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太子-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的问题是,红薯与土豆一样也会消耗较高的土地肥力,讲究固肥与轮种,且这个时节大多数地里都已种了东西或是刚刚收成,李承乾名下没有足够多的合适土地用于试种,唯有让司农寺出面,将条件写上,请符合条件的长安百姓自愿报名。
  事情安排下去,李承乾本以为对于这类新式作物,人们总会观望观望,哪知衙门刚发出公示,消息便四散开来,前来报名者络绎不绝。
  世家们议论纷纷。
  “你们说这红薯又是何物?”
  “谁知道呢,见都没见过。西红柿西瓜、辣椒土豆,现在又是红薯,也不知道东宫那位哪来这么大的本事,弄来如此多新作物。”
  “红薯可不是东宫弄出来的,是那群击退突厥的神鸟。突厥二十万军,眼看就要踏破京师了,突然飞来这么一群鹰鸟,这鹰鸟竟还带着许多粮种。你们觉得这事奇不奇怪?”
  奇怪,怎么不奇怪呢?
  有人感慨:“李家似乎真有点气运在身上,也不知道这回的粮种是什么,总不会也跟土豆一样吧?”
  此话一处,众人心头咯噔一下。又一个土豆?
  有人嗤鼻:“说李家有气运我是信的,若没点气运,如何能一掌天下。可要把那些鹰群说得神乎其乎,说是天降神鸟,我却不怎么信。你们不如先想想,这话最初是从哪里传出来。从彼时渭水的军营,从亲征那位的身边。
  “自古以来,哪个帝王继位不想搞点祥瑞,以证明自己是上苍指定的天选之主。更何况几个月前那场宫变名义上是前太子逼宫谋反,实则如何,聪明人一眼皆知。
  “甚至为了以防万一,当今这位手段何其狠辣,非但弑兄杀弟,还斩草除根。有这些事情在前,他只怕比任何人都希望有这么一场‘祥瑞’,把他干得这些事全都压下去。如今有了‘天降神鸟’,谁还会提他那些不光彩的过往?”
  众人默然深思,岂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李世民好深的心计。
  也有人蹙眉:“鹰群围攻突厥营地之事,可不是常人能做出来的假象。”
  “何须是假象?譬如我今日出门,碰巧守株逮了只笨兔子,我见人就说,老天对我多厚待,我刚感觉饿了,想吃只烤兔子,就给我送来,都不必费力气抓,它竟自己撞树上晕了,让我白捡。
  “旁人听了会怎么想?会不会也觉得我运气确实好,得老天厚待?说得人多了,这么想得人多了,是不是也就越发像这么一回事了。你们怎知鹰群之事不是如此?”
  那人深吸一口气:“我们都不在军营,具体情况如何,都是通过渠道打听,虽弄明白了大概,却未必足够详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这群鹰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从何而来,但可以看出他们是带着粮食迁徙的。
  “突厥人是因为想射杀鹰鸟激怒了它们,从而引发群攻。结果害了自己,便宜了李唐。当然这是最浅显的,李唐在事后将鹰鸟塑造成上天派来帮助他们的使者。若往深处想,有没有另一种可能?突厥人为何愤而射杀鹰鸟?这里头是不是也有李唐的手笔?”
  李唐瞅准时机,接住鹰鸟给突厥招祸?
  这就纯属放飞思维阴谋论了。但越是阴谋论,越是有人相信。又或者说,阴谋论让他们更能相信,也更愿意相信。
  “若是如此,那这红薯?”
  “谁知道这群鹰鸟哪里弄来的红薯?不过这不重要,你们想想,土豆这等高产作物,世所罕见,古往今来上千年也就出过这么一回。他李唐还能一碰碰俩?更何况你们前头也说了,东宫那位弄出来的东西不少。西红柿西瓜辣椒等等,唯有土豆有此能耐,其他都没有。”
  众人恍然。是啊,其他可都没有呢。
  有人勾唇,又道:“确实如此,红薯如土豆一般高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能说绝无可能。但我们当中都有人将它与天降神鸟联系在一起,你们觉得民间会否也这么想?”
  大家互视一眼,都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
  红薯试种报名点。自辰时初刻,报名点官人还未上值,大门未开,门口便已聚集了许多人,满满当当,一眼望去,只见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诶,吴大娘,是你啊。你也来报名参加红薯试种,你报名多少田地?”
  “三分。”
  “啊,怎么就三分啊。”
  吴大娘一拍大腿:“你当我不想多报点,我们家名下符合条件的只有这三分地,我能怎么办。对了,你们家呢?”
  “两亩。”
  吴大娘睁大眼睛:“如何这么多?这都什么时节了,你两亩地竟然还没种上东西?”
  “这不是本来打算今春种植土豆吗?可我们村运气差,上一批土豆种薯只分到一点,我们家抽签没抽中。”
  吴大娘不解:“既然没抽中,那也总要种点粮食吧,总不能就这么空着,这不是浪费土地吗?”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家人口多,分的地也多。其他都种了粮食,这两亩是专门为土豆留出来的。听说土豆有春种跟秋种,就想着春种没捞着,秋种总可以。
  “而且我们早跟邻村说好了,等她们春种的土豆成熟,就跟他们买种薯,秋天直接种上。我们这么打算着,便决定先不种别的东西,也是怕先种了别的,会影响秋季栽种土豆。”
  吴大娘懂了,却还是惊讶:“你们这也太冒险了点。既已打算好了,为何不等过阵子秋季种土豆,还来报名参加红薯试种。这土豆的收成是大伙儿都看得见的,红薯是个什么玩意儿,能产出多少还不知道呢。你若是地少也就罢了,两亩可得好好考虑清楚。”
  旁听者中,不知是谁嗤了一声:“这位大娘,你就别替他考虑了。你这是纯属白担心,也不瞅瞅这红薯怎么来的。那可是天降神鸟带来的良种。神鸟知不知道!那是帮咱们打退了突厥的啊。
  “神鸟是上天派来的,它们带的红薯自然也是天赐下来的。天赐的东西能差吗?不说超过土豆,怎么也不会比土豆差,指不定比土豆还强呢。”
  众人一顿:“红薯能比土豆还强?土豆可是亩产三五千。”
  “老天爷给的东西能不强吗?看看神鸟多厉害。土豆能有三五千,红薯指不定能有五六千呢。”
  “五……五六千?这么多?”大伙儿张大了嘴巴。这是不是说他们来报名是最正确的选择?众人跃跃欲试,蠢蠢欲动。
  那人笑睨了吴大娘一眼:“所以你就别劝这位小兄弟了,这样的大好事,少上一亩少几千斤的收成,你这不是挡人家的道吗?”
  先前的汉子蹙起眉:“我觉得你这话不对。”
  那人一顿。
  汉子又说:“天降神鸟确实帮了我们,但若不是圣人本身厉害,突厥哪能因此就轻易退兵。神鸟是有功,但你把功劳全归于神鸟,而忽视圣人的努力,不好吧?
  “再说,就算全是因天降神鸟之故,为何会天降神鸟,还不是因为现在的圣人仁善,对我们百姓好,才能感天动地,让神鸟来助。那还不是圣人之故?
  “做人不能太贪心。神鸟已经帮我们这么多了,还给我们带来粮种。不管这粮种产量多少,情况如何,只需是粮种、能够吃,那就是大好事。你怎么能还奢求红薯一定要跟土豆一样呢?这不是那什么蛇什么象吗?”
  旁边有懂点学识的悄声提醒:“人心不足蛇吞象。”
  “对,人心不足蛇吞象。”汉子指了指报名点门口的公示,“不知道你认不认得字。但你既然来到这,想来也是报名的。会来报名,就算不识字,应该也听了官人们口述的公示内容。这内容是太子殿下写的。太子殿下都说,红薯试种,结果不定,请大家慎重考虑。
  “这说明什么,说明太子都不会那么贪心,拿到饼还嫌不够去想更大的饼。佛家还说什么贪嗔痴啥啥的呢,你这想法让神佛听了可不会高兴。”
  神佛不高兴?
  众人回过神来,纷纷双手合十告罪神佛。
  “各路大仙大神大佛,我们可没嫌弃红薯,不管产量多少,我们都不嫌弃。是这人嫌弃,对,全是他,不关我们的事。你们可千万别怪罪到我们身上。冤有头债有主。”
  那人:……
  “再说了,你们今天来报名点报名是冲着红薯能有土豆一样高产来的吗?你们若是这样,那也不配来了。”
  众人:???
  诶?咋就不配来了。
  汉子瞪眼:“你们自己想想,以往不管什么东西,哪样不是太子殿下身先士卒,全部试种成功了再给我们。西红柿西瓜土豆,这些种子种薯,朝廷收过一分银钱吗?没有。太子殿下忙来忙去,为的是谁,还不是我们。
  “既然这利总归是我们得的,那如今用得上我们,我们为何不上?我们要是都不上,红薯怎么办?留到明年得等多久?太子殿下是想让咱们百姓早点多一份口粮,为此劳心劳力。甚至为了以防万一,还提出倘若收成不好,由朝廷给予一定补偿。
  “太子殿下一片好心,方方面面都为我们考虑到了,但你们呢,一个个就想着红薯能跟土豆一样。那要是不能一样呢?到时候你们是不是还得怪神鸟给的不好,或者怪太子不该给你们试种?”
  众人一个激灵:“你放屁,谁他妈怪神鸟,怪太子了。”
  “既然如此,你们说什么产量?说个屁。反正不管你们怎么想,我是不看这个的。我阿耶说了,突厥人打过来那会儿,我们都没帮上忙。
  “太子殿下以前捣鼓那些东西,试种不管成不成功,所有风险都他自己担了。好容易这回凑巧他不便利,用得上我们,我们不能推三阻四,
  “我们既然手里有符合条件的田地,那就该上。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认。只可惜我家符合条件的就这两亩地,不然便是让我们家把所有田地都压上,我们也愿意。
  “不说别的。村里自打有了水车,不必像以前那般耗费劳力,我跟父亲兄弟几人地里不忙的时候,还能出去打打短工,或是去银月村等村子贩点腐竹豆皮来卖,总能赚点补贴家用。最多不就是损失这一茬收成吗?没什么大不了。朝廷既然需要我们,我们就上。”
  吴大娘竖起大拇指:“你阿耶说得对,大气,就该这样。朝廷需要我们,我们就上。就是这句话。”
  众人纷纷明悟:“对,这话说得好。我们今儿来这里,本也不是为了什么跟土豆一样的产量收成。朝廷照应,有需要,我们就来了。我们可没想那么多。”
  汉子轻笑:“那就还这么做,不要想太多。”
  众人点头:“是嘞是嘞。”
  转念一想,总觉得哪里不对,看向最先把红薯与土豆对标的人:“咱们虽然一直在闲聊,但谁也没提收成产量,就你提了。你说,你是不是就盼着这点收成呢?”
  “呦,你不会是冲着这点收成来的吧?合着要是没有跟土豆一样的收成,你就不搞试种了?”
  “那你还是别试种了。就你这样的,心不诚,也配给太子殿下效力,给朝廷效力?想要收成,回去等秋季土豆吧,那个保险,凑什么热闹呢。走走走。”
  “对,我们这么多人等着报名试种,可不差你一个。快走。”
  那人:……
  你们讲点道理,我可是在为你们说话。合着你们不想要跟土豆一样高亩产高收成吗?你们是不是傻,不知好歹!
  众人:我不听我不听。
  他们转头又继续闲聊起来。
  “你不知道,我家那兄弟,长得人高马壮,还盼着投军去杀杀突厥人呢,结果没成,现在还懊恼着。如今听说朝廷需要借用我们的田地试种,二话不说当场就说要参加,一定要参加。更被说试种所出全部我们得,产量太差还给补偿。那就跟更不用考虑了。”
  “是啊。我们家也是。哎,我们家怎么只有五分地能用,我恨不得搞他个五亩八亩的。”
  围观者连连相劝:“千万别,太子殿下说了,会派人考察是不是真的符合条件,你可别造假。”
  “我就随口说说,你们也当真。我怎么可能干这种事,给太子殿下添麻烦。这不是故意坏太子殿下的好事嘛。丧良心了才干。”
  听众们一一点头,是嘞是嘞,是这个道理。
  那人:……这波百姓有毒,带不动,带不动,完全带不动。
  消息传入世家耳中。世家人人神色肃然。不是因为计划失败,而是因为他们深刻意识到,李唐现今的民心已是空前高涨,而这种趋势或许现在还只存在于长安一城,但随着长安事件的蔓延,必然会扩展到天下各地。
  再有已然推广去南北的土豆与腐竹豆皮等物,以及即将要推广去的水车筒车。众人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倘若天下归心,万民拱卫。朝廷但凡有令,黎民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