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国君和朝臣们听到使臣的这个请求后,沉默了下来。
这些异族人其实很难处理,他们是真心的想要求娶晋国的皇室女才向他们求亲。
如果他们拒绝了这使臣的要求,只怕他们先前所做的所有努力都要白费了。
晋国君想到一直想要兴风作浪的楚国以及虽然现下看着老实,却总有一日会露出锋芒的齐国,无奈的答应了使臣的请求。
使臣求亲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晋国皇室的那些王爷们一下子慌张了起来。
他们自然不愿意把自己家的女儿嫁到那等蛮荒之地去。
可晋国君龙威日盛,他们压根就不敢在这个当口给女儿相看婚事。
那不是当众打晋国君的脸吗?
这些王爷们只好往宫里递牌子,希望后妃们能够为自家女儿说句话。
可这些后妃们又哪里敢应下这些请求。
眼看着宗室内的姐妹们因为未来虔诚的问题愁的不行,大郡主总算是明白了自家父王和母妃着急为自己定下婚事的原因了。
她既庆幸自己不用被送去和亲,又为宗室内姐妹们的命运担心。
但纵然再担心,大郡主也明白家国大事不是她这样的小女子能决定的了的。
她只好去佛堂抄了一卷经,算是为那不知名的姐妹祈福了。
纵使外面的事情纷繁复杂,可恒王府内部却一点都不受此事影响,恒王已经为自家女儿订好了婚事,自是不用担心自家女儿被搅进那滩浑水里。
王元元也和金嬷嬷以及张姑娘等人一起着力的准备大郡主的嫁妆。
这些年下来,大郡主的嫁妆其实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王元元她们不过是再看看有没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加的。
晋国君这边,因为和亲的人选已经闹翻了天。
太子和恒王家的女儿是已经订了婚事的,康王和纯王家的女儿也还小,年龄上根本对不上。
就只有纯王的女儿年龄合适了。
外面的人都在传晋国君会选中纯王家的女儿去和亲。
纯王家的郡主听到这个消息后自是哭的梨花带雨。
她怎么肯嫁到那蛮荒之地去了。
纯王也很是为难,他肯定是不想让自家女儿被选中送到那蛮荒之地去的。
可晋国君要是真的选中了他的女儿,他还能拒绝不成。
纯王就想让贵妃去试探一下晋国君的口风。
可晋国君却一直没有给贵妃一个准话。
贵妃母子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到最后贵妃跟纯王出了个主意,让他去找宗室里那较为弱势的人家,许诺给他家好处,让他家主动跟晋国君提送自家女儿去和亲的事情。
纯王闻言眼前一亮,他东奔西走了几天,总算是说服了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为了利益也果真主动上表跟晋国君说想要把自家女儿送去和亲。
晋国君看完这折子后,总算是没有再保持沉默了。
他恩封了那家女儿为公主,并且赏赐了那家儿子一个爵位。
而异族那边对于这些事情似乎也不太懂,他们见晋国的国君果真答应了他们的和亲请求,自是喜笑颜开。
两国和亲的事情定下来之后,接下来国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亲的事情了。
异族那边的大汗看起来还算是懂些礼数德,他听使臣说晋国君答应了他的和亲请求,立马派人送来了聘礼。
他都这样知礼数了,晋国君就更不能薄待了即将出嫁的公主。
王元元听春红说,现在宫里头等重要的事情就是给公主准备嫁妆了。
又因为这桩婚事来的太突然,晋国君又担心在异族那边失了颜面,为了让公主的嫁妆更加的丰厚些,皇后那边把原本打算给仪和郡主的嫁妆挪给了新封的公主。
南边的商船也一拨一拨的发往国都,商船上运送的都是新封公主的嫁妆。
随着商船进京,国都也变的热闹了起来。
新封公主的嫁妆准备工作就交给了太子和皇后负责。
而接下来也还有一件事情很引人注目,那就是究竟要由谁负责送公主去草原那边成亲。
大家理所当然的把目光放到了恒王身上。
毕竟恒王对草原那边很是熟悉,又是打惯了仗的人,有他在,这一路上肯定会平安一些。
但恒王却不想接下这桩差事。
他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况且他实在厌烦那些异族人不想和他们打交道。
恒王就开始称病。
他既然不愿意送公主去草原,那晋国君他们就要另外选派人选了。
太子是哪里都不能去的,所以,一开始他就早早的歇了这个念想。
但纯王和康王却为了送亲的事情争得厉害。
两方人马在朝堂上辩个不停。
到最后,晋国君让纯王和康王一道送公主去草原。
康王已经不是第一次去草原了,但纯王却是第一次过去。
且纯王这些年和太子争的很厉害,众人不免将目光都放在了纯王身上。
纯王自得了这个差事后就十分的欢喜。
他立志要将这桩差事办好,以便使晋国君满意。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他也不管外面的纷扰,只和幕僚们商讨接下来的草原之旅要如何行进。
康王那边也是和纯王存着同样的心思。
他自然也想在这趟差事中表现亮眼,最后让晋国君满意。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他也一直足不出户,只专心研究要如何办好这张差事。
这两位最能蹦跶的王爷都不蹦哒了,国都里的其他人自然也蹦哒不起来了。
国都里一时间变的极为的安静。
众人都在准备着送公主出嫁的事情。
第232章
纯王和康王带着大部队离开国都后; 国都内一下子安静了起来。
王室贵妇们都在为各自的孩子筹办婚事。
恒王也借口大郡主要出嫁,在府内足不出户。
就在众人安静的做着自己的事情的时候,草原那边传来了消息。
康王在回来的途中遭遇不测; 竟是当场去世了。
康王去世的消息一传回国都,德妃立马晕了过去。
晋国君原本正在和朝臣议事; 听说儿子去世; 竟是当场喷出了一口老血。
可他还强撑着没有倒下。
“去查一查,到底是怎么回事?”晋国君脸色阴沉的对暗卫道。
他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无缘无故的出事。
过了几天; 暗探们把写有康王死因的纸张放在了晋国君的桌子上。
晋国君看完这些消息后,脸色再度沉了下来。
楚国三番五次离间晋国和齐国的关系也就罢了; 眼下; 为了挑起晋国的内乱; 竟然派人杀了他的儿子。
他再也不要忍这口气了。
好在草原那边因为和亲的事情,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
他可以不用顾忌国内局势,专心对付楚国了。
晋国君让人唤来了太子,恒王和众朝臣; 将那份写有康王死因的纸张,拿给他们看。
太子和恒王等人虽然对康王没有多少兄弟的情谊,可楚国如此欺侮他们; 却也让他们很是愤怒。
晋国君和儿子们以及朝臣们商议好了要攻打楚国后,就开始找理由了。
纯王回到国都后的第三日,晋国君对外公布了楚国君谋害康王的事迹。
举世哗然。
而楚国君那边自然是不承认这件事情的,非但如此; 他还倒打一耙,说晋国君是为了攻打楚国才会把这欲加之罪安在他的身上。
可谁会为了这种事情赔上自己儿子的性命。
更何况; 这些年; 楚国君屡屡挑衅晋国。
别说晋国臣民了; 就连楚国臣民都不相信楚国君的说辞。
晋国君公布完康王的死因后,就宣布要发兵攻打楚国。
这一次他打算御驾亲征。
至于太子,则被他留在国都内监国。
除了太子外的其余诸子都被晋国君带到了战场上,当然也包括恒王。
而恒王这一次照例带上了阿亨。
夜风凉凉,香风阵阵,整个晋国的宫殿灯火通明。
这是一场欢送晋国君和诸位王爷的宴会。
这场宴会原本应该极为热闹,可席上众人都没有宴饮的心思。
这些女眷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夫婿去战场打仗。
可国君的命令又有谁敢违抗呢。
王元元虽然也舍不得恒王和儿子,可她也知道自家的男人们都是有志向的人。
因此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将掺有灵乳的伤药放到了给恒王他们准备的行李里。
恒王见王元元虽然面上镇定,但眼里却满是担忧,欲言又止。
他很想留在国都里陪自家王妃,可他身上也有自己的责任。
“你放心。”恒王临走前握着王元元的手跟她保证道:“等局势平定下来,我再也不会随军出征了。”
王元元不知道恒王的许诺是否能实现,可到了此时,她也只能选择相信他。
晋国君和恒王等人离开国都后,大郡主的婚事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没办法,她总不能在祖父和父亲都不在的情况下和人成婚。
王元元倒没觉得婚事被搁置下来有什么不好,她反而觉得大郡主要是能因此多留在府里陪她们一段时间也不错。
天气渐凉,前方的战报也三五不时的传到国都。
晋国君他们与楚国这一站打的极为顺利。
首先,楚国本就理亏,楚国的士兵觉得之所以发生此次战役完全是自家国君的错,也因此,他们一点也没有打仗的心思。
晋国这边一说只要投降就不杀俘虏,他们就果真投降了。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晋国无论是将领的指挥才能还是兵力都强于楚国。
楚国几乎是节节败退。
再加上楚国国内的朝臣们也认为此事是楚国君不对,有些本就想要把楚国君拉下台的人就开始在私下里做些手脚。
楚国君眼看着城池失守,又见自己几乎就要位置不保了,连忙遣使向晋国君求和。
晋国君让使臣告诉楚国君,他可以答应楚国君求和的请求,,但前提是楚国君必须要把南山的那十三座城池割让给晋国。
晋国君的这个要求让楚国国内上下哗然。
要知道楚国之所以不担心晋国能那么快的打进楚国,就是因为有南山挡着。
若是让晋国得了那十几座城池,那么楚国以后不就成了瓮中之鳖了吗?
楚国的朝臣们都不同意晋国君的这个要求。
可楚国君此时已经有些支撑不下去了。
他知道这仗要是再打下去,他这国君的位置就该坐不稳了。
所以,纵然楚国的众位朝臣们十分的反对,楚国君还是答应了晋国君的要求。
能得了南山的这十几座城池对于晋国君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他估摸了一下自身的实力,觉得不能一口气吃一个大胖子,便也不打算再乘胜追击了。
待到割让城池的协议签订后,晋国君就带着大军打道回府了。
而就在他回到国都后不久,齐国开始向楚国发兵。
他们发兵的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他们要要回曾经割让给楚国的领土。
晋国刚揍过楚国,齐国就要趁势而上割下楚国的一块肉。
莫说楚国人,就连晋国人都对齐国人有了一些不满。
可晋国君却打算先静观其变,看一看齐楚两国的战事会进行到什么地步。
若是换做以前,他自然更希望三国之间的势力保持原样。
可自从狠狠的撕下了楚国的一块肉后,晋国君的心思就变了。
他现在希望齐楚两国能打到两败俱伤的地步,这样一来,他们楚国就能坐收渔翁之利了。
第233章
此前晋国君带着大部队出征的时候; 晋国都内十分的安静。
那些王孙贵族们没有一人敢在这个时候宴饮作乐。
但晋国君班师回朝后,国都内的宴饮之风再起。
因为晋国君这次出征不只是打了一个胜仗那么简单。
他拿下了南山那十几座城池,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只要他们晋国在南山那边再好生经营几年; 楚国再面对晋国时就毫无还手之力了。
晋国的朝臣们心知肚明,此一役将会成为晋国独霸天下的开始。
作为晋国的臣子; 他们自然与有荣焉。
因此; 晋国君回到国都后,朝臣们纷纷在家设宴庆祝。
整个晋国都内简直热闹极了。
在这一片喧嚣中; 康王府显得尤为落寞。
现下虽已是春日,可天气还没有完全回暖。
王元元披着一身雪白的风衣; 由康王府的宫人领着自己往康王妃的院子里走。
她是来探病的。
自康王逝去后; 康王妃在国都内的日子就变的不好过了起来。
之前晋国君尚在国都时; 德妃也不好对康王妃做些什么。
可晋国君带着大军出征后,德妃就将自己的满腔愤怒发泄在了康王妃身上。