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后来面坊扩张,招的人多做的多了,慢慢的供应到市场的就多了,大家也就能买到了。
果汁厂也刚开办没多久,估计还要过段时间生产的果汁才能多起来。
两个人说了会话,沈秋花将雪糕放下来,又去了苏丰志和柳氏家。
沈秋花去的时候,只有柳氏和孙子苏学睿在家。
苏学睿本来也在蓝山书院学习,正好书院放暑假,所以他也回家了。
柳氏一看沈秋花,热情的很,“二嫂,你来了,快进来。”
柳氏热情的拉着沈秋花的手进来。
就连苏学睿都用清脆的声音喊着道:“二奶奶。”
论辈分,苏学睿叫沈秋花就是二奶奶。
沈秋花看着苏学睿的样子,笑着道:“我们睿睿性子都活泼了起来。”
苏学睿已经过了生日,现在实岁四岁,虚岁五岁。
柳氏看着苏学睿性格很活泼也爱说话了,就很高兴,道:“还记得去年这时候,这孩子还切声不怎么说话,见了人害怕,现在性格好多了,也有小伙伴了。”
“平日在学院里,跟学轩和学海一起玩,有哥哥们作伴,送他去学院也放心。”
“去了学院才半年的时间,他就学了不少东西,也认了很多字。”
孙子聪慧学的东西多,柳氏内心就很欣慰。
“我就想着,孩子多学点知识,长大了也就有能力,找个事情做也容易。”
沈秋花点头道:“是啊,都说隔辈亲,我啊,看着两个孙子,也会想着,他们长大了安安稳稳的,娶妻生子,我看到重孙子重孙女就会很高兴。”
两个人都做了奶奶,说起这个,脸上都带着笑容。
说着话的时候,两个人进了屋子,沈秋花将篮子放下来道:“你看我光顾着说话了,这次来给你带好吃的了。”
沈秋花将雪糕拿出来道:“尝一尝,这是岚岚寄过来的雪糕,吃了解暑,大家都说好吃。”
“小孩子也都可以吃。”
一听是岚岚寄送过来的,柳氏眼睛就亮起来了。
不用说,肯定是好东西。
沈秋花给柳氏一支,也拿了给苏学睿,“学睿,这是你姑姑做的雪糕,有点凉,慢点吃啊。”
“谢谢二奶奶,也要谢谢姑姑。”
苏学睿也很聪慧,他知道姑姑总能变着花样做很多好吃的。
姑姑还会做很多好玩的。
以前姑姑还做灯笼给他们。
“二奶奶,姑姑什么时候回来啊,我都想姑姑了。”
沈秋花被小孩子的话给逗笑了,“学睿都知道什么是想了啊,哪里想?”
苏学睿很认真的道:“心里想。”
沈秋花和柳氏都笑起来了。
沈秋花道:“我会跟你姑姑说,让你姑姑早点回来,你就能见到姑姑了。”
苏学睿很开心,“好。”
“快吃雪糕吧。”沈秋花看着小孩子光拿着雪糕,都快化了,轻轻道。
苏学睿这才开始吃雪糕。
他轻轻咬了一口,吃进肚子里,高兴的道:“二奶奶,好吃。”
“这一根都是你的,慢慢吃,以后还有啊。”
看着家里的孩子们喜欢吃,沈秋花心里也高兴。
她现在也喜欢做饭每天变着花样研究美食。
她觉得给家里人做好吃的,看着家里人说好吃,心里都有一种满足感。
柳氏这时候也吃了起来,赞不绝口道:“这东西真的好,吃了全身都很凉爽,真的适合夏天吃。”
“嗯,我也觉得这东西夏天吃很解暑,这是岚岚研究出来的。”
沈秋花环顾了一下四周,“怎么没见三弟还有文林文池彤彤他们?”
“现在天气热了,应该用不着木炭了吧?”
之前苏文林和苏文池负责木炭厂的事,冬天比较忙,不过天气热了,沈秋花想着,他们应该不那么忙才对。
第901章 搞建设
柳氏解释道:“虽然现在不是冬天了,大家用木炭少,但开店做生意的人多了,大家都用这种木炭烧烤,所以买木炭的人也挺多,文林和文池也会去厂子里看一看。”
不错,后来,苏文林和苏文池开了木炭长。
兄弟两个一起,忙碌又充实。
不过后来厂子里也提拔了可以信任的管事,两个人平日也能闲下来。
地里忙起来的话,他们也能倒出功夫来忙地里的事情。
“彤彤去她娘家了,现在家里闲着,我跟她说想在娘家住几天就住几天。”
“本来她还打算带睿睿回去,不过睿睿在书院上学,也只能放假跟她一块回去。”
柳氏说的林彤彤就是她大儿媳妇,也是苏学睿的娘。
以前苏丰志的味觉没了,不能做饭了家里条件不好,林彤彤的爹娘都没嫌弃,依然旅行婚约将彤彤嫁了过来。
如今家里条件好起来了,没什么事的时候,柳氏就准备一些东西,让林彤彤回娘家的时候带着。
“也多亏了岚岚,咱们现在日子过的体面,彤彤回娘家的时候,也能让她带一些特产回去。”
“你不知道,彤彤每次回娘家回来的时候都很高兴,说她爹娘现在都被人羡慕着,就因为闺女嫁进了苏家。”
“现在提起苏家,整个镇上的人几乎都知道,府城的人也都知晓。”
“还有苏家的造纸厂造出那些纸来,真的方便了太多寒门学子,彤彤说了,外面读书人都夸赞咱们苏家。”
“彤彤的爹娘也都是有学问的人,现在出门都能挺直腰板,逢人都跟人说,她闺女嫁的是苏家人,以前背后笑话的那些人,现在也只有羡慕的份。”
“别人买不到的果汁酒水,我都让彤彤带回去。”
“二嫂,也不怕你笑话,现在啊,我心里也高兴的很。”
沈秋花拍了拍柳氏的手,“弟妹,我懂,都懂,都是从以前那个日子过来的,以后日子还会更好。”
柳氏使劲点头,这个她相信。
“不说彤彤,就是我爹娘都说因为有我这个闺女,在村子里都备受尊重。”
“丰志在府城各地也开了分店,开了烤串店,我两个大哥也都跟着帮忙,帮丰志管理几个店铺,日子也都好起来了。”
“两个大哥赚了一些钱,所以侄子们也都琢磨出了小吃食,也都在美食街盘了店开了店,生意很不错。”
“还多亏了岚岚给的配料。”
“我大侄子的鸡排店,别看店面不大,生意很火,大家吃鸡排吃烤肠,吃的就是那个味。”
柳氏絮絮叨叨的跟沈秋花说着这些。
沈秋花都认真听着,心里也颇有感触。
“弟妹,不说你,就是我啊,也有这种感触,以前想帮爹娘大哥他们,没那个能力,那时候心里着急啊。”
那时候她连她自己都顾不过来,更别说娘家人了。
“那时候心里难受,有啥心事也只能憋在心里,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条件好了,有能力了,也能帮着他们,不是说给钱给粮食,而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他们靠自己的能力就能赚钱了。”
“有钱了,出手也就大方了,我那个大嫂以前抠门,计较,现在也都大方起来了,家里弄了好吃的,都让包裹驿站给寄过来。”
“虽然说不图那些东西,但互相走动着,有个亲情味,心里暖。”
柳氏感同身受的道:“二嫂,就是这么个理,现在啊,心里畅快。”
“对,就是这个感觉。”
其实女人最懂女人了。
说起这些来,她们心里懂。
沈秋花跟柳氏说了好一会话,这才回去。
沈秋花将家里种的甜瓜西瓜都装了一下,将家里一些东西装箱,再给苏冰岚写了一封信,送去包裹驿站,让包裹驿站寄到京城。
……
这段时间,苏冰岚都在忙着在京城搞建设。
半个月的时间,大超市还有客栈办公楼美食街等地方都建的差不多了。
主要是工匠队人多,所以一个月多的工程半个月都初具规模了。
再就是京城旁村子的水泥厂也建好了,包括牛奶农庄和雪糕厂。
京城中心繁华街道都有店铺开了奶茶店。
从奶茶店开张那一日起,大家喝了奶茶知道奶茶味道后,每天来买奶茶的人就很多。
大家都排起了长长的队。
每天生意都非常火爆。
而且现在大家喜欢一边看剧一边喝奶茶。
现在都俨然养成了习惯。
“这奶茶太好喝了。”
“可不是,还有很多口味,我喜欢喝珍珠奶茶。”
“我喜欢喝芒果布丁奶茶。”
“还有荞麦奶茶,很多口味,大家喜欢的口味不一样,但喝起来都好喝。”
“就是每次买奶茶要排很长时间的队。”
“没办法,这可是公主研究出来的美味,全大陆也只有这么一家奶茶店,要不是咱们在京城还喝不到这样的奶茶。”
“之前排队的时候还听有人说羡慕咱们京城的人,他们外地来的人都买不到奶茶,总不能为了一杯奶茶专门来京城来玩吧。”
“现在咱们京城的水泥厂都开了,到处修路,道路都宽敞,交通方便,来京城也方便。”
“我还听说,原来那个楚流舞公主府变成了客栈,听说这个客栈会建的很好很大,到时候外地来的人来京城也都有地方住。”
“对了,小珍,你在雪糕厂做事,你们能不能在内部买雪糕啊?”
那个叫小珍的女子摇头道:“不能的,现在想买雪糕的人太多了,一般人都买不到,我们内部的人会有一些福利,但不能带出来卖,谁也不敢违反厂子里的规定。”
“大家都很珍惜这份工作,都认认真真的做,违反规定的事绝对不能做的。”
小珍是村子里的女孩子,也是因为她们住村子里,所以被优先录用去做事。
每个月都能拿很多工钱奖金,她们听到工钱奖金数的时候,都不敢相信。
要不是因为这个,她们现在哪舍得出来买奶茶。
还有农场。
她们家有头母牛,现在也被公主买了,她爹娘也被雇佣在农场照顾那些奶牛,每个月也能领不少工钱奖金,而且也累不着,还有很多休息时间,地里的活也都不耽误。
她们这些人心里最感激的就是公主殿下。
第902章 新鲜牛奶
另一个女生也点头道:“确实如此,自从皇帝登基,还有了真心为咱们老百姓想的公主,大家的日子都开始变好了。”
“听说大超市和客栈美食街建好了后,这里会有很多吃的玩的。”
“现在咱们京城玩的地方都有,现在还有果汁甜品店,大家点一杯喝的或者点点小零食,都能坐在里面说话。”
“可不是,以前大家出来玩出来说说话都找不到什么地方。”
大家觉得如今多了这样的店,真的太方便了。
出来玩也有地方坐一坐。
关键是女孩子们都能找到事情做都能赚钱了,在家里也受重视了。
而且自己手里赚了钱,还能出来买好吃的。
以前她们在村子里,都要帮爹娘干活照顾
现在她们能赚钱了,帮着家里干活的时候,他们爹娘都会说让她们歇一歇,别累着了。
还会主动让她们出来玩。
她们脸上都多了自信的神色。
“还有学校,听说我们村子旁的地都被规划起来了,要在那边建学校,村子里的小孩子们都能免费上学,我弟弟妹妹们都能上学。”
“真的没想到现在能免费上学啊。”
“这是真的,报纸上都写了,各地都会开办免费学校,京城中心也会建大的学校,村子里也会有学校。”
“一出门就能上学读书,太好了。”
大家讨论着这些,脸上也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此时苏冰岚正在御书房里跟皇帝一起整理计划。
“哥,我筛选了一些人,这些人都可以做夫子教孩子们,不过还要仔细审核面试一下。”
之前蓝若竹在报纸上发布消息要在全楚国开办免费学校,雇夫子们讲学,朝廷发放月银。
很多当世大儒都自告奋勇的来报名。
要知道,这样一来,夫子们的地位都提升了。
不再是普通的夫子,而是领朝廷俸禄的夫子啊。
关键是孩子们都能免费上学,书本费学费都是朝廷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也是功盖春秋的事。
所以一个个都积极的报名。
蓝若竹很忙,所以就将这件事交给妹妹来办。
旁人接手他不放心,还是让妹妹来筛选夫子他才放心。
蓝若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