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我和你爹就想着,咱们也也就用牛车来回运东西,这个牛用着就可以。”
柳音音上去兴奋的摸了摸牛。
虽然家里也有牛,她和苏文哲几乎每天都是坐着牛车去镇上。
但这是爹娘买的牛,她看着感觉不一样。
当闺女的怎么能不牵挂爹娘,她从心里高兴。
沈秋花道:“还是有个牛车方便,来回去镇上,运点东西也方便,你们总用小车子推,也累。”
柳藤村离镇上比苏藤村离镇上远。
所以每次柳音音的爹娘大哥大嫂去镇上,都要很长时间。
推这东西来回走也累。
有牛车了,总归能轻松很多。
柳音音的娘笑着道:“也是多亏了苏丫头,我们做鸭血粉丝赚了点钱,才舍得买牛,要不哪舍得买。”
那可是八两银子,对以前的柳家来说,那可是一笔不少的钱。
哪舍得拿出来买牛,都是靠人力,能多出点力多出点力,这样就能省下买牛的钱。
不过赚了钱,手里有进项,再加上攒了不少,也就舍得买牛了。
这时候就觉得人的身体重要。
人身体好了,还能继续做买卖继续赚钱。
沈秋花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非常理解柳母的心情。
“都是一样,这日子以后还会更好。”
柳音音爹娘脸上的笑意度要溢出来了。
“今天本来要早点来的,但村子里有事,就去帮忙了,这刚忙完过来了。”
柳音音道:“娘,这些是红薯,妹妹早就准备好的,还想着你们不来的话,放仓库里给你们备着。”
柳母看着苏冰岚,笑着道:“苏丫头,婶子谢谢你了。”
“柳婶,你就别客气了,进来喝点水。”
柳母摇头道:“就先不进去了,一会回家还要忙活一会,先称称红薯吧。”
苏丰茂将家里的大杆秤拿了出来。
这时候的杆秤秤杆很粗,很长,勾子能勾起很重的农作物来。
苏丰茂用力的将一麻袋红薯提起来,称重,“52斤!”
苏丰茂都尽量给少称一点,这样柳音音的爹娘就少花点钱。
(本章完)
第286章 不一样的水
第286章不一样的水
其实柳音音的爹娘眼睛都看着,本来都53斤,给少报一斤。
其实这是苏冰岚安排的,面子上好看,让人心里舒坦。
一共三麻袋红薯,一共162斤。
给抹去零头,算钱,就是320文钱。
这个价格真的算很便宜了。
这些红薯他们可以做很多粉丝,能赚不少。
柳音音的娘道:“你看,每次都给我们少算,我们都不好意思。”
苏丰茂道:“都是亲家,无需那么客气,你们日子过的好,音音这孩子也高兴。”
这时候沈秋花从屋子里倒了两碗温水出来,递给柳音音的爹娘,“喝点水吧,你们匆忙赶过来,估计也都没来得及喝水。”
柳音音的爹娘也没客气,将碗里的水给喝了。
他们忙活一整天,确实都没顾得上喝水。
但这样忙碌的日子,他们感觉有劲,因为能赚到钱。
总比闲着心里发慌的好。
柳音音的娘将红薯的钱给了柳音音,然后苏丰茂和柳音音的爹将红薯放到了牛后面的板车上。
寒暄了几句后,柳音音的爹娘便离开了。
柳音音站在门口看着爹娘的身影,内心很不舍。
她还是很怀念小时候在爹娘身边的日子。
不过长大了嫁人生子就有自己的生活了。
不能时时刻刻看到爹娘,但心里会想会牵挂着。
不过看他们日子越来越好,哥嫂子对爹娘也好,她也就放心了。
所以柳音音从心里感谢苏冰岚。
这种感受,没法说。
柳音音的爹娘坐在牛车上,不断的跟柳音音挥手,“外面冷,回去吧。”
“回去吧。”
柳音音也不断的跟爹娘挥着手。
她眼眶有些热热酸酸的。
有时候觉得小时候好,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爹娘也年轻。
长大了,爹娘都老了,头上都有白头发了。
看着让人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
柳音音的爹娘坐的牛车走出去很远了,两个人还是忍不住回头看。
一直到看不到苏藤村了,两个人才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
柳音音的娘擦了擦眼角的泪,叹了口气道:“明明都是隔壁村,可还是不舍。”
柳音音的爹其实心里也不舍,但他是男的哪能表现出来,他劝慰道:“音音过的好,公公婆婆人好,一家子人都很好,咱们应该为她开心。”
柳母将情绪调整了下,舒了口气道:“是啊,应该高兴来着,音音和文哲也开了大的豆腐坊,以后日子也会更好。”
“还有上次音音来跟我说了,说学轩啊学习好也爱学习,这是好事。”
柳父骄傲的道:“苏家在苏藤村都是出名的,在咱们柳藤村也出名,前段时间苏丰茂还来村子里收鸡蛋鸭蛋和鸡鸭,大家伙都知道。”
“很多人都羡慕咱们,说咱们闺女嫁到了苏家跟着享福。”
柳母想起这个来,脸上露出了笑容,“可不是,现在大家都羡慕咱们,羡慕音音,以前苏家条件不好的时候,他们还笑话咱们呢。”
“所以甭管别人说什么,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过好了,别人自然不会笑话了。”
柳母点头,“嗯,是这个理。”
“上次啊,音音说豆腐坊的规模很大,一开始可能不会雇很多人,但往后会雇很多人,可能还雇周围村子的人。”
“咱们村隔着苏藤村近,估计会有很多人想去。”
柳父一思索,”到时候说不定他们会求到咱们这里,可咱们可不能傻的给苏家做主,这是咱们不要过问。“
柳母严肃道:“我当然知道,可不能为了面子坑音音,所以我们就装作不知道这件事。”
不过柳母似感觉到什么,道:“你有没有发现,苏家的水很好喝,喝着甘甜清爽?”
“对,是这样,感觉跟咱们家的水不一样,每次喝,都觉得喝了后全身很舒服。”
“我也是这种感觉,刚刚明明很累,喝了他们家的水后,就不觉得累了,感觉又有劲了。”
……
苏文武去了李大壮家。
苏文武去的时候,李大壮还没有睡。
他正在院子里借着月光劈柴火。
最近如果没什么事,他打算多去砍一些柴火,这样冬天储备足够多的柴火,多烧烧热炕,奶奶就不会冻着。
他不怕冻,但他就怕奶奶身体扛不住。
苏文武来到门口的时候,就看到李大壮在劈柴,院子里还有鸡鸭的声音。
苏文武知道,看样子李大壮家里养了很多鸡鸭。
她听娘说,说李奶奶年轻时候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人勤快,知道过日子,家里里里外外的打理的非常好。
李大壮小时候,他爹娘都还在,他家里日子也好过一些。
但他爹娘去了后,李奶奶身体就病了,然后李大壮家里的日子就不太好了。
“大壮?”
李大壮正在劈柴火,突然间听到声音,他还以为听错了。
不过他本能的转过头来看,然后一下子看到了苏文武。
李大壮都愣住了,手中的斧头差点掉在地上。
“文武?”
苏文武笑着道:“是我。”
李大壮激动的都忘记斧头了,斧头掉在地上,差点砸到他的脚。
“哎吆,你小心点。”
李大壮高兴的将苏文武迎接进院子,“我刚还在想着你,你就来了。”
两个人小时候是很好的玩伴,这些年各忙各的,但见面了还是亲切,不会生疏。
苏文武哈哈大笑,“在想我什么,是不是小时候的那些蠢事。”
小时候两个人一起上山掏鸟蛋,下河摸鱼,一起欺负村子里的狗,还被狗追着跑。
想想小时候还挺热闹的。
“快进来,进来。”
李老太太在自己屋内看着鸡蛋鸭蛋。
炕烧的很热,将鸡蛋鸭蛋放里面,这个热度容易孵出小鸡小鸭来。
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攒鸡蛋鸭蛋,将一部分拿去苏丰茂家里卖,另一部分她用来孵小鸡小鸭。
现在院子里搭建了一个大的鸡窝和鸭窝,几乎占了院子的一大半空地。
这也是李老太太为孙子孙女打算的。
下蛋的鸡鸭多,靠着卖鸡蛋鸭蛋赚钱,哪怕她不在了,孙子孙女也能吃饱饭。
李老太太在炕上和李二英和小孙子剥玉米,听到外面的动静,他们通过窗棂往外一看。
(本章完)
第287章 拉他们一把
第287章拉他们一把
李老太太一看,是苏文武那孩子?
李老太太立马来了精神,顾不得身体状况,就从炕上下地去迎接。
这时候里屋的门正好被打开了,苏文武就看到李老太太从炕上下来。
“李奶奶!”
李老太太高兴的道:“艾,文武来了啊,快上炕暖和暖和,炕上热。”
“李奶奶,你快上炕,你别累着了。”
苏文武看着李奶奶消瘦的样子,都不敢去扶她的胳膊,看着怪心疼的。
“文武,你也上炕。”
苏文武点了点头,“艾。”
说着,他准备扶着李老太太上炕。
李老太太扶着炕边上,往上上,但腿脚不利落,一下子没上去。
还是李大壮赶忙扶着自己奶奶上去了。
李二英很有礼貌的道:“苏三哥。”
“艾!“
李三柱性格比较内向一些,小声的道:“苏三哥。”
”艾!”
苏文武将手里提着的点心拿了出来。
“也没啥好东西,就带了点点心过来,给弟弟妹妹尝一尝。”
李奶奶赶忙推辞,“你看你这孩子,你来奶奶高兴的很,还带什么东西。”
苏文武笑着道:“奶奶,都是自己做的也不是买的,我都拿来了,你还能让我拿回去吗?”
“再说了,我来找大壮,也是有事跟大壮商量。”
李老太太笑着道:“那奶奶就不客气了。“
李老太太也知道苏文武是真心实意拿东西过来的,要收下。
说着,李老太太收了下来,然后对李二英和李三柱道:“还不快谢谢你们苏三哥。”
“谢谢苏三哥。”
“谢谢苏三哥。”
李二英和李三柱常年都没有零食吃,偶尔能吃个鸡蛋都是好的。
不过那天苏家盖房子上梁的时候,他们也去看过,也抢过点心。
他们没舍得吃,拿回来给奶奶吃。
但奶奶让他们吃了。
那味道真好吃,他们现在还记得。
所以看着苏文武带了点心。他们眼睛都亮了,也是真心喜欢。
但小孩子努力克制情绪。
只不过眼神骗不了人。
李老太太道:“你和大壮去里屋说话。”
李老太太觉得他们在可能不方便,便主动为苏文武解围。
面的苏文武不方便开口。
苏文武道:“没事,李奶奶,就在这里说一样。”
“我妹妹在镇上盘了个店,准备开火锅店,需要食材,就是火锅需要的东西,有猪肉羊肉还有一些青菜之类的东西。”
“我打算找人帮忙进货。”
“放心,大壮只需要跑跑腿,收牛和羊,当然是我们自己杀牛和羊,弄好羊肉牛肉青菜送到火锅店。”
“我每个月给月钱,一个人二两银子,干的好还有奖金。”
“等后面形成规模,大壮他们就可以干管理层,雇别的人干,那时候赚的也会多。”
苏文武考虑到了,让三个兄弟直接收羊肉牛肉供货,他们也没有本钱。
倒不如一开始,他全部负责,他们只按照他要求的去做。
二两银子?
李老太太哪怕这个年纪,也经历了很多事,此时也激动了起来。
二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就连李二英和李三柱都呆住了。
两个人都被震住了,忘记了剥玉米粒。
他们没听错吧?
二两银子。
对李二英和李三柱来说,二两银子真的是很大的一笔钱。
一个月二两,一年就二十四两,而且苏三哥说了,还有奖金。
李二英眼睛都热热的。
要不是她年纪小,她都想跟着干。
李老太太好半晌都找不到自己的声音。
她嘴唇动着,都说不出话来了。
要李大壮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