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这样,不如多挑些人把他们聚集起来,大伙儿一块教学。阿耶,学习也是需要伙伴的。我一个人学多没意思,多几个人和我一起,彼此竞争,有对手才有冲劲啊。”
李世民撇嘴:“小俭不是你的伙伴?”
李承乾一噎,开始耍赖:“那反正有老裴了。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多添几个也无妨是不是?”
李世民挑眉:“一群羊?多添几个?”
就算加上青雀与李恪也不过俩,瞧承乾这话显然目的不在他们。
李承乾眼珠子骨碌碌转悠,抿着嘴不说话。
李世民嗔了他一眼:“到底想干什么,如实说。”
李承乾摸了摸鼻子:“我想办个皇家学院,作为皇家子弟与功臣良臣家子孙的进学之所。挑几个厉害的做主讲授业老师,譬如我现在的三位先生,以及阿耶此前提到的魏征张玄素。由他们坐镇,再另选一些人作为侍讲,互相轮值,如此也不必花费于先生等人太多时间。
“除此外,学院还可以负责校验整理皇家藏书,此事也能由几位主讲老师负责,侍讲与学院学子都可辅助帮衬。”
李世民顿住,看了他半晌:“你是想给这些先生找点事做?”
“对,他们才学那么好,委实不必浪费在劝谏我之上。设学院,老师多了,每个人轮值的时间就少了,他们见到我的时候也就少了。若学院学子众多,都是他的学生,为人师者,他总不能只管我不管别人,如此一来,他也不会只盯着我一个人。
“况且令他们负责校验整理藏书也是虑着一来此事确有必要,二来是想告诉他们,他们的眼光可以放远点,才能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世上书籍万千,不论是校验整理,亦或编撰立著,都是对文坛的一大贡献。
“再有天下还有那么多足够聪慧也身怀抱负、想读书却没有条件读书之人。看看他们,再看看我。我就一个人,却有好几个老师围着我转,为我劳心,对比之下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尤其三位先生教授的课业皆差不多,着实没这个必要。更何况先生们都是能臣重臣,他们应该在更重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而不是将教导我作为他们毕生所愿。
“阿耶,我知道经过此事之后,于先生等人该不会再动不动劝谏了。但若他们对我期望过重也有不好。我不想背负他们强加给我的压力。我不想成为他们的完美作品,或者说我不想成为任何人的作品。我只想做我自己,做一个如其他弟子并无二致的普通学生。
“还有一点,如果学院成立,我希望将三位先生家中年龄合适的子孙招进来。”
“嗯?”李世民怔愣。
“我知道这回的风波很大程度上累及了先生家眷,甚至于先生的儿子还被人言辞攻击,这点是我没有料到也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如今事情已经解决,风波过去。于成人而言,自然明白该怎么做,不会对三位先生如何。可年纪小的或许悟不到这一层,他们可能还带着风波里的余韵,被先前的流言所扰,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来。我不想让先生的子孙去承担这些。
“倘若将他们招入学院,还是我亲自招的,那些人就都会明白,他们是有我看护的。而且入学院者都是我的同窗。单凭这个身份,旁人待他们也会多几分善意。他们便不必去承受本不该他们承受的东西了。”
李世民点头:“还有吗?”
还有?
李承乾眨眨眼:“暂时就这些。”
暂时,也就是说日后还会有?
李承乾耸耸肩:“日后的事日后再说吧,他们校验整理各类藏书怎么也得花费一二年工夫,如今谈这些还早着呢。反正现在没了。”
李世民无奈失笑:“行,阿耶应了。”
随后大笔一挥,在东宫设崇文馆,掌东宫经籍图书,教授诸生。
此令一出,朝野再度哗然。
在东宫置崇文馆,形同弘文馆,圣人认真的吗?你知不知道,如此一来,日后崇文馆出来之人都可称东宫门生,全是太子党羽?
圣人,崇文馆非是不能设,却不能设在东宫辖下,还给予这么大的自主权啊。圣人,知道你想给太子铺路,但太子才多大啊。你这手笔会不会太大了点?你要是被威胁了被绑架了就眨眨眼。
李世民:……
李承乾:……
后者除无语外还有点懵。说实话他让李世民开崇文馆确实有点自己的目的,但他从没往培养党羽方面想过啊。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上头来的!
席间,他一边吃菜一边吐槽:“这些人心怎么这么脏呢。我不过是想弄个学院,居然扯到这上头去。果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心黑见心黑。阿耶,你可千万别被他们忽悠了,我才没有这样想呢。”
李世民轻叹:“阿耶反倒希望你真是这么想。”
李承乾:???
他立刻站起来:“阿耶,你不能这样。我还不到七岁呢。我虽然答应你会记得太子的责任,但也是长大后的责任。我还小,还想要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你不能毁了我的童年。”
见他急得面红耳赤,李世民十分无奈,只能满口应承:“行行行,长大后再说。”
李承乾勉强松了口气,却尤觉得不太保险:“要不崇文馆我不要了,你拿回去?”
李世民:!!!
“圣旨已下,我怎么拿回去!”
“简单啊。那群人不是说你这么做不妥吗?你就应他们说的,崇文馆仍旧设立,但不居东宫辖下就好了呀。我本来也只是想办个皇家学院,没想把它设在东宫辖内。是阿耶你自作主张,多此一举的。”
李世民:???
我“自作主张”?我下令之前还同你说过呢,那时你怎么回答的。你拍手叫好,说放在东宫于你来说更便利。合着这才过去没两天呢,就说是我“自作主张”了。你是失忆了吗!
李承乾略有些心虚地转了圈眼珠子:“那……那会儿我只想着放在东宫,就设在丽正殿以西,我抬脚就能到。平日不论是学习上课、与诸生一起玩耍还是监管藏书校验整理之事,都十分方便。我哪想到这些啊。”
他撇嘴,对李世民投以幽怨的眼神:“我想不到,你也想不到吗?我不信。”
李世民:……
他能说什么?他想到了,但他就是存着这个心思,确如那些人所说,就是想为承乾培养羽翼。
李世民轻咳一声,反正让他收回成命,把崇文馆拿回来是不可能的。朝令夕改的事情他不会干,所以他决定还是别说话了,埋头吃饭吧。
李承乾:……
呦,你装鹌鹑呢?李世民,你要点脸!
第107章 李承乾整个人都傻了。……
在李世民装聋作哑之下; 崇文馆仍旧在东宫按部就班建立起来。对此李承乾也没有太闹,只翻了个白眼表示接受了。
不然还能咋地?崇文馆的名是阿耶取的,但主意是他自己提的;设在东宫辖下是阿耶所为; 却也跟他说了,经过他同意的。就算里头有超出他预料的东西,那又怎样呢。怪他自己没想到呗。
再说; 什么门生什么羽翼,摆在那也得他愿意收才行。总归他还小呢,这些全是日后的事,如今倒也不必急。经过这次昏迷,经过再厉梦魇; 经过星幕回望,现今的他已经没有那么抗拒做太子了; 甚至他更清晰的懂得了太子身份背后真正的意义。
他很清楚自己往后的路在哪里; 所以他明白阿耶此举确实是在为他考量,是一片苦心。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这是他的路,他会坚定走下去。因而对于李世民的“装聋作哑”,他也不过哼唧了两声便接受了; 转头就与李世民商量起崇文馆的具体事宜来。
譬如设置学士、直学士几人; 学生几人,其他各类校书令史等有配置又设几人,零零总总,看着李世民拿过来的单子,听着他一个个官职介绍与规划,李承乾懵,很懵; 非常懵。
“这……这么麻烦?”
李世民瞄了他一眼:“不然呢,你以为张张嘴就行?”
李承乾眼神飘忽,有些心虚,转瞬又觉得不对,狐疑的目光看向李世民:“不对吧。若是设置别的官署,全是从零开始,具体细则确实繁琐。
“但你不是说崇文馆比照弘文馆吗?弘文馆的官职品阶,各司何职都摆在那,直接搬过来稍作调整删减便是。
“阿耶,你怎么说的好像一切都是重新建立,官署官位全为新添新置一般?抄作业这种事至于吗?还是说你又在套路我?”
李世民身形一僵,强作镇定挪开目光,轻咳一声,将细则单子放置一边言道:“那就先不说这些了,说说你都想拉哪些人入馆吧。”
李承乾:……你这话题转移得还敢再生硬点吗?真硬转啊。啧。
他翻了个白眼:“哪能我想拉谁就拉谁,总要对方同意的。”
李世民顿住,满面疑惑看向李承乾,李承乾更疑惑:“你不会已经下旨让人家进来,完全没问人家愿不愿意吧?”
李世民:……那,那倒是还没有。他与承乾说的详细,是想让承乾了解内里,让他对朝中官署,事项任命有大致了解,至于其他,他还没来得及呢。再说,主意是承乾出的,招进来的全是要与承乾共读数年的同窗,怎么也得承乾乐意才行。
李承乾松了口气:“没有就好。先遣人去探探口风,愿意的,你再开口给予恩典。”
李世民微微蹙眉,这还有不愿意的?崇文馆学士直学士全是名臣大儒,这样的老师配置,但凡有几分向学之心的,谁不是做梦都想要?更别提来了便可算是太子同窗!
再有,崇文馆学子可辅助学士校验整理宫内藏书,此事一成,学士们占主公,学子们多少也都有一份功劳在内。
三者相加,李世民觉得能得恩典入馆的人怕是梦里都能笑醒。这种几乎等同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谁会不愿呢?
李承乾横他一眼:“甲之蜜糖,乙之□□。别拿你的想法加诸在别人身上。每个人的思想不同,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也不相同。我们不能强逼别人,更没必要强逼别人。
“毕竟就像你说的,入崇文馆好处多多,定然不少人愿意来。这个不愿,我招那个就好,只恐崇文馆学生位子不够,不愁招不来人的。
“既然如此,多问一句又有何妨,免得真招到不想来的人,反而心底生出憋屈怨怼,那多没意思。我们冤不冤呢,犯不着的。”
李世民撇嘴,觉得李承乾属实多此一举,不是很能理解,却也没有开口阻止,无奈翻了个白眼:“行吧,你爱怎样怎样,自己折腾去。”
李承乾果然折腾去了,最先问的是李泰,李泰会不愿意?那必然是不能的。还没等李承乾说完,他就迫不及待举起双手表示:要要要,我早就想同阿兄一块读书了。
要不是阿娘之前说他进度跟不上阿兄,他早去了。如今好啊,崇文馆主讲老师多,侍讲老师也多,可以根据大家的学习进度进行规划,简直不要太棒。
他这边搞定,李承乾随后又在蹴鞠活动之时对蹴鞠队的全体人员都询问了一遍,也没让他们立时回答,而是令归家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定。
至于目前未曾进入蹴鞠队的,譬如于志宁的儿子于立正与慎言等,李承乾便没有亲自问了,而是交由抱春处理。
把话撂下去,李承乾便不管了。这些人会如何选择,他压根不在意。就像他同李世民说的,他又不愁没人,这个不行就那个。他只是想要建个皇家学院,想要一批与他一起学习并进的同学,至于这些同学是谁,并不重要。
他不知道,他不在意的事情已经在被询问的这些人身边掀起一阵程度大小不一的浪涛。
沉香殿。
杨妘看着桌上的几份资料怔怔出神。这些资料每一份上头都写着一个人的生平履历,才学几何。一共五份,五个人都是她为李恪精心调查来的老师备选。
现今李恪身边已有一位教导学业的先生,还是在宏义宫时李世民安排的。彼时李恪尚且年幼,幼龄开蒙不必太挑剔,李世民对他也没对李承乾李泰那般上心,便在文学馆中指了个人。
虽与于志宁等人没法比,但能入文学馆的,不会是庸才,学识总是有的,教导幼儿绰绰有余,因而杨妘也不觉得如何。
只是现今李恪年岁渐大,所学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这位先生虽暂且还能胜任,但杨妘总要顾念以后,也觉得一位先生少了些。太子能得四位,卫王亦有三。杨妘没想与二者齐平,但为李恪再添一个,总可以吧?
因而她费劲心力挑了五个备选,想从中择一个,哪知尚在犹豫,便传来崇文馆的消息。
这件事完全打乱了杨妘的计划,让她有些无措,但很快又回过神来,将资料搁置一边,盈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