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冰岚问道:“单买瓶子吗?”
“是的,我想着多买几坛子这样的酒,运送回去的时候方便,到了我们当地,我再用小瓶子装酒。”
苏冰岚思索了下道:“这样的瓶子是专门用来装我们自家酒的,如果你要单买瓶子的话,就不是这样的瓶子,价格还能贵一些,一个两文钱。”
“如果过几天你回去的话,酒厂就会直接把酒装好瓶子,包装很紧,你也不用担心路上摔着碰着,好运输,只要别故意摔就不会有问题。”
一听苏冰岚这样说,耿松道:“那我就按照苏姑娘说的做,我直接买十坛子酒,二十瓶这样的酒。”
耿松想着先买这些,看看效果,回头再多买一些。
耿松是从小本生意做起来的,所以他做生意比较谨慎一些。
苏冰岚道:“好,之后这些事你跟我大伯他们说就行。”
酒厂的事交给她大伯,她也放心。
“是,苏姑娘。”
他们这些商人面对苏姑娘都很尊敬。
因为他们能做大了买卖,能赚到钱,都是靠苏姑娘研究出来的好东西。
为了能跟苏姑娘继续合作做生意,他们对苏姑娘都很尊敬。
其实也是他们从心里佩服苏姑娘。
觉得苏姑娘真的好有能力,她身上都具有传奇色彩。
……
村民们听说可以买酒了,一个个都拿着钱拿着东西先来苏丰章家里打酒。
苏丰章和苏文贤本来在准备把一些东西搬到酒厂那边去。
当村民们来家里买酒的时候,两个人都顾不得搬东西了,开始给村民们打酒。
苏文贤负责收钱,苏丰章负责给大家称酒打酒。
有人忍不住赞叹道:“这酒闻着真香。”
“是啊,来闻闻香味,都觉得享受。”
大家大部分都来买米酒,很少有买果酒的。
主要是果酒价格贵一些。
大家还是舍不得多花那点钱。
打酒回家的人,喝了酒后,都赞不绝口。
就连何氏都拿着十五文钱来打一斤酒回去。
何氏想让林柴来买酒,但林柴说能省则省。
何氏想着,她在绣坊干活,能赚钱了,想对林柴好一些。
这些年,林柴都舍不得吃,喜欢喝酒也舍不得买一点酒喝。
如今林柴能进酒厂干活,她也特别高兴。
所以她偷偷的来打一斤酒,打算回去炒个菜,一家人高兴高兴。
虽然林柴舍不得买酒,但看到何氏买了酒回去后,内心也很感动。
“都说了,咱们还是多省着点花,你在绣坊干活也辛苦。”
现在家里的钱主要还是何氏在绣坊赚的,林柴心疼她,舍不得花那个钱。
何氏道:“这酒是好酒,还很便宜,大家伙都买,买回来你也尝尝。”
“你能去酒厂干活,咱们也高兴高兴,晚上吃点好的。”
两个小儿子在家,也就大儿子林树现在跟着苏文修学医,晚上也能回来。
所以何氏就先忙着做饭。
何氏做好了饭后不多久,林树也回来了。
“爹娘,我回来了。”
“今天怎么回来的晚一些?”
“我在帮着师父收拾屋子,苏小姐准备收女学生,要办一个小学堂。”
林树回家习惯有什么事跟爹娘说一说。
他也想让爹娘高兴高兴。
他每天都有学到很多东西。
第470章 消息心思
林柴和何氏知道林树跟着苏文修学医,都很放心。
之所以问他怎么回来的比平日晚,担心他从苏家出来后去了别的地方。
他们希望林树一心向正。
能好好学医,别有歪心思。
没想到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
“女学生,小学堂?”
何氏都愣住了。
怀疑自己听错了。
林树点头道:“对啊,苏小姐办了小学堂后,男生和女生各一半,一起听课,一起学东西。”
“不过还有一些关于女子方面的专业知识,到时候只有女生听,男生不听。”
其实这个时代还是保守的。
所以苏冰岚考虑到这个时代众多人的思想,才这样决定的。
不过收女学生是有必要的。
父母开明,愿意让女孩子们来学的,她们就可以学,不想让她们学的可以不学。
林树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他觉得有很多的师兄妹,他觉得挺高兴。
而且他们还能听苏小姐讲课,他们一定能学到更多的医学知识。
想到这些,林树就挺兴奋的。
林树看着何氏的脸色不对,问道:“娘,你怎么了?”
何氏叹了口气道:“要是你有妹妹,我就想让她跟着苏姑娘学医。”
何氏是真的有这个想法。
若是有女儿,她真的想让女儿向苏姑娘去学习,哪怕学一点也是好的。
苏冰岚是何氏心中的恩人。
何氏很清楚,若不是苏姑娘,他们家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也许她还是病弱的样子,也许他们连一个鸡蛋都舍不得给三个孩子吃。
也许哪一天,她的身体撑不住就这么去了。
她很放心不下林柴。
想到那时候的样子,何氏都是后怕的。
可就是因为苏姑娘的帮助,她的身体好了,林柴也不结巴了。
而且她现在还在绣坊干活,上个月都领了一两多银子,林柴如今也能去酒厂干活。
还有大儿子林树现在也跟着苏文修学医,每次苏文修给人看诊的时候,林树就在旁边帮忙。
邻里们看到她,都羡慕,说她儿子能跟着苏文修学医。
想到大儿子以后会有出息,何氏心里都骄傲。
所以一听这个消息,何氏心里都想有个闺女,如果有闺女,也让她去跟着学习。
以前别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可是她觉得,女孩子有一技之长也会过的很好。
就比如她们绣坊的人,很多人都是会针线活会点绣活一开始才被招进去的。
她若是有一技之长,早的时候,家里条件也会很好。
所以何氏看的很明白。
林树很认真的道:“我也想有个妹妹。”
“我可以对妹妹好,可以带妹妹玩,我可以教妹妹医术。”
听着林树这样的话,何氏轻轻笑了。
她现在身体好了,应该还可以要孩子。
她有三个儿子了,她真的还想再要个女儿。
她觉得,女子有能力了,不比男子差。
看苏姑娘就知道了。
苏姑娘帮助了太多人。
她们在绣坊一起干活的人,都从心里感激苏姑娘。
……
苏冰岚要找女孩子们学医的消息,很快就在苏藤村传开了。
很多人都觉得要是家里的孩子能跟在苏姑娘身边学医,那就是大造化。
也有人觉得,要是女孩子跟男孩子在一起学,传出去名声很不好,那会害了孩子。
所以很多人都在犹豫观望。
大家都在考虑,要不要将家里的孩子送去学医。
有的人觉得家里条件好了,让孩子以后去绣坊或者豆腐坊找个事情做也挺好。
就算是不去,她们现在能赚钱了,也能给闺女准备好嫁妆。
没必要让闺女去学医。
要不跟男孩子待在一起,她们还放心。
可是跟男孩子们一起学,她们心里有些不乐意。
但人苏姑娘招女孩子们学医,也是看自愿,没有让大家非要将女孩子送去学习。
再说了,人苏姑娘也只招十个女孩子教学。
就算是有的人想把闺女送去学习,也未必就能被苏姑娘选去教导。
……
李大壮家
晚上李大壮回家的时候,李二英也从绣坊回来了。
一家人做好了饭,围坐在餐桌前吃饭。
吃完饭,李大壮开口道:“奶奶,我听说苏小姐要收女徒弟学医,只不过要办小学堂,跟男孩子们一起学习。”
李大壮这样一说,李老太太和李二英都停下手中的剥玉米的动作,抬头直直的看着李大壮。
李二英的眼睛亮了下。
“哥,你说的是真的吗?”
李大壮道:“是真的,我问过文武兄弟了,他说是真的,有个屋子已经整理好了,就是以后的学堂,有时候是苏小姐教导,有时候也是苏文修教导。”
李二英张口想说什么,但犹豫了下,没有开口。
家里的事一向都是奶奶做主。
李老太太道:“你是想让二英去学医?”
李大壮跟在苏文武身边做事情,渐渐的见识广了,知道学点东西总是好的。
只不过如今妹妹在绣坊干活,一个月能赚不少钱。
他也不知道奶奶和妹妹的意思。
他只是把消息说一下。
李大壮道:“这个是二英的事情,要二英自己做主。”
李老太太道:“二英,你想去吗?”
“我……可我现在在绣坊干活,能赚钱,能让家里好起来。”
李二英心里是想去的。
她小时候就想识字,但她不敢想。
但现在有机会,她敢想了。
可是如果她不在绣坊干活的话,家里还是靠大哥一个人顶着,大哥的压力会大的吧。
还有弟弟,弟弟还小。
她作为姐姐不能太自私。
李老太太认真的看着李二英,“你别管你在没在绣坊干活,你只说你想不想学医。”
“说实话。”
李二英这才开口道:“奶奶,我想,我想学习,我想像苏小姐那样有能力,我崇拜她。”
“她帮助了那么多人,她治好了奶奶的身体,她还办了火锅,大哥才有事情做。”
“我觉得她好厉害,我要是学医,我想我也能治病救人,我也能帮助到别人。”
以前他们家是什么情况,李二英最清楚了。
她每天都提心吊胆,担心奶奶突然间去了,也觉得他们是大哥的拖累。
可自从苏小姐帮了他们,他们就都好起来了。
第471章 羽绒暖和
李二英想她现在不用担心奶奶身体,也不用多想别的。
她每天可以吃好睡好。
她很感激苏小姐,她想向苏小姐学习。
她就算是达不到苏小姐那样的高度,但学一点也好啊。
这是李二英的心思。
李老太太听着李二英这些话,很是欣慰。
她继续道:“但这样的话,对你的名声不好,跟男孩子一起学习,总是受影响的。”
“奶奶,我不怕,总有人不在乎这些名声。”
“奶奶看苏小姐,没有一个人说说她不好,大家都感激苏小姐,都说苏小姐好。”
李老太太笑着道:“你能想到这些,奶奶很欣慰。”
“奶奶就做主,让你去学医,如果能跟着苏姑娘学医,你就不用去绣坊干活。”
“现在家里的日子都还好,你就放心学医就行。”
李二英非常高兴,“奶奶,你是不是一开始就想让我去学医?”
李老太太点头道:“不错,我听了这个消息就有这个打算,不过我担心你自己不想去学,或者在乎这些名声,人一旦有顾虑,就算是去学东西也学不好。”
“不过你不怕,你很勇敢,奶奶很高兴。”
“你就看着吧,现在有人在乎这些名声,有一天你学成了,大家都会羡慕你。”
李老太太看事情看的比较长远。
她的想法没有古板。
她觉得什么事为孙子孙女好就行。
“还有凡事不要光看眼前的利益,要看以后。”
李老太太严肃的说了这句话。
李大壮和李二英还有李三柱都认真点头。
李二英此时心里高兴又激动。
她都没想到奶奶真的会让她去学医。
要知道她要是不去绣坊工作,一个月损失一两多银子啊。
想想也是心疼的。
李老太太看着李二英的神色,知道她在想什么。
李老太太开口道:“如果真的心疼在绣坊干活的银子,那就好好学,学出本事来,让所有人看看你做的决定是对的。”
“当有一天你学出能力来,你再回头看,你会发现你做的决定是对的,要往前走,不要往后看,明白吗?”
李二英认真的点头道:“嗯,奶奶,我明白。”
……
冬小蕾家
冬小蕾现在跟她娘周文娥一起都在绣坊干活。
母女两个相依为命,现在每天都可以在一起。
早晨母女两个一起吃饭,一起去绣坊干活。
现在周文娥是绣坊的一个分组管事。
她们几个最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