下人的殷切期盼。
  王村长低头看向手里的木牌,感觉有些沉甸甸的。
  ***
  百姓们被良种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已经提前进入温室大棚的良种,现在已经是一颗颗茁壮生长的小苗。
  这些苗的周围,正有许多双眼睛看着它们。
  和农正带着一大群农事官,给他们介绍温室大棚中的情况。
  在凉州城做庄仆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一辈子,都能直接看到头了。
  做梦都不敢想,自己有一天,能站在皇庄中,给来自全天下的农事官上课。
  “这里就是最近要分发下去的高亩产良种,如果不出意外,明年春天,你们各地都会收到这种良种,等会儿上课的时候,我会仔细给大家讲解培育和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和农带着一大群人在皇庄的农田区域观察了一圈,然后就带着他们到京城附近的一个大学堂,准备开始讲课。
  征用的学堂的学子们,不少人也在窗边,或者是门外站着,都想要听听亩产翻倍是怎么做到的。
  不过他们大多不擅长农事,除了几个农家子弟之外,大多听着听着就蒙圈了。
  就算是负责管农事的官员,也要拿着笔飞快的纪录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和农本身长期在地里干活,很多知识都用自己的理解讲得通俗易懂,即使是最普通的农家子,也能听懂他讲的内容。
  随着和农一天天的讲解,名气也越穿越开,外面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京城附近的村子里的读书人,也有朝廷中对于农事相关的官员,还有心中有些想法,也想在农事方面有所建树,对五品官感兴趣的人。
  因为大家都知道,和农教的内容,就是陛下曾经在凉州让亩产翻倍的知识。
  在人气越来越高的时候,城静枫的出现,更是将这个气氛推向了高潮。
  和农就算懂得再多,但是最为关键的部分,都还是她把控的。
  在看完了和农每次上课备课的教案之后,城静枫打算自己去将剩下的部分讲一讲。
  毕竟是来自全国上下的农事官,若是有人能理解参透,说不定还能从其中发现几个人才。
  “陛下怎么来了?”
  “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陛下,今天果然是来对了。”
  “也不知陛下今天来会讲些什么。”
  门外的人小声议论,在禁军的守卫之下,不能像原来一样靠近了。
  正在征用的学堂教室中上课的人,心里则是激动无比,就连和农也是喜不自禁。
  自从陛下从凉州城离开,他已经有好久没有见过陛下了。
  没想到还有机会能接受陛下的教导。
  城静枫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坐得满满的座位,开口道:“各位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辛苦了。不过既然来了,还是要带一些有用的东西回去造福百姓,接下来我要讲的,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听,若是听不懂,也尽量记下来。”
  城静枫喜欢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也不想说一些一大堆没有营养的车轱辘演讲,直接开门见山地说了自己的来意。
  下面的人都早就被和农打过了预防针,心里早有准备。
  听到城静枫这样说,心里第一反应是,陛下果真和传言中一样,办起事来干净简洁。
  第二个反应就是开心了,听不懂的也要记下来,这不是就意味着陛下要讲一些难却真的有用的东西了吗?
  众人纷纷拿起纸笔,准备认真听课的同时,也要将重点都记下来。
  和农也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纸笔,在下面找了一个位置坐好,从老师的身份无缝切换到学生,手里握着笔,用满是求知欲的眼神看向城静枫。
  城静枫也不拖延,直接开始讲了起来:“想要让粮食增产,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它的特性,而不是随便学到一点东西,不加分析就直接用上,就比如水稻,它有多个不同的时期……”
  从不同作物的习性特点,到不同的情况如何处理,农作物若是遇上一些疾病又可能是哪一步没有做好。
  城静枫讲的全都是干货,都是实战中会遇见的问题。
  前半部分,下面只要是真的认真管理过农事的人,都多多少少能听懂一些。
  在门外,也有不少人啧啧称奇。
  “我是说三年前我家的水稻怎么自己倒了,陛下这样一讲,我好像有些明白了。”
  “原来水稻在不同时期需要水的量不同,之前有一年我家产量不高,现在回忆起来,应该就是那段时间我爹受伤了,抬水不太勤快。”
  城静枫看着实战讲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讲拔高部分。
  这个拔高部分,才是她过来的最根本目的。
  一边讲解还一边画图来给大家看,是真的希望他们都能看懂。
  不过下面人的眼神都慢慢迷茫了,脑袋都转不动了,只有手还在跟着不断抄写。
  里外两边所有人,难得有了这样的共鸣。
  整个脑子都晕乎乎的,为什么每个字都听得懂,但是合成一句话就不行了呢?
  雄性不育株?
  这是什么东西?
  难道地里的粮食,也分公母?!
  还有这个不育,粮食里还有那方面不行的?!
  城静枫看着下面大多数人眼神逐渐迷离,心里也没有太惊讶。
  不过看到和农还能有正向反馈,有些惊喜。
  和农一个之前连大字都不认识的人,现在都能做满满几页纸的笔记了,看来她走了之后,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城静枫讲完之后,发现还是有几个人眼神还好,默默记下了这几个人桌前的名字。
  然后道:“好了,今天的东西就讲到这里,若是诸位有了发现,可以随时上报朝廷,若是有人能实现我今日讲述的内容,工部新增的五品职位也不是问题。”
  原本眼神迷离的众人,听到这个话之后,宛若低头玩手机的学生听到老师说——这道题期末考试要考,纷纷精神一震。
  在屋外,也有不少人张大嘴巴,不敢置信。
  纷纷努力的回想刚刚的内容,但是怎么想都没有办法理解。
  这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吗?
  地里的粮食不都长一个样子,怎么就分雄雌了,居然还有不育的?
  甚至有人没有注意到不育和不孕之间的差别,也或者是听错了。
  在散去的人群中嘟囔了一句:“有不能怀的雄株,那岂不是还有能怀的雄株!”
  百姓们一脸茫然地走了。
  农事官们看着自己记了一节课的笔记,也感觉世界观受到了冲击。
  只有几个人,结合自己之前遇到过的情况,感觉好像能解释得通了。
  城静枫走的时候带上了和农。
  回到了皇庄里,城静枫问道:“怎么样,听懂了多少?”
  和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没有听懂很多,只有一点点,后面可能还要想一想。”
  城静枫道:“你把你记得笔记给我看看。”
  和农连忙将自己的笔记拿出来,然后双手递给城静枫:“若是有不对的地方,陛下一定不要客气,直接指出来。”
  城静枫接过之后,翻开看了看,虽然字是丑了点,但是居然没有一个字写错或者是用别的代替。
  她看了和农一眼道:“前段时间下了不少功夫吧?”
  和农笑容灿烂道:“也还好,就是想着要是您真的登上了皇位,肯定要有人帮忙推广亩产翻倍的法子,可不能让您丢脸不是。”
  城静枫看着和农的笔记,感觉他至少领悟了两三分。
  没想到和农的农业天赋居然这样高,看来这个名字还是很有灵气的。
  将笔记合起来抵还给他道:“学得不错,你好好参悟,如果有一天想明白了,就将想清楚的内容传信给我,若是可以,你就撰写一本关于农业的书。”
  “出了这本书,我就直接任你为大司农。”
  和农心里顿时涌现出无限的惊喜。
  从一个边陲小城的庄仆,到掌管天下农事的大司农,他能走上这样一条路,上辈子不知是积攒了多少福气。
  各地的农事官,带着满满一脑子的知识和经验,还有满满一沓纸的看不懂的笔记,出发回自己的州府了。
  比他们先出发的是不用考虑颠簸问题的木器,犁和水车等等。
  当犁、播种机、水车都逐渐出现在百姓视野中的时候,大家都欢呼雀跃的去衙门领取。
  就算要上交亩产翻倍的一半又怎么样,还是比以往全盛时期都要多啊。
  而且将粮食交给陛下,他们放心,若是有难,这些粮食最终都还是会用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
  全国上下,都开始齐心协力的为春耕做准备。
  各个州府中早就备好的化肥,在城静枫的指导下,被分发了一部分给百姓。
  各个村子里的犁,都一刻不停地被用来耕地,将原本板结的土地都犁得松松的。
  草根被翻起来,温暖的阳光洒在土地上。
  化肥被深深的均匀的翻到土壤里,在阳光的照耀下,慢慢的滋养着土壤,为它积蓄力量。
  “这东西可真好用,往年这个时候都累的腰酸背痛的,今年简直是太轻松了。”
  “你们说,我们怎么就想不出来像这种犁。”
  “听凉州人说,就是用了这个化肥之后,地里的庄稼,比往年长得快多了。”
  这些农具在去年因为时间紧张,还有旱灾的原因,没能走出凉州太远。
  今年,终于还是绽放出它们自己应有的光彩。
  天下百姓,尤其是以农为生的百姓,就没有一个说这些农具不好的。
  评价就是一面倒的那种好。
  在干旱的边缘区域,只要是水还是算充沛的位置,都被架上了一个个高位水车。
  长长地分流导管想远处延伸。
  难民们纷纷集中到边缘区域的这一圈包围线上。
  虽然送来的水不多,但是这对他们来说全都是希望,继续好好活下去的希望。
  不用再为了生命舍弃脸面,向人乞讨要食的希望。
  经过了这个一个冬天,每天都吃自己劳动换来的粮食,腰杆都重新立起来了,他们根本没办法回想之前自己是怎么向人低下头颅乞求粮食的。
  种!
  不就是水少吗?
  陛下让他们种,他们就种!
  新的一年,城静枫的布置已经全部妥当。
  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忙碌,为春耕做准备。
  不仅是在城静枫这里,其实在百姓和天下官员眼里,去年那个让人心中胆寒的旱灾和饥荒都已经过去。
  只要现在还好的位置,不继续干旱下去,他们今年依旧能丰收,他们都会好好的活下去,甚至活的还不错。
  全天下的人都有这个信心。
  城静枫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她没有想到的是,在她做了最坏的打算,也做了完全的安排之后。
  天气信息似乎有了新的变化。
  看着摆满了一个桌子的数据奏折,城静枫感觉有些哭笑不得,甚至觉得这个天气有些孩童般的恶劣。
  去年看着人拿他没办法,只能苦苦挣扎求生,就一直不给个好脸色,持续干旱。
  今年看她布置好了一切,继续干旱下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了,就干脆又开始恢复。
  真是拿它没办法。
  城静枫脸上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不过这样也好,盛世早一天来临,她早一天享受。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3…0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