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她们怎么就蠢的没有去争这个名额啊。
也不知道苏冰岚以后还招不招女学生。
再招女学生不知道会不会还享有这些好处。
有姑娘们,听着这些,心里都酸溜溜的。
本来她们也可以享受到这些的。
她们如果早一点去,就可以成为苏冰岚的学生了啊。
有人不服气,道:“二英,真的有这么好吗?”
李二英道:“我可不会说谎,我老师有多好,我们同学们都知道。”
“要不是老师,我现在哪有这样好的皮肤,还有我这发型也是老师给我做的,说我大哥成亲,让我也漂漂亮亮的。”
“怎么样,我老师什么都会吧?”
以前李二英可不会如此健谈。
但现在说起老师来,她总有说不完的话。
大家心里更酸了,都说不出话来了。
怎么可以这样。
她们感觉心脏受到了暴击啊。
她们好羡慕李二英可以跟着苏小姐学医学这么多东西,感觉好丰富多彩啊。
还可以吃到好吃的,还可以学厨艺。
有很多家长们听着,心里也懊恼。
早知道就不顾虑那么多,将孩子送去学习了。
这才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她们就像受了那么多好处。
以后还不知道跟着苏冰岚有多少好处呢。
是她们迂腐了。
苏冰岚本来在跟李老太太说着话,回头一看李二英,看着她跟周围人说着话,忍不住笑了笑。
李老太太道:“自从二英跟着你学习,性子都变活泼了,也自信了。”
“她以前做饭的厨艺我们都知道,现在做的饭菜可好吃了。”
李老太太对如今李二英的厨艺都赞不绝口。
苏冰岚对李二英印象很好,对李家印象也很好。
“二英她学习很认真,在学医方面有天赋,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的大夫。”
苏冰岚很看好李二英。
听着苏冰岚如此说,李老太太就放心了。
她现在觉得孙子孙女都是她的骄傲。
第483章 真心实意
李老太太这一天是真的高兴。
而且因为早前让苏冰岚给看过身体吃过药,她现在身体都非常硬朗,忙里忙外的都不觉得累。
脚步都很快。
愣是让来的客人们都啧啧称赞。
都觉得李老太太这身子骨看着真没有任何问题。
几个月前大家看李老太太都觉得她快不行了。
现在都觉得李老太太行的很,身体看着就硬朗,精神矍铄。
而且看着还比以前年轻多了。
这一天招待客人们的酒,也是李老太太在酒厂买的。
大家喝着苏记酒厂的酒,都不断的称赞。
“这酒就是好喝啊。”
“喝了苏记酒厂的酒,就不想喝别的酒了,什么酒也没法跟苏记酒厂的酒比啊。”
“喝过那么多酒,总算是喝到好酒了,哈哈。”
……
因为李老太太是真心实意的拿好饭好菜好酒招待大家,所以来的客人们都吃的很高兴。
李大壮想到江小橙也是满脸笑容。
平日不喝酒的他,这一天也多喝了点酒。
他喝一点酒,脸上就能看出来,脸都红起来了。
但大家伙都能感觉到李大壮今天挺高兴的。
按照道理来说,李家将江小橙娶进门,江氏是不能跟着一块过来的。
但李老太太才不管这些风俗,主要是两个孩子好就行。
两家就跟一家一样,高高兴兴的就好。
就连李二英和李三柱见了江氏,都亲戚的称呼一声江婶。
奶奶都跟她们说了,以后江婶和她们就是一家人了,让她们也对江婶好。
她们也都记得。
大嫂的娘也是她们的亲人。
江氏能感觉到李家人把她当自己人,她很高兴,也给两个人每个人都包了红包。
在这边,女儿嫁人了,娘可不能跟着女儿一起生活的。
但现在江氏可以。
她就可以住在江家。
大家都把她当自己人。
平日李大壮也很细心很孝顺。
去镇上的时候,就会经常帮忙做事情,要不就是带东西给她们。
是真心实意的对她们,没有算计没有利用,就是真诚真心。
江氏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人和人之间都是将心比心的。
李家人对她们母女好,她也跟江小橙强调了要好好待李大壮还有他娘和弟弟妹妹。
这都是一家人。
和和睦睦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江小橙也都记得。
其实江小橙很感激李大壮也感激李大壮的奶奶,感谢她们接纳她娘。
所以江小橙就想着她以后也跟李大壮一条心过日子。
她们会把日子过好的。
以前那些背后说闲话的人,此时看着两家就跟一家一样和和睦睦的,也有些羡慕。
觉得这样才是真的好。
尤其很多家里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更是心里有感触。
尤其冬小蕾和她母亲,看着都有些羡慕。
冬小蕾对周文娥道:“娘,我以后也带着你,也像这样。”
周文娥听着女儿的话,心里高兴,但她觉得自己不能自私,“你别管娘,你过的好,娘心里就高兴。”
“而且周围村子都不远,想见娘的时候随时可见。”
“你现在还小,先别操心这些。”
冬小蕾现在才十一岁,还不到及笄的年龄。
虽然冬小蕾的娘不让她操心,但该懂的事情她是懂的。
她觉得在一个村子也好。
就如同李梅跟杜小栓一样。
李梅和杜小栓也定亲了。
而且杜小栓的娘也说了,李梅和杜小栓一起管李梅的弟弟妹妹们,两家就跟一家亲。
杜小栓和他娘本来都不在苏藤村的,但后来搬到苏藤村来住,和李梅家就隔着几户人家,走个几步就到了,太方便了。
冬小蕾脑海里就在想这些。
杜小栓和李大壮一起跟着苏文武做事情。
现在两个人都负责火锅店的食材,现在火锅店太火了,都忙不过来。
杜小栓和李大壮下面也都有几个帮手,也都是苏文武雇的。
但也只有杜小栓和李大壮还有另一个男子是苏文武的心腹兄弟,别的人也只是雇佣干活。
所以李大壮也一块随礼,也跟着来吃喜酒。
这天正好杜小菊休息,所以李大壮带着杜小菊还有他娘都来了。
李大壮很高兴都热情招待他们。
杜小栓的娘看着李大壮一家和江氏和和睦睦的样子,感慨道:“小栓,你看,你李奶奶对人真诚,人江氏也真心对他们家,这都是互相的。”
杜小栓明白他娘的意思,他娘这是在提醒他,他开口道:“娘,我明白,我会好好待李梅还有她的弟弟妹妹们,她的弟弟妹妹们也是我的弟弟妹妹们。”
杜小栓的娘很欣慰,“你这样想就对了,你对李梅的弟弟妹妹们好,当一家人,李梅也会真心待你,也会跟你一条心过日子。”
“娘是女人,懂女人的心思,就如同李梅对杜小菊好,你是不是从心里高兴,觉得比对你好还高兴?”
杜小栓是个很看重亲情的人。
主要是小时候的一些经历,让他把家看的很重。
而且好不容易找到妹妹,他就觉得应该对妹妹好一些。
其实他和李梅的想法都是一样的,所以两个人才能互相欣赏互相吸引,然后走在一起。
如果两个人都自私一些,就会有矛盾。
杜小栓点头道:“是这样,我觉得李梅对我妹妹还有对娘好,我就挺高兴,觉得她是真心待我,否则她不用还去费心对妹妹和娘好。”
杜小栓的娘道:“你能明白这个就好。”
杜小栓的娘不是个自私的人,她就想着儿子过的好,她就放心了。
儿子过的好,那就是跟李梅好好过日子,两个人不吵不闹,有商有量的。
“还有这些喜饼和糖,拿回去,你给李梅还有她弟弟妹妹们送过去。”
杜小栓点头道:“娘,我明白。”
……
吃了喜酒后,下午杜小栓就拿着东西去了李梅家。
李梅上上午班,下午的时候正好休息回来就看到了杜小栓。
杜小栓送了东西后,就在帮忙挑水。
村子里有专门的水井,李梅都要经常从水井里挑水挑满一缸好平日用。
杜小栓来的时候看水缸里的水只有一半了,便去井水里挑水。
李梅看着他忙活的身影,心里其实很感动。
第484章 那支箭
自从两个人正式定亲后,李梅家里的事情,杜小栓一有空就帮忙做。
劈柴挑水这样的事,几乎都是杜小栓做的。
他平日也帮着照顾她弟弟妹妹们。
一开始李梅对杜小栓有好感,但正因为杜小栓真心待她的家人,真心待她,她越来越感动。
就对杜小栓的感情越来越深。
自从爹娘去了后,再没人对她这样好了。
李梅走上前去道:“小栓!”
听到李梅的声音,看到李梅的身影,杜小栓眼睛都一亮,“小梅。”
杜小栓是真心喜欢李梅的,所以见到了李梅,心里就很高兴,眼睛里都有亮光。
他将扁担放下来,笑着道:“你今天累不累?我给你和弟弟妹妹们带了吃的,放在灶台上。”
说着,杜小栓也没有闲着,将水桶里的水倒入水缸。
两大桶水下去,水缸里的水都快满了。
杜小栓还准备去挑一担水。
李梅拉住他道:“这些水够好几天用的了,你歇着,我给你倒点水喝。”
李梅倒了热水,给杜小栓泡了糖水喝。
这可是家里的好东西,平日她们喝水都舍不得泡糖喝的。
但李梅给杜小栓喝就舍得。
杜小栓确实有些渴了。
接过李梅递过来的碗,开始喝水。
这一喝,觉得水都是甜的,仿佛蜜糖一样甜到心里去了。
杜小栓愣住了,“好甜,小梅,你弄的糖水?”
“嗯,好喝吧?”
杜小栓点头,“好喝,可……你平日都舍不得喝。”
“没有了,给你喝你就喝,你那么辛苦,多喝点。”对庄稼人来说,这可是好东西。
水里放了糖就是甜滋滋的。
杜小栓喝了几口舍不得喝,给李梅道:“我不渴了,你也喝。”
杜小栓直直的看着李梅,李梅都被看的非常不好意思。
脸都红了。
杜小栓大脑空白,想说点啥,又不知道说什么。
他想起来了,“小梅,我今天中午去参加大壮的婚礼,觉得他们真的挺好的,我想着以后我们也要好好过日子。”
“我娘说开春就给我们办仪式,你看如何?”
李梅知道这个,之前邻居的李奶奶就跟她说过这个事,她没有意见。
定亲后,成亲的日子也就定了。
但杜小栓还是想问问李梅。
还是想跟李梅说。
就感觉跟喜欢的人说话,很多事说很多遍都不觉得腻。
李梅脸更红了,“我……我没有意见。”
“我娘说了,以后我们可以在你家住,也可以在我家住,都随意。”
听着这个,李梅心里真的很感动。
她觉得杜小栓的娘真的很好。
什么都为她考虑。
其实也是现在村子里的风气比以前更好了,大家的思想都比以前开明。
不像以前那么固执守旧。
大家都是觉得好好过日子比那些守旧的思想重要。
李大壮和江小橙成亲后,周围村子里的人平日也会聊一聊。
大家突然间就觉得人家这样的方式也挺好。
两个孩子过的好,两家亲人跟一家人一样也挺好。
哪有那么多可计较的。
看看人家。
其实就连李大壮李二英和李三柱跟江氏住一起后,都从江氏身上感觉到了母爱。
江小橙在自己娘身边,心里也踏实,跟李大壮也好好过日子。
平日两个人也很孝顺李奶奶。
江氏平日也帮着李奶奶做事。
真的就是一家人一样。
家里都比以前更温馨了。
李老太太出门都是满脸笑意。
旁人跟她打探她家里的消息,李老太太也都说。
大家听着也都为李老太太高兴。
村子里的老人都忍不住对李老太太道:“李大姐,你这是有了孙媳妇,又多了个闺女啊,赚了。”
李老太太就笑,“可不是,江氏是真的好,平日都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