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衣服料子好像不是麻,摸起来挺舒服。”
  “都有钱做新衣服了,之前谁瞎传的,说顾家天天吃野菜?”
  “我都两年没舍得做新衣服了。”
  顾大根走过去,听着身后的议论声,感觉就像是大夏天干了一天的活,然后用冰凉的井水往身上一冲,心里那叫一个畅快!
  顾大根还特地绕路去大柱家,在他家门口晃悠,一连晃悠三天,终于让他给碰上了。
  远远看见人出来,顾大根连忙背过身去,装作偶然路过,要走的样子。
  两人干活就在隔壁田,平日里关系不错,这会儿一看到他身上这套没有一个补丁的新衣服。大柱面露惊讶,跑了几步追上来:
  “大根,你做新衣服了?这颜色还挺不错,价格肯定贵点吧?”
  顾大根努力控制,但是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我家小石头给我买的,颜色也是他选的。”
  看到顾大根天天这样走一遭,顾老爷子那叫一个羡慕,他连在村里转悠的路线都选好了,面对那些老伙计,要怎么说都在脑子里过了好多遍。
  每天都眼巴巴地盼着自己的新衣服做好,就等着穿新衣服去找老伙计了,他虽然干不动活,力气也小,但他有个好孙子啊!
  谁家孙儿有他小石头这么贴心,这么争气?
  如果不是自己不会,顾老爷子急得就差自己上手做衣服了。
  顾璋实在看不懂这个行为。
  但看着爹每天傻笑着乐呵回家,他也没说什么,过日子嘛,开心最重要。
  没两天,顾老爷子衣服也做好了。
  也许是受了一辈子窝囊气,顾老爷子可不像顾大根这么矜持,他就差把“炫耀”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就往人多的地方凑、吹孙儿孝心、吹布料、吹颜色、吹价格……
  “你摸摸,是不是很舒服?”顾老爷子扯着一小片衣角,专门让人摸,还要洗手才行。
  这个时候,棉麻布比麻布价格贵些,乡下人大多买便宜的麻布,这一摸,顿时感觉不一样!
  “还真舒服!”
  原本顾大根一人穿新衣还好,毕竟他拿原本的衣服,都破得不知道打了多少补丁了。
  现在顾老爷子也穿新衣服,原本的流言顿时不攻自破。
  当顾璋也换上新衣服去学堂、王氏和秋娘也换上新衣服出现在村里。
  一下子吸引了许多八卦的目光。
  这一瞧,就瞧出不对劲了。
  顾家换了新衣裳、吃好吃的、和之前的传言完全不符暂且不说。
  怎么连顾家田里的稻穗,都看起来精神些?
  这总不能也拿钱买吧!!!


第13章 穗粒
  顾大根如往常一样来田里干活。
  怎么也没想到,远远就看见一群人围着他家的地,似乎看热闹一般,指指点点还不停地说着什么。
  顾大根心里一个咯噔。
  这架势他熟!
  村里哪个男人打老婆、谁家媳妇回娘家、又或者谁家鸡被黄鼠狼偷吃了,都能见到这么乌泱泱的一大群人。
  大多不是什么好事!
  顾大根面带焦急,步子都加快了不少。
  地里能出什么事?
  短短几百米的距离,顾大根在心里已经想了无数种最坏的可能。
  才跑近,原本嘈杂的声音顿时清晰起来。
  “没看错吧?”
  “我种了几十年的地,收成一眼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怎么会看错?”
  “你还别说,仔细看看顾家田里的麦穗,长得是大点,饱满些。”
  “我看着也挺明显的,最近太热,忙着挑水浇地,都没发现。”
  顾大根满心疑惑。
  他想挤进去看看,却被看热闹的人群挡住,根本挤不进去!
  顾大根着急,用手扒开人群:“让让,让我进去!”
  落后半拍的顾老爷子也追上来,着急忙慌地帮忙。
  两人费了老鼻子劲儿,终于成功挤了进去,打眼一看,他们家地好好的,什么也没发生!
  顾老爷子和顾大根同时松了口气。
  这口气还没喘匀,两人就被团团包围,七嘴八舌地追问起来。
  顾大根和老爷子都被问得有点蒙。
  他们家的穗粒大?
  比别家看起来都精神些?
  他们有什么秘诀?
  这说的是他们家日日在种的地吗?
  大柱见他不信,赶紧指着自家地:“不信你自己看看!”
  爷俩同时探头,眼睛跟探照灯似的,来回对比情况。
  乍一看,好像确实没什么区别,毕竟麦穗都长一个模样。
  但只要稍微用心对比一下,还是能发现其中不同的。
  顾大根笑得合不拢嘴,他挠挠头:“好像确实精神些!”
  顾老爷子也喜笑颜开,兴奋的拍拍儿子的背:“咱之前怎么没注意到呢,这一个个麦穗都跟大胖小子似的,真壮实!”
  在村里,要说谁最有面儿,不是村长、也不是打架能赢的壮汉,那一定是种地最厉害的,每年收成最多的那个人。
  要是收成拔得头筹,那必然成为全村人崇拜的对象。
  大多数人家,还会带着吃食、礼物、收成,特意来换良种呢!
  想到这里,顾老爷子更高兴了。
  虽然他也不清楚自家地里的变化是为什么,但是这片是他伺候的地!
  顾璋带着水来追顾大根,看到的便是这一幕。
  这么快就被发现了?
  他原本以为至少到灌浆期结束之后,才会被注意到。
  顾璋人小,一下就从人堆中找到缝隙穿了过去。
  他将水壶递给顾大根:“爹,你忘记拿水了。”
  顾璋只是追上来送东西,人还是要去学堂念书的,所以身上穿的是新衣服。
  顾璋本来就白,即使这些日子在外面玩,也没晒黑多少,反而因为锻炼,整个人看起来更有精神了些。
  站在生机勃勃的麦穗地前,看着就让人觉得眼睛舒畅。
  大柱夸道:“小石头新衣服不错,看着就是个有福气的。”
  说起福气,他随口开玩笑道:“说不定麦穗长成这样,就是沾了小石头的福气。”
  大柱就爱这样开玩笑,但想打听诀窍的村人们,还真的有不少人低头看才到他们腰高的小孩。
  顾璋:!
  他能说大柱叔这张嘴,百分之百是开过光的吗?
  这样居然都能一语中的?
  在所有人中,一下点出他这个最不可能的真相。
  顾璋眼中飞快闪过思考,很快拍拍胸脯自信道:“大柱叔你猜得太对了,当然是我的功劳。”
  “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群人顿时哄笑起来,没一个人相信。
  顾璋心里满意,人就是这样,若是任由他们自己猜,任由他们去发掘蛛丝马迹,还有可能怀疑到他身上,毕竟人最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发现。
  但他主动站出来这么一承认,便再也没有人会往他身上想了。
  “小石头可真会开玩笑。”
  “你人都还没这麦子高吧?哈哈哈哈~”
  顾璋额头浮现黑线,他人还是比麦子高的!
  “说正经的,这麦穗到底为什么长得这么好?”迟来的顾村长都忍不住疑惑,直接问了出来。
  顾大根和顾老爷子互相看了一眼,“你干了啥?”“我干了什么你还不知道吗?”
  顾老爷子才不管这么多,他得意道:“那肯定是我照看得好。”
  顾大根稍微矜持些,他谦虚道:“可能只是看起来好,没收起来都还不好说。”
  他嘴里说着谦虚的话,脸上的肌肉都笑僵硬了。
  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自这日起,顾家田附近,就有不少人转悠。
  他们自己看总行吧?
  毕竟种田又不是在屋子里种,谁都能看。
  挑水的时候过来看一眼。
  休息的时候过来看一眼。
  就连吃饭,都乐意捧着海碗,坐到田埂上吃,边吃边琢磨为什么能长得这么好呢?
  甚至有那闲的,都押起了注,赌顾家田里亩产能有多少。
  不过没多久,这热闹就散了一半。
  天一日日热起来,今年格外奇怪,雨水下得很少,近些日子,更是一滴雨水都不落,偏偏还遇上麦穗最需要水的灌浆期。
  村里人不懂什么灌浆期,但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个时候的小麦就是要多浇水。
  若是没有足够的水,最后就算没有枯死,产量也会大幅度下滑。
  他们可不是靠粮食挣钱,他们是靠粮食活命啊!
  永河村不缺水,附近有河,听说是从一条大河中分出的支流。
  有了这条河,村里人都不用担心小麦因为没水干枯死,可小麦正是需要水的时候,天不下雨,就要用人力来补。
  这些日子,永河村的村民,纷纷去河里挑水来浇地,河距离并没有太远,可也足够累人。
  一亩地有一个半篮球场那么大,靠人工担水回来浇灌,简直能把人累死。
  肩膀上薄薄的扁担,压着沉甸甸的两桶水,一来一回次数多了,能把肩膀磨出血来。
  多来两趟,汗水便直往下淌,浑身就湿透了,脸也晒得黝黑发红。
  更难受的是,汗水浸润到肩膀的伤口,就是一阵连绵的刺痛,每走一步就是折磨。
  短短数日,附近的村落都哀声一片。
  “疼疼疼,你别抬我胳膊。”
  “嘶——轻点。”
  顾大根也没能避免。
  回到家揭开衣服,肩膀上就是红肿磨破的一片。
  顾璋只看过一次,就心疼了。
  他还特意跑去河边看过,也许是为了安全,永河村和附近的村庄,都建立在地势较高的位置,不可能挖沟渠引水过来。
  这两日,他翻出家里去年秋天去山里采摘晒干的绿豆,又兑换了些甘蔗一起煮。
  煮好了之后,又将煮过的甘蔗扔进猪圈。
  猪低头拱一拱,兴奋地duoduo叫了几声,三两口就吃完了。
  这样煮出来的绿豆汤,味道丝毫不逊于冰糖煮出来的汤。
  起码顾璋觉得很满意,甜滋滋的,能解暑还能补充糖分,他一口气能喝好几碗。
  每日黄昏时分,顾大根和顾老爷子回来,就盼着这口凉津津的绿豆汤。
  “咕噜咕噜咕噜~”
  顾大根举着碗喝着喝着就昂起头,连最后一滴都不放过,一连喝了好几碗,这才觉得舒服了些。
  顾老爷子则好点,他在地里负责浇水,担水回来的活,都是顾大根做的,但也累得不轻。
  顾老爷子看着没多少云的天色,忍不住叹了口气,担忧道:“老天爷可真是折腾人,怎么一点雨都不下。”
  顾大根嘴上不喊疼喊累,也有些担忧:“前些日子田里麦子看着精神,我本来还以为今年是个丰年。”
  他稍微活动了一下肩膀,酸麻胀痛就如山呼海啸般涌上来,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到最后。
  正恼着,耳边就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我想了个法子,可以让水自己往咱家田里流。”


第14章 龙骨车
  顾家后院。
  顾璋面色肃然,手里拿着一块块木材拼接。
  顾老爷子最近挺累的,但是听说能将河里水抬高,还能自己流到田里,还是满怀期望的打造出了顾璋要的材料。
  顾璋其实也没十足的把握,毕竟这玩意他只在书中见过。
  在画图的时候,如果不是参考了系统商品界面的小图,他都不一定能画出来。
  但其实懂得了原理,也不算太复杂。
  水槽和刮板深入水下,然后通过人力、水力、畜力、风力等作为动力,带动木链不断转动。
  这样一圈圈刮板,就能顺着水槽把河水提到岸上。
  虽然只能抬水一两米高,但是制作起来相较于十几米到二十米高的大型水轮车来说简单不少,毕竟流经永河村的河流并不太低,不需要抬升水四五十米高。
  顾璋黝黑的眸子盯着每一片零件,脑海中不断浮现和完善龙骨车的构造和原理。
  水槽是最先拼接好的,再然后是中间的翻板,这便是运输水的通道了。
  紧接着是一前一后两端最重要的部分,前方要陷入水中的U形翻板,陆地上的大轮轴需要连接拐木,以便踩动。
  顾璋往后退了几步,检查几遍,见没什么疏漏,就试了起来。
  “咔咔咔——”
  因为时间赶,结构简化了些,做的也粗糙,转动起来,顿时就发出咔咔咔的声音。
  不过都是真材实料,结构也没大毛病,就这么“咔咔咔”的正常工作起来。
  顾璋满意点点头。
  最后装上了家里两根搁置木头组装成的粗糙木架,让龙骨车上端可以固定在河岸上。
  两个时辰的工夫,一个看起来东拼西凑,破破烂烂的长条形木头架子,就倾斜着架在顾家后院,远远看去,确实酷似龙骨。
  “小石头,这就是你说的可以自己提水的车?”
  顾大根、秋娘、顾老爷子大汗淋漓的从外面回来,一人拿着一个粗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