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啥事都不耽误。”
“苏姑娘,俺上次来过,俺最近都勤快努力干活,苏姑娘,你放心,俺要是能进豆腐坊,一定使出全身的力气……”
“苏丫头啊,大娘见到你都不知道如何感谢你……”
“苏姑娘,你说的那个油菜种子,我们都种下去了,现在都闲着,想在你这里做事情,能跟在苏姑娘你身边做事,说出去都可骄傲了……”
“苏丫头,我大儿媳妇在你豆腐坊干活,我们都知道你这里特别好,我就想着我现在身体倍儿棒,也能干活,我还会做很多事……”
……
大家来这里面试,本来是想着要好好面试好好回答问题的,但见着苏冰岚就从内心感激,就忍不住说很多话。
然后就把心里话都给说了出来。
然后苏冰岚就明白了,怪不得来的人这么多。
感情都是吃了她开的药,一个个都没什么问题,家里人也没有让她们操心顾虑的,她们就可以来豆腐坊做事了。
看着大家一个个精神面貌都很好,她也挺替大家高兴。
怪不得她觉得很多人熟悉。
苏冰岚能感觉到,大家来这里都是真心想来做事干活的。
苏冰岚想到过几天绣坊就正式建好开始营业了,她也问大家会不会针线活。
大家一听苏冰岚问针线活,更激动。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村子里有好几个人已经先跟着苏冰岚做绣活。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做什么,但背后也会讨论一番。
大家都想着在苏冰岚手下干活。
“苏姑娘,我会针线,我身上这套衣服还是我自己做的,我这次来面试,就穿的新衣服。”
“苏丫头啊,我会缝缝补补,但让我做衣服不会,但基本的针线会的。”
“苏小姐,我……我没学过,但我会好好学。”
(本章完)
第423章 荷包蛋
第423章荷包蛋
大家都积极的表现,尤其苏冰岚问会不会针线活的时候,一个个眼睛都发亮。
大家都积极的表现。
但没有人在苏冰岚面前撒谎。
大家都知道苏冰岚是有大能耐的人,以后还不知道会建什么坊。
所以大家都认真诚实的回答问题。
大家想着就算是无法进豆腐坊和绣坊干活,苏姑娘以后再办什么坊的时候,她们说不定就能进去干活。
而且大家都从心里感激苏冰岚。
更不会对苏冰岚说虚话。
苏冰岚面试每一个人都做了登记。
其实一开始苏冰岚只是想招豆腐坊的人。
但这次看这么多人,苏冰岚也打算做初步的绣坊面试。
回头绣坊建好了,就可以安排一些人进去干活。
忙活了一上午,苏冰岚直接选好六个人,让她们下午就可以来豆腐坊干活。
苏冰岚下午就准备去镇上布置一下饰品店,将双肩包手提包以及布偶这些东西放进店里卖。
……
苏文武吃了早饭后,就骑着马去北山村。
实在是距离有点远,好在家里有马,所以苏文武直接骑马去北山村。
进入北松村都还好,但去北山村的话,有一段长长的上坡,马走的都有些慢。
过了上坡后,在坡上一看,就能看到山下山谷处有村庄。
太阳升起,太阳光芒照射在整个村庄上,都给早晨的村庄铎上了一层动人的光芒。
苏文武站在山坡顶上,都能看到远处一座座大山,山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松树。
怪不得柳藤村的陶正刚他们烧陶,要从北山村这里买松木。
这里的松树确实很多。
苏文武打马去了山村,在村口打听了一个老人,才知道松义家住在那里。
不过他牵着马在村子里走的时候,北山村的人看到他都忍不住看向那匹马。
对他们这样偏僻的山村,别说马了,就是牛都没有。
大家往外运送松木和柴火的时候,都是靠人力。
所以突然间有一个少年牵着马在村子里走,大家都惊奇的很。
心中也好奇。
“不知道是什么人来我们村。”
“会不会是谁家的亲戚?”
要是谁家有亲戚有这样的马,那这个人家在北山村也会出名。
有个富有的亲戚,也是一件可以炫耀的事。
苏文武来到松义家门口的时候,门口开着门。
有一个男子在劈柴,人有些瘦,头发都白了一半。
里面有一个妇人,头上也有很多白头发。
苏文武猜测这应该是松义的父母。
这也让他想起以前他父母的样子来了。
头发也是都布满白头发。
只是这样一想,苏文武内心突然间想到什么了。
他怎么发现,他爹娘的气色越来越好,人也越来越年轻。
好像都没有白头发了。
想到这里,苏文武都愣了愣,走了一会神。
不过回过神来后,苏文武还记得正事。
他在门口看了看,没有看到松义。
苏文武用手敲了下“请问,这是松义家吗?”
正在院子里劈柴火的男子,听到这句话,一下子抬头。
看着门口精神帅气的小伙子,有些诧异,“小伙子,你是来找松义的吗?”
“对,我叫苏文武,找松义来说点事。”
一听苏文武,松义的爹立马高兴了起来,赶忙放下手里的斧头,道:“你就是文武啊,松义回来后经常跟我们说起你。”
“松义都跟我们说了,说跟你去跑镖局送货的路上,你救过他,快进来。”
“我和他娘还一直念叨着说让你来家里坐坐吃饭,松义说你忙着,没时间。”
“快,快进来。”
说着,松义的爹走过来。
但苏文武能看出来,松义的爹走路一瘸一拐的。
他一下子又想起以前他爹脚伤着的样子了。
苏文武心里有些酸涩。
此时里屋忙活着的妇人听到声音,也走了出来,看着松义的爹道:“家里来客人了啊,我去倒水。”
松义的爹道:“这是松义的兄弟恩人,苏文武。”
松义的娘一听,脸上都带上了感激的神色,“啊,孩子,你吃了早饭没有,快进来,婶子给你做饭。”
苏文武感受到松义爹娘的热情,道:“叔,婶,松义去了哪里?”
松义的娘解释道:“他啊,去后山砍松木了,家里这些全部都是松木,劈成柴火可以往外卖。”
“听说现在柳藤村的陶坊要重新买很多松木,这孩子现在干劲十足,天刚亮吃了早饭就忙活起来了。”
“放心,他一会就回来了,砍了一堆后,他就会带回来。”
苏文武知道柳藤村的陶坊。
知道他妹妹要开酒厂,需要盛酒的大缸和酒坛子,本来要买大缸和酒坛子的。
却不想一下子买了个陶坊。
他们家人吃饭的时候,喜欢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一起吃饭,大家都会说说白天的事。
所以他妹妹做的事,他大多也都知道。
也知道陶坊烧陶罐什么的都需要松木来烧火。
原来松义也开始做这些事了。
苏文武在松义家里等了一会,松义的父母高兴的给苏文武倒水。
松义的娘更是将家里攒的鸡蛋拿出来两个,在热水里打了荷包蛋给苏文武吃。
苏文武看着松义的娘端过来的荷包蛋,站起身道:“婶子,我吃过早饭了,我真的吃不下了。”
苏文武在里屋等,哪知道松义的娘去给他打荷包蛋了。
而且还是两个荷包蛋。
苏文武知道,鸡蛋对普通农户来说有对贵重。
平日自己家都是舍不得吃的。
以前特别辛苦的时候,他和松义两个人在外,晚上饿的睡不着,最想吃的就是荷包蛋还有肉。
因为平日没什么好吃的东西。
他记得松义说过,说也就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可以吃个完整的荷包蛋。
所以这一下子两个荷包蛋,苏文武怎么都不会吃的。
松义的娘热情的道:“大小伙子吃东西多,就算是吃了早饭,走这么远的路过来肯定也都饿了,快吃吧,不吃,也就凉了,趁热吃啊。”
松义的爹娘是实在人,不知道如何感激苏文武,只能将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
(本章完)
第424章 炫妹狂魔
第424章炫妹狂魔
苏文武不能吃这两个荷包蛋,吃了后,他良心不安的。
他能感觉出来这两个鸡蛋对这家人来说很重要,平日他们肯定舍不得吃。
就在苏文武推辞的时候,松义回来了。
一听松义回来了,苏文武都松了口气。
一会让松义吃了。
松义看到苏文武来了,激动的很。
他赶忙放下后背上背着的松木柴火,三步并作两步进了屋。
“文武,你怎么来了?”
松义脸上都是惊喜的神色,高兴的伸手抱住苏文武。
两个人互相拍了拍肩膀,都很高兴。
苏文武道:“你娘给做了两个荷包蛋,我吃了早饭,吃不下。”
“我娘做给你吃的,你就吃,来这里还客气什么。”
苏文武道:“你和叔叔婶子吃了,快,吃了后,我给你说事情。”
“事情?就知道你来肯定有事情。”兄弟之间,就没有那么多客套。
亲近人才会这样说话。
苏文武面对松义的时候也很轻松,说话也会随意一些。
但面对松义的父母,那是长辈,他还是会拘束一些。
“嗯,是好事,所以你跟叔婶吃了。”
松义也没舍得吃,非让他爹娘吃了。
松义的爹娘心中其实挺感动也挺温暖的,知道苏文武这孩子是好孩子。
苏文武这才开口道:“我这里有个事,想让你做,你做不做?”
松义毫不犹豫的道:“跟你做事,肯定做啊。”
其实北山村的消息比较闭塞,关于苏藤村关于苏家的事,松义都还不知道。
苏文武笑着道:“你都不知道我让你做什么事,你就这么肯定。”
松义笑嘻嘻的笑:“肯定好事,你是什么人我还能不知道,我能不相信你吗?”
光是这样一句话,就让苏文武心里特别熨帖。
被兄弟信任的感觉真的很好。
苏文武开口道:“是这样的,我妹妹开了豆腐坊,还要做臭豆腐,是一种美食小吃,回头你吃了就知道好吃。”
“然后雇人在镇上摆摊卖,别的你都不用管,你只负责摆摊卖就行,一个月基本工钱一百五十文,还会有奖金。”
“虽然在藤河镇上,但只需要中午到晚上,收摊后,你就可以回家。”
“不过考虑到你这里太远了,镇上我妹妹有店面,还有一个后院,有住的地方,你也可以住哪里,不过你想住哪都随意。”
……
苏文武简单的将事情都说了一下。
松义乍然一听,都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什么什么?
以前苏文武家不是很穷的吗?
不是苏文武不得不出去赚钱好回去对他妹妹好吗?
他娘不都辛苦的在镇上帮人洗衣服吗?
他们家的情况,他了解的啊。
是他理解出问题了吗?
怎么突然间就是豆腐坊,虽然他不知道豆腐是什么,但坊这个字,让他知道肯定是规模很大的地方。
还有店面?
他们家在镇上还有店面?
看起来店面还不小,否则怎么会有后院休息的地方。
松义都呆滞住了。
别说松义,就是他爹娘都听的一愣一愣的。
他们听的是一个月一百五十文钱?
两个人激动的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这么说,他们松义可以有正经事情做了?
每个月赚这么多,一年可以赚很多。
一年赚的都快到二两银子了。
二两银子啊。
松义的爹娘激动的都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北山村太偏僻了,种的粮食庄稼产量不高。
一到秋收了后,他们都要挑担,挑着粮食出去卖。
因为他们村太偏了,收粮食的一般都不来他们村收。
都是在靠近镇上的那些村庄收。
所以他们为了将粮食卖个好价钱,不得不挑着担去远处。
有时候早晨起来,挑着担走个十里地去外面卖,但价格太低,他们就可能再挑回来。
然后一次次的,就为了多卖个几文钱。
他们都习惯这种日子了,但后来他们半夜走山路,看不清路,松义的爹摔着了,将脚摔断了,之后就再没好。
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