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了夜宵,收拾好后,大家便也都回屋休息了。
……
第二天一早,沈秋花和苏丰茂天不亮就起来了。
两个人做好早饭后便在锅里热着,想着等孩子们醒了,打开锅就能吃热饭。
他们两个也匆匆忙忙的吃了一点,垫了垫肚子后,便赶着牛车往北松村去。
他们要早早去打油,晚上说不定也能早点赶回来。
苏冰岚他们醒来的时候,爹娘已经不在家了。
苏冰岚早晨习惯一家人一起吃饭,没有看到爹娘,她心里总觉得空落落,不太习惯。
洛槿安看着苏冰岚的脸色有些不太好,大概能猜出什么来,他轻声宽慰她道:“爹娘他们应该早起去打油了,晚上就回来了。”
苏冰岚神色微微有些低落,道:“嗯,我知道他们应该去打油了,但一想到是我让他们去打油的,他们都要早起忙活,心里有些自责。”
“我还是习惯早晨起来看到他们的身影,一起吃饭一起说说话。”
洛槿安看着苏冰岚这样,轻叹一声,伸出手来摸了摸她的头发。
“只是一天,晚上就回来了,嗯?”
“要不我骑马去北松村,给爹娘帮忙。”
洛槿安说这番话是认真的。
苏冰岚摇头道:“没事,我就是有些不习惯,发发牢骚而已。”
“你该去学院去学院,你还有很多事要做的,家里的事不用操心。”
苏冰岚也舍不得让洛槿安操心很多事。
说着,苏冰岚给洛槿安整理了一下衣服。
她觉得洛槿安穿什么衣服都好看。
但她想,他穿上战服会更耀眼的吧。
“其实,这让我想起以前的一些事。”
洛槿安低头看着苏冰岚,“什么事?”
只要是苏冰岚想说,洛槿安都会认真的听她说。
苏冰岚陷入回忆中,道:“小的时候,一到农忙的时候,我爹娘早晨就起的比平日还早,晚上回来的也晚。”
“还有有一段时间,我爹去码头扛货干活赚钱,其实赚的不多,也都是体力活,但也是额外赚的,否则也只能光靠粮食庄稼有点收入,那一点都不够吃和用。”
“那时候也没有牛,为了省来回两个铜板,我爹都是天不亮走着去镇上干活,赶着天黑回来。”
“那段时间,我早晨吃饭看不到我爹,晚上吃饭也看不到他,他起的早回来的晚。”
“但每天他很高兴,因为他能多赚几个铜板。”
“他为了省钱,中午就带一点干粮,饿了啃一啃,继续干活,后来他可能太累了也可能饿的有些发晕,扛一袋货物的时候不小心摔着,货物砸在他脚上,他的脚就断了。”
“从那之后,我爹就无法去镇上了。”
“就只能我娘多干点活,她后来还不得不去镇上找了给人洗衣服的活。”
想起这些来,苏冰岚心里颇不是滋味。
庄稼人为了生活,为了不饿死,都在拼命的努力。
可是在这个落后的时代,大家找活干哪有那么容易。
大多只能靠庄稼赚点钱。
洛槿安以前接触的也只是京城的生活,再就是在边关带兵打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他其实并不了解。
他那时候想的就是带兵打仗,保家卫国。
却不知道其实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
也是经历生死,来到这里,在苏藤村生活,才慢慢了解很多事。
才了解普通农户的生活。
才知道原来楚国的普通老百姓,有那么多还在挨饿受冻的状态。
了解这些后,洛槿安心情也是沉重的。
想做什么,却有心无力。
但当看到苏冰岚重新醒来后做的那一切,他从心里触动。
因为她用她的行动帮助了很多人。
洛槿安温声道:“都过去了,你不要自责,也不要难过。”
他知道,这丫头的责任心很重,有时候总会多想。
苏冰岚点了点头,认真道:“你看,我知道那种感受,我就想让爹娘在村子里轻轻松松开开心心的。”
“他们不用跑镇上不用那么累。”
“如今看他们高兴,其实我心情也挺好。”
“所以,我也想让村子里的很多人也都有活干能赚到钱,能改善生活。”
“那样村子里的孩子们每天也都能见到他们的父母,也都能吃饱穿暖,大家不用为生计发愁。”
苏冰岚心中其实有情怀的,她想做很多事。
她也在努力做这些。
洛槿安神色温柔,“嗯,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还不够,我还要做很多事。”苏冰岚看着远处,眼中闪过坚定的神色。
洛槿安看着她的眼神,心口震颤了下。
总觉得这个世界会因她而改变。
……
天蒙蒙亮的时候,苏文哲他们也都陆续起床洗漱。
一家人吃了早饭后,苏文哲他们要去镇上。
洛槿安也要和苏学轩和苏学海去上学。
苏冰岚道:“我会安排罗康秋禾去学院送饭,厨房没有搭建好的话,他们就辛苦一些,在家里做好了大锅饭,带去书院。”
洛槿安清润道:“今天上午学院的厨房就会搭建好。”
苏冰岚一听,笑了起来,道:“那我今天上午就安排罗康秋禾他们去书院做饭,正好就能准备午饭。”
“这样你就不用辛苦带着学轩和学海出来吃饭,大哥大嫂也不用想着抽空去送饭了。”
(本章完)
第382章 会有成就感
第382章会有成就感
待牛车离开后,苏冰岚就去跟罗康秋禾他们说了这件事。
苏冰岚从仓库里拿了一些土豆、红薯,又从豆腐坊带了一些豆腐给罗康他们。
她又装了几袋面。
又拿出了一些银子。
“这是这个月做饭用的银子,你们去镇上买一些肉买一些菜,按照昨晚我教导你们的做饭,让大家带饭盒,你们给他们打饭。”
很多细节昨晚苏冰岚都跟他们说了。
以前罗康和秋禾也是在大户人家做管事的,她相信他们带着罗娟娟肯定也能负责好食堂的事。
“苏姑娘放心,我们会按照您吩咐的做好这些事。”
秋禾也开口道:“我们会让娟娟记好账。”
秋禾知道苏姑娘是信任他们,才会把书院食堂的事交给他们。
而且还让他们一家人可以在一起。
正常的话,都是安排不同的三个人负责食堂的事,也是互相监督。
可是苏姑娘却让他们一家三口在一起,还在书院做事。
他们心中感动,都不知道如何感激苏姑娘。
苏冰岚道:“嗯,我相信你们,你们好好做事,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回来跟我说。”
“是,苏姑娘。”
……
因为之前罗娟娟是和杜小菊一起在豆腐坊负责做丸子。
还有三个人一起做这些。
这些丸子都是火锅店的食材。
如今罗娟娟去了书院,也就杜小菊一个人负责这些,再加上三个人,一共也是四个人做这些,有些忙不过来。
苏冰岚想了想,去豆腐坊将李梅暂时调到了杜小菊这里。
让李梅过来帮忙。
主要是李梅做事认真,做事情又快又利落,学东西也快,所以才让她跟着一起做丸子。
至于奖金工钱,和豆腐坊都是一样的。
安排好了后,苏冰岚就开始和苏文修一起准备下午坐诊的事。
……
这一天丁婉也开始忙活起来。
一大早吃了早饭后,她就去了苏冰岚之前住的那个房子里。
之前苏冰岚住的房子用来当临时的绣坊用,她爹娘之前住的地方已经被苏冰岚改造成了苏记门诊。
所以之前那两个房子也都没有闲置,都发挥了用处。
丁婉拿着苏冰岚给的钥匙,打开了门。
里面都收拾的非常干净。
丁婉将两个大包袱还有一些针线放在了炕上。
接着她从院子里拿了柴火,开始在灶口烧柴火,主要是为了烧热炕。
一会周文娥,石翠,孙大敏她们六七个人来,在炕上坐针线活,不会冻着。
苏冰岚说了,如果干活的时候能当乐趣,大家都不会觉得枯燥不会觉得累。
可以一起说说话,没那么多严格的规矩。
其实丁婉过来的时候,还有些兴奋。
她就想着,一会大家一起做事情,一起聊天,就像年轻时候那样,还挺有趣。
也不会觉得枯燥无聊。
主要是丁婉喜欢做针线活,喜欢绣东西。
尤其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东西绣出来的东西,她看着都觉得赏心悦目,也会有成就感。
这会天刚亮,丁婉想着一会天大亮后,大家就会过来的。
她说的是上午。
主要是想着第一天让大家先熟悉一下,不着急让大家早点过来。
但丁婉刚烧炕的时候,就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
然后就看石翠拍了拍门拴,“有人在吗?”
丁婉听着石翠的声音,高兴的赶忙从屋子里出来,来到院子,“是石大姐,你来了,快快进来,我还正烧着炕。”
“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石翠笑着道:“我早晨起的早,闲着也没有事,就想着早点过来看看,说不定能帮上什么忙。”
“不过你来的也真早,我本来都不知道开没开门,只管来看看。”
石翠说着被丁婉拉着往里走。
丁婉笑着道:“我也是早晨吃了早饭,闲不住,早早的过来了。”
石翠进了灶口道:“大妹子,你这是在烧炕吗?”
“嗯,岚岚说了,都好长时间没来这个房子了,屋子都是冷的,让多烧火烧炕,热乎一些。”
“说咱们干活别冻着了。”
石翠听着,有所触动,“苏姑娘人真是好。”
石翠说这句话也是真心话,并没有恭维的意思。
石翠以前去镇上找活干,可那么好找,都是想着压榨她们,哪有为她们考虑的,还管你冷不冷。
就算是冻死,也没有人管。
丁婉道:“可不是,我这侄女啊,心地好,她今天下午正好坐诊,下午我带你去她那里看看手。”
石翠点头道:“行,大妹子,我听你的。”
石翠说着,便蹲下来抢着帮忙烧柴火。
不一会,孙大敏她们也都过来了。
周文娥带着她闺女冬小蕾来了。
还有牛氏带着她闺女苏浓浓来了。
苏浓浓的爹也姓苏,但早年是苏家的下人,后来跟着苏家换了姓,所以姓苏。
苏家祖上也是大家族,后来出了事,苏家人才来到这个村子定居。
所以苏藤村的苏家人很多,但也只有苏冰岚的大爷爷和她爷爷两支脉是原来的苏家人,其他的都是换了姓跟着姓苏。
朱氏和苏浓浓见了丁婉,都是恭恭敬敬的。
苏浓浓跟冬小蕾年纪差不多,丁婉便安排她们两个坐一起。
给两个人倒了热水,“在这里不用拘束,咱们虽然是在绣坊干活,但大家也都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谢谢丁大娘。”
“谢谢丁婶。”
牛氏道:“丁妹子,你不用顾着她们,都不是小孩子了。”
周文娥也开口道:“对啊,在家,她们都自己做饭洗衣倒水的,到了这里来学东西干活,哪还有让你给倒水的道理。”
丁婉将烧开的水倒进水壶里,放在了炕旁边的桌子上,道:“没那么见外,我也就顺手,大家喝水都自己倒啊。”
“行,大妹子你快上来吧。”
丁婉点了点头,也招呼大家一起上炕。
其实大家早就好奇了,想知道到底做什么东西。
听丁婉的意思是做一些新鲜的东西,跟以前的绣活不一样,会针线活就行了。
丁婉看着大家好奇的样子,这才将包袱打开。
将里面的一个书包拿了出来,“咱们要先做一些这样的书包。”
(本章完)
第383章 新奇的东西
第383章新奇的东西
一看这个书包,冬小蕾道:“我见过苏大哥家的孩子背过。”
“看着可方便了。”
朱氏道:“这个跟咱们上山背的背篓差不多,只是这是布做的包。”
丁婉将扣子给解开,让大家看到里面,顺便解释道:“这是双肩包,看着小,里面空间很大,还有夹层。”
“一些重要的东西可以放在夹层里,出门的时候可以代替包袱,比包袱方便多了。”
周文娥往里一看,“还真是,里面有这么多口袋,可以放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