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早上在家腌制,不会打扰小石头念书,中午出来卖两炉,然后收拾好铺子回家正好下午申时,方便做晚膳,小石头从学院回来,总要有口热饭吃。
  秋娘对顾璋道:“这没事了,你去瞧瞧你师父,不好怠慢了人家。”
  顾璋瞧着外面也没什么事,便也点头,他小声对秋娘说:“我刚刚留了一小条五花肉,娘你别卖给别人了。”
  顾璋走到后面。
  燕老旁边的一小碟肉都吃完了,他凑过去,明知故问:“师父,味道不错吧?”
  燕老笑道:“异香扑鼻,其味无穷。”
  “我就说吧,这种刚刚出炉的最好吃了。”顾璋又抬头对站着守在一边的姜武笑道:“姜武叔忙了一上午,也饿了吧?”
  姜武黑脸。
  谁在这股浓郁的肉香里不饿?
  顾璋手摩挲下巴:“姜武叔不爱这一口,要不我去隔壁给你端一碗阳春面?隔壁的阳春面也是开了好多年的老字号了,味道不错的。”
  姜武:“……”
  臭小子肯定是故意的,有大肉在眼前,还被馋了这么久,谁想吃清汤寡水的阳春面?
  他握着刀的手紧了紧,克制住自己有些发痒的手,脸更黑了。
  ***
  与此同时。
  两拨人都在寻找顾璋。
  一拨是问心学院的学子,休沐这日,余庆年组了个局,赏花品茶,吟诗作对。
  偏偏正在饭点,有人提起顾璋今日休沐没来。
  “好像是因为家中开业,说是要回去帮忙。”
  余庆年手中的扇子突然停止摇动,“开业?”
  一桌吟诗作对的学子,不少都想起那日食堂闻到的香气。
  连午膳都用不下去了,“可有人知道顾璋家的铺子开在何处?”
  第二个,就是萧学政了。
  试验田的选择出了些问题,他本想去学院找人,被随从告知今日休沐。
  又乘坐马车去燕府找人,没曾想,也扑了个空,不仅徒弟没找到,连燕老都不在府里。
  他又找到顾璋家里,再次扑了个空,这才被邻居告知铺子的位置。
  忙忙碌碌一早上,连饭都没来得及吃。
  萧学政只觉得肚内空空,有些饥饿难忍。
  上次他这么难受,还是在监考时,顶着炎炎烈日,去考棚里查看情况。
  又是顾璋。
  “老爷,要不先去吃点东西?”
  萧学政叹息道:“算了,先去找他,要不等会吃完,他怕是又要跑了。”
  两拨人马走到热闹的晴空巷,从两头进入,都不约而同好奇道:
  “今日晴空巷人怎么这么多?”
  再往里面走点,就看到一群人,喜笑颜开的捧着竹筒,或提着油纸包往街外走。
  人群走近的那一刻,扑鼻的奇香迎面而来,小半个巷子都弥漫着这股鲜浓的肉香。
  萧学政眼前一亮:“这是那日闻到的香气!”
  再闻一口,只觉得催生了肚内饥饿,还催生了翻腾的馋虫,感觉周围路人手里的肉看起来都更香了。
  他快步朝着前方赶去。
  等两拨人汇聚到顾璋家铺子门口。
  “什么?买完了!”
  萧学政和学院里的学子都愣住,怎么会这么快就买完了?
  这香气分明还浓着!
  旁边铺子的老板羡慕得牙齿都要酸掉了,“当然是卖完了,人家都开始收拾了,骗你们有什么好处不成?”
  余庆年不死心。
  他那日才吃了一口!
  一口!
  那味道至今都好像还在他嘴里回味。
  他走到前面,就看到许多人也忙不迭地问:
  “明日还是这个时间吗?”
  “我先定明日的行不?我现在就给钱,你给我留着。”
  “怎么就没有了,分明还早!”
  秋娘连今日这样的架势都还没整明白,明日没了顾璋,哪里还敢收预定的?
  又不愁卖,当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她道:“实在是不好意思,人多脑子怕是记不住,到时候万一弄错,耽误大伙吃饭的兴致就不好了,若是想吃,明日赶早来就好。”
  刚想要预订的余庆年:“……”
  他顿住要上前预定的脚步,开始认真想,是让小厮明日早早过来排队,还是找顾贤弟走个后门?
  ***
  铺子里。
  见顾璋真从隔壁端了一碗阳春面回来,姜武感觉肚子里的馋虫都开始叫嚣起来。
  身体似乎都在渴望空气中没散去的肉香,口腔中都分泌更多的口水。
  姜武严肃着脸,不露分毫,只是喉结悄悄滑动了一下。
  顾璋端着阳春面,往姜武和燕老的方向走。
  姜武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得罪臭小子了,竟然真只给他一碗面。
  把他们请到铺子里,难道不应该是为了刚刚出炉的杂嚼吗?
  顾璋见姜武绷着脸不说话,最终还是忍不住笑起来。
  他端着面拐了个弯,走到炉子旁边,取下一块漂亮的金褐色五花肉,用刀切成均匀的厚片,在面上厚厚的码了一层。
  上方的五花肉不沾汤汁,依旧保持着焦香酥脆的口感。
  下方的则浸润到了鲜美的面汤中,吸饱了面食的香气,肉则是带着点焦脆多汁的口感,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习武之人胃口大,每餐都要吃主食、吃肉,这才会有满足感,顾璋当然不会让人来帮了忙,还饿肚子。
  顾璋说:“这一碗不错吧?”
  姜武瞪了他一眼,还是端起碗,夹了一片烤得外酥里嫩,表面不知撒了什么香料的五花肉,吃到了嘴里。
  即使不重口腹之欲,这种肉香混合着面食带来的香气和满足感,也让人觉得一口口停不下来。
  等萧学政穿过人群,成功进入铺子里时。
  姜武吃下了最后一片肉。
  萧学政:“……”
  他终于不是只闻着味了!
  见到了肉!但下一秒,就消失在了别人的嘴里。
  燕老本笑着瞧两人交锋,见到萧学政来,问道:“萧学政特意前来,所为何事?”
  当然是为吃这一口让他魂牵梦萦的炙肉!
  “咳咳。”萧学政察觉到自己心里的想法,尴尬地轻咳嗽两声,然后道,“关于试验田有些事找顾璋。”
  秋娘放这个大人进来,就一直注意着这边的情况。
  闻言,对顾璋道:“小石头你自个儿去忙,这里我们忙得过来。”
  顾璋对秋娘道:“那食签需要我帮忙吗?”
  秋娘挥手赶他:“这点事娘还是能做的。”
  秋娘想到今日的情况,觉得浑身都是干劲儿。
  再想到今日收到的银钱,便觉得什么困难都不是事儿!
  顾璋一行人便上了萧学政的马车。
  马车朝着晴空巷外行驶的时候,萧学政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还飘着淡淡香气的杂嚼铺子。
  燕府。
  萧学政道:“试验田的事,我本想在府城附近找村子,可收集了一圈,”
  他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以开口,“府城周围可能没有合适的村子。”
  顾璋:“不敢担风险很正常。”
  毕竟田里的收成,可能是一家数口人,未来整整一年的口粮。
  萧学政倒是没想到,他本以为少年年轻气盛,自己提出了想法,还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若旁人不信,肯定要羞恼,真是痛骂人有眼无珠。
  尤其是上次了解过神仙水的始末,他都认为顾璋是那种典型的年少气盛的秉性。
  他笑得轻松了些:“其实我这里还是有几个村子愿意的,你看看哪个合适?”
  他取出几封公函。
  一共五封,顾璋一一打开。
  全是来自家乡,他们县城周围的村子。
  看来他还是在家乡的名望更高。
  萧学政道:“这五封里,有两个村子说,还是希望能保底有一石六斗的收成。”
  顾璋将这两封放到一边,哪有不承受风险,就想享受巨大利益的好事?
  若真的减产了,岂不是要怪罪到他头上?
  顾璋又打开一封,他都气笑出来,大丰村也好意思来?
  不过大丰村和他们村就隔一条河,这几年亲眼见证了他们村收成一年比一年多,愿意试试倒是不奇怪。
  但他可不愿意。
  他从不是圣人,能好心到去帮捅过他一刀的人。
  萧学政见他关上,连忙道:“其实这个村也不错,摁手印的人数是第二多的,而且距离你们村很近,想必环境你也更熟悉。”
  燕老和姜武都想起是哪个村了。
  燕老抬眸道:“还是让顾璋自己选吧,毕竟他自己更了解情况。”
  萧学政察觉到燕老语气中的提醒,虽不知为什么,但也放下了大丰村的那份公函。
  顾璋拿起下一封,是永河村的。
  才刚刚打开,入眼就是代表村民同意的红手印,盖得密密麻麻的。


第57章 同窗
  “永河村的村长应当是你们顾氏一族的族长吧?其实除了这份公函; 他还托官差带了句,若有府城附近的村子愿意,那更好; 你也方便。”
  萧学政感慨道:“五个愿意的村子都在你们县,甚至官府这边还收到信,说县城里不少人家,愿意出合适土地,真是难得。”
  他作为提督学政,从京城到宁都任职三年; 如今已过两年,在学子中; 恐怕都没有这样的威信,更别说百姓了。
  也许大多百姓; 根本不知他的名号。
  他忆起自己这个年岁的事; 都有些不敢想; 顾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村长可能是不想我为难。”顾璋调侃笑道:“不过他恐怕也没想到,府城周围竟没一个村子愿意。”
  顾璋将手里的公函放到一边,决定道:“那就把试验田定在永河村好了; 正好我对永河村的情况熟悉。”
  既然就近原则无人敢冒险,那自然要肥水不流外人田。
  萧学政迟疑; 问道:“本就有风险,隔得如此远; 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顿了顿,提醒道:“家乡毕竟还是不同的,根在哪儿。”
  “没关系; 如果是永河村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高。”顾璋声音沉稳; 透着底气。
  他说有失败的风险,不过是为了让人觉得,他做这事也有些难度,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其实心中把握,至少还是有个八九分的。
  顾璋解释道:“村里人信任我,会严格按照我说的来做,不会因为觉得有些步骤离谱,就偷工减料。”
  “而且我在永河村生活多年,对那里的水土情况最了解,若真的出现问题,也方便及时调整。”
  燕老忆起小徒弟敏锐的洞察力,也觉得在已经生活过多年的永河村,会比别的地方成功率高,他补充道:“可以任一名骁骑待命,八百里加急送信件,老农对田里观察的仔细,一般都能早早发现苗头,只要传信快些,也不至于耽搁。”
  萧学政也觉得此言有理,而且现在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那我便回去和知府商量一番。”
  这时,屋子里响起了一阵咕咕叫的声音。
  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萧学政尴尬地笑笑,他满脑子都是亩产可能翻倍的试验田,都忘了自己还没吃饭了。
  顾璋压住唇角的笑意:“萧学政日理万机,忙得都顾不上饭食。”
  燕老也邀请道:“不如在府上用一些?”
  萧学政哪里好意思说,他原本是闻着香味,想要去吃杂嚼的,只是晚了一步,结果就买完了。
  “那就叨扰了。”萧学政道。
  试验田的各种事项,都是由顾璋亲手把关的。
  和顾大根和顾老爷子带走的那套方案大不一样,毕竟一个只是从一石四五六斗,提升到两石,另一个几乎是翻倍了。
  土壤的肥沃、虫害杂草的处理、特定菌落分解出的腐殖养料,冬日雪水的利用、肥料的升级……
  在不直接改变种子品种的情况下,需要做的事情就多而繁琐了起来。
  ***
  当晚。
  黎川从书铺回来,推开小院门,就闻到一股熟悉的香气。
  黎川家是个靠近码头的窄小院子,宽大的院子被隔成好多间,租给好几户人家。
  黎川和他寡母两人,租了靠角落的一间,旁人住一家三口,一家五口,甚至更多人,他家两人,倒显得宽敞。
  门口摆着一盆盆衣物。
  黎川看了眼还在灶房里忙碌的瘦弱背影,放下书,换上了一身粗布短打,挽起袖子,拿起扁担和水桶,从这条街尽头的公共井里,一担担地挑水回来。
  “川儿回来了?”妇人听到动静出来,擦了擦手从灶间出来,见他在担水,连忙道,“快放下,你怎么能做这种粗活?”
  “这也能锻炼身体,日后入了考院,也不至于因为身体虚弱被抬出来。况且娘都做得,儿为何做不得?”黎川避开妇人的手,将水担到木盆边。
  等他将满院子的木盆都盛满水,额头上已经浮现了一层细细的汗珠,感觉肩膀也有些酸痛。
  今日抄了一日的书,黎川稍稍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