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太子-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微顿。
  诶?这群人不是来参观他的“新宠”吗,怎么忽然又扯到说教上来了。一句话把李承乾高高兴兴炫耀“新宠”的心情扫了个干净。
  他蹙着眉:“我没有玩物丧志。我每日都有认真听讲,认真习武,先生们布置的功课也都完成了的,未有错漏。我只是在闲暇时瞧一瞧,玩一玩。
  “玩物丧志虽然不好,但那是指在极度‘玩物’而堕落‘志向’的前提下,我心志不堕,只在闲暇时玩玩有何不可,怎能相提并论呢?”
  于志宁愣住,一股熟悉的感觉萦绕心头。
  他其实很疑惑,他一心想教导好太子,掰正太子一些不好的作风,将恶习扼杀在摇篮里。可为何每每都事与愿违,太子总能找到论点来反驳他,偏偏反驳的话竟还让他无法反驳。是他错了吗?
  “殿下说的也对,但所谓“玩物丧志”何人不是从偶尔玩玩开始?若不在萌芽之时制止,往后越演越烈又要如何矫正?”
  对此李承乾能有什么办法,只能说思想维度不一样,两人不在一个频道上。
  他感叹:“于先生,你注重的是学习,可是在学习之外,还有生活呀。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是人,不是神,所以我也需要。更何况这是模型,不是玩物。”
  于志宁摇头:“虽是模型,但与玩物也无甚差别。”
  “差别可大了。玩物只是玩物,但模型不同。你看看它,这个水车是立轮式。立轮式是我提出来的设想。每每看到它,我就会想到这段时间与姜照一起搞出来的高转筒车与水转翻车,会想到一者对百姓之功,对大唐之功。
  “想到如今臣民的日子越来越好,我瞧着心里就欢喜。我心情好了,学习也更有动力。这也能督促我往后更用心弄出更多对百姓有利的东西来啊。所以,先生,这等惠利天下之举,你们不应该说教我,而应该夸夸我才对。”
  李承乾觉得高转筒车与水转翻车的功劳无人可以反驳,提到这点,于志宁总没话说了吧。哪知于志宁担忧更甚。
  太子殿下素来喜夸不喜贬,好听奉承恭维之言。闻得夸赞便洋洋得意,闻得批判便怒气冲冲。这点最是让他们担心。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作为帝王,更该如此。李承乾虽非帝王,却是储君,日后是要承继大统,登顶皇位的。如此做派,他日岂非容易被谄媚之人左右,变成宠信奸佞小人的昏君?
  想到此,于志宁又忍不住了:“筒车水车之事,殿下做的确实不错。但万不可自觉做出了一点成绩,有利于民便骄傲自满。殿下为储君,当时时自省,谦虚谨慎,见社稷百姓放在第一位。今日做好了,该想是否能做得更好。”
  李承乾:???
  于先生啊,我不就说了个让你夸夸我?你夸我两句会死吗!你是怎么又拐到说教上的!
  李承乾已经服气了,他居然产生了“于志宁,不愧是你”的感觉,大约是“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对此居然一点都不意外。
  陆德明孔颖达就更不意外了,他们甚至暗自点头,十分赞同于志宁所言,似李承乾这一有点功绩便大肆夸耀,趾高气扬的性子,他们也是看不惯的。这若是放在旁人身上也便罢,可这是储君啊。这怎么行!
  一人张了张嘴,正打算接上于志宁的话语,李承乾已然抢了先。他嘴角一勾望向于志宁,行吧,本来还打算看在你是我先生,每次功课教导也算用心的份上好好跟你说话。但你既然不想好好说,那就别说了。
  “于先生,请问何为一点成绩,何为很多成绩?若我为百姓所做只是一点成绩,那何人是很多成绩?古往今来,哪个太子做到了?于先生从前与我说的那些贤能者有吗?”
  于志宁张着嘴,突然哑声。
  因为他发现,不论是高转筒车还是水转翻车,都可说一句功在社稷,利在千秋,更别提土豆更是千万年难遇,能活万万人,说句是天下百姓的活菩萨也不为过,若再加上此前推广于民,成为百姓一计谋生的西红柿与腐竹豆皮等物……
  更别提,殿下前阵子才智斗突厥人,一举戳穿突厥人的阴谋,安抚百姓,使全程民心所向。
  试问这等政绩,别说古往今来的太子,还是只有六岁的太子,便是将天下众多帝王全部算上,又有几人能有?贤能者?谁比得上他贤能?
  对于这些,于志宁是钦佩的、欢喜的,更是欣慰的、自得的。这样的太子是他的学生啊。是他于某人的学生啊。往后史书传笔,太子是千古一帝,他就是千古一帝的帝师。
  也正是因此,正是因为李承乾不一般。他们做老师的更应该严格教导,务必不能让其变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是大唐未来的日月之光啊,怎么能出一丁点差错呢?
  所以凡是会让太子懈怠,会使得太子走上歧途的东西他们都需要制止,将一切不好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绝对不能让太子沉迷玩物,更不能让太子沉浸在自己的功绩里,自命不凡,只愿意听奉承谄媚夸赞之言,而听不得劝导规训与批评。
  若太子稍有闪失,若太子养成恶习,毁了大唐这么一个万丈紫微星,便是他们这些做老师的失职,他们万死难赎其罪。
  李承乾却完全不能理解他们的心理,眯眼道:“看,先生也数不出来是不是?所以若我都只能算一点成绩,那这天下可还有许多成绩?先生,明明自己的成绩只有五分,却觉得有十分才叫骄傲自满。而我,成绩十分,我自觉十分,这种不算自满,而算自我认知清晰。
  “适当的谦虚叫做谦虚,过分的谦虚不叫谦虚,叫做虚伪!就好比你刚刚当众举起一块五百斤的石头,旁观者人人夸赞,你却说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就跟大家每日拿桶提水一样,人人都能做到。所以没什么了不起。
  “你猜旁观者听到你这么说是什么心情?他们会觉得你在谦虚吗?不,他们只会觉得你在阴阳怪气,在言语反讽嘲笑他们。
  “举起五百斤石头怎么可能跟提桶水相提并论?还什么人人都能做到,若是如此,那他们这些做不到的人算什么?连人都算不上了吗?这不是骂他们不是人吗!
  “所以我也一样。我若只做了十分,谦虚一下说九分还行。但我现在做了十分的十倍,也就是一百分那么多,却要表现出我只做了五分?”
  李承乾一连震惊看着于志宁,很想给他回一个黑人问号脸,这种谦虚谨慎?这叫谦虚谨慎!你是在耍我吗?
  他撇撇嘴:“当然我是太子,旁人肯定不会觉得我在嘲笑他们,因为我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嘲笑。但这样问题更大了。因为他们也不会觉得我是谦虚谨慎啊。不是谦虚,不是嘲笑,那是什么?自然会私底下怀疑我是不是脑子有疾!毕竟这跟事实差距太大了不是吗?
  “而且我才六岁啊,我已经这么厉害了,你让那些跟我同龄,哦不,不只同龄,那些比我大的孩子怎么办?他们已经这么难了,我若是再谦虚一下,表现的这很平常,没什么了不起,他们会不会疯?于先生,你行行好,给他们一条活路吧。
  “这不但是为别人家的孩子考虑,也是为我们老李家的子孙后代考虑啊。不然像我这样的老祖宗,功绩巨大都谦虚为怀,他们呢?他们往后是不是不管干出什么政绩,只要比不过我,就连自我肯定的资本都没有了?毕竟我都没这么自我肯定呢,对不对?
  “那他们岂不是一辈子要活在我的阴影之下?多惨啊。于先生,那都是我们老李家的艳阳,我们老李家的花朵啊。你是想我们老李家的艳阳都下山,花朵都焉掉吗?”
  于志宁:!!!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哎,所以啊。于先生,我如今自满一点是应该的。其一我有这个自满的资本。其一我这是在告诉往后老李家的子孙后代。我这个老祖宗所做的一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世人难及。他们不用跟我比,做好他们自己就可以了。”
  于志宁;amp;陆德明;amp;孔颖达:……你可真是为老李家的后代着想。
  李承乾笑眯眯昂首扬眉:就是就是,我就是。为了老李家的子孙,我可真是操碎了心。
  他咳嗽两声,重新将话题拉回来:“于先生常教我要自省吾身,对此我有点不能理解,敢问于先生如何才能做到自省吾身?
  “都说言传身教。先生,有些道理你不能只是说,你得做给我看,我才能体会到其中真意。若先生都办不到,让学生如何相信你说的道理当真有理呢?”
  于志宁:啥?啥玩意?他什么东西做不到了?
  李承乾转身,在殿中巡视一圈,从架子上取出一只黄牛造型摆件放置在水车边,知道让他们自己醒悟是不可能的,唯有把话说得更明白些:“从前,龙骨翻车需要人力或牛力,推磨研磨需要人力牛力或驴力,现在呢?”
  他再将牛拿掉,捻在手中摆弄:“没有牛,它们照样可以运转。那么多出来的牛是不是就可以用作别的途径?譬如运输,譬如耕地。如此是不是也能挪出来一部分牛,适当的在一定范围内缓解牛力不足的问题呢?”
  陆德明;amp;孔颖达;amp;于志宁:!!!
  他们若是这会儿还没明白李承乾究竟想说什么,那这几十年人生算是白活了。
  好家伙,绕这么大一个弯居然就是为了当初由耕牛短缺而引发的劝谏之事。都过去多久了呢,太子殿下,你怎么还记得。
  李承乾:……我也不想翻旧账。这不是被你们逼得吗?
  他笑眯眯望向于志宁:“于先生,你觉得我说得对吗?”
  于志宁:……他能说不对吗?
  他看了看水力运转的水车,在水车推动下拉动的石磨与舂臼,好像不太能。
  但是!早知道他总有“但是”,眼见于志宁张开嘴,话还没出口,李承乾再次抢先一步:“当然了,如此能释放出来的牛力也只是很小一部分,终归有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于志宁:……你怎么知道我想说什么?
  “所以接下来就要靠于先生了。”
  于志宁脑门的问号更大了:啥?靠我?
  “先生说的对,耕牛短缺、牛力匮乏的问题确实需要重视,身为太子,我尽量想办法释放牛力,虽然贡献小了点,但总归聊胜于无。阿耶也尽力与突厥协商赔偿的时候加上了牛,但突厥的牛并非全都适合在中原生存以及耕种。因而牛力的问题仍旧存在。
  “大唐想要繁荣昌盛,想要国强民富,需要上下一心,君臣共力。我与阿耶已经做出了我们的努力,那你们呢?
  “距离当日两仪殿辩驳已经过去数个月了,先生想了这么久,心里恐怕已经想到办法,有成算了吧。不知先生想到的法子是什么,先生能与我说道说道教教我吗?”
  于志宁:……
  “哦,先生还没想出来啊。不要紧,慢慢想就是了。先生不论是在我与阿耶面前,还是在两仪殿上,都能说得慷慨激昂,头头是道。可见先生是有能耐的人。而且作为学生,我都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先生的能力肯定在我之上。
  “我相信,只要给先生时间,先生一定可以的。你只会比我干得更好。毕竟你是我的先生啊。所谓言传身教,不就是如此吗?
  “你既觉得我有许多不好,我还这么小,你光是说,我也理会不了那么多是不是?你不妨费点心,做个榜样给我瞧,如此我便能更直观地明白了。”
  李承乾侧身端起模型塞给于志宁:“先生,这个就送给你了。望你每日床头瞧见,都能记得自省己身,早日想出更妥善更有效的解决之道。若能实现,那可真是我李唐的大功臣大榜样呢!我一定天天告诫自己向你学习!先生,努力哦!”
  于志宁:……他能拒绝吗?
  然而李承乾压根没给他拒绝的机会,直接将模型塞入他怀中,那掰出他的双手环住模型:“于先生,小心点,抱紧了。”
  转头又看向陆德明与孔颖达,眼睛更眯了一些:“陆先生与孔先生是不是也想要啊?我这还有好几个呢,不如我送你们一人一个?”
  陆德明孔颖达摇头摆手拒绝三连:“不不不,不用了。多谢殿下的好意。我们……”
  话没说完,怀里已经被眼疾手快的李承乾一人塞了一个。
  “两位先生不用这么客气嘛,你们都一般是我的先生,我一样敬重。绝对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你们放心。我知道,于志宁想的也是您所想。我相信于先生,也相信你们的。努力!”
  陆德明孔颖达:……并不是很需要你这种一视同仁。
  三人被李承乾送出东宫,都有些恍恍惚惚。他们互视一眼,看着自己怀里的模型,又看着对方怀里的模型,陷入深思。
  虽然事情的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