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从小听着顾璋的故事、每每吃白面的时候都会听长辈回忆从前的苦日子,还玩着顾璋做的玩具长大,心中早早勾勒出了各种不同的“威风”形象。
  喜气洋洋地继续听信,秋娘倒是干练,没那么多絮叨,不过她在信里说,她打算在顾璋外放后干点什么,若是村里有机灵、胆大心细的小辈,无论男孩女孩,要愿意出来闯的,她打算带两个走。
  这话顿时激起千层浪!
  “府君是个什么官?我家春花乐意去。”
  “我就说秋娘厉害,原来能撑起来一个家,这会儿都这么有钱了,还不乐意歇着,还想挣钱!”
  ……
  光是读信,都足足读了一个下午。毕竟读几句,大伙就要讨论讨论。
  不过最高兴的,还要数顾村长家。
  有顾璋专门买的贺礼,还有一本他从黎川那讨来的誊写版的笔记。
  谁都知道宁都府城里,有一套资料卖得特别好,但那只是针对考举人的,如今顾璋送回来的,却是从科举之初,一直到最后高中进士的学习路线。
  顾方正捧着书,听着虎头的解释,手都有些颤抖,双目喜而含泪:“咱顾氏一族,日后也有根基在了!”
  永河村因为收到顾璋的信,热热闹闹了好些天,比过年时都热闹,更有顾方正站出来主持,想从小辈们里挑出机灵的,好的,能去秋娘那儿帮衬一二。
  一河之隔的大丰村,就显得颓败多了。
  尽管从征兵那事之后,顾璋就没再做什么。但他过得越好,威名越盛,无论是周围十里八村的百姓,还是新任知县,对大丰村的态度就越微妙。
  ***
  顾璋对这些都不知情,他最近专心编写“期中考”“期末考”试卷。
  没错!
  就是和已经写完了的《高等算学》配套的测试卷。
  出题坑人,这么美妙的事情,让他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顾璋这么乖乖巧巧的,一直不作妖。
  反而让京城百姓、文武百官有些不适应。
  忍不住有些疑惑:最近怎么没听到顾瑶光那小子的音信?
  不过这份疑惑没能持续太久,很快金瑎搞的全民同乐,足足热闹了一个月的盛大活动,传入了京城。
  据说,从本地自古以来就有的舞龙舞狮大比拼,到赛龙舟,再到吃喝玩乐一条街……让许多人流连忘返,津津乐道。
  甚至还有人赞扬说:“纸醉金迷,酒池肉林,乐不及此。”
  风声都传到京城来了!
  许多官员到了地方之后,确实会有些动作,但一般是审理旧案,或者开办学堂,要么就是走访当地实情,为百姓解决切实的问题。
  鲜少有官员刚刚上任,就带着所有人大肆庆祝,吃喝玩乐,各种花样轮番上阵的!
  不怕劳民伤财吗?不怕被弹劾不务正业吗?不会耽误农耕吗?
  刚上任就整这一出,是想干什么?
  但是许多人咂摸两下,就看出了点熟悉的味道,燕先竹把人找来,直截了当地问:“这事是不是你给出的主意?”
  他眼神里头的意思还挺明显:不会有错的,不是你还能是谁?
  顾璋才不会承认,他装傻道:“没有啊,我都没去过长甘县,这些事和我怎么会有关系?”
  燕先竹睨他一眼,冷哼一声:“人家一连写了不知道多少首诗来夸你,还不承认!”
  顾璋:!!!
  他忘了,金瑎那小子最爱写诗,那么热闹的环境下,怕是一天一首都不够。
  被戳穿了,他唉声叹气道:“热热闹闹一下多好,我就是给他分享了一下我的经验,然后建议他可以搞得热闹一点。”
  他就是提了个建议,具体操作真和他没关系啊!
  燕先竹早就熟知他这套,不听他的,拿出一堆隐隐透着“精神交换价值”“文娱与经济发展”想法的诗词。
  单看任意一首都没问题,但几十首连在一起,这个感觉就很明显了。
  燕先竹把自己整理的这一摞诗词摆在顾璋面前,让他认真看,仔细思考,把这些想法都整理出来。
  顾璋瞪大了眼睛,他其实也不太懂!
  他不过是原来忽悠人的时候,随便扯了点肚子里的零星存货出来,他一个种田干架的,哪里懂这么深奥的东西?
  他抗议道:“您该让金瑎来写才对,诗都是他写的!”
  金瑎坑他!
  燕先竹:“根子都在你这儿,不找你找谁?”
  抗议被无情镇压,顾璋当然是乖乖认下,要不还能怎么办?燕先竹不仅是他师伯,还有一层祖父的身份在!
  顾璋没办法,唉声叹气地去整理资料去了。
  谁懂啊!
  这和让张屠夫拿绣花针有什么区别?
  他愁得都抓掉了一把头发,这些忽悠人的言论,他当初到底是从思想品德课上学的呢,还是从马克思老人家的言论中吸收到肚子里来的呢?
  他边写,还边给金瑎写了封信,狠狠吐槽了一番:你说说你,高兴写诗就写诗,非要掀我的老底做什么?
  金瑎十分委屈的回信:“我这不是怕被弹劾吗!总得吹一吹,然后亮一亮效果。”
  毕竟一个小地方的账目,谁会去注意?还要等到户部年底清算完,那个时候他怕是被御史台的人喷惨了!
  他不得好好写诗吹一吹,当地商贩挣了多少钱?当地舞龙舞狮的班子又揽了多少新活?当地的特产又扩大了多少知名度?
  顾璋:“……”
  金瑎这招这么有点眼熟?
  燕先梅笑着看他:“这不就是你惯用的招数?”就是套了个诗词的皮,而且这层皮比较精美。
  顾璋这个冬天,老老实实写东西,许多大臣可都当好戏看了,一边期待顾璋写出的文章,一边又忍不住幸灾乐祸的看好戏,你这个专坑人的小子也有今天!
  ***
  过了元宵节,春日便逐渐降临。
  这日早朝,顾璋把整理的内容落成折子带上。
  他站在后头听前头的大臣们吵得热火朝天,跟听戏似的,偶尔还在心里给打个节拍。
  等一桩桩大事商议完了,兵部尚书万刚出列说:“刚赤府知府意外身亡……”
  顾璋耳朵立马竖起来。
  刚赤府,这不就是边关那边吗?!
  万刚道:“府城辖下四县上上下下事务皆需人总理,边关事务冗杂,容不得半点差池。”
  他请皇上尽快安排人前往刚赤。
  几乎是同时,顾璋耳边响起系统的提示音【叮——被动触发任务:守卫疆土。】
  【任务进度:出发】
  【该阶段任务关键词:要令四海无战争,千古万古歌太平①】
  【阶段奖励:白藤淬炼药液】
  顾璋看到光屏中,庄园四周带着荆棘的围栏缓缓亮起。
  他又飞快地扫了一眼奖励,瞳孔紧缩,这份药液可以让白藤的硬度、柔韧等等各项标准,都达到他预期的理想标准。
  他的理想标准?那不就是说除了没有自我意识之外,其它都能达到他上辈子那条鬼索的指标。
  顾璋心脏跳动的速度都加快,抬头见大殿中间没人,上前朗声道:“臣请命前往刚赤府,为陛下分忧。”
  明盛帝:“……”
  刚好撞在你小子头上了是吧?
  百官也很是震撼,看着队伍后侧站着的少年,完全不知道为什么顾璋会站出来。
  尽管同为五品,但刚赤府是个小府,辖下一共才四个县,不仅苦寒,粮食产量也低,妥妥是个贫困地区。
  若单单只是穷也就罢了,可偏偏还靠近边关,有打仗的风险不说,很多决策和事情都要受军队管辖,很多决策都不能落地。
  还不能出疏漏,出了疏漏可能影响军营,做好了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就要吃挂落,妥妥是个吃力不讨好,没人愿意去的地方。
  谁瞧不懂顾璋这个操作,好好的前途大好的京官不当,跑去个很难做出成绩的地方?
  别人是明降暗升,这一遭分明是明平暗降!
  顾璋在大殿上,十分大义凛然地说大道理,说自己一颗拳拳报国之心,说自己十分倾慕薛将军,想去见识一番边关风采,保家卫国人人有责,他也愿意贡献一份力!
  少年激昂的声音,配合铿锵有力的誓词。
  说得是感人肺腑,许多官员不由心中感叹,此子年纪虽小,但有心有大义啊!
  明盛帝心中叹息。
  头一次觉得他的顾小状元文采太好,也不全是好事。
  一番说辞说得百官颔首,群臣热血沸腾,他若是拒绝了,岂不是做了恶人?
  明盛帝早早就被顾璋一次次磨得动摇了,想着如今边关局势还算平稳,男儿磨炼一番也未必是坏事,便也松口应下了。
  顾璋乌眸顿时亮了,神采奕奕拿出奏折,开始说自己结合前后两辈子的肚内存货,写出来的关于“如何在不影响农耕的情况下发展文娱,提高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当地税收,促进经济发展。”
  他自然不可能直接用上辈子学过的那套说辞,只能摆数据、讲事实,等京城和金瑎那地方的数据用完了,又引经据典谈古论今。
  早朝上文武百官听着顾璋这套观点,即使从前没往这方面想过,也很快被顾璋的内容吸引了心神。
  这样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的气度,让许多朝中大臣都将目光落在顾璋身上。
  武官还好,许多在地方有过实际任职经验的文官,听得精神大振,眼神中不免异彩连连。
  许多官员都觉得颇为可行,也颇为心动,眼看就要出列建议:这法子好,就让顾璋这小子试试!
  顾璋见前头架势不对,不知是要开始吵起来了,还是要给他挖坑,他在说完奏折内容后,一刻不停地高声道:“臣即将离京赴任,此法后续完善推行,还请皇上亲点能臣。”
  被跨时代的思想惊艳到的文官们,顿时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火热沸腾的心顿时呲哇一声凉了。
  他们都忘了,这厮马上要走了!
  怎么会这样!!!
  分明是一个治世奇才的好苗子,怎么能去那么危险的边关,要是出事了怎么办?
  而且顾璋是文官啊,怎么能让他小小年纪去刚赤府呢?简直暴殄天物!!
  方才他们怎么就被那小子一番说辞给说得热血冲头,忘了阻拦一番?
  顾璋满意!
  等早朝结束,他还暗搓搓给明盛帝推荐了燕先竹,不能光他被甩任务,要忙一起忙起来!
  燕先竹早早就凭自己的人情世故,在翰林掌教这个舒服的位置呆了好些年了,地位又高,又不像是六部官员那样责任大,事情重。
  他没想到,臭小子竟然撺掇皇上,把那些工作全都交给他来完成,甚至忙到脚不沾地!
  玉照殿里。
  明盛帝耐心地给顾璋交代边关的一应事项。
  说得差不多后,他笑道:“要不朕给薛将军,或者见雷写封信,帮你说说好话。”
  这就跟许多知名学院入学时,学生可以带各种名臣大儒的推荐函一样,还挺常见。
  顾璋心中警铃大响:“这就不必了!”
  明盛帝笑骂:“你还真当自己人见人爱?”
  顾璋撇撇嘴,辩驳道:“依照您描述的薛将军的性格,这好话一说,还指不定是不是加好感,万一要是觉得我真的是媚上的关系户,不仅心里更讨厌我,还指不定写信来骂您嘞!”
  宣朝自从开国皇帝起就风气开明,先帝在的时候,还有御史台的官员,敢于振言告诫先帝:“天下者,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②”
  字如其人,顾璋就看薛将军那手凛冽如刀割,墨汁淋漓刻骨的字,就知道薛将军性格绝对严正。
  明盛帝轻咳两声:“朕不至于这点威信都没有。”
  顾璋摇摇头:“还是不要了,到时候弄巧成拙,指不定薛将军真要写信来劝(骂)您,然后对我更没鼻子没眼了。”白板印象就挺好!
  明盛帝:“……”
  他在臭小子心里,竟然这点威信都没有吗?
  明盛帝无法,只得再多给顾璋讲讲边关情况,还道:“你师父早年也去过边关,回去多找他请教经验。”
  “嗯嗯,我知道的!”顾璋连忙应是,然后又从明盛帝的龙案上,在厚厚的一堆里找到自己写的考卷,煞有介事地认真叮嘱:“考试一定要考,还要户部所有官员都参加,再派人监考,不许作弊,这可是我辛辛苦苦出的卷子,您可千万不能浪费了!”
  明盛帝把题目一看,都是些很神奇的题目,比如知道某条河的长度,再加上一点寻常信息,就能算出河边田地地总面积?
  明盛帝看顾璋幸灾乐祸的小眼神,想到盛正业领着一群户部官员,对着题目苦思冥想抓耳挠腮,莫名也觉得有些趣味:“就按你说的来。”
  明盛帝这时突然发现一件事,又是算学书,又是文教娱乐,两个事情都是顾璋提了苗头,然后他本人就溜之大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