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元元是想肃清一下府里的这个风气的,可不到万不得已,她也不想用那个讨好阿其的小太监杀鸡儆猴。
那个小太监也不过十岁出头的模样,他能懂什么,不过是跟着别人学罢了。
王元元一直想钓一条大鱼出来。
没想到大鱼没出来,正面典型倒是先出来了。
能在恒王府里当差的人都是聪明人。
他们看到自己因为这个奖励了小福子,应该会明白她的意思。
不过如果她都这么表态了,有些太监还想富贵险中求的话,那她就要收拾他们了。
第116章
王元元和孩子们在青县待到了五月中旬。
恒王亲自过来接的她们。
此时王元元正沉迷于带着孩子们在庄子里放风筝。
远远的; 恒王就看到天空上方飘荡着的各式各样的风筝了。
“是侄子侄女们在放风筝吗?”说话的是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他的身姿清瘦,面目秀气; 看起来有些文质彬彬的模样。
此人正是晋国君的七皇子。
他因为生母出身低微,且还未大婚的原因; 一直未能封王。
这次他和恒王一道过来接王元元和孩子们也是巧合。
昨儿个晋国君招了儿子们在身边说话。
说着说着晋国君就问恒王:“你是不是这几日就要去青县接王妃和孩子们了?”
恒王就说他准备明日过去接她们。
七皇子听到以后; 就问了一句青县好玩吗?
晋国君或许是心情好,听到之后就对七皇子道:“你明天跟你三哥一起去青县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晋国君既然发话了; 恒王和七皇子就都应了下来。
恒王为了方便今日的出行,临出宫时还把七皇子也带出了宫。
七皇子昨夜就是在恒王府睡的。
他从来没有在宫外留宿过; 昨儿个夜里兴奋的一夜没睡着。
“应该是吧。”这附近就恒王一家在住; 且那个方向明显是她们别院的方向; 恒王就觉得应该是自家王妃在带着孩子们玩。
留在别院看守的侍卫们听到马蹄声后,纷纷戒严了起来。
前去查看情况的侍卫回来报说来人是恒王一行人。
这些侍卫们就又放松了下来。
侍卫头领让人去后院通知自家王妃。
王元元原本正在和孩子们一起放风筝,她们在比谁的风筝高。
听到太监来说恒王带着七皇子一道过来了,她就把手上的风筝交给了宫人; 又转头对百梨道:“你在这里和奶嬷嬷们一起把大郡主她们带回去。我先回去了。”
百梨连忙应了。
王元元带着百梅往正院赶去。
此时七皇子刚刚随着恒王一道赶到后院。
看到他之后,王元元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她请七皇子同他们一道入内,并让百梅等人为恒王和七皇子上茶。
“孩子们呢?”恒王喝了一口茶后问道。
王元元闻言笑道:“他们在外面玩的浑身是汗; 我让宫人们带她们先去换身衣服。”
恒王闻言就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七皇子似乎想说话,可他看了一眼恒王后到底没有开口说话。
王元元见状只好也沉默了下来。
又过了一会儿,外面传来小宫女的声音。
“公子们和郡主们来了。”
七皇子闻言眼睛就是一亮。
“让他们进来吧。”王元元闻言道。
帘子掀开后; 大郡主和阿亨等人陆续走了进来。
阿亨在太和宫的时候还见过七皇子,可大郡主和阿其他们却是没见过七皇子的。
大郡主对着七皇子叫了声七叔后就站到了王元元身后。
阿其和阿圆以及小苹果则好奇的打量着七皇子。
他们三个都生的一副玉雪可爱的模样。
七皇子看到他们之后; 心都要化了。
他冲着几个人眨了眨眼睛。
阿其他们就觉得这个七叔好像还蛮亲切的。
阿圆比阿其和小苹果要自来熟一点; 他蹬蹬蹬的跑到了七皇子的身边后; 拉着他的手道:“七叔,放风筝。”
恒王看到阿圆这样原本想训斥他的。
可他看到七皇子在听到阿圆说要去放风筝后,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他就又改口了。
“既如此,那你们去放会儿风筝吧。等饭好了,我们再叫你。”恒王温和的对七皇子道。
七皇子看到恒王这副家常的模样,简直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自家三哥在家里原来还是个慈父吗?
七皇子带着孩子们去外面继续放风筝去了。
恒王就把目光放到了王元元身上。
他的目光十分的火热。
王元元被他看的脸色一红。
离吃晚膳的时间其实还有好一会儿。
可恒王却不想让别的男子看到自家王妃事后的模样。
“陪我洗澡。”他拉着王元元的手低声道。
王元元脸色又是一红。
恒王说洗澡就是只洗澡,纵然很难受了,他也什么都没做。
王元元颇为狐疑的看了他一眼。
这个人怎么转性了。
恒王捏了捏她的肚子,笑道:“晚上再收拾你。”
王元元秒懂。
他这是觉得七皇子在,所以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庄子上确实不如府里看守严密。
这大白日的,他们还是不要白日那啥了。
七皇子被恒王打发着带着孩子们去放风筝了。
恒王和王元元都觉得他们明日就要离开了。
想到今年再也看不到这里的湖光山色了,王元元觉得有些失落。
她就问恒王愿不愿意陪她一起去湖边逛一逛。
恒王自然没有不愿意的。
夫妻两人只让亲卫们远远的跟在了后面。
他们独自在湖边散步。
邻近黄昏的湖边,景色十分的美丽。
恒王看着这漫□□霞,颇有些遗憾的对王元元道:“我们竟然没有在湖里泛舟。”
他被王元元带的,也开始讲究起了情调来了。
王元元也觉得有些遗憾。
“现在是来不及了,等回去以后我们可以去京郊泛舟。”王元元笑着对恒王道。
京郊离国都也就一个时辰的车程,倒比青县要近上许多。
恒王牵着王元元的手继续沿着湖边散步。
“也可以,或者你要不要在这里再多待一日?”恒王问道。
王元元其实是有些心动的,可她想到七皇子还是摇了摇头。
七皇子到底没怎么出过宫,又是晋国君的亲身儿子。
他要是在外面出了什么差池,他们夫妻也别想安宁了。
“还是算了吧,我们在这里也住了很久了。”王元元笑道。
恒王在这些小事上面倒是都随着王元元的心意,听到她这么说后,他也只点了点头,没再说别的。
可他却在心里盘算着他下一次休假是什么时候了。
第117章
七皇子虽然在青县别院只待了半天一夜; 可他还是在的这段时间日子过的还是很丰富多彩的。
他不仅和阿亨他们一道放了风筝,还一起在晚上的时候出去抓虫子。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王元元并没有为七皇子准备太过油腻的晚餐。
他们吃了一顿简单而又温馨的晚餐。
直到第二天被恒王送回皇宫了; 七皇子还有些念念不舍的。
恒王是先把王元元和孩子们送回王府之后,才带着阿亨一道送七皇子回宫。
按照惯例; 他们自然要见过晋国君。
此时已差不多到了晚膳时间; 晋国君原准备出去转转歇一歇的,听说恒王送七皇子回宫了; 他就让人把恒王他们宣了进去。
七皇子进来的时候,脸上带着笑意。
能看的出来; 他在外面玩的还挺开心的。
七皇子虽然不受宠; 可他到底是晋国君的亲生儿子。
晋国君看到他如此开心; 自然也觉得心里高兴。
他近年来越来越喜欢和儿孙们聚在一起用膳了。
见此时恒王也在,七皇子也在,就让人把太子等人给叫了过来。
“你们都走了一天了,这孩子竟然不累吗?”晋国君看着精神头颇好的阿亨; 笑着问恒王。
恒王就道:“他在山间野惯了。在青县的时候,除了做功课外,其他的时间都在外面跑。”
晋国君虽然觉得小孩子要多在外面跑身体才好; 可他也很重视子孙的功课。
听到恒王这么说,他就道:“你也该对阿亨的功课上点心。不能一直让他玩。”
恒王在未和王元元成婚之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晋国君是一样的。
可他这一两年受了王元元的影响,觉得要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多跟别人出去跑一跑; 玩一玩。
也因此,他虽然对阿亨的功课重视; 但他的重点只在阿亨的基础有没有打牢; 而不是让他在这个年龄就一定要读很多书。
不过这些话他肯定不能在晋国君面前说。
恒王就苦笑道:“儿子前两年一直不在府里; 对孩子管的也没有那么紧。”
太子也为恒王打圆场,他笑着道:“孩子要慢慢教。”
“是呀,况且三弟比较擅长武术。”纯王也笑着道。
晋国君闻言似是想起了什么似的,他沉吟着道:“也是。你们在各自府里请的先生不一样,自然孩子的进度也不一样。要不然这样吧,让孩子们都进宫来读书吧。”
晋国君这话一出,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宫里是有上书房的。
不过上书房一般只供各皇子们读书,其余王爷的孩子们都是在各府由各自父王聘请先生们教导他们的。
眼下晋国君提出要把孙子们都接到宫里读书,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如纯王这样的人,想的是,他儿子要是能进宫读书了,那父皇和他儿子接触的机会自然就多了。
这人和人相处都是需要感情的,这样一来,父皇的眼里就不会只有东宫的那几个皇孙了。
如康王和梁王这样,只生了女儿的人,就有些遗憾了。
恒王关注的点却在孩子入宫读书后,是要住在宫里还是回府上面。
这倒也是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晋国君听完恒王的话后,沉吟片刻道:“还是住在宫里吧,每三天回去一次。”
这样吗?
纯王觉得这样也行,倒也没说什么。
可恒王的表情就有点犹豫了。
“怎么了?”晋国君见状问道。
恒王犹豫了一下才道:“阿亨还小,要不然让他上午上课,下午回来呢。”
说来说去,他还是不想让儿子才这么小就整日泡在课本里。
晋国君闻言哑然失笑道:“老三呀老三,没想到你现在竟开始娇惯孩子了。”
晋国君边说边摇了摇头。
恒王忙道:“倒也不是娇惯孩子,主要是这孩子现在已经跟着王府里的师傅习武了。儿子不想让他间断。”
恒王自己就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他这样的人自然会在意孩子的武艺。
晋国君想了想道:“既如此,就让阿亨早上来宫里读书,下午回去吧。”
从皇宫回去后,恒王跟王元元说了阿亨以后要每天入宫读书的事情了。
王元元想了想道:“幸好我们府里离皇宫很近。”
“阿亨进宫你不担心吗?”恒王问道。
王元元疑惑:“为什么要担心?教他读书的先生肯定比我们给他找的先生要好吧。”
那倒也是。
恒王见王元元已经开始给阿亨准备进宫用的东西了,无奈的笑了笑。
他发现自他回到国都后,他家王妃是越来越不喜欢操心了。
阿亨对于自己能去上书房读书这件事情是十分开心的。
他在临进宫前还兴致勃勃的说自己一定要用功读书,争取拿第一。
可刚从皇宫回来,阿亨就蔫了。
”这是怎么了?“王元元看阿亨回来之后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就坐在床前问他。
阿亨听到母亲过来和他说话,先是翻身做了起来,随后才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捧着自己的小脸道:“我今天被先生批评了。”
“先生批评你了?为什么呀?”王元元觉得很疑惑。
她家阿亨虽然很贪玩,可他真的很聪明。
她教他背诗,他基本上背一遍就背会了。
那些古文什么的,他也是读两遍就能背住了。
她还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生了个天才儿童呢。
阿亨听到母亲这么问,就十分忧郁的道:“先生说我读书太少了。”
“啊?”王元元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你才多大,连字都没认全,怎么就谈到读书多少了呢。“
“太子家的二哥哥跟我一样读书不好,但他不仅背完了三字经,还背完了千字文。”阿亨继续忧郁的道。
他现在连三字经都还没背完呢。
王元元见阿亨竟然说自己读书不好,心中警铃大作。
对于一个孩子,或者说对于一个人来说,对自己有信心是事情能够做成功的前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