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城市大脑穿越古代-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这么大一张写满了字的纸,只要一个素包子的钱,他忍不住心动了:“那给我拿一份吧。”
  卖报童取出一份递给他,把钱装好,然后道:“这个上面有农业板块,每周的今天都会出一次,每次都会有新内容,你要是喜欢,下周也可以再来买。”
  农户看着满是字的报纸,也认不出那个是小报童口中说的农事板块。
  将报纸小心的叠好,然后带回了村里。
  等回到村子里,就像是得了什么宝贝一样,将报纸拿出来炫耀道:
  “我今天进城买到了一个好东西,上面可有陛下说的话呢!”
  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围观:“这上面说了啥,快让人念念。”
  【今年一年收获颇丰,每家每户都大丰收,田均亩700斤,家家粮仓满载,国库粮食充足,共计存粮……】
  大家越听越振奋,原来不止他们这里一处丰收,别的地方也都收获了这么多粮食?
  按照陛下的安排,明年的田均亩产还会更高!
  大家都忍不住数了数自家有几块田地,然后按照田均亩产算了算,得到的数字连自己的都不敢相信。
  这岂不是放开了肚皮吃,一年到头都吃不完不说,还能给家里多攒些钱。
  城静枫写的这个年度总结和未来展望,其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就是摆数据,说事实,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
  在各地农户之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原本就喜气洋洋的收获氛围,听到了报纸上的情况总结之后,更是多了些许自信,也多了几分骄傲。
  “连陛下都夸我们种田种得好呢!”
  农户们的欢庆是最雀跃的,不过相对来说,农户的报纸购买量是最小的。
  因为经常一个人买了,整个村子里信息共享,所以不需要再买第二份了。
  要说买得最多的,可要数科举学子。
  一听说报纸上有曾经出题官讲解的破题策略,没有人逃得过这个诱惑。
  报纸几乎是人手一份。
  每人一拿到报纸,第一眼就直接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然后细细研读,一遍两遍三遍,好像每一遍都能读出新的东西。
  在书院中,在省学中,在各种私塾中,全是谈论关闭报纸问题的声音。
  “原来是这样破题,我之前听人说过这道题的时候,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这样一看,当年我那次落榜,肯定是因为对题目理解出问题了。”
  “这上面的破题思路真的好圆满,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若是做官也能这样面面俱到,肯定也能事无巨细,是个明察秋毫的好官。”
  原本因为城静枫登基,加上要处理蝗虫饥荒和旱灾,所以取消了一年的科举,大家心里都有些忐忑。
  不过看到这一篇文章之后,心中的忐忑消失了不少。
  同时对能做这样一个盛世的官,期待感更足了。
  都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相比昏君而言,自然是这样的盛世明主,更值得他们效忠追随。
  报纸上的好几大板块,吸引了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购买。
  第一次报纸的售卖,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就全部买空了。
  在完全没有提前宣传的情况下,全凭借人物的权威性,还有内容的独特性才做到这样好的成绩。
  在相对较为贫瘠的时代,人们闲暇时的娱乐其实不多,所以不少流言传得飞快。
  报纸这样一个新鲜事物,就像是惊雷一般,一下子闯进了大多数人贫瘠的生活。
  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几乎是全天下都在讨论报纸上的内容。
  争吵最为激烈的就属工业板块中的年度盘点,到底哪个设计最优秀?
  报纸上的文章不像是在辩证哪个更优秀,反而倒是更像在展示每个设计的优点。
  到了百姓这里,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喜欢和欣赏的东西自然也是不同的。
  你喜欢水车,我喜欢水泥,他喜欢蒸汽机,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
  几乎在每个角落,都能看见争执的身影,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
  偏偏双方说辞也都很有道理,让人无法反驳,甚至一开始想要劝架的人,也会莫名的加入争执。
  各行各业,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无论男女老幼,即使不识字的,也在听过报纸上的内容之后,加入了讨论中。
  研究其实技术的学子们,在讨论中收获了他人对这些东西的理解。使用者们在激烈的讨论中,发现了不少更加巧妙的用法。
  比如被拿出来说服众人的分流管,可以将送到近处的水,直接分流各家各户,几乎是一瞬间就让人感觉心悦诚服,飞快的在各个水车附近的家庭流通,小股分流,引水入户。
  各种讨论的声音,刺激出了许多新的想法和灵感。
  报纸的第一次发行,就像是直接掀起了一股龙卷风,肆意霸道的吹遍了整片大地,吹到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3…19 21:07:56~2022…03…19 23:54: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想爬进大大的脑洞里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1章 二合一
  报刊的第一次发行; 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百姓们看着报刊上的数据,得知不仅自家丰收了,全天下都一起丰收了; 每家每户都有充足的粮食,国库也被填满了,不由得对国家更信任了。
  阴霾扫去; 看向新的远方。
  在各地,国家统一发行的报刊,甚至被开发出了各种不同的用处。
  比如同一个村子的人共同买一份报纸; 阅读完了之后,就可以拿它当做认字的教材。
  上过扫盲班的人当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上扫盲班的人,也能通过报纸认识几个字。
  报纸上面的内容是关系到自己的,什么亩产多少斤; 平均每家每户有多少存粮等等。
  村民们别的事情记不住; 但是对这种事情几乎是一听就记住了。
  时不时过来看一眼; 然后再根据脑海中的内容,将上面一个个字都对上; 每每读完一遍; 脸上都会不自觉地露出笑容。
  他们现在居然有这么多粮食了!
  对于科举考生来说,这份报纸就更有用了,原本只关注固定板块的考生们; 当终于研究透彻之后,才有心思和精力放到别的板块。
  这一看; 这不就是典型素材吗?
  农业; 工业; 商业等各个方面的事情都有; 有陛下的才智和伟业,也有一些能臣的政绩,还有天下百姓中发生的典型事迹。
  写文章讲究旁征博引,这些前不久才真实发生在大家身上的事情,往往是最有感触的,说不定还正好是判卷考官自己的政绩,或者是他也欣赏的事情。
  “听说这上面每一个板块的内容,都是专门请大儒来定稿的。”
  “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旁的书籍写书的人怕是都没有他们厉害,咱们都学了那么多了,报纸虽然纸张用的脆薄,但是价格简直是太便宜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少了,每周才出一次,要是能天天出就好了。”
  按照原本的识字率,报纸是不可能卖得这么好的。
  但是扫盲班开了一期期之后,在百姓中,起码还是有了一两成的识字率。
  因为是官方发行,还有城静枫这块活字招牌,加上几乎每一个板块后面都是有名有姓的人,所以百姓们都对报纸很信任。
  朝臣们也都没有想到,报刊的效果会这样好。
  仅仅是一张纸,上面印一些功绩、成就、文章、展望之类的东西,就能一下子引起全天下的讨论。
  金銮殿上。
  连子明作为户部尚书,首先站出来汇报道:“第一次报刊发行数据已经全部统计完毕,共计销量一百三十万份。虽然一开始开销确实很大,但是若能保持下去,再来一次,原本投入进去的本钱就能全部收回。”
  朝中臣子们听到这个数据,都有一瞬间的愣神。
  要知道在人口鼎盛时期,大雍朝也才只有不到三千万的人口。
  被旱灾、饥荒、蝗虫这么一闹,现在大约之后两千万左右的人口了。
  若是真的卖出去,一百三十多万份的话,相当于全国上下每二十多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报纸。
  还有盈利,三文钱一份的报纸,居然还有盈利的余地?
  听户部的语气,报纸的盈利似乎还不低。
  城静枫坐在龙椅上,连子明说的数据一连串涌进耳朵里。
  盈利是当然会盈利的,全国人民一人一文钱,总的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
  宰弘济这个负责筹备的人也没有想到,最后的销量可以达到这么高。
  只是隐隐有种感觉,因为在第一批发行的报纸迅速被抢空之后,几乎是各地都紧急加印了三到五次。
  他能感觉到,不少人看他的眼神都更热切了。
  之前被他找的写文章上报纸的几个人,现在一见到他,脸上都是和煦的笑容。
  是啊,自古青史留名得又能有几个,而且都还是人死道消之后的事情了。
  自己写的文章,能被一百多万人看到,再经过百姓口口相传,几乎就是全天下人都知道了你,这样的诱惑,可一点也不比青史留名小。
  甚至连他都有些心动了。
  百官们也纷纷真心夸赞。
  “这个报刊好,有利于团结民心。”
  “若是朝中有什么大的政策改革,也能用报纸很好的引导舆论,更是有助于一方安定。”
  “也有助于文学风气的形成,现在好多人都在讨论报纸上面的《定国赋》”
  看到了效果之后,大家对报刊的事情更加上心了。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越来越多有名望的人,都愿意通过报纸刊登自己的文章和见解。
  城静枫和宰弘济两人一起把关了第二次稿件的内容。
  这一次主要还是偏向歌颂盛世,建立权威性。
  通过有名的大儒,有实践性可能的干货,还有已经实现的成就等等方面,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一个高大的形象。
  ——报刊上内容就是权威的,肯定是对大家有益且真的很有用的。
  权威的建立,能吸引更多的人买报纸,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投稿,一起建设出更好的内容。
  仅仅两次,发行报刊,不仅将国库起初投资的银钱全部收了回来,更是成功的建立起了前所有为的威信。
  报纸上有国家新的发展动向,报纸上有全天下发生的大事,报纸上也有大儒的文章,报纸上也有各种工具原理的介绍。
  对于百姓们来说,就像是从一个封闭的小区域,一下子通过报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世界。
  每周都有新鲜的事情冲击,每每都能引起很多的讨论,在讨论和争辩平息了差不多一两天之后,新一轮的报刊就又要发行了。
  若是你没有看过,或者是没有了解过报纸上的内容,可能别人在说什么东西,都完全听不懂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等城静枫定下的以环保为主题的第三期报刊发行的时候,销量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是第一次确定主题的报刊。
  不管是哪一个板块,刊登的全都是与农事有关的内容和文章。
  农业板块:干旱的元凶是谁?——'干旱的发生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标题加黑加粗,在一种正常大小的字体中,显得尤为突出。
  不管买报纸是为了看哪一个部分的内容,几乎都被这标题吸引了。
  干旱居然还有元凶?
  难道不是老天爷不下雨吗?
  还有人能操控天灾?
  带着这样的疑问,不少人拿到报纸之后,第一时间就开始阅读相关内容。
  往下读了几行之后,总有种隐隐的熟悉感。
  往后一翻,看见署名是城静枫,顿时明白了这种熟悉感的来源。
  这不就是那种跟着学自然科学一样的感受吗?
  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不敢置信,多读几遍之后若有所思,再观察生活,仔仔细细的学个好几遍,最后醍醐灌顶。
  “虽然现在觉得不敢相信,但是以后多看几遍,肯定会感觉越来越有道理的。”
  “干旱居然和我们砍柴砍树,破坏水土有关系。”
  等看完了城静枫写的这个版块内容之后,惊叹不已的同时,还有不少人继续往下看。
  有大儒书写出全国上下秀丽风光的文章,虽然只是一种美好的期许,但是其中蕴含的对大自然美景的浓烈向往与热爱,也深深地感染了许多人。
  那种饱含生机与活力,充满绿色和希望的描述,让人忍不住想要看看,若是真的实现之后,会不会真的这样俊秀美丽。
  城静枫也被这一篇内容所吸引。
  她当初提议这篇内容的时候,将自己的所看过的那本游记也分享给了宰弘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