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晋皇后娇宠日常-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虽然平时在宫里争风吃醋; 可她们也知道对于晋国君来说国事比家事重要。
  更何况康王妃也不是个好惹的,若说她们真的惹到了康王妃,康王妃说不定会当着众人的面给他们撅回去。
  而晋国君为了晋国和齐国的关系,一定不会怪罪康王妃的。
  到那时; 她们可真是里子面子都没有。
  欺负康王妃是需要代价的,她不是没有依靠的人。
  也是因为想明白了这一点; 哪怕是贵妃在面对康王妃时都是客客气气的。
  但德妃母子就比较憋屈了。
  德妃是康王妃的亲婆婆; 眼看着别的宫妃都有了孙子; 她还没有孙子。
  她这心跟火烧了似的难受。
  可她纵使再难受,也不敢认真去催康王妃,只能婉转的问一下她。
  偏偏她还不能当着若若的面问,因为康王妃极为宠爱若若。
  她要是问了,康王妃就说她只知道要孙子不知道疼孙女。
  她当时险些被气的吐血。
  在这宫里活着的女人,谁不希望有个儿子能做依靠。
  她纵然更想要孙子,又有什么不对吗?
  可这些话她也不能跟康王妃说,且她知道晋国君对康王妃还是很关注的。
  她担心康王妃的这些话传到晋国君的耳朵里,会让晋国君认为她薄待了若若。
  因此,她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若只是这些也就罢了,贵妃和如嫔她们和她是有宿怨的。
  她们经常在她面前冷嘲热讽,说她享不了儿媳妇的福。
  她那几天气的险些没睡着觉,一到晚上躺在床上,心里就跟火烧的似的。
  当初因为儿子能够迎娶齐国公主的喜悦,到现在早就没了。
  娶了这么个金贵的儿媳妇,她只能认命了。
  她现在只希望康王妃能够为康王生一个儿子。
  不然她儿子没法再更进一步了。
  哪怕她儿子做的再好,光是无子这一条就能堵上他上升的路。
  想到康王妃是因为抱过阿亨才有了若若的,德妃心中一动。
  “来人。”德妃扬声道。
  她刚刚在想事情的时候,宫人们都在殿外候着。
  听到德妃的声音,她的贴身大宫女连忙走了进来。
  “娘娘有什么吩咐?”大宫女面带微笑的问道。
  “去看看柔妃娘娘在做什么,她那里要是没什么人的话,回来告诉我一声。”德妃道。
  宫女闻声忙应了,转身往殿外走去。
  作为德妃的贴身宫女,她自然知道德妃的心思。
  想到自家主子这段时间因为康王子嗣的事情忧心的心急上火,这宫女心中就是一凛。
  她也不敢随便派个人去柔妃那里,而是亲自去看了看柔妃在做什么。
  约莫过了一刻钟后,这宫女回来对德妃道:“如嫔娘娘一刻钟前刚刚去柔妃娘娘那里了,两人正在殿里说话。”
  如嫔?
  想到梁王妃也只生了一个小郡主,德妃立马明白如嫔为什么要去找柔妃了。
  她冷笑着站了起来。
  几个已经成婚的皇子王爷里,只有梁王和康王没有儿子。
  如嫔心里的着急肯定不亚于她。
  可她对梁王妃却不像她对康王妃那么顾忌。
  她不仅因此明里暗里的挤兑梁王妃,还把自己的娘家侄女也给塞进来梁王府。
  结果她那侄女也只生了个小郡主。
  并且国君很明显的更重视这些皇子王爷们的嫡子。
  他无论做什么都把嫡孙们排在前面,就连太子家的庶子也没能因为父亲是太子就越过了纯王和恒王家的嫡子。
  如嫔也是因为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纵是偏袒自己的娘家侄女,也不得不为了梁王妃去求柔妃吧。
  想到这里,德妃再度冷笑。
  她绝对不能让如嫔抢先了去。
  她这两年没少跟着贵妃一块挤兑她,要是让梁王提前一步有了儿子。
  如嫔更有在她面前炫耀的资本了。
  她可不想看到她那刻薄的嘴脸。
  德妃换好衣服后,就带着宫女们去了柔妃那里。
  柔妃送走如嫔和德妃后,只觉得精疲力竭。
  德妃和如嫔话说的很客气,也不求别的,就说想让阿亨到梁王和康王他们这些做叔叔的府里住上两天。
  可她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宝贝金孙去别人家住。
  她立马借口孩子大了,每天功课很多,拒绝了两人的请求。
  结果如嫔和德妃就说那她们就替自家儿媳求几件阿亨、阿其和阿圆他们几个男孩小时候穿过的衣服。
  只是求几件衣服而已,这下她就不知道怎么拒绝了。
  更何况,德妃和如嫔都眼泪汪汪的说,自家儿子都老大年纪了还没有儿子云云。
  她只好答应替她们要几件孩子们小时候的衣服,但她也说了自家孙子不能招子,送这些衣服给梁王妃她们只是作为长辈对晚辈的祝福罢了。
  德妃和如嫔可能也知道她担心若是梁王妃和康王妃没有怀孕,会影响到阿亨他们。
  所以她们也没有再说求子之类的话了。
  想到这里,柔妃又忍不住摇头。
  她起身唤来李太监,对他轻声吩咐了几句话。
  王元元听李太监说德妃和如嫔过去找柔妃,说是想要拿几件阿亨他们小时候的衣服后,十分干脆的让人整理出来了几件孩子们小时候的小衣裳。
  反正他们家孩子小时候的衣服多,放在那里堆着也是浪费。
  德妃和如嫔拿到衣服后,十分的心满意足。
  其实她们一开始就只是想要孩子们的衣服罢了,说让孩子们去自家儿子府里去住,不过是为了要衣服做铺垫罢了。


第144章 
  王元元这次怀孕后; 就担心起了一件事。
  那就是百梅和百梨的婚事。
  其实她之前就打算为百梅和百梨她们寻一门亲事了。
  春红还可以再等两年,可百梅和百梨却再也等不得了。
  她们翻过年就二十三岁了,要是再拖下去的话; 就只能去给人家做填房了。
  王元元在两三年前就打算为她们寻亲事了,不过她们两个都说现在积英院正是用人的时候; 她们不方便在这个时候离开。
  百梨还说; 她和百梅不能同时走,百梅比她年纪大一点; 让她先把百梅的婚事办完,再来说她的婚事。
  可百梅却怎么都不愿意; 说百梨不稳重; 她不放心在这个时候离开。
  她看她们一直不愿意走; 并且那时金嬷嬷一时之间也寻不到合适的对象,就没有再劝她们。
  这两年,她也一直让金嬷嬷她们私下给这两个一直陪伴她的女孩寻一个牢靠的对象。
  金嬷嬷前段时间跟她说,穗儿跟她说; 齐师傅的堂弟前些日子跟她说,说他看上了王妃娘娘身边的百梅。
  他担心王妃娘娘不愿意把百梅嫁给他,又不愿意因此放弃百梅。
  所以他就去求穗儿; 让她帮忙探一探口风。
  穗儿也就是之前跟在云老夫人身边的丫鬟,后来被许给了阿亨的武师傅齐师傅。
  她自嫁过来后,就连生了两个儿子。
  现在每日里在家相夫教子,又因为王元元很喜欢吃她做的煎饼; 所以她也会隔一段时间送些煎饼到王府里给王元元吃。
  王元元和她身边的人对她也颇为关照。
  至于齐师傅的堂弟,则跟齐师傅一样; 也是自小练武。
  齐师傅没有亲兄弟; 对这个堂弟极为关照。
  在他的引荐下; 齐师傅的堂弟这两年也进入了恒王麾下。
  听恒王说,他武功扎实,做事也很认真。
  王元元因为齐师傅是阿亨的武师傅的缘故,对他的堂弟也还是有些印象的。
  她听说齐师傅的堂弟想娶百梅之后,就问金嬷嬷他和百梅怎么会认识。
  金嬷嬷就说,百梅和百梨她们闲下来会去穗儿那里玩,这一来二去的她们就碰上了。
  齐师傅的堂弟,就是在那个时候相中百梅的。
  王元元对齐师傅的堂弟印象还不错,听完金嬷嬷的话后,就亲自过来探百梅的口风。
  百梅听自家主子说,想要为自己和百梨寻一门亲事后,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娘娘,奴婢已经决定这一辈子都不会成亲,只跟在您的身边伺候您。”百梅沉默了一会儿后,开口道。
  “为什么?”王元元就问道:“你是不喜欢齐三吗?”
  齐三就是齐师傅的堂弟。
  百梅却一直摇头,只说自己不想嫁人,只想留在主子身边伺候。
  王元元见一向稳重的百梅竟然这么坚持,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她知道自己再跟百梅说下去也是徒劳无功,就让百梅先回去休息。
  百梅的拒绝让王元元不知道该怎么办。
  等百梅走后,她就叫来金嬷嬷,跟她说百梅不愿意成婚。
  金嬷嬷也是咂舌。
  很显然,她也不知道百梅竟存了这样的心思。
  金嬷嬷就过来劝她:“要不然先把百梨的婚事给办了吧,百梅的事情可以慢慢来。”
  王元元也觉得百梅的婚事一时半会儿急不得,还不如先把百梨的事情解决。
  所以她就暂且搁下这件事情,让金嬷嬷专心操办百梨的事情。
  “等百梨的事情办完后,你们还是要劝劝百梅,看她为什么不愿意成婚。”王元元对金嬷嬷道。
  这个不用她说,金嬷嬷也会去问百梅的。
  她其实怀疑百梅是不是看不上齐三,抑或是有了别的心上人,只是她不好意思跟主子说,所以才说自己不愿意成婚。
  可百梅那里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她还是先解决百梨的婚事。
  毕竟百梨这边也有不错的人家过来求娶她。
  百梨知道百梅不愿意成婚后,倒也没有说什么,就说,既如此,那就先安排她的婚事,横竖她们两个得有一个人留在主子身边伺候主子。
  金嬷嬷见百梨答应了,就跟她说起了她挑选之后剩下来的两户人家。
  百梨看中了其中一户卖米的人家。
  这户人家的米铺就在恒王送给王元元的商铺附近。
  这铺子王元元租了出去。
  可她作为房东,也还是需要派个人过去帮租户解决一些问题的。
  金嬷嬷有时无事,会亲自过去,一来是为了出门散散心,二来是为了了解现在的物价,以免被府里的采买蒙骗过去。
  久而久之,她和周边的租户都熟了。
  周边的租户大概都知道这家商铺的主人是哪家权贵。
  也因此,他们对金嬷嬷都很客气。
  金嬷嬷对米价什么的很感兴趣,每每出去都会到米铺、干货铺之类的地方买些米呀、干货呀之类的东西。
  她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就不免被阿亨他们看到了。
  孩子们听说这些东西是买回来的,觉得十分的稀奇。
  他们就跟恒王和王元元说他们想知道什么是买东西。
  王元元和恒王觉得让他们体验一下买东西的感觉也很不错。
  所以他们当时特意抽出一天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去逛街,并且他们给了孩子们一人一个荷包。
  孩子们若是想买什么东西,就自己掏钱。
  这里面还发生了一件很好笑的事情。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记不住买东西要付钱,他们拿了东西就要走,然后就被商户给叫住了。
  恒王就跟孩子们解释,他们要自己付钱。
  结果他们不知道把银子给商家后,商家还要找钱给他们。
  他们又直接转身要走。
  恒王哭笑不得。
  他就让人把其中的一些碎银子换成了铜板,并且告诉他们怎么数钱,以及买一样东西是多少钱,如果他们给的多了,老板要找钱给他们之类的。
  孩子们这才明白。
  自那以后,他们就没有出错了,并且逛起街来一点也不觉得累。
  可王元元在外面待了一上午已经觉得有些累了。
  恒王就带着王元元去了酒楼的包间里坐着,又让宫人和亲卫们带着孩子们在附近的商铺里去逛逛。
  孩子们就这么逛进了那间米铺。
  当时陪着孩子们的人除了亲卫和宫人们还有金嬷嬷和百梨。
  并且因为百梨是贴身伺候王元元的人,大家包括金嬷嬷都有意无意的以她为先。
  孩子们跟米铺老板问价的时候,她不免也插了几句话。
  她当时虽然带着帷帽,可身段婀娜,声音好听。
  那米铺老板的小儿子不知道怎么地竟然看上了百梨。
  回去以后,就跟自家爹娘说自己想要娶那家的丫鬟。
  他爹娘觉得自家虽然不是官宦之家,可家里也不缺吃穿,怎么能让儿子娶丫鬟呢?
  所以,起初他爹娘是不愿意的,但耐不住这家儿子一直跟他爹娘硬磨。
  再加上,他爹娘之后又有意无意的探了一下金嬷嬷的口风。
  金嬷嬷一开始不愿意说自家主家是谁的。
  可她听这米铺的老板说,自家儿子看上了他家那个穿绿衣服的丫鬟,想要娶她之后。
  金嬷嬷也琢磨开了。
  这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