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娘也早就好奇后面怎么处理了,她刚刚听完就忍不住“呸”了一声。
顾璋道:“后头,那个商户女找人把他打了一顿,听说给他丢到家里矿场挖石了,扬言挖足花用她的银钱,才放他走。”
项门大手大脚管了,吸血妻子两年多的时间,还养了外室,哪里是靠挖矿这种活计能还得干净的?
秋娘一拍桌子:“干得好!”
憋了一肚子的闷气,总算给吐出来了,秋娘见顾大根没反应,朝他看过去。
顾大根连忙挺直腰杆,放下手里的零嘴,端正坐好,站队道:“这种人没良心,就该天打雷劈!”
在外人面前怎么端着大官老爷架子,回到家里,顾大根还是一如既往的怕秋娘。
秋娘又忧心:“你看人家都结了又离了,小石头你连个小娘子的手都没拉过。”
顾璋连忙伸手,双手抓住他娘和王氏的手,笑眯眯道:“谁说我没拉过的?这不就是!”
秋娘和王氏同时嫌弃,难得主动甩开顾璋的手,不让他牵,“胡说什么呢?”“都一把年纪了,还小姑娘,不害臊!”
“娘和奶只要天天笑着,就永远跟十八岁的小姑娘一样!”
“你就会转移话题!”秋娘气得戳他的脑门:“怎么不拿这张漂亮小嘴去哄个媳妇回来?”
“除了家里穷得没钱的,谁家十七岁的儿郎还不成亲?”
顾璋瞪大眼:“哪有娘这么算的?我分明才十五!”
为了避免已经在宁都形成关系网,认识媒婆一大堆的顾家人给他安排相亲,顾璋决定早早动身!
去京城!
就不信了,去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还能找人给他相看不成?
正好参加明年春闱,只要过了春闱,就凭小□□帝欠他的封赏,怎么也要在殿试给他走个小后门。
要是顺利的话,明年就解放了!
日后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他跃的大好时光,再也不用整日困在书院里念书了!
不过要走,也要先将很多事情安排好。
顾家人纷纷动了起来。
首先是村里的家当。
村里的房子村长照看,打理,不仅有御赐匾额的威慑,还有顾璋的名气在,倒是不用担心。
哪怕是房子被偷走一片瓦,恐怕那人都要被捉出来,然后被宁都人一口一个唾沫星子给淹死。
还有就是村里的地了。
顾大根和顾老爷子,对那些地还是很喜爱的,舍不得卖了,也舍不得送给村里。
于是顾璋改了一下,田还是在顾大根和顾老爷子名下,但是地里的产出,就不用再给他们送了,无论是银子还是粮食。
让顾方正用这个钱,办一个族学。
顾璋心里还是有族人的,他没想过走了就不管族人了,这毕竟是他的根,他爹娘爷奶待了大半辈子的地方。
而且顾方正真的是很好的领头人,他不敢说永河村的村民,比西山村、长阳村强很多,只是在村长的管理下,遇到事时拧成一股绳。
他得中举人的时候,名下田产可以免税,也没人硬要来把田挂在他名下。
若族里往后能出一两个有天赋的读书人,在官场上也可以相互照拂一二。
而且据虎头说,受他的影响,家乡念书的娃娃多了不少,他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向上走的机会。
村里的事安排妥当了。
剩下就是府城里。
宅子好说,可以全部交给牙行统一管理,每年的租金可以通过汇通钱庄送达,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即可。
再就是杂嚼铺子的营生了。
这铺子生意好,关了实在可惜,还有不少酒楼、做杂嚼营生的老板,都想买了方子去。
甚至还有酒楼开出了800两的高价。
可缺了顾璋给的孜然,就少了一大特色,即使卖了方子也会败了名声。
在顾璋的劝说下,顾家人还是决定关了铺子。
原本以为做这个决定会很心疼,但是想想,也不过是问心道一间宅院的租金。
顾家人的心态,在宁都府城,确实被养得改变了许多。
唯一委屈的,恐怕就是吃惯了他家杂嚼的食客。
关铺子前三天,秋娘觉得和老食客也熟了,顾念着情谊,就挂了个牌子,敞开卖三天。
食客们简直如晴天霹雳,一边高兴终于能一口气吃个痛快了,又一边心里哭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吃了,呜呜呜!
铺子红红火火地热闹了三天,在不知多少食客不舍的瞩目和哀嚎下,关了门。
……
大大小小许多事,总算是在入冬前,全都安排好了。
顾璋也准备要进京了。
黎川他们得知他打算进京起,就打算跟他一起走,早点去早早适应。
最缺钱的黎川,也在卖了“教材参考书”后,生活宽裕了许多,不缺这点提早去京城住宿的银两。
顾璋出发进京这天。
宁都府百姓和周围的村民,闻讯而来,夹道相送。
有的骑着自行车,敲着自制的车铃铛,一路“滴铃滴铃”的响,还对着纷繁的人群喊道:“让一让,让一让!”
有的是一个村好多人,挤在一辆牛车上,等到了地方,就迫不及待地从车上跳下来,还嘟囔挤死了,谁踩我。
顾璋站在大船上,远远望去,觉得宁都的路都平坦了。
也许是被热闹来往的人群踩平的,也许是被一群群踩着自行车当玩具的小孩铲平的“玩乐场”,也许是被骑着车来来往往的大人,将一个个颠到他们的坑填平了。
谁知道呢?
他只是瞧着,如今宁都青山绿水,麦田飘香,四路平坦通畅,百姓安居乐业。
可谓政通人和。
插着“奉旨礼部会试”旗帜的船,缓缓驶出码头。
两岸人影重重,朝着船上顾璋挥手,不舍地送上他们最朴素、最真切的祝福。
我们宁都的小农神大人,以后一切都好啊。
第69章 卡牌
顾璋要走。
余庆年几人都一道; 顾璋把家人也带上了,不论这次考不考得上,也去京城玩几年。
不过燕老这次没能和他们一起坐船走。
他腰腿有伤; 这些年虽然保养得很好,可如今天冷,船上寒气也重,怕旧患遭不住被挑起。
故而他打算等明年春暖花开再动身进京。
不过即使人没去,挂念和担忧的心却半点没少,他早早就给大哥去信一封; 让大哥帮忙照拂一二。
***
顾璋带上了王氏和顾老爷子,当然不是不担心他们的身体。
不过与燕老有旧疾不同; 王氏和顾老爷子的身子骨还是挺硬朗的。
虽然早年有些辛苦,但都不严重; 在顾璋这几年潜移默化地给家里东西“加料”调养下; 已经好了许多。
顾璋还准备了些上好的皮子; 制作了一批保暖之物。
顾大根和顾老爷子,自从天气稍稍转凉,就迫不及待带上了厚实毛皮做的帽子、手套、护膝; 在船上转悠。
许是有了点官职,不似原来那么直白的炫耀; 带着点暗搓搓的意味:“听说船上寒凉,我家儿子就把他和友人去骑射打猎得的皮毛都翻了出来; 你说说,买点不就好了吗?非要亲手做,这古怪模样; 让人怎么好意思戴出来?”
船员:“……”
我看大人你这不是戴得挺好,挺大方的吗?没见着不好意思啊!
顾老爷子也笑眯眯地摸着耳朵上覆盖的皮毛道:“别看这模样古怪; 效果倒是好,站在船上吹风,耳朵脖子一点也不觉得冷,还热乎乎的。”
这爷俩吃完饭在船上消食的功夫,就在外面把身上暖和厚实的套装吹了个遍。
这一身,可谓是羡煞众人。
谁没个护膝、帽子?
但谁家身上这一套,都是家里孩子亲手去打的?还是体贴着亲手设计的?
尤其是那个护住耳朵、脖颈一圈,只露出一小张红彤彤脸的帽子。
没钱买皮子的船员,已经暗搓搓地想好,要怎么改改自己头上的帽子和围巾了。
“这看起来就暖和。”
“我和老爷子站在甲板上,我都被风吹得哆嗦了,他脸色变都没变,红润得很,瞧着浑身上下都热乎乎的。”
“顾老爷命可真好。”
两个船员抬着分发的姜汤,边走边闲聊着。
倒是让黎川听见了。
他本打算独自一人进京赶考,可他娘不知从何处听说,住在客栈会吵闹不宜复习,膳食可能会被别有用心之人下药,说要跟着来,给他把杂事都操持好了,让他安心备考。
顾璋从船舱出来的时候,就迎面撞上了黎川。
他拿着银钱问,这套皮裘可有多的?
顾璋道:“自然是有的。”
谁家准备衣服不备几套换洗?
他带着黎川进了他的房间,从里面翻出几套好看精致的:“这个可行?”
黎川见这比顾家人身上穿得还好,连忙道:“璋弟啊待我至诚,这心意我领了,倒是不用这般好的,这还是留着你孝敬长辈的好。”
连顾璋的父母都没用这么好的,他借花献佛,怎么好拿了最好的去?
顾璋拿了一套大小合适的,塞到他的怀里,“这可是他们挑剩下的。”
说起这事,顾璋也有些哭笑不得,原本他只是从家里翻了几张丑皮子出来,只是打版试试效果。
后来又找了铺子,用柔软漂亮的毛皮定做了好的,没想到,家里人听说那个丑丑的是他亲手打的皮子,还亲手做了一小部分,都纷纷高兴地把那套有些丑的穿在身上。
顾璋说完,黎川这才收下。
顾璋摸摸自己的行李箱笼,翻出几个露指头的手套:“旁人都来找我打听这个,你倒是不同。”
“买一赠一,就当是送你了。”顾璋塞到他怀里,还威胁道,“我做的丑,你可不准嫌弃!”
黎川:“……”
他低头看了看灰不溜秋,缝线还有点歪的露指手套,张了张嘴,没说话。
顾璋把他这点性格拿捏得死死的,打定他不会拒绝,又道:“有了这个手指灵活,无论习字,翻书,做笔记都方便。”
再加上这一记王炸,黎川只好收了东西回房。
黎川母亲收到儿子心意,摸摸身上暖和的皮毛,也高兴的说不出话来。
新上船的人,起初都觉得新鲜。
学子纷纷来讨了,或者仿制了露指手套,关在房间里烤着热乎乎的小炉子,暗暗奋斗,准备春闱。
陪同的人也活跃了两天,今儿在船两侧看山水风景,明儿在甲板上看水里的鱼儿,还能精神百倍地聊天。
但这样日复一日的船上时光,仅仅过去不到一旬。
新鲜感一过,大伙就都撑不住了。
学子们在摇摇晃晃的船上看书久了,感觉眼前的字都开始晃悠起来,看书就有点想吐。
陪同大人、书童们,也没了最初的兴致,随着天气一天天转凉,都缩到了屋子里。
顾璋也觉得无聊。
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用这段时间读书,无论走水路还是走陆路,赶路的时候读书人也难受,效率也低。
而且不论船还是马车,肯定都颠簸,现在这会儿又没有眼镜,他还是想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的。
这样好的世界,若看什么都迷迷糊糊的,岂不是太浪费了?
他也无聊地跑过来,看看家人怎么消遣时光。
看着顾家人聚集到一个房间里,坐在一起烤火聊天唠嗑,围着火炉坐成了一个规规矩矩的四边形。
顾璋脑子里顿时冒出了一个熟悉的东西,老少皆宜,到末世五十五年都没断绝的卡牌游戏,流通度甚至不输于国粹。
这等消遣时间,带来欢愉之物,这时不用,更待何时?
顾璋想到就做,他没带够纸,就去好友那儿搜刮了一圈,然后几张粘合在一起,再加入了点系统里兑换的天然植物胶。
一张张软硬适中的纸牌就制作好了。
考虑到顾家人的接受能力,他简单直接的改成了1文、2文、3文……
卡牌中间的图案,还换成了他画的铜钱。
A和2,他则换成了“银元宝”“金元宝”
至于大王小王、他直接换成了“金秋”“丰收”
上面分别画上了两种作物丰收时候的场景。
秋娘:“这看着还挺有趣。”
他们唠嗑了好久,能说的不能说的,都已经唠完了,这会儿本就开始无聊,顾璋说教他们玩,都挺捧场。
王氏和顾老爷子,起初听得晕晕乎乎的,顿时摆手退出:“你们玩。”
他们老了,脑子都转不动了,这么复杂的游戏,可真是为难他们了。
顾璋也不劝,只是带着感兴趣的秋娘,和不得不硬着头皮上的顾大根玩起来。
“对8。”
“对9!”
“那我出银元宝可以吧?”顾大根有点犹豫,觉得会不会太大了,有点心疼。
有顾璋带着,很快就玩了起来。
起初王氏和顾老爷子,只是笑呵呵地在旁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